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拓”的过程中促进概念提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拓”的过程中促进概念提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概念教学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理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概念相应地获得进一步发展。在概念教学时,进行合理的拓展可以使学生提升对概念的理解,沟通概念之间的联系。怎样设计拓展的内容,使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一、 拓在概念的联系点

案例一:《认识公顷》

师:把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排一排,从小到大依次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前面相邻的面积单位进率都是100,平方米和公顷的进率是10000,你有什么疑问?

生:平方米和公顷之间是不是还有一个面积单位?

出示: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公亩 公顷

100 100 100 100

师:想一想,怎么规定1公亩的大小?

生:边长1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亩。

师:如果把1公亩叫作平方十米,那么公顷又可以叫什么?

生:平方百米。

师:我们下面学的更大的面积单位就是?

生:平方千米。

师:你能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吗?

出示:2.6( )=260( ) 700( )=0.7( )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说说不同的填法。

师:关于面积单位还有许多知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了解。

在概念系统化中理解和巩固概念,是概念教学的一个特点。公顷这一面积单位比较大,学生很难获得直接体验,借助已有的经验,理清概念的来龙去脉很重要。这个案例中,教师抛出的问题正是许多学生感到困惑的,产生疑问很自然。对公亩知识的拓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各个相邻面积单位进率之间的联系,完善了知识体系、丰富了教学目标。而平方十米、平方百米、平方千米名称的叫法,是一个亮点。他们沟通了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

二、 拓在概念的迁移点

案例二:《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出示思考题:幼儿园买来一些糖果,平均分给3个小组,正好分完;平均分给4个小组,正好分完;平均分给6个组,也正好分完;这些糖果至少有多少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思考?

生:找出3、4、6的最小公倍数。

师:怎么找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试一试。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生1:先分别列举出3的倍数、4的倍数、6的倍数,再找出最小公倍数。

生2:把6的倍数列举出来,看是不是3和4的公倍数。

生3:直接找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就行了,因为6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数。

师:同学们真厉害,能利用今天学习的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想到求3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不是也适用于找4个数、5个数、甚至更多数的最小公倍数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研究。

概念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类比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这个案例中的思考题是在教材思考题的基础上改编的,教材中的原题是:暑假期间,小华、小明和小芳都去参加游泳训练。小华每3天去一次,小明每4天去一次,小芳每6天去一次。8月1日三人都参加了游泳训练,几月几日他们又再次一起参加训练?因牵涉到时间的问题,放在新授课中难度偏大。这里改编成学生较熟悉的生活情境,可以使学生更方便地运用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找三个数最小公倍数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调动找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经验,综合运用其中的规律,既有效地巩固了新知,又拓展了思维。

三、 拓在概念的核心点

案例三:《扇形统计图》

师:为了了解我校学生的出行方式,孙老师随机统计了100位同学上学使用交通工具的情况,结果如下:

师:根据上面的数据制作成扇形统计图,你想怎么画?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生1:先画一个圆,表示统计的总人数。

生2:计算每种出行方式的人数是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生3:用360°乘对应的百分数就可以得到每个扇形的面积。

师:老师画好了,可是忘了标名称,你能帮我填一填吗?(出示图1)

师:有一位老师画的跟我不一样,你知道他想统计什么信息吗?(出示图2)

生:他统计的是步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人数。

师:还有一位老师画了这样的统计图,你知道他统计的是什么信息吗?(出示图3)

生:他统计的是绿色出行和非绿色出行的人数。

师:同样的数据,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制成不同的扇形统计图。如果只需要了解我校学生绿色出行的情况,用那幅统计图?

生:第3幅。

师: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应用,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了解、去发现,相信你会有新的收获。

扇形统计图是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教学内容,2011年版新课标指出: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因此,在教学时有机渗透数据分析观念尤为重要。这个案例中,看似要求学生画扇形统计图,其实是通过画出不同的扇形统计图引发思考,让学生深刻感悟到同样的数据,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制成不同的扇形统计图,凸显了概念的核心内涵。虽然教材没有画图的要求,但这里进行画法的讨论,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特点的理解,也有利于和中学教学内容的衔接。

四、 拓在概念的延伸点

案例四:《认识面积》

出示图4。

师:哪一块涂色部分的面积大?为什么?

生:一样大,因为都是6格。

师:如果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厘米,谁的周长大?为什么?

课件演示,得到结论:左图的周长大,因为左图的周长是14厘米,右图的周长是12厘米多一些。

师:比较它们的周长和面积,你发现什么?

生:面积相等,但是周长不相等。

出示图5。

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后展示。

师:比较它们的周长和面积,你又发现什么?

生:周长相等,但是面积不相等。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

出示游戏规则: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看图形时,另一组学生闭眼不看(请一组学生看的是4格,另一组学生看的是6格)。

师:猜一猜,是哪边同学看到的图形面积大?

引导得出无法比较,因为标准不统一。

师:比较面积的大小需要统一的标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面积概念是在周长概念后面教学的,学生容易将两者混淆,在理解时有必要进行区分。这里的区分没有停留在表面上,而是借助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理解,并发现其中隐含的规律。面积单位是下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课的结尾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用统一的标准比较面积大小的重要性,这种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拓展练习也是许多教师经常采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