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运用核图方法进行道岔病害整治的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运用核图方法进行道岔病害整治的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结合朔黄铁路公司河间工务工队管内上行线75kg/m钢轨12#单开道岔的运行及维修情况,介绍了道岔常见病害及分类和病害产生的原因剖析,通过采取核对道岔铺设图的方式整治道岔各部病害,特别是针对道岔组装铺设过程中轨枕不方正、铁垫板、轨距调整块等零配件安装错误造成的几何尺寸不良和不易整修的结构病害进行现场整治总结,阐述了根治道岔结构病害后达到的优良效果,最终总结出道岔核图对整治道岔各类病害意义重大。

关键词:核图;道岔病害;整治;探究

中图分类号:U216.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8-0131-02

1 概述

朔黄铁路为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2013年通过道岔钢轨的焊接改造,上行线实现75kg/m钢轨跨区间无缝线路,无缝道岔为75kg/m钢轨12#单开道岔,设计图号为SC559,自铺设以来道岔运行状态基本稳定,通过维修保养总结,发现部分道岔的钢轨磨耗较重,道岔导曲线部分和辙叉部分长岔枕部位的直股与侧股的方向及几何尺寸不能同时保持良好,钢轨存在硬弯处所较多等病害凸出,通过日常的起道、拨道、改道、垫板、捣固、打磨等维修手段整治后,动态过车后不易保持,造成维修周期短,整治效果一般。自2015年5月份以来,工队通过采取核对道岔铺设图的方式进行了F场整治,重点对组装铺设时病害较多的8组道岔进行集中整治,包括河间站1#、4#、6#、17#道岔,太师庄站2#、8#、17#道岔,行别营站7#道岔。最终整治效果明显,关键部位几何尺寸及直股与侧股方向不良得到了有效解决,延长了设备整修周期,设备运行平稳,节约了劳动力成本。

2 道岔病害

2.1 道岔常见病害

道岔常见的病害:主要包括道岔各部的轨距、水平、方向等几何尺寸不良,混凝土岔枕螺栓折断,岔枕吊板、偏斜或爬行,尖轨的拱腰、侧弯、爬行或侧磨严重,滑床板及槽型护轨垫板开焊,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钢轨磨耗、道岔配件锈蚀严重,道岔各部接头的多重病害(包括接头错牙、低接头、马鞍型磨耗、轨端掉块等)、扣板离缝、调整块离缝、护轨调整垫片上窜过高、道床存在翻浆冒泥或板结等病害。

2.2 道岔病害分类

(1)道岔在组装铺设时易造成的病害。道岔在组装铺设过程中容易造成的主要病害包括铁垫板不分左右、位置安装不准确,轨枕间距与设计图不相符或一侧偏移,过渡枕根数不够,轨距调整块大小型号不符,立螺栓尺寸不正确,支距扣板位置安装不准确,两节拼装铺设时接头未方正,大胶垫安装错误等病害。这些病害直接造成道岔钢轨磨耗加剧、几何尺寸不易保持、钢轨碎弯较多、直股与侧股方向不同时直顺等难以根治的深度缺陷。

(2)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病害。道岔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病害有:轨下胶垫的压溃破损,滑床台的脱焊,钢轨面的波浪型磨耗,尖轨和基本轨的侧磨,护轨的磨损,侧向曲股钢轨锈蚀,转辙部轨距扩大,空吊板等等

(3)保养维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维修作业方法不当,同样会产生道岔许多病害。不能将铺设道岔时的遗留病害,及时准确的采取有效措施整治;维修过程中没有树立全起全捣的思路,未能充分利用大机捣固道岔改善其状态;没有充分考虑重载铁路下对新材料、新机具的要求;工务作业人员处理病害时采取方法不当,造成了既有病害的恶化等等。

3 道岔病害的原因分析

根据工队日常工作经验的积累,结合现场实际整治病害的过程来分析,可以明确得出道岔产生病害原因有多种,有主观认识上的不足也有客观存在的缺陷,有车流量通过总重等外力造成的病害,也有道岔组装过程中产生的原始病害,当然更有综合因素造成的病害。终究,不管任何一种因素,我们要想彻底解决问题的所在,必须抓住其根本,看透产生道岔病害或问题的本质所在,问题才能得以根治或解决。总之,道岔组装铺设产生的病害对道岔上线后的运营影响极大,这里我们重点提出通过道岔核图解决道岔病害的方法和思路,最终使道岔运行状态良好。

4 道岔核图及病害整治

4.1 读图识图

在此以75kg/m钢轨12#单开道岔(图号SC559)为例介绍读图识图的要领。

(1)将铺设图的大致信息进行了解。

①75kg/m钢轨12#单开道岔,砼枕、Ⅱ型弹条、固定型辙叉,由中铁山桥集团公司生产。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本图纸共包括设计说明、总布置图、转辙器布置图和明细表、辙叉及护轨布置图和明细表六个部分的内容。

(2)设计说明的几个要点。①道岔的允许通过速度直向和侧向。②除尖轨尖端轨距加宽为1437mm外,其余部位均为1435mm。③岔枕全部垂直于道岔主线,岔枕间隔600mm。④侧股绝缘设计为胶接或冻结。⑤道岔钢轨设置1:40的轨底坡或轨顶坡。⑥护轨高出基本轨顶面12mm,护轨垫板采用整体铸造垫板,基本轨内侧采用弹条扣压。⑦扣件一般采用分开式Ⅱ、Ⅲ型弹条扣件。⑧在牵引点两岔枕中间设置岔枕连接装置。⑨偏斜垫板有4种类型。⑩道岔后应铺设Ⅲ型砼枕不少于25m。

(3)道岔其他几个部分的内容。根据总布置图、转辙器部分、辙叉及护轨部分,明确找出每个轨枕上的零配件相对应的标准及型号,最终核对整体数量,如果相符说明准确,如果不符说明安排错误,应重新进行分配安排。

(4)读懂道岔图上所有符号、标识的含义。认真读懂所有图示的各种符号、标记和数字的含义,并一一对应,方能进行现场核图。

4.2 道岔现场核图

根据对SC559道岔识图读图掌握以后,现场进行实际核对,对河间工务管内的上行线道岔进行逐组核图,最终发现河间站1#、17#、4#、6#道岔,太师庄站2#、8#、17#道岔,行别营站7#道岔,共计8组道岔在组装铺设及运营过程中存在、发展的病害较多。

4.2.1 河间1#道岔

(1)轨枕不方正病害,1#道岔渡线轨枕缺少4根;岔后直股缺少81#轨枕1根;7#轨枕位置偏移20mm;28#、29#轨枕位置偏移25mm;39#轨枕位置偏移20mm;65-80#轨枕位置偏移35-90mm。(2)铁垫板病害,01#轨枕左右股垫板型号不正确(现场左股A应调整为AZ、右股A应调整为AY);39#、40#轨枕内直股垫板型号不正确(现场AY调整成A,AZ调整成A,与01#轨枕垫板互换);34#轨枕导曲线上股垫板型号不正确(现场D型调整为B型);63#、65#轨枕曲下股垫板型号不正确,二者相互调整即可(现场DZ调整为D型)。(3)轨距调整块病害,25-27#轨枕60AT直、曲尖轨轨距块型号安装错误(现场12-14#、8-10#轨距块,应调整为9-11#、13-15#轨距块)。

4.2.2 河间17#道岔

(1)轨枕不方正病害,29#-81#轨枕位置偏移25-60mm;15-17#道岔渡线轨枕缺少3根。(2)铁垫板病害,34#轨枕导曲线上股、下股垫板型号不正确(现场上股D型垫板调整为B型垫板,下股C型垫板调整为B型垫板);35#轨枕导曲线上股垫板型号不正确(现场D型垫板调整为C型垫板);40#轨枕导曲线下股垫板型号不正确(现场DY型垫板调整为CY型垫板)。(3)轨距调整块病害,26-27#轨枕60AT曲尖轨轨距块型号安装错误(现场12-14#、8-10#轨距块,应调整为9-11#、13-15#轨距块);25-27#轨枕60AT直尖轨轨距块型号安装错误(现场12-14#、8-10#轨距块,应调整为9-11#、13-15#轨距块)。

4.2.3 河间4#道岔

(1)轨枕不方正病害,2#-4#道岔渡线轨枕缺少5根;7#轨枕位置偏移25mm;14#轨枕位置偏移35mm;42#轨枕位置偏移35mm;63#-81#轨枕位置偏移量最大65mm。(2)铁垫板病害,1#轨枕左股垫板型号不正确(现场A型应调整为AY型垫板);40#轨枕内直股垫板型号不正确(现场AY应调整为A型,与1#轨枕调换);68#轨枕内直股垫板上反,需调头;70#轨枕曲股D型垫板上反,需调头。(3)轨距调整块病害,25-27#轨枕60AT直、曲尖轨轨距块型号安装错误(现场12-14#、8-10#轨距块,应调整为9-11#、13-15#轨距块)。

4.2.4 河间6#道岔

(1)轨枕不方正病害,6#道岔渡线曲股缺少轨枕5根;2、4#轨枕位置偏移35mm;11#轨枕位置偏移35mm;29#轨枕位置偏移30mm;45-80#轨枕位置偏移最大40mm。(2)铁垫板病害,1#轨枕左股垫板型号不正确(现场A型应调整为AZ型垫板,与66#轨枕左股垫板相互调整);36#轨枕曲下股垫板型号不正确(现场B型应调整为C型垫板);64#、65#、66#轨枕左股垫板型号不正确(现场A、AZ、AZ型应调整为AY、AZ、A型垫板);(3)轨距调整块问题,25-27#轨枕60AT直、曲尖轨轨距块型号安装错误(现场12-14#、8-10#轨距块,应调整为9-11#、13-15#轨距块)。

4.2.5 太师庄2#道岔

(1)轨枕不方正病害,2-4#道岔渡线轨枕缺少2根;76-80#轨枕位置偏移35-50mm。66#轨枕位置偏移58mm;其他轨枕位置偏移15-25mm。(2)铁垫板病害,49#轨枕曲上股垫板上反,需调头;65#轨枕垫板上反,需调头;64#轨枕曲下股偏斜垫板上反,需调头。(3)轨距调整块问题,25-27#轨枕60AT直尖轨轨距块型号安装错误(现场12-14#、8-10#轨距块,应调整为9-11#、13-15#轨距块)。

4.2.6 太师庄8#道岔

(1)轨枕不方正病害,整组道岔轨枕位置偏移15-35mm;岔后直股缺少81#轨枕1根;岔后曲股缺少85#、87#轨枕2根;(2)铁垫板病害,63#轨枕曲下股垫板型号不正确(现场B型应调整为D型);73#、82#、83#轨枕曲下股垫板型号不正确(现场C、A、A调整为D、C、B型号);86#轨枕曲下股垫板上反,需调头。(3)轨距调整块问题,25-27#轨枕60AT直、曲尖轨轨距块型号安装错误(现场12-14#、8-10#轨距块,应调整为9-11#、13-15#轨距块)。

4.2.7 太师庄17#道岔

(1)轨枕不方正病害,69#轨枕位置偏移55mm;47#轨枕位置偏移25mm;70-81#轨枕位置偏移25-69mm。(2)铁垫板病害,44#、45#轨枕曲上股垫板型号不正确(现场D型应调整为C型);45#轨枕曲下股垫板型号不正确(现场D型应调整为C型);52#轨枕曲下股垫板型号不正确(现场C型应调整为D型);62#轨枕曲下股垫板型号不正_(现场C型应调整为D型);74#轨枕曲下股垫板型号不正确(现场C型应调整为D型)。(3)轨距调整块问题,25-27#轨枕60AT直、曲尖轨轨距块型号安装错误(现场12-14#、8-10#轨距块,应调整为9-11#、13-15#轨距块) 。

4.2.8 行别营7#道岔

(1)轨枕不方正病害,64#-81#轨枕位置偏移20-50mm,其他轨枕位置偏移10-20mm。(2)铁垫板病害,01#轨枕左股AZ型号垫板上反,需调头;01#轨枕右股AY型号垫板上反,需调头;38#轨枕导曲线上股垫板型号不正确,(现场D型应调整C型垫板,与进入4道的75#轨枕左股调换);岔后曲股75#轨枕左股垫板型号不正确,(现场C型应调整D型垫板,与38#轨枕导曲线上股调换)。(3)轨距调整块问题,25-27#轨枕60AT直、曲尖轨轨距块型号安装错误(现场12-14#、8-10#轨距块,应调整为9-11#、13-15#轨距块)。

4.3 核图整治效果

(1)道岔轨枕病害的整治。轨枕造成的道岔病害主要表现包括以下几点,直接病害是轨枕偏移较严重,导致现场道岔连接部分的轨距不易调整,钢轨方向不顺直,辙叉后直股与侧股的方向不能同时保持良好。针对以上病害,工队时常现场采取拨道、改道以及安装轨距拉杆等方法进行控制,整修效果并不乐观。个别道岔的状态,静态整修完毕后基本达标,但是过车后反弹现象严重,病害又会出现,维修质量难以保持。最终通过道岔核图后对轨枕进行了方正,确保轨枕实际位置与铺设图相符,问题就迎刃而解,并且设备整修的质保期明显延长。

(2)铁垫板病害的整治。铁垫板的直接病害,道岔前顺坡终点接头AY、AZ安装反了,因铁垫板设置1:40轨底坡,直接造成钢轨受力“拧劲”,磨耗加剧,接头状态不良。其他处所的铁垫板上错,直接导致钢轨受力“拧劲”,状态不良。日常检修,进行简单的打磨、垫板、捣固整修,根本无法根治此病害,铁垫板存在结构病害,不进行更换无法从本质解决问题。通过核图,将铁垫板调整后,道岔原处所病害得以消灭,状态良好。

(3)轨距调整块病害的整治。轨距调整块的病害是规格型号安装错误,普遍为9-11#、13-15#规格的现场安装成12-14#、8-10#规格的,短期内对道岔影响并不大,长时间运行从根本上不利于轨距几何尺寸的保持。依据铺设图对照更换后对道岔整体状态更有利。

5 结语

道岔始终作为铁路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工务设备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道岔病害形成的综合因素较多,本文通过详解道岔核图的方法根治道岔病害,整治效果明显,延长了道岔的维修周期,提升了道岔的运营性能,此方法对铁路道岔维修意义重大。然而随着朔黄铁路万吨、两万吨重载列车的逐步开行,必将对道岔检修技术、水平和手段,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新知识、新技术、新的整治方法的掌握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线路修理规则》[J].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2]宋传懿.铁路提速道岔病害原因分析与整治[J].科技成果纵横,2011(3).

[3]王宏江.浅述铁路道岔铺设施工要点[J].民营科技,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