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中西方传统绘画特征的差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中西方传统绘画特征的差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分析了绘画与抽象之间的关系,并论述了中国早期原始绘画的抽象形式特征。并通过比较中西传统绘画中线、色彩、形神之间的差异来说明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抽象艺术特征,并着重探讨中国传统士族文人画的抽象艺术表现和审美意识。

关键词:绘画;抽象;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J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021-01

中国绘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中国传统绘画在古代哲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而自魏晋以降,位于中国社会上层的士族阶层逐渐涉足绘画,融入了士族文人的阶级思想观念。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的传统绘画分化为两大支流:即处于社会上层的士大夫绘画、晚近文人画以及社会底层的民间绘画。两股绘画支流分别具有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在各自的演变与发展中又互相影响和相互借鉴,共同丰富了中国古代的传统绘画。下文中,笔者着重探讨中国传统水墨画,尤其是士族文人画的艺术表现和审美意识。

一、抽象与绘画

笔者以为,绘画与抽象的关系对研究中国传统的书法与绘画十分重要。根据人类早期绘画的历史可以推断,绘画发生的历史起点是人类通过对自然界一切客体的形象进行分析后,所总结出的抽象形式。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一切原始绘画都呈献给人们以一种高度简洁和抽象。当人类的绘画水平要想达到高度的丰富和具体时,必须处于绘画技巧的高度成熟期才可以实现。因此说,人类成熟的绘画技巧并非是绘画最初的起点,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绘画表现首先要具有两大前提条件:首先是对线条、面与形的研究和掌握;其次是对色彩的研究和掌握。因此,当早期人类画出的给人以幼稚感和笨拙感的圆圈来表现天空中的太阳时,也就意味着早期人类已经明白了看似整体的视觉物象其实可以被分解为单个个体的视觉元素。而这种把个体的视觉元素从总体中分解的能力,就是一种抽象的表达能力。

谈到绘画,还需要提及中国的书法。书法艺术也是一种特殊的绘画。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有云:“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此言论为中国最早的“书画同源”说。实际上,书法本身即是最抽象的写意绘画。因此,传统绘画与书法艺术作为早期先人的记录图像必是相同的起源。进而抽象审美意识也就蕴藏在两者的艺术表现之中,这是它们最根本的特征。

二、中西传统绘画特征的差异

中国传统绘画尤其重视线描的功底。如果说线条是区别于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典型特征的话,笔者以为此观点颇为不妥。宋代以降,泼墨法、没骨法等技法的运用已不再是线条。笔者认为,西方绘画与东方绘画在艺术表现上的区别在于绘画者通过线条来表现形而上的内心情感和人文思想,这种方式已经独立于绘画作品之外而具有了更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例如,通过陈老莲与安格尔的作品,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陈老莲的作品通过线条来表现绘画者对所绘对象的心理感受和审美感受,而安格尔的用线始终围绕表现对象的质感和结构在运用。再者,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动点、多点、散点的透视,不同于西方古典绘画的焦点透视,主要就是由于西方再现的视觉真实与中国传统绘画侧重于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感相悖。

色彩也是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的绘画中,如金碧、青绿山水,或某些工笔画中的色彩运用,是为了凸显装饰的审美效果;而在某些传统的写意画里,如没骨花卉、泼彩等,则类似笔墨一样地直接抒“写”。对色彩的这两种运用方式也不是为了再现所描绘对象的具体逼真感。在西方古典绘画中,对色彩的运用则是表现所描绘对象的客观结构和光影。即使是印象派,他们对浓重的色彩的运用,也是为了表现对象在光影下的体面结构。

此外,在形神关系上,西方传统绘画中“形”是“神”的基础,“神”是在准确抓住了“形”的视觉真实和具体的基础上实现的,而中国传统绘画则是通过“神”来作为主导,然后通过笔墨、线条的节奏和韵律来实现传神的目的,它超越了客观对象的具体真实的“形”。如南宋梁楷的作品《李白行吟》就是运用了率真、洒脱的笔墨“写”出了诗人李白的飘逸神情,而画中李白的形象与现实生活中李白的真实具体的“形”相已去甚远。在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风格中,所体现出来的正是这种抽象性和写神、写意性。

在中国古代隋唐以前的绘画作品中,其所体现出的抽象意识与世界上人类早期一切绘画作品一样,其差别主要来自于绘画者的技术性差异。而自唐宋以降,画家们所追求的那种抽象审美意识,则完全自觉地受到当时的社会阶层中上层文化中美学观念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