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习作课不能让指导“缺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习作课不能让指导“缺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阶段的儿童是学习写作的重要时期,在这个特定的“习作”阶段,“习作教学”存在的本意就是“教”儿童“学”写作。因为,此时的儿童对如何习作知之甚少,诸如如何开头,如何结尾,怎样分段,怎样写好人物对话,怎样加标点等等都不甚了了。如果没有“教”的真实运行,断然不会有“学”的卓有成效。因此,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提高,教师的指导不能“缺失”!

然而,纵观小学常态习作课,教师指导的“缺失”现象甚为普遍。习作课上,教师往往不作为或少作为,教师的角色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写作组织者:揭示写作题目――明确写作要求――发出写作指令。于是,“教”习作变成了“叫”习作。难怪有些学者说,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不在于教师教什么,而在于教师根本没有教。当然,这与许多教师不知有什么可“为”以及怎么“为”有关。

现象一:指导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

近阶段,我们在不同学校听了几节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作文课(苏教版),发现了一个共同点:教师们在指导时,不约而同地要求学生习作时要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如:

【五下】写一则新闻报道:要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新闻报道)

【六下】写日常生活中有情有趣的小事:要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写事情)

【四下】写“雏鹰奖状”人选推荐:要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写人物)

【六下】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要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写实验)

【三下】写父母的爱:要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写人物)

当时,我就想:教师的指导错了吗?似乎没有。但这样的习作指导不免显得太笼统,“缺少”细化、深化,缺乏针对性。明明是不同属性的习作训练,为什么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作文课上,教师的习作指导重心都定位在了人物的细节描写上呢?不同的写作内容、不同的言语对象、不同的体裁,究竟应该需要怎样的动作、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言、怎样的心理活动与之匹配呢?同时,不同年级之间,这样的细节描写要求是否也应该各有侧重、有所不同呢?试问,这样脱离文体的指导,脱离年段具体要求的指导,对儿童实际习作又有多少帮助呢?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类教师指导的“缺失”?我想,一方面,也许是因为小学教师对于习作文体知识重视不够;也许是教师自身对于各文体知识的储备不足,对各文体的重点、难点把握不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更重视学生的表达具体、生动与否:说明文中对事物的介绍要具体、生动;说理文中对事例的叙述要具体、生动。殊不知,其实就叙述而言,是分生动和平实两类的,不同文体需要不同类型的叙述。表达具体、生动并不是所有习作的唯一要求,在某些文体中,清楚、准确、严谨地表述才是更重要的。

至于第二方面,我想是教师对于相同文体、不同年段的习作训练目标心中没“谱”。我们知道苏教版中的习作内容是一种螺旋上升的体系,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说理类文章分布在不同年段、不同年级(详见表一)。

苏教版习作类型年级分布表(表一)

文章类型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写人类 我 √ √

他人 √ √ √2 √

记事类 想象故事类 √ √2 √ √ √2

写实类 √ √ √2 √3 √3 √ √3 √4

写景类 √2 √ √

状物类 √2 √ √ √2 √ √2

说理类 √ √ √2

应用文 书信 新闻

报道 书信

(注:有此类型文章,在对应年级里打“√”,数字代表篇数。)

从表一中不难看出,任何一类文章都重复出现在三至六年级的习作内容中,但对某一类习作的指导,老师们却不顾不同年级的习作要求,总是简单重复“过去的故事”,这怎么能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呢?怎么办?

矫正:善用表格,细化目标――做到心中有“谱”

我们现以写景类文章为例,从三年级到五年级共出现了4次,如果我们列一个同一文体年级类比表(详见表二),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年级同一类文章的具体目标,并且在这样的比较之中,可以更明确、更清晰地了解本次习作的目标要求,做到心中有“谱”,这样教师的指导才能更有针对性,避免“缺失”。

同一文体年级类比表(表二)

年级

习作题目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写一篇游记 游览顺序,有详有略

春游建议 写出景物的特点,有说服力

写一处景色 观察顺序、较具体

看图写景 写清楚

(注:表中斜向上的箭头表示习作要求逐渐提高。)

现象二:指导流于形式,缺乏可操作性

【案例呈现一】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苏教版六上习作5)教学片段

师:昨天老师已经请同学们回去预习习作5了,预习了没有?

生:预习了。

(有的学生拿出昨晚从网上下载打印的资料,有的在翻《课课通》《名师点拨》等。)

师:这次的习作要我们写什么呀?

生: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师:嗯,很好。我看很多同学都查找了资料。下面请同学们把语文书翻到102页,看看这次习作有什么具体要求,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读一读。

(一生读书上的习作要求:请你像沈平平写《银杏》那样,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它可以是农副产品,如水果、水产品等;也可以是工业产品,包括食品和工艺品等。确定习作内容以后,自定一个题目。)

师:好,同学们,下面请结合你查找的资料,想想你会介绍什么产品。谁来说说?

生:南京板鸭、汤包、云锦、雨花石、鸭血粉丝汤……

师:产品真丰富。那怎么写呢?

(有几个学生举手,他们在刚才同学读习作要求的时候,就发现下面一段写作方法的指导。)

生:写的时候,可以先介绍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和用途等,让别人读了你的习作,能对你所介绍的产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师:下面谁来说说自己打算写什么?怎么写?

生:我打算写南京雨花石,先写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它的价值和用途。

师:好的,同学们写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产品的特征,写出它的价值和用途。会了没有?(未等学生回答)那抓紧时间动笔吧。

学生对此没有反应,没说“会”,也没说“不会”。也许他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习作指导。有的学生拿出本子埋头就写;有的面有难色,磨磨蹭蹭地翻出资料和参考书,希望能找到点方法和路子;有的无可奈何,眼睛发直;有的仍然嬉皮笑脸,东张西望……

这样的习作指导,我们很多老师似曾相识,因为有时候自己也是这样指导的。课上教师照本宣科,指导脱离学生实际需要,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效果约等于“零”。有些教师认为,作文这东西,教不教还不都一样?错误的理念导致教师们在习作指导时的不作为或乱作为。而长年累月“习作教学”的收效甚微又导致教师对习作教学变得越来越消极,而这种消极的习作教学心态又反过来影响了教师指导的实际行为,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为什么我们的习作指导会如此收效甚微?原因之一就是长久以来,我们的习作指导都只是一些静态的、描述性的知识,所起的作用仅止于“呼唤”“注意”,使学生“知道”而已。教师没有开发相应的“如何做”“做什么”的程序性知识,缺乏可操作性,没有考虑知识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上述例子中,教师指导学生介绍家乡的产品要抓住产品的外部特征、价值和用途,有错吗?没有。问题是怎么才能抓住产品的外部特征、价值和用途呢?哪些属于产品的外部特征?产品的价值又包括哪些?学生在习作时应该怎样构思?具体可以怎么操作?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呢?这些问题才是学生习作时会遇到的实际问题。

因此,不是习作指导无用,而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所谓“指导”无用!这恰是习作指导的一种“缺失”。

矫正:巧用图示,深化思考――为学生习作搭桥铺路

以“案例呈现一”为例,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可以巧用图示(详见表三),帮助学生深化思考,打开思路,拟出习作提纲。

“家乡产品”思考路径图(表三)

在此基础上,完成初稿。接下来,指导学生根据表四所示的修改要求去评价自己的第一稿。教师可先示范,如何利用“修改表”对有缺陷的习作进行修改。然后,再请其他同学根据表五所示的修改要求提出意见。最后作者紧扣习作重点自主修改。

“家乡产品”修改表(表四)

1 写的是一种家乡的产品吗? 是 否

2 介绍得全面吗? 是 否

3 介绍有没有按照认识事物的顺序来写? 是 否

4 有没有解释为什么要介绍这种家乡产品? 是 否

5 介绍有没有让读者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是 否

6 读者可能会对产品的哪一方面印象深刻?

7 在哪一点需要改进?

“家乡产品”修改表(表五)

1 写的是一种家乡的产品吗? 是 否

2 介绍得全面吗? 是 否

3 介绍有没有按照认识事物的顺序来写? 是 否

4 作者有没有解释为什么要介绍这种家乡产品? 是 否

5 介绍有没有让你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是 否

6 你对产品的哪一方面印象深刻?

7 你认为在哪一点上需要改进?

这样,教师对于本次习作的指导渗透在学生的构思、初稿、修改等环节中,并且在过程中使本次习作的重点和方法得以“内化”,避免了指导流于形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现象三:指导形式过于单一,缺乏体验性

习作指导,它需要一种巧妙、有效的指导方式,不能也不应是一种简单的“告诉”。

【案例呈现二】苏教版四下习作7――记一次活动体验

师:今天,我们要写一次活动的体验。请同学们看书上的习作要求。

(幻灯出示)

要求:

体验一次活动,并把你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

你可以当一回残疾人,

当一回老师或家长,

体验足球比赛

……

你在这两天里体验了什么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呢?

体验:亲身经历

师:同学们打算写什么呢?

生:老师,我想写上周四活动课,我们和4班拔河。

师:你的体验是什么?

生:嗯……好玩!

师:还有吗?

生:嗯……咱们班女生劲儿太小了。(学生哄堂大笑)

师:不知道怎么说,我们一起来看看例文。思考小作者是怎样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的?

(生读完例文,回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出PPT中总结出的例文写作思路和方法)

如何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阅读例文,思考:

小作者是怎样写自己“护蛋”的经历与感受的?

一、(1)――活动的由来+我的总体感受(很好笑)

二、(2~4)――护蛋的过程(难做)

2:精心制作“保护层”

3:在学校当“小母鸡”

4:两位同学的蛋报销了

三、(5)――对蛋的命运的担心

优点:

1.条理清晰。

2.语言生动形象:“保护层”“危险区”“小母鸡”“圈”

万无一失、报销……

师:结合例文,谁来说一说我们在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时,要注意什么?

(生答,师相应点出PPT中总结的写作方法和注意点。)

温馨提示:

1.明确写作思路,可以是:

活动来由(总体感受)体验过程自己的感受

2.要写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不能人云亦云。

特别是要注意写出活动过程中的每一次心理活动。

3.要想描写细致,一定要对人物的动作、语言进行细致地描写。

解读“案例呈现二”,我们看到,教师对于如何写好一次体验的感受,做了写作方法的指导。可以说抓住了习作难点――通过动作、语言,尤其是心理活动的刻画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然而,指导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虽然教师指导学生要描写细致,但学生并没有做到,这是什么原因呢?教师费心查找的大量关于写作方法的知识点(包括谋篇布局、修辞等),费力制作了精美的PPT,怎么会如此收效甚微?

与学生对话后,我们才明白,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习作知识和方法的罗列,更需要像盐溶于水、蜜成花不见那样无形的体验式指导。在这样一个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隐退的,是从有到“无”的。这样的转变更贴近实践,更贴近小学生的写作实际,体现出教者的巧思,因此也更能诱发学生的兴趣,更有实效。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矫正:讲述“变脸”,融“法”于“境”――为学生“顿悟”巧设习作困境

【案例呈现三】习作指导“看仔细与写具体”教学片段

师:老师现在想请你们喝可乐!想喝吗?

生:想!

师:OK!不过,我只能请一位同学,他可以在三杯中任选一杯喝。这三杯分别是:可乐、加了酱油的可乐和加了醋的可乐。我尝过了,那味道保准你们终生难忘!你们想尝尝吗?试试自己的运气,在课堂上喝一喝冰凉爽口的可乐。

(生纷纷举起小手,也有的犹豫地举起手。)

师:真的很想?很想很想吗?

(走到一位特别积极、特别激动的学生面前)

生(点头):嗯。

师:有多想?说来听听。

生:我最爱喝可乐了!一想到可乐冰凉爽口的感觉,我真恨不得马上冲到讲台上,一饮而尽。老师,你请我吧!

(生做请求状,其余学生哈哈大笑。)

师:那要是喝到加了“料”的可乐,你也不怕吗?

生(犹豫了一下):嗯……我还真不知道这样的可乐是什么味道呢,尝尝也无妨。顺便看看老师您的手艺怎么样呢。(说着自己笑了起来,课堂气氛一时热烈起来。)

师:大家都这么想喝,这让我真是为难呀!(走到一个没举手的同学身边)哎,大家都这么急切、好奇,你怎么这么淡定呢?你在想什么?

生(面露难色,刚开始不肯说,在同学的一再要求下,说出原因):我怕我会喝到醋,想想嘴里就冒酸水……

师:这是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很好。(稍做停顿,随后话锋一转)如果老师刚才没问她,你们有注意到她没举手吗?(稍做停顿,给学生顿悟反思的时间,不少学生低头无语,完全没想到老师在请大家上台喝可乐的时候,突然冒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脑子里有猜想过她不举手的原因吗?(更多的学生木然地摇了摇头。)

(这时,老师不紧不慢地走回讲台,指了指板书――仔细观察。)

师(一字一顿、郑重地说):什么叫仔细观察?这就叫仔细观察!不仅发现别人都发现之处,更善于发现别人没有注意、没有发现的细微之处。

至此,我想学生对于什么叫仔细观察的领悟是深刻的,因为以上的教学环节,教师是让学生在自己的体验过程中顿悟出来的。当然教师指导的“告诉”还可以“变脸”于学生词不达意、思维混乱等习作困境处。只有这样的指导对学生才是深刻有用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为了学生习作水平的切实提高,习作课上的教师指导不容有“失”!

师生之间

有的人也许会想,我的设想是让学生走放任的路,教师睡大觉。其实不然。专就教师说,他的工作只是变机械为灵活,担子并没有减轻,甚至更重了。为什么?因为有些重要而不容易的事,他必须做。

(1)要引路。再说具体一点,比如学生拿到语文课本,或者什么课外读物,翻翻,通常会提出种种问题:这个字怎么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段话的大意是……,对吗?我不喜欢这一篇,是怎么回事?某一本我看完了,再看什么好?你的意见,我不同意,可以说说吗?等等。教师要有问必答,虽然不必担保都正确,却要言之成理,使学生心服;更重要的是要有助于学生顺利地前进。有时候,有的学生默默然,那表示他还没有走到能够提出问题的地点,是问题更大,这就要用到启发式,牵着他向前走,或推着他向前走。

(2)还要适当地因材施教。以读为例,不同的学生,资质不同,兴趣不同,学力也有高下之分,那就不能求画一,要读什么都读什么,要读多少都读多少;而最好是,应该吃酸的就供山楂,应该吃辣的就供青椒,只要能够吃饱了养壮了就成,食单却不要求一律,而常常是故意不一律。

(3)还要严格要求。学,未必是本能所具,因而培养兴趣并不容易。这有如上路的马,如果不好好往前跑,就不能不打几鞭子。鞭子是比喻,意思是要严格要求。这包括大大小小的许多事。

(4)还有更根本的任务要争取完成,是引导学生,使他们逐渐培养成学语文的兴趣,也就是读写的兴趣。有了这种兴趣,鞭子用不着了,“多”和“熟”没有问题了,也就是一切都可以水到渠成。其实,所谓兴趣,同上面谈到的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正是同一事物的两面或不同阶段,它的形貌的表现是师生在一起读,在一起写,在一起研讨,在一起体会,总之是在一起前进。

师,也许有些白发了吧?同孩子们携手前进,是忘年交,我以为,语文课的师生关系最好是这样。

(节选自张中行《作文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