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郑国青铜簋刍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郑国青铜簋刍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河南省新郑、登封地区陆续发掘出不少郑国墓地,随之出土了很多随葬品,其中大部分为青铜器,十分珍贵。运用类型学,对这些铜器进行整理排序,即可为郑国青铜器进行断代研究。在诸多青铜器中,青铜簋是一种重要的器型,其地位十分重要。以郑国出土时地明确的青铜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整理排序,对研究郑国传世或出土时地不明确的青铜簋可以提供一个参照标准来研究。

关键词:郑国;青铜簋;分型;分期

前言

随着新郑、登封地区郑国墓地的不断发掘,出土了不少东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内容涵盖丰富,其中有常见的青铜器如鼎,簋,鬲,、S、敦、豆、尊、B、杯、、壶、盘、F、鉴、盆等和一些乐器、车马器。为研究郑国历史提供了很多实物资料。本文旨在利用类型学分析出土时地明确的郑国青铜簋,来进行简单地分式断代研究。

一、材料收集

根据《河南登封告成春秋墓发掘简报》的描述,目前已经在河南登封告成发现五座墓(M1、M2、M3、M4、M5),属于春秋早期的郑国墓,墓主人可能是郑国贵族。M1出土了两件簋,M3出土了4件簋。

根据《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发掘简报》的描述,目前已经在郑韩故城东城西南部,二里岗期商文化灰坑8个, 西周灰坑52个, 东周灰坑731个, 两周水井98眼, 春秋青铜礼乐器坑17座, 马坑45座, 战国烘范窑3座, 两周及汉代灶坑9座, 各时期墓葬152座。除数座汉墓是中型外, 其余都是小型墓葬,其中西周墓2座, 东周墓62座, 汉、唐、宋墓24座, 不明时代的墓36座及战国时期瓮棺葬28座, 还在遗址东部发现春秋时期郑国祭祀遗址东墙夯土墙基一段, 出土了以348件郑国公室青铜礼乐器。其中2号铜器坑出土了9件簋。

根据《新郑郑公大墓青铜器》的描述,目前已经在河南新郑李家楼大墓中发现出土了8件簋。

二、 型制介绍

目前出土时地明确的青铜簋综合起来一共有二十三件。

簋 M1:137

有盖,器形扁圆,敛口,圆鼓腹,大圈足。圈足下接3个扁体兽状足,腹两侧各有一个对称的兽首形半环耳。半球状器盖,顶有喇叭形圆捉手。器表口沿下饰折曲纹带一周,腹饰瓦棱纹3周。器盖近口处饰重环纹一周,上接瓦棱纹两周。口径19.5厘米、腹径24厘米、底径19.7―20.7厘米、通高20.2厘米。

簋 M1:138

有盖,器形扁圆,敛口,圆鼓腹,大圈足。圈足下接3个扁体兽状足,腹两侧各有一个对称的兽首形半环耳。半球状器盖,顶有喇叭形圆捉手。器表口沿下饰折曲纹带一周,腹饰瓦棱纹3周。器盖近口处饰重环纹一周,上接瓦棱纹两周。口径18.6厘米、底径20.5厘米、通高21.5厘米。

簋 2号坑K2:10、K2:11、K2:12

8件, 形制相同,大小相近,均圆形带盖。盖上有喇叭形握手,溜肩,内敛口。体为子口内敛,圈形底座,三扁形足, 腹两侧各有一龙首形半环耳。耳为另铸件,龙首上端铸有三道突棱。纂体均以阴线纹为主。握手内底所铸图案各不相同,有简体蟠尴纹、外重环内蟠龙纹、外蟠龙纹内水涡纹、粗体迪龙纹、蟠龙纹、细密蟠旭纹、粗体蟠尴纹、勾联云雷纹7种。盖上部多饰2至3周瓦棱纹,仅1件饰4道凸弦纹。盖沿饰1周减地阴线纹带,其中5件饰横S形无首单目迪龙纹,3件饰横S形双首单目尴龙纹。器体沿部也饰一周阴线花纹带, 其中4件饰横S形无首单目地龙纹, 4件饰横S形双首单目鸡龙纹。体中部饰2至4周瓦棱纹,其中6件饰3周,1件饰2周,1件饰4周。篡底座外侧均饰变形蝉纹。足为上窄下宽的梯形,6件饰鳞状纹,2件素面。耳两侧4件饰重环纹,4件饰尬龙纹。耳内包范土。连体处为焊接,焊痕明显。个别篡耳脱落后发现,在耳与体的焊接部铸有高1厘米左右的乳突状桦。圈足上多有4一6个芯撑孔,下底残存有范土。扁足大小略有差异,铸造形制不一。口径212 一226、高22一24厘米,重25一385公斤。T605K2:10,握耳顶部饰三道突棱纹,为尴龙之角,角前方中间有一三角纹,两侧是尬龙的两道眉毛,刻画逼真,口径20、通高224厘米, 重31公斤。

李公楼大墓窃曲纹铜簋

8件,形制相同,敛口、上乘器盖,盖顶有圆形捉手,腹部附一对龙形耳,圈足下接三个兽面蹄足、盖顶与腹部皆饰窃曲纹和瓦纹。

L1:通高26.8厘米,口径24厘米,底径24.4厘米。

L2:通高27.5厘米,口径24.1厘米,底径24.1厘米。

L3:通高20厘米,口径24.2厘米,底径24.4厘米。

L4:通高26厘米,口径24.2厘米,底径24.4厘米。

L5:通高25.5厘米,口径20.4厘米,底径22厘米。

L6:通高26厘米,口径23.1厘米,底径23.7厘米。

L7:通高26厘米,口径23厘米,底径23.6厘米。

L8:通高27厘米,口径21厘米。

这种簋在新郑三处铜礼器坑及郊县太仆乡、新郑唐户等地均有出土。该型簋为西周晚期传统旧制,发展到春秋早、中期已走向其衰没期。唐户、太仆乡出土的簋,盖体浑铸,腹内存范土,已非实用器,只是作为明器而参加墓葬组合。新郑李家楼大墓及三处铜礼器窖出土簋,说明在高级贵族生活及墓葬中都更多的保留旧制。春秋早期上村岭墓地中这种簋出土较多,并作为铜礼器组合的重要成份。其后的春秋墓葬中(尤其是中、小墓葬)就很少能见到这种簋了,而其在铜礼器组合中的地位为敦所替代。

三、 类型学分析

根据朱凤瀚先生的《中国青铜器综论》观点,青铜簋的器形按腹部形制可分为四型。

A型:最大径在下腹部,垂腹,最大径近于腹底,有耳,有盖。有两件,河南登封告成春秋墓出土的M1:137和M1:138。

B型:腹壁竖直或微弯曲,腹颈大致相等,近腹底圆曲内收。有两件,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2号铜器坑出土的K2:11和K2:12。

C型:腹壁向外斜直或微圆曲外鼓,近腹底圆曲内收,有双环耳。有8件,河南新郑李家楼大墓出土的8件青铜簋。

D型:圆鼓腹,器身最大径在腹中部,圈足下有三长柱形足。有1件,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2号铜器坑出土的K2:10。

李家楼大墓出土8件簋。按照春秋中期以后诸侯大都采用天子的九鼎八笠制, 可知这8件簋应为李家楼大墓所出。但值得注意的是,《新郑出土古器图志・续编》所附之《新郑发现古物隧中位置略图》中标明丙、丁两处各有一件笠,这就使人们怀疑篮也有小墓出土物混人的可能。此种怀疑虽有《略图》为依据,但这种怀疑还是多余的。

四、 小结

郑国地处中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这就决定了郑国与其它地区青铜文化交流的必然性。李家楼大墓的出土器物就能为这种必然性提供有力的物证。楚国是郑的南邻大国,加之春秋中期以后郑又受制于楚,因而楚器对郑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一点在李家楼大墓出土物的器形、纹饰及装饰上均有体现。郑国青铜器属东周中原青铜文化圈中的特殊成员,随郑国东迁新郑而得以产生,其文化的来源与主体是周文化,也有原土著青铜文化的影子。由春秋早期至公元前375年郑灭国,这段时间的郑国青铜器有大量出土。但郑国青铜器的发现有其不平衡性,也就是早、晚两头发现较少,中期偏晚发现较多。

综上所述,簋都是传统器类器型,为西周晚期流传下来的圆鼓腹有盖簋。根据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祭祀坑的分析说明,祭祀用器较大型墓更为守旧,排斥新器类、器型的参与。作为祭器的祭祀遗址出土器物在春秋中期仍然极为严格地遵循着传统。(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2] 河南博物院、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新郑郑公大墓青铜器.大象出版社.2001年

[3] 马俊才、蔡全法.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