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项目教学在E学习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项目教学在E学习中的应用策略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项目教学基于建构主义、现代认知、隐性知识等教育理论,其核心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际为背景、以项目为媒介,通过项目实施与目标的达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本质特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内容的综合性、真实性和挑战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学习评价的过程性和多维性,能够把指向模糊的被动学习转变为指向明确的自我提升,引导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学习探究。国外的项目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都已经很深入,项目学习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载体。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应用在国内起步比较晚,大多是在高职院校。中小学涉及很少,原因主要是其缺乏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同时也缺乏理想的支撑环境。E学习(Electronic Learning),也称为数字(化)学习,是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突出开放、多边互动与探究。在E学习具体实施过程中,目前遇到的最大的瓶颈问题就是缺乏适合的教学模式。随着E学习时代的到来,中小学E学习的环境得到了不断完善,初步具备了进行项目教学探索的环境要求。鉴于中小学课程体系、运作模式等与高校都有很大区别,因此中小学项目教学不能照搬高职院校的模式,必须要立足实际,探索出真正适合中小学特点的项目教学。

笔者依托十几年的网络教学实践与一轮信息学科项目教学探索的经验,结合省数字化试点学校活动推进过程中的思考,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为例,阐述普通高中项目教学的网络环境的搭建,以行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建构,以及项目教学实施的具体策略与评价方式。

一、建构E学习环境

普通高中课程的项目教学侧重于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齐心协力,完成一个设计、找到一个结论等,从而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在网络时代,无论是解决问题,还是为了解决问题去学习相关知识,或是创设教学情境,都需要比较开放的网络环境的支撑。

理想的E学习环境是有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支持的学习平台,此学习平台为不同的角色提供了相应权限与应用功能。如教师有设置课程、班级与学生的权限,搭建方便的课程目录,搭建与编辑可视化的学习内容支架页面,布置与批阅作业,在线组卷,发起讨论,统计与处理学习过程的数据。学生可以依托学习支架页面自主学习,实现学习任务的接受与作业的提交、个人作品。此平台还具有支持生生和师生间交流的交互功能,错题集生成功能,个人学习情况的分析功能,为学生分配存储云空间。此学习平台也为管理者或者家长提供分配相应的参与权限与相关数据的分析功能。此外,该平台还能够根据个人数据分析的结果为师生智能推送学习资料与提出学习建议。

在实践操作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对现有校园网络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与组合,来建构比较简易的E学习环境,以实现对项目教学的支持。如利用校园网中的相关主题站点或者教师个人网络空间,实现支架页面的架构,为学生提供比较精准的学习信息支持,展示优秀作品;利用网络机房中的教师机或者学校服务器,为学生个人或者小组提供资料存放的空间,学生的个人资料还可以利用个人空间保存;交互可以利用QQ群、博客群等来实现,作业的提交与资料的发放,还可以利用教师机配备的电子教室软件来完成。笔者的教学实践就是基于这种简易的网络环境,在教学实践中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二、重构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纵观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呈现了螺旋提升的状态。根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由必修和一门选修组成。其中,必修课为《信息技术基础》,选修课分别为《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必修模块与义务教育阶段衔接,以信息的获取、加工与表达为主线。选修部分是对必修内容中某一部分的深入与拓展。以必修与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组合为例,笔者对现有教材体系进行梳理,如图1所示。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学生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项目教学以明确的自我提升为指向,内容需要体现综合性、真实性和挑战性。为此,我们需要对目前以知识与技能为指向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笔者根据项目教学的特点、学生原有认知特点与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以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习惯与能力提升为目的,以应用软件为抓手,对两本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与建构。重构后的项目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三、项目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项目教学与常规教学相比,其形式更开放,内容更综合,与现实联系更紧密,评价更多维。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项目设计要遵循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教学目标需要在所设计的项目中得到充分体现,教师需要把知识与技能目标化解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任务或作品要求,呈现到学习支架页面中,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适当引领。

2.可行性原则

项目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在知识与技能上要可行,既要包含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又要涵盖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与技能,还要确保学生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经过自主学习或者协作学习能够完成,在时间分配上可行。

3.自主性原则

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项目的具体主题,可以对项目活动中时间的具体分配享有自,享有对资源与帮助的自主选择权等。但高中的项目学习与大学相比,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不同、学习特点不同,无论是学习情境的设计还是项目活动的实施以及评价过程,教师都需要参与其中,进行适时的引导与调节。

4.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原则

学习内容的重组让项目的整体规划成为了可能,整个学习内容可以设计成总项目,再根据学习体系分成若干子项目。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很清楚每一步在当前工作的整个项目中的位置,从而为自己做长期规划。子项目成果的积累不断提升了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5.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原则

项目设计时,教师需要把理论融合到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与感知理论,同时也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二)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

1.达成学习共识

学生习惯了基础教育阶段的被动学习,对于项目学习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还比较陌生,需要让学生对项目教学的方法、方式以及特点在思想上有所认识,以便师生对项目学习达成共识。

2.制订学习公约

项目学习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需要教师制订比较合理的、达成广泛共识的公约,对学生的上网行为、小组协作等进行约定。如笔者目前采用的公约中明确提出,上课时拒绝游戏,拒绝聊天、看小说,拒绝无目的地闲逛……对于违反公约者,大家共同约定用打扫机房作为“惩罚”。

3.组建协作共同体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教学中,大部分项目都是个人项目,但对于有难度的,比如组建局域网项目,就需要设置成“小组协作”项目。通过组员共同探究,相互协力完成。分组能让协作更为紧密,3~5人一组,组长由组员公推,负责本组管理。如在机房上课,学生座位采用机号与学号对应,小组划分往往根据学生机的布局,采用就近原则。

4.科学规划项目时间

完成项目的时间需要通过整体规划与动态调控相结合来进行调配。无论是学生完成创意,还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都需要时间。而只有在相对宽松的状态下,学生才可能用心去体验不断探究的过程,也才能养成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项目学习预设的时间不能太紧,而分配的时间太多又会造成学生学习的低效率与散漫习惯,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项目完成的时间进行动态调节。

5.精心搭建支架页面

利用支架页面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设计本节课学习任务与所需达成的目标,需要相关学法指导、同步帮助与资料的下载等。

6.提供可靠、便捷的存储空间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学习过程中,可靠的素材与作品存放空间是项目得以顺利完成的关键。我们常见的做法是采用教师提供的公共空间与学生个人网络空间相结合的方式,如可以在教师机或学校的服务器上提供公共的FTP服务,设置好相应的权限,学生个人空间一般是QQ空间或者是云盘。

7.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更加多元化,是学习情境的设计者,也是主导者。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适时的评价和刺激;在突况出现时,进行妥善处理;督促学生学习,参与需要适度,否则可能助长学生的依赖性与惰性。

(三)学习评价的实施过程

1.查缺补漏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学习的起点是已有的经验,而学生对所涉及的每一主题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相差很大。为了保证项目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学生进行查缺,以便共同补漏。首先,要以条目的形式,列出本部分所涉及的学生应该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自查。补漏以集中的回顾形式来完成,鼓励学生自荐或者组内推选,以接力的方式逐条演示。学生的展示更能引起大家的注意,激起学习的愿望。

2.清单梳理,缩小分层

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导致每节课的学生项目完成进度有差异,学生能力的提升也有差异。为了防止学习中差距被不断拉大,需要教师通过支架页面对上节课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进行简单总结,为学生进行知识梳理与技术总结。这种总结清单与任务引导,也可以起到调节学习进度的作用。

3.半成品分析,引领与“解惑”并举

半成品展示,可以是本班的也可以是其他班级的,可以展示完成得比较好的作品,也可以展示问题比较集中的作品。不同班级的半成品展示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班级荣誉感。优秀的半成品有示范引领性作用,而大家共同为问题比较集中的作品进行把脉。这也是学生自身审美与技术的提升过程,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要隐去作者信息。

4.成品展示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在成品展示环节,我们一般采用组内互评,推荐作品进行班级展示。展示过程包括作者创意介绍、其他学生或者教师的点评等。教师点评的时候要注意选择亮点。作品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幸福的环节,学生一般采用通过私人空间进行作品。对班级公推的优秀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平台进行。学习平台上展示的风格多样的学生作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是对学生最大的肯定,同时也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与积累。

目前,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教学探索还处在初级阶段,但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对于项目教学的越来越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逐步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也将为E学习提供一种可以操作的教学模式,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途径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