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应该了解的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我市教育的现状看,全市小学中心校以上的学校共有35所,村小学生人数约占全市小学人数的65%。而且学科任教人员不稳定、兼职人员比较多,教师对学科认识程度和执教能力参差不齐,再加上个别学校领导的不够重视,导致了学科教学没有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由于村小的经济水平及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匮乏,《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质量水平的提高更为重要。那么,如何发挥《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作用,使学生能够真正受到良好的教育,作为教师应重视该问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谈一谈,《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应该了解的问题:
一、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认识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时安排为33――22――33式。
二、学科变化的主要原因
1.课程教材内容的生活性增强了。
2.学习方式更加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
3.学习评价更加注重激励性和发展性。
三、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设计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是以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为核心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为使学生真正实现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发展目标,并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就必须以教材为依托。依据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思想或理念,结合自己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理解,针对学生对思想品德基础的认识、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把握等,对教学中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和精心设计。
从我市调查来看,教师20%精力钻研教材,了解学情,80%忙于书写教案。原因在于:首先,备课管理过分注重教案篇幅、字迹、格式和数量;其次,教师任课门类多,任务重;第三,教师的心思没有放到课前准备上。基于以上三种原因,我想教案设计要从具有鲜明的简洁性和强烈的实效性,教案反映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走向和依据,走向所暂定的相应策略,而不是教师主观臆造想象。教师不仅是表演,更是一种艺术。
教师要关注“学习者”、突出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以“学”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以“发展”为教学设计的支撑点,遵循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
1.如何备课、备课备什么?
教师备课的“源”在于认真钻研教材――备教材;结合实际、调整进度,制定教学计划、进度表;备课时,“重点”要找,“难点”必寻,“关键”不能被遗漏;“了解学生”是教师备好课的又一重要条件,备课的根本是“备学生”;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准备和计划教学的手段――背教法、学法;编写教案是备课最为深入具体的一步,这是准备和计划上课的重要依据。要使课堂“活而不乱”就要在课前准备上下工夫,把握好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教学目标的理解
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坚持一个中心(目标明确),两个基本点(方法意识的培养、品德的渗透),要抓住每一个教学的环节和有利的教学契机。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追求目标的驱动力。
能力:达到目标的推动力。
知识:是实现目标的辅助力。
3.怎样有效地利用和开发多样的教学资源
(1)学校――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
(2)教师――正常完成教学工作,以及TT合作。
(3)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功效,利用家长资源。
(4)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因地制宜。
4.怎样帮助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
(1)教师要善于把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施教――激趣。
(2)教会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方法。
(3)要有各种不同的内容和方式的记录。
(4)可以按照一定顺序、次序、逐点、逐层地指导学生学习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使用。
5.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主轴、课堂的主人。
(1)优化教学氛围,使学生乐学。
(2)灵活运用教法,激发学生想学。
(3)注重传授学法,使学生会学。
6.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的要求:①要有目的性:形式为内容服务,必须根据教学的要求和教学目标及内容,设计创设情境,不能只追求形式热闹;②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内容健康,不能随意创设使用;③要情理结合。创设情境必须与说理教育相结合,使少年儿童真正能够得到相应的道德观念;④要有感染力。创设情境关键使学生能够进入角色,产生体验。
创设情境的方法:①以教具、实物等创设情境。②以表演、游戏创设情境。低年级比较喜欢这种方式,能够激起学生情感体验;③以讲述这种方式。形象具体,利用课内外教材;④以小组合作这种方式:可以按教学需要布置相应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在教学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课程目标理解有偏差。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相互支撑、有机整合。
教学目标的制定有误区:如,通过……学习,培养了……能力。体现了主体是教师。
(培养孩子有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横向有独立性、纵向有层次递进性。)
2.“满堂灌”变“满堂问”。把“对话”变成“问答”。提问低质量,追求互动形式,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没有什么“惑”可以解。
3.自主变“自流”。学习内容自己提、学习方式自己选、学习伙伴自己挑。
4.合作变“讨论”。小组讨论被看成“合作学习”,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有无价值,都要小组讨论,时间没有保证,为讨论而讨论,缺乏平等。
5.探究变“活动”、“案例”、“识字课”。课堂教学,为活动而活动。
6.备课变成背教案。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教师――主角、学生――配角。
总之,新教材给一线教师带来的不只是欣喜和希望,更多的是要求我们去不断学习、适应、研究、实践和总结新教材,逐步增强驾驭新教材的能力,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