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高中历史课中的生活元素及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高中历史课中的生活元素及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就是要以人为本,强调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同时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本文以高中历史课教学为主要分析对象,探讨课程的生活化趋势以及如何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生活元素 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132

传统的中学教学方式,以高中历史课教学为例,就是以考试为本,注重考试,只关心历史事件的记忆而严重脱离现实的格局。如此,考试成了一种教学目的而不是预期的教学手段。考试本应是一种有价值的教学手段,通过各种形式的考试来实现学生知识水平的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也要注重教科书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同时,在教学中加入更多的生活元素,与课标要求相结合,让学生学得有兴趣,从而形成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1 生活化元素融入课堂及学生主体性扩大的趋势分析

1.1 教材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新课程强调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对于实现新课程理念是十分关键的。历史课堂教学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特点,在教学中最佳的方式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历史,教师要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

当前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学内容的选取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内容更加生活化,更加体现出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密切联系的理念。历史课堂本来就是讲述历史发展的事情,强调过多历史的事件而完全脱离现实的话,只会使得教学变得枯燥无味而且没有吸引力。因此,在当代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将教材上的历史知识点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教师应当更多地引导学生要本着开放公平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也选取了更多现实的材料,更加体现出了生活化的主题。如此,既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历史教学内容生活化和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方面

2.1 在教与学中注重生活元素的融合

在教与学中,应该更加注重生活元素的融入。历史教科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得更加紧密些才好。教科书作为教学的工具,只有服务好这个主体才能体现出教科书和教学的价值。要让学生在教学中体会到自己的生活,如此才能让学生爱上历史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形式也要加以改进,要让学生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动手中学习知识。不局限于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模式,而要更多地采用“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的教学模式。这就要看教师是如何设计教学内容了。因此,在上历史课之前,笔者都将会对所需要上的课程进行设计。例如在教导学生古代历史的时候,笔者会寻找一些我国古代留下来的一些名胜古迹,并找到一些真实照片或者视频,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发生在那段历史的事件,让学生产生更多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在学习抗日战争的历史时,笔者往往会找找本地的一些抗日战争中所遗留下来的东西,如果能够带到课堂上就带去,不能就自己动手拍个照片给学生观看,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了解到这段历史,从此深刻了解到历史的真正意义。学生通过模拟的生活化场景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更加体会到与自己生活联系起来的感觉,就不会觉得历史与自己脱节、与时代脱节,而且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2 在教学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做好引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工作。为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笔者都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地准备,目的是要让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引导下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关键性。笔者在教学改革中实施“先学后教,反馈矫正”的方法,从而增加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主性。在“先学后教,反馈矫正”的教学改革之中,是以“导学、启思、育人”为教学原则,在学习之中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上课之前自主地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之时就相互讨论,在讨论中理解不明白的问题。当学生自己学习完之后,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以矫正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一些错误,使其对教学的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如何才能做好对学生的引导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呢?首先,要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要让学生明白,他们在学习中有自己的发言权。其次,笔者在课前进行精心的预设,以完成课堂上的引导工作,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发挥出自己在学习上的主体性。具体的体现就是,学生感到自己在历史课堂上能够很好地提出问题,同时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也不会局限于教科书,而是有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更加能感受到自己的主体性地位,如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的兴趣也得到了极大提高,这种学习能力的提高远远胜过传统教学方式下的学习。

综上所述,历史作为高中生的一门主要科目之一,学习历史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考虑到新时代的高中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生活化元素的融入以及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历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历史教育的生命之泉。在当前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只有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以及更多地将生活化内容加入到教学当中,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学英.探讨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0).

[2]高俊侠.走进历史 感知现实――谈生活化的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8).

[3]杨燕.让历史教学生活化[J].大家,2011,(14).

[4]刘付法.中学历史教学的生活化初探[J].新课程(教师),2010,(9).

作者简介:陈志雄,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一中学,福建仙游 3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