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交往资质理论下的高校思政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交往资质理论下的高校思政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思政教学过程从实质上讲其实是一种依赖师生有效互动进行学识传递的交往活动。因此,本文借鉴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审视了当前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缺陷,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举措,以期对高校思政教学的改进提升能够有所启示。

关键词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 高校思政教育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1.032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Qualification

ZHAO Tonglu

(Xidian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26)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process in essence is a kind of effec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which was dependent on the knowledge transfer activities. Therefore, this paper examined the problems and defects exists in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by using Habermas's Communicative Theory, and put forward some reform initiativ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nd defects. We expected this paper can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and enhance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Key words Habermas's Communicative Theory;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0 引言

哈贝马斯将人类行为高度概括为“交往”,并通过研究分析指出,人类所处的世界是交往行为的活动背景,交往行为的最终目的是相互理解。哈贝马斯致力于研究交往行为,并提出了交往资质学说,将人类交往行为中主体具备的基本素质分为认知、话语、角色三大组成。交往资质学说和交往行为理论是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系统中的两大核心内容。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给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思考角度和理论基础。

1以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省视当前高校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众多研究表明,只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够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落实。以往的高校思政课用错误的师生关系限制了老师的能动作用,也限制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活动本质上就是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协作达到一定目标的系列活动。如果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必然会影响具体的教学效果。

1.1 老师与学生地位不平等

在传统的高校思政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定位呈现很明显的“以教师为主”的现象。具体说来,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被视作是思政教育主体,是绝对的权威和知识传播来源,思政老师主导学习活动的开展和施行,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灌输和老师严格监管约束的对象。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放到了客置,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作用,学生长期受老师权威压迫丧失了应有的话语权,受老师监控管束又丧失了自。以往的高校思政教学师生间的角色关系和互动交往,都是以老师改造学生为主,而不是以相互理解为目标。

1.2 教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

高等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课程内容难度较大,意识教育的引导作用也较强。思政课的开设目的是以思想引导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思政课本的内容理论性较强。此外,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因受其性质特性影响,往往会涉及到较多的政治层面理论,政治相关因素也较多。基于这两点原因,高校的思政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必然会存在较大的差异,高校学生也很难较快较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此外,高校学生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知和判断能力,如果老师依然用硬性灌输的办法讲解知识要点,必然会拉大理论和实际的距离,学生不仅会提不起兴趣,也容易引发知识接受不良的情况,甚至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或厌学情绪,使得思政教学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甚至对学生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1.3 老师与学生缺乏有效沟通与理解

正如第一点所说的那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教学主客体定位都有失偏颇,但是却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活动的二元教学论一直强调要将老师作为教学活动主导者完成相关的学识输出,却很少意识到学生作为接受主体的自主意识和表达权利。话语权的缺失导致师生间的沟通不良,原本就远离实际生活的教学内容当然会变得更难被有效解读和有效理解。这种交流沟通的缺失使得师生间的关系较为生硬僵化。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感情交流,学生就会不愿意配合老师,老师所讲的教学内容就更难被学生认可和接纳。

2 借鉴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对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2.1 革新教学理念

哈马贝斯强调,人类活动的实质就是进行相互交往,交往效果直接影响人类活动的开展效果。将交往理论引入到具体到高校的思政教学中,就可以理解为只有良好的师生交往活动才能够获得预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思政老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重新认识并科学定位教学角色。

首先,老师必须扭转错误的角色观念,从以往的将学生作为教学对象转变为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从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角度出发,理解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定位,主动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和有效交往。老师应果断改变将自己作为教学权威的“主角”错误定位,重新理解并做好教师作为教学活动引导者和学习活动辅助者的全新正确定位。除此之外,高校的思政老师还要坚持贯彻并有效落实“平等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必要的发言权,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心和学习活动主体的地位。

2.2 构建互动模式,主动开展交流

在确定了高效思政教学实质是老师和学生相互配合的交往行为后,就需要积极构建和谐有效的交往关系,并力求通过良好的交往行为得到预想的交往效果。

一方面,思政老师要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优先“出场”地位,引导并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作用。高校学生不同于小学生或初中生,他们已经有了较强的自主判断意识,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可以对思政教学内容自主地进行选择和批判。高校学生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律性,可以通过自学的方法提高高校思政课程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另一方面,思政老师要主动与学生开展交流互动,打破传统师生关系的隔阂以及学生对老师的“敬而远之”心态,思政老师需要以平等的教学理念和亲切的措辞神态积极进行师生对话。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思政老师发现,单纯的知识讲解和单向知识灌输已经不适用于当代高校学生。因而,思政老师必须意识到情感教学对提高知识认可度和理解接纳效果的巨大作用。思政老师要贯彻落实“平等教学”理念,与学生开展思想交流和情感互动,以情感互动缓和并优化师生关系,实现情感教学目标,以便让学生从心理层面较为容易接受思想政治的引导教育和对个人精神品格的规范教化。

这里所说的“交流互动”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师生聊天,思政老师在交流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思考角度并把握他们分析问题的观点角度,以此反思和调整当前的教学设计。思政老师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需要根据学生反映的学习难点组织并进行专项讲解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所学知识。这里所讲的交流过程其实也是师生思维互动的过程,师生共同探讨分析,有助于“教”、“学”主体的共同进步成长,实现教学相长的教育最高目标。

2.3 教育教学回归生活世界

哈马贝斯的交往学说曾明确提出,人类所处的现实世界,是人类开展各种交往行为的基础舞台,也是交往过程中最常用的信息来源和反馈对象。具体到高校的思政教学中,就必须围绕思政教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开展相应的讲解分析和思考讨论,这样才能确保思政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行为切实有效。

首先,要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不可否认,我国当前使用的高校阶段的思政课本中的相关内容太过理论化,也较为空泛枯燥。很多学生都曾反映这样的教材太过乏味难懂,老师的讲解又不够细致生动,就更难理解相关的知识考点了。因此,思政老师在开展思政教学时需要使用适当的生活实例来导入相关知识,尤其是注意要选取关注度较高、符合学生意趣取向的实例。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关注,老师还需要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分析讨论,这样才可以增强理论知识的说服力和实用性。讨论分析的过程也是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进行积极交往的良好机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并形成头脑风暴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

其次,要将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实践是加深学识印象和提高运用能力最直接有效的办法。近年来,教学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不少院校都专项设立了教学实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就高校阶段的思政教学而言,老师要积极引导并组织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在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前,思政老师须要对活动进行科学设计和必要筛选,以学生的能力范畴和兴趣热点为基准。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周密的实践活动计划,避免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在活动结束后,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做出一定的总结性报告,从而将实践活动的检验、启示作用发挥到最大。

另外,思政老师安排和选择的社会实践活动应尽可能的丰富多彩,以便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可以参观改革开放新企业、革命红色根据地、博物馆等,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问卷调查、随机访问等方法完成实践任务。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多重刺激帮助学生形成相关知识的有效构建,并加深他们的活用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这样才能体现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引导性作用。

3 结语

纵观全文我们发现,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理论和高校思政教学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本质有很大的相似点和契合点。哈贝马斯将人类活动凝练概括为交往行为,并以理性思考审视人类的交往方式、交往目的。利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论学说指导高效思政教学的进一步改革,为教学改革寻找到了新的突破点和理论支持,不仅可以促进教学新理念的诞生,而且可以从师生交往行为的角度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陆自荣,刘海泉.交往资质理论对改善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2] 邓姗.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