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践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是密不可分的,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综合性地思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根据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性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或者是教学方法,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快乐学习。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实践思考
根据《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特点,课程性质和课程对象,决定了教学方法。小《品德与社会》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立足于小学生生活实际当中的小事情,正确地引导和启发学生,让学生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
一、注重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要培养的是热爱生活的儿童,孩子们正是在实际生活中发展。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脱离社会实际来进行。只有来自于学生生活中的东西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从孩子的生活出发便于每个学生愉快的动起来。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探索情趣,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引发儿童学习的需要,有利于儿童对他们所接触到的生活内容、周围的环境、眼中的世界认真观察、发现、探究感悟,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认识,达到在做中悟、做中学的目的。《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比如,教学《走进残疾人》,在课堂上设计了“让学生单手穿衣服”的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动手实践,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残疾人在实际生活中的艰难。课后,还布置了学生在课外为残疾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平时也要多关心残疾人。这样,让学生在帮助残疾人做事的过程中,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树立主动帮助残疾人的意识。
二、教法多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创设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个陌生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的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使课堂成为辩论会场,在对抗辩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110,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辩能力和认知水平。又如,上网,这是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的利弊,社会上的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搁学习。那么学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于屡禁不止。为此,我在教学《哪些地方不能去》时,有意安排了学生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表扬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辩论,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问题――讨论”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角色扮演模式。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三、运用多媒体,激活课堂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指以计算机模式为基础,结合网络、通讯技术、集多种信息(如文字、声音、视频、图像、影像、动画)为一体的先进的交互式的教学手段。它具有形象生动、图像清晰、直观、信息储存量大、应用面广、频率高等特点。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高效率。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涉及历史的知识不少,可是教材中的内容比较抽象,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获取直接的生活经验来印证,这些要求单凭教师的语言教授是无法实现的,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重点、难点。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极大的节省课堂讲授时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刺激掌握,进而可以利用多余的时间引导学生对于历史深层次的探索和把握。
四、教学生活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品德与社会》课应当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在执教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我生活的社区》时,我为学生布置了综合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了解所生活社区、村社的便民机构、居民生活特色、社区、村社的过去和现在几个版块的内容,并写出每个版块的调查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体验社区、村社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从而懂得爱护公共设施。社会就是大课堂,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在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培养能力。《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基于生活、基于情境、基于问题,适度开展活动学习。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伸出爱的手》这一课,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你生活中见到的一些残疾人出行时不便的样子,然后,让学生自由两两组合一人扮演“盲人”,一人作为帮助者,在学校亲身体验半天“盲人”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当角色互换后,由于有了做“盲人”的亲身体验,自然也就知道该如何去帮助“盲人”了,最后,让学生交流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这种手把手的学习,寓教于活动之中,使学生有了真正实际的收获。
【参考文献】
[1]王志芬.《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8):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