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小学作文教学中“说”和“写”衔接的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小学作文教学中“说”和“写”衔接的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打破了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将“口语交际”和“作文”共同纳入课程体系,它们相辅相成。将“口语交际”与“作文”相互整合,有助于克服学科课程单一的弊端,优化课程结构且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策略;衔接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工具性就体现了学科价值的全部内容,对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教学是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完美地体现了语文这一学科的精髓,它也是学生语言能力和认识能力的集中表现。

一、作文教学中“说”“写”衔接的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会说并不等于会写。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既要调动学生“作”的积极性,又要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让学生会说、会写、乐写。新的课程标准打破了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将“口语交际”和“作文”共同纳入课程体系,它们相辅相成。将“口语交际”与“作文”相互整合,有助于克服学科课程单一的弊端,优化课程结构且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作文教学中“说”与“写”之间存在的问题

说是写的基础,会说也就应该会写,看似天经地义,顺理成章,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平时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常会发现小学生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中年级的学生初学写作时,常常把平时的“口水话”原样照搬到纸上,甚至一些不合逻辑的口语和一些粗话也出现在作文中。高年级的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书面语言和写作知识,但是说写脱节、训练不严格,也不符合写的要求。

为什么学生在“说”和“写”方面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其主要原因是“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的机会较多,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交往中,都离不开说,而写的机会却较少。其次是不少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的过程中,一味地追求创新,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写作前的指导,给予学生说的时间不够充分,不够到位。而指导学生习作,最关键的就是引导学生先把话说清楚,说有条理,因为不说或少说,造成学生言语实践和写话训练的脱节,导致写出来的文章杂乱无序,病句百出,结果使教师疲于修改学生的作文,大大影响了作文教学的效果。说与写都是语言表达的手段,它们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但在表达方式上有区别。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注意说、写之间的衔接。

三、作文教学中“说”“写”衔接的策略

说写结合,以说促写,“说”就是让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感用口头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写”就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用书面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说”与“写”是表达思想的两种不同方式。说是写的基础。“说”训练好了,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写。因此,在写作训练时,我们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了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1.利用教材,拓展“说”“写”的训练

新课程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随时抓住教材的空白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说写训练。如有些课文中略去的场面描写,文章中出现的省略号,人物对话中的动作、神态等,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填补课文的空白点。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再同桌或小组互说,推荐全班交流说,然后写下来。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写的,在写的过程中语言又有了什么变化,通过这样的说写训练,学生逐渐学会把话说得更清楚,写得更明白。

2.边听边写,让“说”“写”合一

由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较差,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影响了学生的作文写作速度和水平。训练学生边听边记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让学生讲述现实生活和书本中的素材,使学生作文有事可写,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搜集素材的能力。边听边写是训练学生书面能力的较好手段,学生在不停的记叙中逐渐体会叙述事情的一些方法,使学生心有所想,口有所述,写有速度,逐渐完成从思到写的统一。

3.正确引导,让“说”“写”相融

在学生进行口头表达也就是说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不少口语,甚至方言,显得比较随意,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使常言出新,平言见奇。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一番“精加工”,在一个学生说的时候,发现问题让其他学生一起评一评、说一说、改一改。在学生进行写作时,教师可以不作任何要求,让学生怎样说的就怎样写,写不出的字可用拼音代替。有时为了表达流畅,可以用自己读得懂的符号表示一个词、一句话,追求速度,强调学生习作思路的连贯。

4.有效评价,促进“说”“写”衔接

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评价的主体是教师。作文教学的评价主要由教师对学生已成形的习作进行评定。教师要把握住学生相互评价的尺度,可组织学生进行互批、自评等,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以此产生积极的效应,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从而达到学生写作水平发展的目的。不要让评价远离作文本身,成为对学生性格等偏离主题的攻击性评价,这就需要教师适时调整学生评价的方向,才能起到强化书面表达的效果。评价作文除了在文章中批注外,教师还可以采用面批的方式。教师通过面批,对学生进行作文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自己作文的优点和缺点,并从中受到怎样写好作文的启发。

“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黄金时期,个性化突出的时期,尤其对于低段学生。我们教师如能把握好契机,以口语表达与写作个性化研究为重点,潜心学习,认真研究,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变革口语表达与写作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经验与教训,就一定能掌握有利时机,指导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并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凸显本真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