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第一秀才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闽南漳浦县旧镇浯江上游一片浓绿的荔枝林中,坐落着一个古色古香、宏伟壮观的清代民居建筑群――秀才村。秀才村原名叫石牛尾村,因明。清两代出了81名秀才而闻名,于是被后人称之为“秀才村”。
古代,闽南为官者都喜欢在家乡修筑居室,建房造厝,这些精美瑰丽的建筑,成为他们耀祖荣宗的象征。建于清代的漳浦浯江上游的“秀才村”,主体建构为三排平房(户厝)抱着两排各三进的院落,至今保存完好,是闽南“厝式”民居的常见类型。
在福建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璀璨夺目的乡村文化以其丰厚的底蕴、独特的特征展现着不同的风貌,秀才村就是其中典型的文化奇村。“厝”,在闽南方言中是“大厦”的意思。这类民居不如“府第式”有气派,通常为三合院或四合院的格局,多数是悬山式五脊二落水的建筑,屋前有石铺的前庭。一般是二进三开者居多,也有三进五开,每进用天井隔开并以回廊相连。有的两边回廊之外有长列厢房,后面还有一列雅致的梳妆楼;多为闺女的绣房。“大厝”的屋脊,如同长龙凌空腾飞,中间下沉,两头燕尾式地高翘。白石的门廊镶满石刻的题匾、门联、书画卷轴、人物、花卉和飞禽走兽的浮雕,也有木门廊、木雕刻的,两旁的屋面常嵌有两幅衬有青石浮雕的方形窗棂,一走近这种“大厝”,便深感到它的富丽堂皇、古色古香、气势宏大。步入厅堂,则更使人赞叹,梁木斗拱雕工十分精细,并且髹漆丽饰,描画着种种人物故事。
“秀才村”前临江,傍依荔枝林,背靠层层山峦,山青水秀。我们去秀才村时,正值丹荔飘香,枝头万簇红锦,置身于这座古色古香的古村落,犹如走进一段意味深远的历史,古朴精美的建筑艺术,让人浮想联翩,沉醉不知归路。
秀才村原名叫石牛尾村,据传,明清两代,此地人才辈出,连续出了81名秀才,另外还有明嘉靖年间的探花、南京礼部尚书林士章;进士、云南按察佥事林一新;进士、广西按察使林功懋等人。这些为官者回乡荣宗耀祖,缅怀过世已久的老祖母。老祖母一生贞义,勤劳俭朴,在世期间曾给一姓蔡员外做家奴,换得一间草棚屋,此草屋是间吉祥地,后被改造扩建成闽南第一大家庙――海云家庙。其古建筑民居群是由该村文武秀才、太学生三兄弟(林文士、林武泽、林文盛)建于清光绪二年。他们回乡时,栽种荔枝。大兴土木、建房造厝,逐渐形成一个在当时颇具规模和独具特色的村落,被后人称为秀才村。
秀才是中国的科举称谓,别称“茂才”,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来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个人,返以知府为官。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的学员,习惯上也称为“相公”。一个小小的村子.两代就出了81名秀才,自然是吉祥之地。所以,在此吉祥之地建房造厝,就成了秀才们耀祖荣宗的心愿。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建筑材料的多样,风俗习惯的不同等原因.使中国民居的形式极为丰富。越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对中国建筑史的贡献就越大。闽南民居建筑材料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些特色的形成与闽南特有的地域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福建盛产木材.民居内部多采用穿斗式木构架,斗拱与梁架接榫无缝,梁头用藤条加固,重叠有致。闽南是雕刻之乡,常在屋中饰以雕粱画栋,特别在屋中重点处,如厅堂的粱枋、托架、门窗格扇、椽头柱础等,都雕满了花饰,精巧细腻。其余地方,如白石门廊镶满飞禽走兽的青石浮雕,两旁屋面嵌着衬有青石透雕窗棂的方形图案砖雕,甚至连屋脊、山墙顶部、门窗上头也布满了各类雕饰。
秀才村主体建筑有两座三进连接的“四方后尾楼”,字向坐西朝东,由三及第―中武秀才林武泽承建。坐北朝南的另一座三进建筑是由文秀才林文士承建。这两座建筑工程耗时均五年以上,几乎全是土木结构,现还保存完好的主体建筑是三排平房抱着两丛座各三进的院落建筑,平房每排五间,围埕护厝每排4间,合计27间。两丛座的前两进均是“官厅”构式,每进也均是一厅两房,进与进之间各有两间左右厢房,边楼两间厨房。后进均是楼房。右边楼房上下各一厅两房,左右贴着两间平房;左边楼房上下也各一斤两房,左右各抱着上下各有4间的两排楼房。据传,这些楼房是达贵夫人和闺秀小姐住的,因此又称为“梳妆楼”。厝内廊回路转,四通八达,总建筑面积达30亩之多。
官厅每进除有雕梁画栋外,厅屏上还有精致的金漆画栋木刻浮雕。如今红漆依旧.书画翰墨犹存。两丛座三进的建筑造形均是明清格式,屋檐皆有“燕子尾”,脊梁上的《水浒》、《三国演义》中的人物造型惟妙惟肖。每丛座下端墙壁筑设暗枢板石,板石雕刻十分规格:前面分有内外埕,内埕右边各有一口井,设施牢固安全,清凉的井水犹如甘露,至今尚为村民饮用。外埕右边设有脚踏一套石舂,每逢佳节之际,舂果的村民络绎不绝,热闹非凡。外埕与外埕连接形成一片小广场,广场前面是一个鱼塘,波光荡漾,澄碧见底。
秀才村的三座主体建筑现在还住着30多户人家,95%的村民都是秀才派的曾儿孙。秀才村是一块风水宝地,被誉为“闽南珍宝秀才村”,已成为旧镇镇乌石地区的一颗明珠。如今,在山水和荔枝林的辉映下,这座翰墨古村显得更加妖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