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治未病”和养生“道德”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治未病”和养生“道德”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专家出境:钟森 四川中医药院长,四川省治未病中心主任,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生导师。

抽文:养生要从道德中求索,道德才是养生保健的根本。何为“道”?“道”就是天地之道,就是自然规律;“德”就是依“道”而作出的行动,就是按自然规律、阴阳法则进行的养生活动。

中医“治未病”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重要思想。“治未病”的思想雏形发源于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形成于《黄帝内经》、《金匮要略》,发展于唐宋元明,发扬光大于今世。该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别于其他医学的特色内容之一。两千多年来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治未病”的内容浩如烟海极其丰富,总结起来主要是 “三防”。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养生防病,未雨绸缪),针对健康人状态:重在养生。预防疾病的发生。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贼邪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二是欲病防发(早诊早治,防微杜渐)。针对亚健康状态:重在保健。欲病指欲作未发。包括病情潜隐,尚未显露,几乎无自觉症状,或病情轻微,仅有先兆表现。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莫知其情,莫见其形。”《素问・刺热论》:“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三是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亡羊补牢),针对不健康状态:重在康复。《伤寒论》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金匮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还有清代名医叶天士所强调的“先安未受邪之地”等等。

这三个方面层层递进,紧密相扣,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同时强调了养生保健为先。旨在做到未雨绸缪,“防”字当先。提醒人们防患于未然,“宁消未起之祸,治未病之疾,不追于既逝之后”。所以,养生不仅是“治未病”的一部分,而且是最为重要最闪光的组成部分。做好养生保健工作就是做到了“未病先防”。

关于养生保健的论述参差不齐,百花齐放。养生的精华是什么?经过思考总结,我们认为养生要从道德中求索,道德才是养生保健的根本。何为“道”?“道”就是天地之道,就是自然规律,涵盖了养生的世界观问题;“德”就是依“道”而作出的行动,就是按自然规律、阴阳法则进行的养生活动,属于养生方法论的范畴。简而言之,“道”即是心之思,“德”即是身之行。养生之道,即开悟之道,积德之行。所以要真正做到养生就必须合乎“道德”。心有光明正念,身才有高洁言行。不失于“道德”,才能健康长寿。

可作文中抽文:

“天地之道,寒来暑往,得其时而行其事,花开花落,阴阳变换,不以某人的意志而转移,所谓“大德不德,是以为德”是也。所以,人要想内心清静,就要顺应自然,看淡名利,减少过分的欲求,宠辱不惊,泰然处世。”

养生要得“道”

养生之道即道法阴阳。《易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又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被号称群经之首的《易经》,阐释了宇宙发展变化的法则,历代养生大家多开悟于此。故此“道”即是阴阳之道,《易经》之理,得此则得养生之要领。正如《黄帝内经》所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所以养生不离阴阳之理。在《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上古时代的人知道自然的规律,养生的道理,能效法天地阴阳变化,作出各种相应的养生方法,身心健康,得百岁之寿。接着又说背道而驰的人,“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不懂“道”的人,在养生的道路上如盲人夜行,造成了五劳:劳心、劳力、劳精、劳气、劳神,形神不保,何谈长寿,所以养生首先要明白天地阴阳之理。

养生之道重在养心,养心之道贵在静心、正念。儒释道医都把入静当作养生修炼的重要方法,昔广成子授黄帝长生之术说:“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长生”。老子在《道德经》提出了“致虚静,守静笃”,“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曾子《大学》提出:“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佛家主张从静坐禅定起修,得七禅八定。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到“非宁静不能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药王孙思邈说:“乐者长生,静则延年。”可见历代大家都在静字上下功夫。

要想心静,就要思想通达圆融无碍。老子《道德经》博大精深五千言,无穷智慧蕴其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启示。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人要效法天地自然,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天地之道,寒来暑往,得其时而行其事,花开花落,阴阳变换,不以某人的意志而转移,所谓“大德不德,是以为德”是也。人类社会则不然,人心各种欲望过于强烈,永不满足,苦心经营,劳劳碌碌,丧失了自心。太有作为,便是无所作为,一事无成。所以,人要想内心清静,就要看淡名利,减少过分的欲求,宠辱不惊,泰然处世。“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教导大家要学习水的品格,以水为师。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水润下,他滋养万物而无所求,他永远是谦卑而低下,他从不和任何人争强好胜。所以,他能从雨露之水汇成大江大河,乃至浩瀚无边的大海,有容乃大也。有了上善若水的心态,宽广无私的胸怀,就能达到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明人洪应明的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心静则神安,神安则精气不失,精气神日足,人则神清气爽。所以养生之道,要做到心正、心静。

抽文:“不敢为天下先”为养心之宝。这句话的精髓是不争,是柔顺,是处下。体现了老子“无为”的思想。这并不是让你事事避让,是“知雄守雌”,达到外柔而内刚的境界。

养生要全“德”

何为德?“德”是属于方式方法的问题。他的本意为顺应自然及人类社会规律,发展自然及社会,乃至自己的事业。道是在昭示着一切,德却是承载了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无法看见,他能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感知道后的行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德。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系。

“德”就是要求我们实实在在去实践。各种养生的规诫都需要发自内心的遵守,德全方能不危。儒家很强调德的重要,为人处世提出了五常“仁、义、礼、智、信”。孔子说:“有大德者――必得其寿。”儒家伦理抑制个人种种贪婪的欲望,改变不良的习惯。做到君子坦荡荡。有德者,就有高尚的人生境界,远大的人生志向,性格开朗,气势宏伟。做人做事,符合社会公德,有助家庭和谐,助人为乐。品德高尚的人,自然周围人际关系和谐,心情自然愉悦,长寿自然而然。

老子在《道德经》说:“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从养生的角度来看,老子这三宝是为立德养身的箴言。慈为三宝之首,为修身之宝。慈是珍重生命,爱护生命,不要被身外名利财色而损伤了自己的性命。慈的核心思想是“宽容”,他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上德若谷”,宽容他人也是宽容自己,有了宽容慈爱之心,性情柔和,长寿之兆。“俭”者减也,俭为养性之宝。人生在世就要少讲究个人享受,衣暖食饱即可。他警告人们:“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享受身体感官所带来的快乐终究是一场空,转向内心求索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不敢为天下先”为养心之宝。这句话的精髓是不争,是柔顺,是处下,体现了老子“无为”的思想。“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水是柔弱的,但能以弱胜强。为人处事要虚怀若谷,谦让居下为贵。若事事争强逞能,为人骄傲自满,得意忘形,浮躁自夸,自然身心不宁,引发精神问题。不敢为天下先,不是让你事事避让,是“知雄守雌”,达到外柔而内刚。《素问・ 上古天真论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所以,养生要全德,去实现德,德满而寿全。

抽文:我们现代的生活方式损伤阳气太过,如冷饮冷食、空调冷气、太过、熬夜劳神、穿衣不暖等等导致了阳气衰弱而阴寒之气过盛,从而阴阳长期失去平衡,形成了亚健康状态。扶阳益阴为治疗大法,临床广泛采用灸法和经典方药,从而能有效改善多种亚健康状态。

养生要平衡阴阳,尤要养足阳气

中医学强调人体的阴阳要平衡和谐,但尤其重视阳气的主动性。如《黄帝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如果人体的阴和阳和谐平衡被严重破坏就发生了疾病乃至死亡。“阴”固然重要,但“阳”主导和维系着阴阳的平衡,尤为重要。中国文化和中医学历来都有重阳的思想。《周易》提出了以乾为阳为主体、坤为阴为从属的宇宙自然观。“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这段话说乾阳是万物的开始,统领整个自然界,万物的生发和灭亡都要依赖阳的力量。谈到坤卦时,他说“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说明万物出生后,他的滋养壮大有赖阴坤的力量。乾坤二卦,一个统天,一个顺承天,重阳思想不言而喻。

从一年四季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也可以说明天地所有事物的变化均是阳气的变动。如春夏二季,太阳照射时间越来越长,气温升高,就有万物发陈,动物植物生机盎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秋冬二季,阳气日减,万物凋零,天地一派萧条景象。就如儒家《春秋繁露》所言:“物随阳而出入,数随阳而终始”,其崇尚阳气的思想显而易见。中医学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今医学典籍中,无不体现了重阳扶阳的治疗和保健思想。《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把人的阳气比喻为大自然中的太阳,是影响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因素。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医圣的地位,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之气皆可致病,该书命名为伤寒就是着重论述寒邪所致之病。他在伤寒例中言到:“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可以说有阳气则生,无阳气则死,必须时时刻刻注意保护阳气。《伤寒论》所载113方,其中34方用了附子,43方用了桂枝,24方用了干姜,温扶阳气的方药占了一大半,可见仲景对阳气重视程度。

后世学派继承了仲景的思想,明代以张景岳为代表的温补学派,还有清末以来以郑钦安为代表的火神派,都是从扶阳重阳的角度治愈多种百治不效的疑难杂病,从而享誉医坛。而我们现代的生活方式损伤阳气太过,如冷饮冷食、空调冷气、太过、熬夜劳神、穿衣不暖等等导致了阳气衰弱而阴寒之气过盛,从而阴阳长期失去平衡,形成了亚健康状态。扶阳益阴为治疗大法,临床广泛采用灸法和经典方药,从而能有效改善多种亚健康状态。

目前“治未病”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规划,渐渐普及到基层医疗机构。各地“治未病”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我们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也在扩建中,届时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治未病中心”。而养生保健的普及,需要艰苦努力。养生保健在大众中的呼声很高,各种养生方法层出不穷,人们随波逐流。由于盲目跟风,在伪专家的迷惑下闹出了吃生泥鳅生茄子养生方法的笑话。在此,希望此文正人视听,启发养生的智慧,建立正确的养生观,从而真正从养生保健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