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隧洞底板隆起的处理方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隧洞底板隆起的处理方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以山隧洞为研究对象,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实际的底板隆起现象,通过有限元解析,得出桩的位移及轴力的变化、山体的围岩压力与位移的变化、以及受到的桩的影响的隧洞底板的轴力与位移变化。阐述了桩抑制隧洞底板膨胀的原理,确定最好的抑制方法。

关键词:数学模型;有限元分析;轴力与位移变化

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 A

1、背景与目的

近些年,高速公路的隧洞经常会出现一些隧洞底板隆起的变形现象。而发生底板隆起变形现象的隧洞多数为使用超过十几年以上的隧洞,变形原因几乎可以判定为受到塑性压力的影响。

作为高速公路管理局的处理方法,当底板隆起的位移量较小的情况时,则采用切割变形的底板,之后重新进行覆盖,保证公路畅通。可是这种方法采用多了,到最后就无法进行处理了,只能重新修建隧洞的底拱。而在修建新的隧洞底拱时,进行底板下面的土体及山体开挖,因为在交通开放的状态下进行施工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必须规定停止隧洞通行。还有一种与重新修建隧洞底拱具有相同目的的处理方法,就是锚杆(竖直向下)、小型桩、桩(钢管桩、混凝土桩等)等隧洞底板下的处理方法。而这种方法可以在一侧车道限制的情况下,进行施工。与重新修建底拱相比较,施工时间较短,采用桩(管、锚杆等)的施工案例越来越多。

因此关于底板的变形的处理方法着重研究桩,把确立设计方法为研究目标,本次研究以山隧洞为研究对象,通过模型数值分析,进行模拟实际的底板膨胀现象。并且明确根据由于桩施工所设计的一次衬砌和底板的影响、变形抑制效果,评价桩的力及抑制隆起的效果。最后进行注明桩发挥抑制底板膨胀现象的原理及过程,提出最好的方法。

2、混凝土桩及桩的配置

左侧图1是混凝土桩的示意图。

关于混凝土桩的配置,主要把桩径(100、200、

300、400mm)、桩长(4、6、8、10m)、根数(4、6、

8根)等作为参数,划分不同的案例,进行解析,来

验证桩对底板隆起现象的抑制作用。

3、关于桩的抑制效果的验证

关于桩的施工是在混凝土底板被破坏的时候使用。依靠山体与桩之间的附着力、摩擦力,来发挥桩的抑制效果。

桩的抑制效果主要通过一次衬砌和底板的变形(位移)和轴力、以及山体的内部变形(位移)、应力来进行验证。而解析模型如下图2,山体、隧洞及桩的物理参数如下表1。而山体看作为Mohr-Coulomb模型的完全弹塑性体。

弹性系数 N/mm2 泊松比 单位体积重量 N/mm3 粘着力

N/mm2 内部摩擦角

Deg

山体 36 0.4 2.0e-5 0.319 25

一次衬砌 360 0.2 2.3e-5

二次衬砌 22000 0.2 2.3e-5

底板 22000 0.2 2.3e-5

桩 22000 0.2 2.3e-5

山体强度降低 36 0.4 2.0e-5 0.20 25

1)位移(变形):随着桩径、桩长、根数的增加,位移整体的减少。而关于隧洞内空位移,影响最大的参数是桩的根数,内空位移差的最大值为13mm。而桩径与桩长的影响几乎是相同的,大致6mm。而关于山体内部位移(从隧洞中心向下的竖直位移),桩长的影响最大,桩长4m的时候,大致50mm,桩长6m的时候,大致10mm。

2)轴力:随着桩的根数的增加,轴力也相应的增加,这是桩与底板的结合部轴力增加的主因。

3)最大主应力:根据桩的施工,桩的抑制效果,最大主应力从拉伸力变为压力。但是桩径的影响效果很小,并且桩的根数(6根与8根)和桩长(6m与8m)的最大主应力几乎相同,影响较小。

4、结论

根据桩的数值分析,能够确认抑制底板隆起的效果非常明显。另外,桩的根数的影响比桩长、桩径大,按照补强效果的增加,底板、山体的竖直位移、轴力和应力也减少。而本次的山隧洞的数值分析,当桩长为6m、桩径为400mm,根数为8根的时候,效果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原田:ロックボルトトンネルの期,道土木,Vol27,No.11,1985.

2)高木敏雄:トンネルの状と策,トンネルと地下,Vol28,No.11,1997.

3)小西康人:地すべりによる道トンネルの状と策,基工,2004.

4)渡康夫,一博,木尊:供用中の新トンネルで生した路隆起の原因とその策,トンネルと地下,第389号,pp.7-16,2007.

5)佐久智,菅原夫,多田:供用トンネルで生した状とその策,土木学会第64回年次学演会,CD-ROM,Ⅲ-402,2009.

6)井武,内田早月,富永敏雄:ボルト支保による膨れの抑制(第二)-大型模型による定量的-,と保安,Vol.29,No.9,1983.

7)大健二,伊藤哲男,畔高伸一,森崎泰隆,蒋宇静:トンネルの膨れ象の的解明,トンネル工学文集,第15,pp.13-22,2005.

8)土木学会:トンネルの状メカニズム,p.46,2003.

9)仲野良:膨性地山の,トンネルと地下,Vol.6,No.10,1975.

10)野城一,橘直毅,小芳之,野々村政一,朝俊弘:地震による位を想定したトンネルの模型,トンネル工学告集,第17,pp.195-202,2007.

11)小芳之,吉川和行,野城一,野也,朝俊弘,土屋敬:上部地の荷がトンネル覆工に及ぼす影にする模型,土木学会文集,No.729,Ⅲ-62,2003.

12) 高莹,王业红,汤先彬,赖增科. 隧洞支护的有限元分析.《中国科技博览》,2010, (7)

13) 郭泽杰,张功,刘小文.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隧洞稳定性分析.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 39(3)

14)杨玉银,赵英姿,姜凌宇,谢和平.地下水引起隧洞底板拱起开裂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四川水力发电》,2003, 22(4)

15) 陈学光,孙娅林. 某隧洞变形特性分析及膨胀岩处理. 《新疆水利》,2005年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