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林徽因抗战时期诗歌创作浅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林徽因抗战时期诗歌创作浅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林徽因,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民国才女,艺术上渐臻于炉火纯青的女诗人。1937年抗战到1945年战争结束,她的诗歌创作,由对爱与美的追求转化成了对现实世界的关注与对人民生存疾苦的隐喻。诗歌中,她选择了象征性极强的意象,传递对生活的咏叹、生命的体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关健词:林徽因 1937--1945 诗歌创作

1937年“七七事变”,林徽因全家自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八年抗战,舟车颠簸的无限悲楚,物价的飞涨,日寇的空袭,不断的“逃难”,每况愈下的生活状况,使林徽因肺病复发。“从天津到长沙共计舟车16次,进出旅店12次,为的是回到自己的后方。”后几经周转避难与空袭频繁的昆明,困守在贫穷而封闭的李庄。林徽因常年因病卧床,除了极少的消息来源,林徽因无从体会到村子之外的世界的精彩纷呈,灵魂深处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变得更加深沉,诗歌创作常常是苦涩的和忧郁的叹息。

一.苦涩的漂泊

1940年到李庄后,林徽因旧病复发。《一天》这首诗是贫病交加的林徽因在封闭落后的小乡村---李庄写的。在凄清病苦的日子里,她挣扎着,苦痛着,孤独的躺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望着窗棍,阳光在上面变动着深浅不定的色泽,漫长的一天又从她的生命中溜走了。”屋外是凄冷荒芜的大地,屋内是流亡无依的学者,诗句从心底浮上来:“我没有时间盘问我自己的胸怀,黄昏却摄着脚,好奇的偷着进来!”“今天十二个钟头/是我的十二个客人/每一个来了/又走了!”作者把时间的刻度比作客人,把黄昏看做是起来安慰的朋友,都是直入人心的比喻。林徽因在《一天》里眼睁睁地看着这白天的十二个钟头消逝,心里禁不住发出这样的感叹:“黄昏黯然/无言的走开/孤单的/沉默的/我投入夜的怀抱!”白天的煎熬寂寞过去了,而黑夜依旧,漫无止境。林徽因在流亡岁月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沉郁悲怆,甚至是苦涩的情绪在诗行的韵律中显得那么寂静。阳光的色泽在窗外的世界不断流动着,作者内心体验也随着夜的到来由期待,激动,骄傲而变得黯然。这种独特的审美意境从作者的心中自然的流淌,简单纯净。

持续的战争拖得人们奄奄一息,依旧无法走出李庄那封闭的生存空间。持续攀升的物价致使生活愈加穷困,在这狭小的李庄,作为一个受到高等教育曾游历过欧洲各国又善于交际的读书人,她的“气节心理”时不时萦绕在心头,纵使自己的心情,心绪异常糟糕,但她仍不断的自我调节,安慰自己,因此,写于此时的《忧郁》一诗是作者多篇诗歌中最“忧郁”、“绝望”的了。从通篇繁复,丑陋,苦涩的意象中,我们似乎又能找到不同寻常的韵味:在那冰冷的残酷的时间里,仿佛有着宿命的无奈。穿透语言文字,我们深刻感受到诗人远远超过于肉体痛苦的精神上的痛苦,体会到林徽因那终至无言的苦难遭际。

这个时期的林徽因在生活中“不断缝补那些几乎补不了的小衣和袜子......”但是,她的视界却并没有被这样的生活琐碎所禁锢。她的眼睛从这里穿了出去,穿过门窗,院墙,小村,穿过时间,病痛和战争,一直到达她所热爱的遥远的朝代和“现实的背面”。 1944年的《十一月的小村》,作者用一连串的联想和想象铺展在对着小村外的期待中:这十一月的小村外是由自然的“江,天,红叶,雾”组成的一幅淡泊清幽的图景,还是由山路绵延处的“青烟,茅屋,枯柴,歌唱之声,老农,耕牛,零落的牛羊”等乡村画面所铺展的动态乡村生活?于是作者拷问:“是什么做成这十一月的心/十一月的灵魂又是谁的病?”作者对村外景物的想象开始内转为对村内现实的叙写。由“野藤,老墙,青石,大门,水田,荒坟”所构建的乡村景象,在作者心中幻化成了对漂泊的思索。尽管流亡的现实极其残酷破败,但“它们永说不清谁是这一切主宰”。在乡村图景的流动中,作者满怀希望,虽然烦乱,但“云彩”总是环绕在这寂寞的乡村。于是用“柱枝”来丈量这代表着黑暗生活的“旧影”,用“微风”送来的“十一月的回答”来期盼这场残酷战争的结束。从村外到村内再到内心,作者所选取的景象组成了一幅苦涩的“小村”意象,在作者的笔端娓娓道来,饱含深情。

二.真实的关切

1938年,林徽因一家初到昆明,感受到了蓝天纯净,白云悠闲,暖阳自在的云南生活。不久梁思成病倒,一家生计处于困境中,她坚持爬几座山去给学生上课以赚取微薄的生活所需。虽然“生活的压迫似乎比以前更有分量了”,但她努力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且能够体察平民生活,发掘出战乱时普通生命存在的意义。写于此时的《昆明即景》正是林徽因对生活的细微体验。《昆明即景》由《茶铺》和《小楼》两首诗组成。

《茶铺》以“立体的构画”,描写了昆明城市街头顺城脚下茶铺里的丰富生活,诗人写到了在茶铺中喝茶的人各种姿态:“茶座上全坐满了/笑的/皱眉的/有的抽着旱烟......”不管你来自何方,不管你年老或者幼小,只要端起一碗清茶,都放下了白天的忙碌于辛酸,惬意的让时间停滞于茶叶沉浮中,享用着那片刻里获得了安静与闲淡。在等待茶的余韵里,“也为了放下扁担同肩背/向命运喘息/倚着墙/每晚靠这一碗茶的生趣/幽默估量生的短长......”

生命总有不可承受之重,倘若无法变更现实的残酷,何不安静的找找心灵的依靠?喧闹的“茶铺”意象,是闲暇汇聚的地方,象征着大后方不宁静中的宁静与温暖,这是一个可以让人暂时忘却战争,享受片刻宁静的地方。代表各种表情的人生姿态,“茶叶”意象构成了对生命的体悟,在作者笔下徐徐展开,这再普通不过的民众即使是在战火硝烟的岁月,自有消遣的乐趣:安静地享受着茶杯世界里那难得的闲淡自在。

《小楼》中则体现出了林徽因的专业的眼光(建筑),诗中有这样几句:“那上七下八临街的矮楼/半藏着/半挺着/立在街头瓦覆着它/窗开一条缝/夕阳染红/如写下古远的梦”当然诗句定稿后将“那上七下八临街的矮楼”改为“张大爹临街的矮楼”。其实林徽因很关注昆明的老房子的样式和神韵。

在上了年纪的张大爹的眼里这些都寻常不过,“不吟咏它好”。他不相信古老,宁愿“拐着杖常到隔壁沽酒,宁愿过桥,土堤去看新柳”。由花,草,瓜,坛,罐组成的“小楼”意象渗透了林徽因内在生命感受与对“乡村”现实的观察。破旧的“小村”象征短暂易逝的生命;古老而又丑陋的“矮楼”,“破坛”,“破罐”象征被列强肆虐践踏的中华文明在现实的土壤里屹立不倒。张大爹这个生活在后方人民的典型,他可以毫不顾忌生命的短长,而愿意去追寻新的事物,抗战时期,林徽因在诗作中传递出普通人对这场战争地行动与思索。

三.沉郁的呼唤

1937年之前的林徽因,旅居英伦,游历欧陆,同时也受新月诗派的影响,诗歌大都是敏锐的生命感悟,但在这个抗战的特殊生存状况下,她的诗进入到对现实、个人、国家和时代的理性思索。

《除夕看花》一诗主要描写了春节来临前,人们用鲜花做装点,作者却因赏花而添了无尽的乡愁和国恨。以“异乡的口调”从花市上买来具有地方特色的“山茶花”,“雪白”,“红血般”的茶花在节日里本来是热闹的,却给异乡人带来麻木的伤感。“如果心头再旋转着熟识旧时的芳菲/模糊如条小径越过无数道篱笆/纷坛的花叶枝条/草看弄得人昏迷/今日的脚步/再不甘重踏上前时的泥沙。”心里所熟悉的“芳菲”在模糊的记忆里,在旋转,有着重重的忧患。往事不堪回事,诗人的心并没有在此停留,诗中,林徽因对社会时局的感触更深:“月色已冻住/指着各处山头/河水更零乱/关心的是马蹄平原上辛苦/无响在刻画/除夕的已不是花/仅一句言语梗在这里/抖战着千万人的忧患/每个心头上牵挂。”林徽因这一时期对自然景物不再是简单的赞美,而是关注战争带来的阴影与伤痛,在写景中寄托了诗人对生命,对家园的思考。

在得知弟弟林恒死于对日空战中时,她悲痛万分,写下了《哭三弟恒---三十年空战阵亡》这首书信形式的长篇抒情诗。诗中点出了烈士牺牲的意义。第二节写她沉重的悲哀,因为牺牲者太年轻,第三,四,五节写牺牲的原因――飞机太旧太慢,当年寄托这希望的盟军没有伸出援助的手......但作者没有悲观:“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在第六,七,八节中,诗人从对“死亡的回忆”转向了对“生的幻想”她劝慰弟弟,他的热血没有白流,同时也发出“中国的悲怆永沉在我的心底”的感叹。最后一节,诗人自我安慰,烈士已献出了一切,没有留下什么给自己:“小时我盼着你的幸福/战时你的安全/今天你没有儿女牵挂需要抚恤同安慰/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体味到作者那无法抑制的悲痛,化为了掷地有声的诗句。林徽因虽身在大后方的一个封闭的小山村里,但她时时关注战争,用敏感的心体验着残酷的现实。此时,她已摆脱了单纯的个人情感的宣泄,以更开阔的视野及博大的胸怀转向对民族与国家的隐忧,让我们听见内心深处道德与责任的呼喊。

参考文献

1.张清平著:《林徽因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2.林徽因著:《你是那人间的天》,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

3.林徽因著:《林徽因文集》,当代世界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

(作者单位:运河高等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