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颠覆:鬼才卡兰尼克与他的Uber帝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Chapter 7 Uber的世界你不懂
01 从2到12
在卡兰尼克看来,一个创业者,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可能有时候像一只独狼。其实,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团队来说,领导者更多时候扮演的一只“狼王”的角色。在Uber里,总裁卡兰尼克就是这样的角色。
Uber在2009年创立,从2人一拍脑门的创意点子,到如今手握400亿融资的世界焦点企业,Uber走过了6个年头。尽管在成长中有着上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以及来自全球各国政府和行业各种抗议和处罚的中伤,Uber还是坚强地走了过来。这背后的艰辛努力离不开前期创业者的坚持,更离不开发展过程中团队的协作与智慧,他们一起,开疆扩土,计划着一番大事业。
如今的uber核心团队有12人,他们分别是: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 、莱恩・格拉维斯(Ryan Graves) 、康拉德・惠兰(Conrad Whelan)、奥斯汀・盖特(Austin Geidt)、瑞秋・霍特(Rachel Holt)、奥斯卡・萨拉查(Oscar Salazar),加勒特・坎普(Garrett Camp), 柯蒂斯・钱伯斯(Curtis Chambers), 约旦・博内特(Jordan Bonnet)、多明尼克・纳尔杜奇(Domenic Narducci)、 瑞安・麦克基伦(Ryan McKillen)、斯科特・马罗(Scott Munro)。组建起这支团队,Uber用了不到2年时间。其中,以卡兰尼克为首,他们无不为Uber的发展做出了各自努力与贡献: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 总裁
朋友眼中的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有点傲慢,还爱通过演讲、视频和网络发表尖酸刻薄的言论,但是这一缺点并不影响人们对于他“大胆、有魄力”的欣赏。他的大胆,不仅对于出租车行业和竞争对手,他敢于直言相对,就是对于全球监管机构,乃至客户,他也毫无畏惧。因此,面对难题和困境,面对处罚和打压,卡兰尼克似乎都不以为意。他认为,每一个问题都有解决方法,你只需要足够的创造力。
或许他这种性格与他早年的经历多少有点关系。
18岁创办的第一家公司“新道路学校”没起色,20多岁辍学后,与好友创办的Scourcom曾有25万用户在线分享电影和音乐;但2年后,因侵权问题申请了破产保护。但卡兰尼克并没有因此而受到打击,直到出现了uber;Uber,也因此带着卡兰尼克的基因。
卡兰尼克的遭遇可能是所有已经成为或正在通往成功路上的人们都曾经历过的。这些所谓的困境和窘迫,困难更是具有相当教育意义的课程。不同的是,卡兰尼克勇于正面困难,敢于回击――清高傲慢的他认为,旧的法规已经跟不上时展,也不能有效地解决人们当前的出行问题,Uber则是近阶段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手段。
莱恩・格拉维斯(Ryan Graves),Uber全球运营总监
莱恩・格拉维斯是一个积极的问题解决者和战略家。在进入Uber之前,他曾在通用电气公司和CNA保险带领企业资源规划和企业重组。谈到来Uber的过程,他用“有意思”来形容。那一篇卡兰尼克经由网络发表的文章,让始终想进入创业圈的格拉维斯动了心。他们在网络上建立联系,相见恨晚。
格拉维斯于2010年2月搬到旧金山,并迅速投入工作。
他对进入Uber时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是这样描述的: Uber联合创始人加勒特・坎普开发的一个原型产品运行得不是很好。因此他们首先做的,就是在进入苹果应用商店前,找家公司重新构造。随后设计了UberCabcom网站。除此之外,他们同时还完善了注册流程和集成信用卡支付系统。为了能够改造和打造出更好的产品,Uber主创人员不停地约司机在咖啡店见面,问他们问题、向他们咨询,将司机们所需的最基础的商务框架都构建出来,以了解现实世界能否接受他们的理念。在莱恩・格拉维斯的努力下,Uber的运营团队迅速扩展到了3000人。
康拉德・惠兰(Conrad Whelan),Uber首位工程师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度成为网络热语。而这句话出现之前,康拉德则是个不折不扣的践行者。
2010年之前,康拉德和大部分IT领域工作者一样,享受稳定收入,在熟悉的领域做得游刃有余。2010年1月,康拉德进行了一次横穿欧洲自驾旅行。穿越西班牙和葡萄牙后,他忽然意识到,外面的世界原来这么大,而他必须走出卡尔加里。但当时他并不想再去另一家创业公司。“有一天,我顺手给Uber的联合创始人加勒特・坎普打了个电话,想知道他最近过得怎么样。当他发现我正好闲着,并准备搬家时,向我下达了录用通知,邀请我到旧金山帮他一起启动Uber。我刚加盟公司时,那款产品还没法接受注册,只是预约车辆的一种途径而已。所以我构建了一个需要信用卡、能够生成用户账号的注册流程。等这些做完,我们就能正式产品了。”康拉德说,当时是2010年的6月1日,他加盟Uber正好两个月。
他做的下一件事是优化Uber的调度算法,以避免司机错过一次车辆分派任务。这个过程大概持续了3年左右,虽然耗时长、困难大,但绝对是件值得骄傲的事。当时,康拉德研究消化了一大批计算机科学、编程和数据库的书,还在最短的时间内撰写西班牙语代码。
奥斯汀・盖特(Austin Geidt),全球业务拓展及流程优化负责人
Uber的宣传首页上有这么一条:到2020年为止,为女性创造100万个工作机会――这句话和对消费者、司机的宣传标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这支团队中,奥斯汀・盖特是作为实习生加入Uber的女性合伙人。
当时她刚毕业,处于找工作阶段。一天,她在Twitter上看到了关于Uber的推文,觉得很有意思。知道他们在招实习生,于是找到当时正担任Uber的CEO莱恩・格拉维斯,要求“你必须给我一次机会”。
或许Uber就喜欢这样单刀直入且大胆的年轻人。莱恩・格拉维斯很快给盖特打来电话,并邀请她访问Uber。盖特说,她当天打扮得非常正式,他们却一副书呆子的样子。不过她看到了他们对事业的激情,也看到了有意思的产品。她成功成为一名实习生,并渐渐成为一名骨干。
起初,作为实习生,她的工作不是很固定。她曾在莫斯康会展中心发传单,也给Yelp上的很多司机做过电话推销。“这是我能够做出的贡献。刚出校门时,我一度觉得自己写不出一封得体的邮件。然后很快意识到大家都是写到哪算哪。在一家创业公司里,没人知道他们自己在干什么。自从我对这一点产生信心后,工作很快就上手了。”盖特说,当Uber开始得到用户的支持时,她就开始想要做所有的支持工作。于是,她承担了博客社区管理方面的工作和许多琐碎的事务。“每次在一个城市做推广时,我都把做的每件事记下来,那是我们最初的剧本。后来再到一个城市,我都会修改剧本,使推广工作变得更高效。”
瑞秋・霍特(Rachel Holt),东岸地区总监
这是Uber众多技术出众的IT男团队中,又一位出色女性。
瑞秋・霍特是在2011年11月8日到华盛顿的。11月18日,她们做成了第一单。在这10天里,我们差不多把所有事情都抛在脑后了,“最初,只有我和另一个团队在做推广,他们大概在我开始工作的两周后加入。我当时觉得有一种盲人骑瞎马的感觉。”她回忆说。
华盛顿是她们碰到监管挑战的第一个市场。
Uber在2011年的12月15日正式产品,还不到一个月,Uber在华盛顿就已经火爆了。从一家企业的观点看,当时的Uber已经做得很好了,整个团队每天都忙得团团转。但当她刚回到华盛顿,Twitter上就冒出了出租车管理部门宣布Uber在华盛顿为非法的消息。有一名出租车管理部门的官员在没有引用任何法规的情况下,断言Uber是非法的。
Uber想方设法地去解决这个问题。后来,那位出租车管理官员要求试乘一下,结果他让车子停在五月花酒店,然后召集媒体,扣留了司机的车子,并且开了2000美元的罚款票据。然后事情并没有就此解决。于是,霍特挨个打电话给合作伙伴,告诉每一个司机,我们会原价赔偿罚单或是传票,为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当晚,Uber上路的司机比发生这件事以前还要多。
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十个人的力量也太过弱小,但千百万汇聚于一起所形成的集体的力量就足以改变一切。
除上述5位之外,在Uber还有另外7位充满热情的关键性人物,分别是:确立了Uber雏形的Oscar Salazar,创意顾问兼联合创始人加勒特・坎普(Garrett Camp),开发总监柯蒂斯・钱伯斯(Curtis Chambers),工程师 约旦・博内特(Jordan Bonnet)、多明尼克・纳尔杜奇(Domenic Narducci)、瑞安・麦克基伦(Ryan McKillen)和负责实时平台技术的斯科特・马罗(Scott Munro)。他们是平凡人,从实习生到工程师,无不都是生活中最平常的职业;但他们却又都不普通。他们中,有的天马行空,创意源源不断;有的擅长于组织规划和管理;有的则干练务实,专注于执行……他们各有所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他们以各自的行动力给同伴以强力支持,共同推动着Uber的发展。
而Uber也似乎有着无尽的吸引力,海纳百川。Uber的成功并不在于它采用了什么天才的商业模式以及高大上的运营团队,而在于它汇聚并发掘了普通人的智慧与力量,将那些对生活充满热情的普通人集合到一起,汲取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的专车车主和选择、享受Uber服务的乘客的意见与智慧,做一件别人都没做过、也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新兴事物,将Uber打造成一个温情的、激情的、热情的服务平台,这样的贴心,成功似乎成为一种必然。
02 全球狙击战
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已经在其发展的进程中,多少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之前甚嚣尘上的“黑车事件”“事件”就一度使Uber成为全球热门话题以及不少公众攻击的对象,在其进驻的一些国家的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出租车行业受到不同程度的施压、抗议和抵制。不过,这也从另外一方面表明,Uber已经对部分传统行业和传统思维产生了一定的市场冲击力,甚至对一些既得利益造成了威胁。
但卡兰尼克却并不退缩,相反,这似乎对他来说并不是困难,更谈不上挫折,反而在一定程度激发了他和整个团队应变的灵感与斗志,用一次次集体的智慧,抵抗着恶性事件的影响,谋求着在全球范围从其反对者对Uber的打压甚至封杀中全面突围。这一点,从Uber在一些国家出现“XX事件”后的应对方式中可见一斑。
美国
Uber的总部在旧金山。但在美国不少地方,Uber始终不被看好,搞不好就会与政府机构和出租车行业“对簿公堂”。加州、弗吉尼亚州、内华达州等,都曾过Uber。有些州甚至筹划拟定明文法案,企图打压和限制Uber的“嚣张气焰”。即使在Uber的“起源地”旧金山,Uber的出现也可以说是“营养不良”。
2011年 5月,以旧金山美交管局为首的各地政府机构对 Uber “大开杀戒”, 其叫车服务被大量美国城市叫停。2012年秋天,加州的监管机构对Uber等公司加以罚款;2014年9月,加州州长通过了“第2293号议会法案”,该法案规定任何司机必须联网注册,并且强制投保,对每一起伤亡事故的保险金为5万至10万美元。此法案于7月1日开始执行,违反即以犯罪处理。这无疑使Uber的司机的上岗难度变得更高。
在这些案件中,Uber受控的罪名很多,但归根结底却不外乎无照经营、与当地交管规定不符等――这些罪名看着冠冕堂皇,但外界也有人认为,这多少有着“莫须有“的嫌疑。
近来,又有反对者对Uber提出了控诉“有力”的新砝码,指控其侵犯隐私。其中,宾夕法尼亚州法院还传唤了卡兰尼克,指控Uber利用软件非法跟踪Uber用户,违规运营。他们对Uber提高了对其的处罚力度,一次性罚款金额翻番,即从原先的95000美元提高到1900万美元(包括每天1000美元的日常罚款)。
加拿大
在美国的近邻加拿大,伴随发展脚步较快的Uber业务的同样也是一片质疑声和反对声。曾经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Uber司机在车抛锚后,却不敢叫Uber服务,而是叫了普通的出租车,原因是Uber的价格高、服务差、保障差。Uber自身司机尚且如此,外界质疑也此起彼伏,很多人并不认可:多伦多的官员以25项交通罪了Uber;温哥华市议会也通过一项议案,可以取缔为了开Uber而考取的只有六个月的临时驾照;曼尼托巴省的市政部长公开宣称,任何在本省无出租车牌照的Uber司机都会被指控为犯罪,或面临1000加元的罚款;蒙特利尔的市长也明确宣布Uber是非法的。
英国
伦敦有着世界上最贵的出租车系统, “黑色出租车”哈克尼运输。而Uber的出现,神奇地压制住了它的“黑色气焰”。因此,2014年6月11日,“黑色出租车”公司认为是Uber导致了伦敦的交通拥堵,要求有关部门对Uber进行进一步监管。他们还怀疑Uber的计价器“动过手脚”,甚至不惜雇佣侦探搜集证据力证Uber的违规。同时,针对Uber的抗议与出租车罢工时有发生,伦敦市民的出行备受影响。
但伦敦市长表示,在走完司法程序之前,制裁Uber存在一定困难。
法国
Uber在法国严重“水土不服”,也就产生了Uber与政府机构和行业间的“博弈”。
在法国,有法规明确限制Uber的“疆土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是最痛恨Uber的国家。Uber为了应对法国法规,专门推出Uber pop;但Uber pop在上线不久,就遭到了当地消费者事务和产品质量安全局的禁止――因为后者认为Uber挂羊头卖狗肉,打着“拼车”的旗号,做出租车的买卖。随后,新法规出台,禁止Uber在APP上显示非传统出租车位置;一个月后,当地法院又以欺诈罪处以Uber10万欧元的罚款;年末,法院规定Uber不能对公众进行宣传,否则会被处以每天25000欧元的罚款;紧接着的元旦,法国政府叫停了Uber pop……层层重压下,出于防守,Uber次月在巴黎推出了新版本――Uber pool。
比利时
布鲁塞尔城规及交通管理局曾以“非法”为由,扣押了13辆和Uber签约的车,并对Uber开出10000欧元的罚单。不过,由于布鲁塞尔自身法规繁杂且不完善,Uber至今并未正式受到实际处罚。所以说,Uber在比利时的日子相对在其他国家还是比较“滋润”的。
德国
尽管德国出租车协会Uber败诉,德国政府当局也撤销了对Uber的临时禁令,但法兰克福地方法院还是在7个月的反复审议后,下达在全国范围内禁止Uber和Uber pop服务,及每件违反此法的案件将受25000欧元高额罚款的决议。
不过,幸运的是,在此判决后,Uber总部的员工并没有受到过重的处罚,而且,持有合法证件司机的Uber Black 和Uber Taxi并不在上述禁令之内。
荷兰
2014年12月8日,海牙工商上诉法庭责令Uber pop 停止在阿姆斯特丹、海牙和鹿特丹的服务。不过,Uber方面并不以为意。或许10万欧元的处罚对于饱受争议和处处“受罚”的Uber来说,似乎算不上大数目,所以Uber并没受太大影响,继续运营。而荷兰的Uber司机们也“冒天下之大不韪”,顶着4万欧元罚款的风险继续拉活。
日本
日本以细致和严苛著称,日本的法规是很好的体现。卡兰尼克用“拜占庭式的”来形容日本相关法律的复杂。为了应对它,Uber不得不以“旅行社”的名义在日本注册,并与真实的旅行社一起办公。显然,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举动在推行中困难重重。
因此,在日本,尽管Uber暂时并没有受到非法指控,但各种打车APP早已相继问世,挤占着Uber的生存空间。
韩国
韩国对Uber的存在也不温和。首尔市政府从2014年4月就开始想方设法叫停Uber,并对每一例无证上岗的Uber司机开出100万韩元的罚款。但由于证据不足,直到今年3月才以“个人或公司无交通许可运营”的理由Uber。因此带来的影响是,UberX 已在韩国被全面禁止,只有Uber Black 还在坚持运营。
中国台湾
有则消息称,台湾交通部门认为Uber涉嫌“违法”经营打的服务,存在调查、封杀这家美国公司的网站和移动应用的可能性。
在台湾,Uber受到非法运营、计量收费不明确、计价不受监管等多项指控。同时,台北的出租车司机举行抗议游行,Uber也被迫从手机软件商店内下架。
俄罗斯
俄罗斯的相关交通法律相对其他国家比较简单和宽容,虽然没有监管压力,但Uber同样面对巨大的市场压力。这是因为莫斯科的无牌照出租车问题由来已久,而在Uber进驻之前,这里就已经有好多类似的APP服务在这里扎根。同一块蛋糕,Uber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泰国
泰国交管部门认为,Uber在泰国并没有合法注册,其名下司机也没有相应许可,Uber司机一旦被查出非法经营,可能就会面临罚款。不过,Uber在泰国还有来自舆论的压力:有些泰国人认为Uber有歧视情况出现,对于那些没有信用卡、无法支付Uber车费的人来说不公平。
印度
印度Uber案一度将Uber推向全球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印度这一案件高发的国家,Uber的出现似乎也逃不出这类案件牵涉的宿命。2014年12月,一名女乘客在新德里遭Uber司机。随后,犯罪嫌疑人被抓捕,在审讯过程中,有近7000名印度人联名请愿,要求Uber强制性对其名下司机进行从业背景调查,时间期限为最近7年。
虽然如此,Uber似乎选择了不动声色,可能是他们觉得此举有悖于Uber的商业计划,也有碍他们的疆土扩张。因此他们并没有受太大影响,继续在孟买等城市运营。
从Uber在上述十余个国家的生存状态来看,其打车服务虽然算不上“人人喊打”的地步,但还是能看出Uber在全世界似乎都不太受欢迎。卡兰尼克却从不积极的现状力看出了积极的一面。他说:“Uber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东西,没有什么可以借鉴。我们因为与众不同,所以可以独领。”
硬币有两面,这可能是Uber生存不得不面临的发展难题。可能,Uber的存在也有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宿命。
03 Uber奇葩营销案例大盘点
一个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如何能够有效且高效地为大众熟知、接受、使用,是每个企业除了研发产品外,需要考虑的又一重要课题,这也就考量着一个团队的营销策略与其营销手段。
Uber自诞生之日起就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一方面,遭受全球各地的出租车司机抗议和世界各国政府的政策打压,一方面,与同行业竞争者之间的战争日渐焦灼。然而,这一切都阻挡不了Uber以势不可挡之势向其他城市扩张它的领土。与其他专车软件相比,令Uber声名大噪的不仅仅是它低廉的价格,更是它用层出不穷的营销手段一次次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Uber有着上述平凡却不普通的团队,他们能够为Uber带来怎样的营销策划呢?
有人说,Uber擅长“跨界营销”,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制造了各种奇葩新奇的营销案例。这些案例果真如传说中那样的奇葩吗?我们不妨通过之前曾经出现的一些逸闻趣事来简单盘点下Uber的营销案例。至于是否奇葩,便是见山见水了。
美国:拆包有惊喜,把投资人快递给你
2014年4月,HBO情景喜剧《硅谷》的热播。Uber便搞了一个主题为“给你7分钟,Uber会把投资人快递到你面前”的营销活动,利用热点话题造势。
这样的营销无可厚非,为什么会有人说“奇葩”呢?
这个营销方案是:4月9日上午11点到下午3点期间,Uber在硅谷3个核心城市提供这样一项服务,即当你叫的Uber专车到来时,会有一个Google Ventures(谷歌创投)的投资人坐在车里等你,对方会给你7分钟的阐述时间,然后再花7分钟给你提供反馈意见。之后,Uber还会把你免费送回家。
当然啦,这样的营销手段也是有背景原因的。2013年,谷歌创投在Uber身上投资了258亿美元。因着这层“血缘关系”, 谷歌创投的几位合伙人才会出面,帮Uber进行市场推广和宣传。
澳大利亚:萌萌喵星人送上门
虽然Uber “送猫咪上门”的营销活动已经在美国一些城市策划过了,但该营销活动现身澳大利亚后,还是在当地掀起了一股热潮。
活动方案大事为:2015年2月5日中午12时至下午4时,Uber在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珀斯等多个城市策划了一场猫咪秀活动。Uber用户只要打开Uber应用,并点击选择Kittens (小猫),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司机把小猫送上门,用户便可以有十五分钟的时间和猫咪“亲密接触”,尽情和猫咪玩耍嬉闹。
这个活动虽然是Uber的营销手段,但其背后其实却有着深远的意义――在Uber所到之处,公司会和当地的动物收容协会一起策划活动,而所得车费都会捐给当地的动物收容所――这样的活动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自身的产品营销,去提高人们对流浪宠物的认识,以及为他们做慈善募捐。同时Uber也鼓励用户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通过AA制付车费方式,一起参与募捐活动。
泰国:泼水节生存新技能get
每年的4月中旬是一年一度的泰国泼水节,是泰国举国上下狂欢的日子。对于这样的日子,Uber自然不会错过,借“节庆活动”又策划了一场营销盛宴。
一方面,用户可以通过应用,点击Uber Splash选择最近的蓄水卡车。预约成功的用户可以登上蓄水卡车20分钟,为自己的水枪蓄水,并在车上“占领高地”,“祝福”路上的行人。
另一方面,Uber又为那些想要参与泼水节狂欢、但却顾忌随身重要物品被水淋湿的游客提供了Survival Kit(包含了一件雨衣以及一个防水信封)的服务。这个被戏称为“生存套装”的营销方案里,调用了汽车之外其他交通工具,Uber Bike,用户通过Uber的应用点击Uber Bike并设置套装送到的地点后,过几分钟就会有人蹬着自行车给你送“餐”啦。不过数量有限,先到先得,该套装仅限500套。
加拿大:我送你回家
尽管加拿大政府机构对Uber不是很友好,但Uber还是在加拿大的城市街头“大出风头”。 据悉,加拿大的车祸率在晚上 12 点之后会是平常时段的 3 倍,其中酒驾是重要诱因之一。因此,Uber选择在多伦多街头装上自助酒精检测机 Uber Safe,以保证驾驶人能够避免“酒驾”的同时,还能够通过使用Uber,顺利回家。
Uber Safe自助酒精检测机相当智能。市民们通过抽取吸管、吹上 6 秒钟,便可轻松读取机器自动监测出的体内酒精浓度。如果发现有人浓度超标,Uber Safe 就会自动帮忙叫一辆车,并为其承担相应的乘车费用――此举旨在让更多人体验Uber贴心服务的同时,能够认识Uber、熟悉Uber、依赖Uber,养成“喝了酒叫辆Uber就好”的习惯。
新加坡:让跑车成为临时座驾
2015年3月21日和22日,Uber在新加坡策划了一场超跑秀――联合兰博基尼和玛莎拉蒂为用户奉上15分钟的免费乘坐体验。此次活动提供了两款车型,分别是兰博基尼的Gallardo Spyder和玛莎拉蒂的Gran Turismo两款跑车。用户只需要在Uber的应用界面上选择Super Car就有机会预约成功。
在这两天的免费乘坐活动结束后,如果用户还有需要,可以通过Uber来预约超级跑车。不过,这一次预约前,用户就应该摸摸自己的“荷包”,看看自己的“钱袋子”是不是真的能够负担得起,毕竟超跑座驾不是一般人能够负担起的座驾,即使是“临时”的,价格也是不菲的。
戛纳电影节
在68届戛纳电影节开幕前夕,一个视频广告――《UberCOPTER:Reach The Sky》在YouTube上疯传。视频中,一位衣品不俗的摩登女郎使用Uber的APP预订了一架Uber的直升机,不多时便有一名专车司机开豪车将她送往机场,乘上直飞戛纳的直升机。这项直升机送客业务从5月13日一直持续到5月24日戛纳电影节闭幕,为期十二天。这期间,乘客可享受从尼斯到戛纳约7分钟的直升机飞行服务。
从尼斯机场到戛纳电影节的主场地影节宫是前往戛纳的必经之路,平时在不堵车的情况下走高速也需要40分钟左右,而电影节期间,面对来自世界各地浩浩洋洋的参展大军,这个时间至少也得翻一倍。从价钱上来说,Uber直升机服务也极为诱人,一般这段路程乘出租车的单程费用大约在120美元左右,而你只要多花60美元就可以乘坐直升机抵达戛纳会场。不要以为这是营销的噱头,实际上无论你是大明星去走红毯还是普通粉丝去围观偶像,每个人都可以使用Uber轻松搭乘。用UberCOPTER开启你的戛纳之旅,还有比这更吸引眼球的创意吗?
无论最终的成交量有多少,Uber赢得了全世界镁光灯的关注,成为这届戛纳电影节最大的赢家!
樱花节
在日本,樱花节是一年一度国民狂欢的大日子。每年的3-4月份,是日本樱花盛开最茂盛的季节,大批市民和游客欢聚在樱花树下,或是浅酌清酒,或是品尝特色樱花料理,不亦乐乎。然而,许多人却因为漫天飞舞的樱花花粉而出现过敏症状。于是,为了方便人们出行,Uber公司别出心裁地推出用无人机为用户免费发放口罩的服务。
在活动期间,Uber将叫车平台的界面改成一个装有四只轮子的无人机图案,或许是告诉人们即使无人机遭遇飞行不便的路况也可以在地面继续行驶,以契合其“空陆两栖”的主题。用户只要点击进入Uber Mask,像往常叫车一样,在地图上用图钉“钉”出自己的位置,很快便会收到Uber用微型无人机递送的口罩。这样的新鲜又另类的营销手段,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试乘铁王座:过把瘾
很多人对于追美剧都有种“停不下来”的激情与狂热。对于他们HBO不能不说是美剧制作中的一个可爱又“可恨”的公司。2015年,HBO启用了独立媒体服务HBO Now。为了推广,HBO与Uber联手,于当地时间4月16日至17日在曼哈顿推出了“铁王座试乘”服务(THRONE RIDES),让用户走入“剧中”,体验一把“触电”的感觉。具体操作方式是:用户通过Uber输入“铁王座试乘”服务关键词,进入相关界面,用户则可以实现与“THRONE” 合影,或者是选择“PEDICAB”,体验一辆装饰好的三轮车,过把戏瘾。
看完国外的案例,转头再来看看Uber在进驻国内后都推出了哪些让人眼前一亮、并让人印象深刻的活动吧。
北京:一键呼叫CEO
这个活动在一定程度是“给你7分钟,Uber会把投资人快递到你面前”营销活动的“孪生”创意。只不过和美国的营销有所出入的是,用户更多的是学生,且多是求职的学生。
活动期为2015年4月24至25日两天,地点在北京。16 个企业高管乘坐轿车围绕清华转,学生通过 Uber 应用叫车,和高管在车上进行 15 分钟面试。
据了解,参加活动的学生虽然并不限制学校和性别,但以实际参与情况来看,活动参加人群以女生为主,女学生们大多比较兴奋。据市场反馈来说,学生们都觉得近距离接触高管的机会非常难得,甚至还有人专门从天津过来,并当场拿到产品经理的 offer。
当然,这个活动并不是硬性的“一刀切”,而是充满关爱和温暖。有一名来自北航的同学一直没等到和某高管的见面机会。于是他提出活动结束后和对方拼车离开。在成功回学校路上,他成功拿到 一份工作令他期待已久的offer。
上海:服务范围在扩张,一键呼叫天上
Uber在杭州开展“一键叫船”活动后,2015年 4 月,Uber又 在上海推出一键呼叫直升机服务,拓展“天空业务”。
此次营销活动标价2999 元一次,20 位用户成为首批乘客,并邀请赵又廷作为首飞乘客,还在天空见证了一对年轻情侣浪漫的空中求婚。
Uber 一键呼叫直升机活动和明星营销方案赚足了眼球。除了微博之外,很多媒体都报道了这则消息。其中新浪等几十家媒体还进行了跟进报导。这几乎意味着,Uber当天的新闻,唤起了无数人“仰头看”的体验热情。
上海:明星充当“专属”司机
同样是在上海,同样是在2015年4月,还是Uber。
佟大为不能不说是一名当红演员。当日,他化身一名Uber司机,驾驶着售价近100万元的特斯拉电动汽车,满大街转悠着拉客。在网络上疯传的一段视频内是“佟师傅”短暂拉活生涯中比较有趣的一段经历:第一位乘客是位资深“低头族”,上车后视线丝毫不离手机。尽管佟大为使出浑身解数,仍没有被认出来。
这一个视频在一定程度上逗人“呵呵”的同时,还让Uber收获了关注人群,扩大了知名度。想来,佟大为为吸引乘客而耗费的脑细胞也是相当的值得了。
当Uber遇上哆啦A梦
2015年5月28日,电影《哆啦A梦:伴我同行》像一部时光机一样,勾起了无数80后、90后对于童年的美好回忆。Uber和百度钱包借势联合推出了“哆啦A梦主题车”活动,又一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在电影上映的第一天,一辆被漆成蓝色天空的哆啦A梦主题车亮相街头,不仅外部印满哆啦A梦和大雄等动画中的经典图案,车饰也完全以哆啦A梦为主题进行了布置,最令人啧啧惊奇的是车后座上还有一只大大的哆啦A梦公仔。和哆啦A梦一起乘车,成为年轻人之间的一种潮流。许多乘客在到达目的地之后还对哆啦A梦主题车恋恋不舍,迟迟不肯离去。
这次活动,Uber一举俘获了众多粉丝的欢心,流动的主题车更是做了最好的品牌宣传。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营销活动中,百度钱包无疑是最核心的一把钥匙,从购买电影票到Uber上付费,百度钱包在人们的出行和娱乐之间形成一个闭环,潜移默化地完成了Uber与网上支付平台的无缝对接。
一键约茶:便捷约茶
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茶文化是历史进程推进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相当地域色彩和历史色彩的特色文化,背后也蕴含浓厚的民族历史文化的深远意义。因此在这些亚洲国家,茶文化是一种在一定程度上具备着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他们对优质、健康、功效、口感和内涵的茶饮有着强烈的需求,也有着饮茶文化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甚至需要更专业的饮茶环境和更专业的服务。
然而,对于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来说,茶文化并没有像中国等国一样,有着悠久的品茶和饮茶的习惯,更遑论茶文化。因此,茶产业、茶行业,一直难以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普遍认知和高度关注。2015年6月上旬,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在一次演讲报告中曾说,茶行业一直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被高度低估的行业。
不过,这一现象似乎正在日益发生着改变――茶文化正在日益引起大众的关注和认可。这一点从Uber的试水或可管窥一斑。
在Uber服务中,用户不仅可以享受到Uber提供的最普遍的服务,还可享受到新加的一项服务――品茶。用户在进入Uber主界面后,可以看到类似于“附近的人”之样的功能,这意味着,用户可以看到自己身处的位置周边分布的茶楼、茶馆或售茶等资源。如果用户还想找到一位更加专业、更加贴心的“品茶人”,那么则可以通过界面底部的 “人民茶友”“专业茶人“资深茶师”和“茶神”四个级别的选项,通过点击“呼叫约茶”选择适合自己的专属茶师提供专业定制化的贴心服务(在“茶神”级别中,你甚至可以觅到世界一流的茶师的身影)。这样的功能也和Uber最普通的专车功能相链接――选择“呼叫约茶”后,用户就可以通过Uber系统分配的私家专车,直接到达自己选择的饮茶空间,实现与饮茶人士的约茶。
目前,Uber已经申请到中国茶圣陆羽,以及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作该项服务内容的形象“代言”,这一“商标”的认定,不得不说是Uber品茶一处诱人的招牌,其“品牌效益”能量可见一斑。
Chapter 8 极客――怪人or鬼才?
极客是美国俚语“geek”的音译。一般理解为性格古怪的人,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带有贬义。随着互联网文化的兴起,这个词逐渐有了智力超群和努力的词义,后又被用于形容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狂热兴趣并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的人。现在geek更多是表达一种在互联网时代创造全新的商业模式、尖端技术与时尚潮流的含义。
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极客层出不穷。这是一群以创新、技术和时尚为生命意义的人,他们不分性别、不分年龄,崇尚科技、自由和创造力,在不限于物质圈囿的领域中,引领着新经济、尖端技术和世界时尚风潮的前线,共同为现代的电子化社会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他们的极客精神,也逐渐成为这个时代新的意识形态,成为一个时代的标杆。
史蒂夫・乔布斯,苹果创始人
2011年10月,乔布斯去世。他的离世让全世界扼腕,大声疾呼“痛失天才”。
之所以称他为天才,是因为在他56年的岁月里,这位孤独的科技先知先后改变了PC产业、数字娱乐产业、音乐产业和出版业,并留下了苹果这家令全球消费者顶礼膜拜的高科技公司。
乔布斯是个典型的极客。他的性格不仅和他的奋斗经历有关,跟他的人生经历也密不可分。
1955年,史蒂夫・乔布斯出生于美国旧金山。幼年的乔布斯生活在后来著名的“硅谷”附近,邻居中不少是惠普公司的职员。在他们的影响下,乔布斯迷上了电子学,并有幸参加一次惠普公司的聚会。聚会中乔布斯第一次认识了电脑,他做梦都想有台自己的电脑。这一想法,在一定程度上点燃了他走向成功辉煌的火焰。
初中时的一次同学聚会上,乔布斯遇到了生命中重要的伙伴――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两人一见如故。斯蒂夫・沃兹尼亚克是学校电子俱乐部的会长,同样对电子有着很大的兴趣。19岁那年,乔布斯因为经济原因休学,成为雅达利电视游戏机公司的一名职员,借住在沃兹家的车库。他们经常在一起在小车库里琢磨研究,希望打造出一台属于自己的计算机。
在多方寻找和探索后,他们开始了两个年轻人伟大的创新:他们设计了一个电路板,将微处理器和接口及其他一些部件安装在上面,通过接口将微处理机与键盘、视频显示器连接在一起――这个在当时造价高昂、其貌不扬的电脑,为以后的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精明的乔布斯似乎看到了这些,他们有了批量生产的想法。
为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他卖掉了汽车,沃兹尼亚克卖掉了他珍爱的惠普65型计算机。就这样,他们有了奠基伟业的1300美元。
1976年4月1日,在这个本来是传统“愚人节”的日子里,乔布斯、沃兹尼亚克以及乔布斯的朋友龙・韦恩(Long Wayne)却做了一件后世普遍认为特靠谱、也是一件特有影响的事:三人签署成立一家电脑公司。随后,21岁的乔布斯与26岁的沃兹尼亚克在他们的车库工作室成立了苹果公司――那个被人咬过一口的苹果就是从这里走出,成为全球的著名商标。他们的自制电脑则被顺理成章地追认为“苹果I号”电脑,成为“苹果”系列产品的“始祖”。
然而,公司刚开始运营时,生意十分冷清,门可罗雀,毕竟在当时,苹果电脑对于人们来说还很陌生。直到1976年7月,零售商保罗・特雷尔(PaulJay Terrell)到他们的工作室参观。他认为苹果电脑大有前途,开出苛刻的条件,向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订购了50台整机。这批他们加班加点赶制出来的电脑很快被销售一空,“苹果”公司名声大振,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也获得了他们的第一桶金。
机遇往往垂青努力的人。1976年10月,一位电气工程师马尔库拉慕名到访。马尔库拉十分擅长推销工作,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推销奇才,他觉得计算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便决定重操旧业,帮助乔布斯他们把公司办好、办强。
他为他们制定了一份商业计划,给他们贷款69万美元,将自己的命运与两个年轻人联系在一起。有了马尔库拉这样行家里手的指导,有了这笔巨资,“苹果”公司迅速成长。1977年4月,苹果公司参加了美国第一次计算机展览会。他们的新产品――苹果Ⅱ号,以小巧轻便、操作简便和可以安放在家中使用等鲜明特点,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苹果Ⅱ号在展览会上一鸣惊人,苹果公司也一炮而红。
在1980年的《华尔街日报》的全页广告上,写着“苹果电脑就是21世纪人类的自行车”,并登有乔布斯的巨幅照片。同年,苹果公司高层产生了4名亿万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万富翁;其中乔布斯排名第一。1985年乔布斯获得了由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级技术勋章。
然而,成功来得太快并非好事,过多的荣誉背后是强烈的危机。由于乔布斯经营理念与当时大多数管理人员不同,加上电脑巨头IBM公司开始醒悟过来,也推出了个人电脑,抢占大片市场,使得乔布斯新开发出的电脑节节败北,由于企业内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矛盾,乔布斯在1985年9月愤而辞去苹果公司董事长一职。
闲赋下来的乔布斯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决定吸收教训,重整旗鼓。辞职几天后,乔布斯又创办了“Next”电脑公司,继续开始他的事业之旅。1986年他收购了Lucasfilm旗下位于加利福尼亚州Emeryville的电脑动画效果工作室,成立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在之后十年,该公司成为了世界知名的3D电脑动画公司,并在1995年推出全球首部全3D立体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
1996年12月17日,全球各大计算机报刊几乎都在头版刊出了“苹果收购Next,乔布斯重回苹果”的消息。此时的乔布斯已是身价逾10亿美元的大亨,相形之下,苹果公司却已濒临绝境。
于苹果公司危难之中重新归来,乔布斯果敢地发挥了行政总裁的权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还做出了一件令人们瞠目结舌的大事――与宿敌微软公司握手言欢,缔结了举世瞩目的“世纪之盟”,达成战略性的全面交叉授权协议,他也因此再度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1998年,凝结着全体员工的汗水、寄托着乔布斯振兴的梦想的iMac面世。这是一个全新的电脑,代表着一种未来的理念,获得市场一片叫好声,也令世人臣服于苹果的工业设计。同年12月,iMac荣获《时代》杂志“1998最佳电脑”称号,并名列“1998年度全球十大工业设计”第三名。
随后,第二代iMac、iBook无不在市场上迅即受到用户追捧,“苹果”扭亏为盈。1999年1月,当乔布斯宣布第四财政季度盈利1.52亿美元,超出华尔街的预测38%时,苹果电脑在PC市场的占有率已由原来的5%增至10%。
电脑领域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乔布斯思想的停滞,他又将目光放在了音乐领域,了把苹果公司带到音乐世界的产品――iTunes。
如何使电子产品运行更快、更好,用户体验更舒适,携带更加便捷,乔布斯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努力着,并不断刷新着世界的记录。从苹果公司2001年推出的音乐播放器iPod到2007年的iPhone手机,无一不体现着乔布斯对设计与用户体验的理解。如今,ipod和iPhone也早已成为全世界流行时尚文化的象征。2007年,带着苹果气息的苹果专卖店的零售额达到10亿美元,增长速度超过了任何一家其他公司。
2011年8月24日,乔布斯向苹果董事会提交辞职申请,推荐蒂姆・库克接替他的职位;同年10月5日,乔布斯因病逝世,终年56岁。
他的离世对于世界来说无疑于一颗星辰的坠落。“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这句被世人推举为极客的典型语录,激励着无数的创业者和年轻人前进的脚步。
比尔・盖茨,微软创始人
“保罗・艾伦与我创建微软的时候,我对软件开发充满很多梦想。我们希望自己的软件能够对这个世界产生重要影响,让每一个办公桌和家庭拥有电脑也一直是我们讨论的话题。令我们感到惊讶和兴奋的是,梦想中的很多东西都已经成为现实并且涉及到生活的很多方面。我从没想过一家令人难以置信且异常重要的公司竟然源于这些最初的想法。”在众多的极客名单中,从世界知名高校哈佛大学退学的比尔・盖茨在当时看来算是一个地地道道不走“寻常路”的极客。
比尔・盖茨(Bill Gates),1955年10月28日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13岁开始计算机编程设计。1968年,盖茨与他的同学保罗・艾伦(Paul Allen)利用一本指导手册,开始学习Basic编程。当时该校拥有一台PDP-10计算机,其使用时间的年度预算资金为3000美元。不久后,这两名小男孩与“计算机中心公司”签订了一份协议:盖茨和艾伦向其报告PDP-10存在的软件漏洞,而对方则向他们两人提供免费上机。
1972年,盖茨以4200美元的价格,将他的第一个电脑编程作品――一个时间表格系统卖给了他的高中母校。
1973年,18岁的盖茨考入哈佛大学。盖茨记忆力很好,却有不少“臭毛病”:经常逃课、不爱洗澡、在编程或玩牌时就只吃比萨饼和喝苏打水。在哈佛的时候,盖茨为第一台微型计算机MITS Altair开发了BASIC编程语言的一个版本。
在接触到1975年1月出版的美国《大众电子》(Popular Electronics)杂志上一篇MITS公司介绍其Altair 8800计算机的文章后,盖茨和朋友主动给MITS总裁埃德・罗伯茨(Ed Roberts)打电话,“谎称”他们已经为这款机器开发出了BASIC程序――其实,他们是在之后才开始为此夜以继日地工作。不过,他们后来的确写出可在Altair 8800上运行的程序,除了收获了3000美元的出售价格外,更获得高达18万美元的版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