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苏州园林建筑挂落纹样的装饰语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苏州园林建筑挂落纹样的装饰语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挂落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梁枋下、柱子两侧的一种构件,常用镂空的木格或雕花板做成,也可由细小的木条搭接而成,用作装饰或同时划分室内空间。挂落在建筑中常为装饰的重点,常做透雕或彩绘。在建筑外廊中,挂落与栏杆从外立面上看位于同一层面,并且纹样相近,有着上下呼应的装饰作用,而自建筑中向外观望,挂落则在屋檐、地面和廊柱组成的景物图框中,有如装饰花边,使图画空阔的上部产生了变化,出现了层次,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苏州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一、挂落装饰语言的种类

苏州园林建筑的装饰题材丰富,装饰语言多种多样,成为汉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的一个代表符号。挂落的装饰题材主要有e字纹和缠枝纹两种。

(1)e字纹挂落

“e”(音“万”)是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通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e”字在梵语中意为“吉祥之所集”。此标志在古印度、波斯、希腊等国的历史上均出现过,曾被一些古代宗教如婆罗门教、佛教等所沿用。后来e发展引申为坚固、永恒不变、辟邪趋吉以及吉祥如意的象征,是表示永恒的吉祥符号。

“e”起源于史前文化,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西亚美索不达米亚时期的陶器上,就发现了“e”字符号。进入青铜时代,“e”字纹在欧洲也甚为流行,作为装饰性符号,在早期基督教艺术和拜占庭艺术中亦屡见不鲜。过去的研究曾一度认为“e”形纹是通过佛教传入中国的,但其实中国境内出现”e”形纹可以追溯到距今约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而佛教在东汉时期才传入中国。随着佛教的传入,“e”形符号在中国的流行和使用确实更为普遍了,新石器时代陶器、古巴蜀国的铜带钩、唐代铜器、清代织锦、镂空门窗上比比皆是。但这些器物上使用的“e”形纹大多是取吉祥寓意,曾经浓厚的宗教意味,渐渐失去了原来的含义,而审美成分越来越浓,渐渐演变成民族传统的审美对象了。

从考古发现的文物看,“e”成为众多以万开头的吉祥话语的象征。这一现象在传统民间美术中最为突出。有时还与男性生殖崇拜相结合,将象征天、乾、日、男根的胜《男且)变形,四胜相连组成“e”,意为万世连绵不断头。(见图1)

“e”字符由简到繁、由单到双,字符四端纵横伸延,互相衔接,形成的纹图,称“万字锦”、“长脚万宇”。苏州园林建筑物的窗墙、门格、梁头上常常刻有这样连缀而成的“e”字符,即取“富贵不断头”的意思。“e字纹”与中华民族喜欢吉祥喜庆,祈盼种族繁衍的民族心理相结合,逐步衍生出期盼生命繁衍、富贵安康、祛灾避祸等追求吉祥的象征意义。正是由于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企盼,对各种美好寓意的执着追求,才使得各种图形代代相传,并日趋丰富。

(2)缠枝纹挂落

缠枝纹样是我国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又称“缠枝花”、“万寿藤”,在明代甚为流行,一般说来它是藤蔓型卷草纹的延续和深化,其基本构成是使植物的枝茎成藤蔓状,骨骼呈曲线形或圆形分布,以波浪形、回转形或涡旋形等枝茎样式进行扭转缠绕,并配以叶片、花朵或果实,其中花朵和果实为表现主题,而枝茎和叶片则为骨骼陪衬。

缠枝纹大约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清。明代又称为“转枝”,以植物的枝杆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循环往复,变化无穷。它是一种以藤蔓、卷草为基础绘制而成的传统吉祥纹饰。缠枝纹所表现的“缠枝”常常以常青藤、扶芳藤、紫藤、金银花、爬山虎、凌霄、葡萄等藤蔓植物为原型。这些植物本系吉祥花草,多为世人所赞咏,缠枝纹就是这些藤蔓的形象再现。它委婉多姿,生动优美,富有动感,故被赋予生生不息,万代绵长的美好寓意,从而跻身于中国吉祥图案的行列。

二、挂落纹装饰语言的特征

(1)轴对称图形、二方连续与角隅纹样的巧妙结合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挂落的形式主要是轴对称,两边略低,由e字纹四胜相连做二方连续再结合角隅纹样组成。(见图2)

(2)构图法则变化多样

e字纹在构图上颇具艺术美感,结构单纯,所形成的纹样庄重、严整。它虽然是由直线条构成,但它属于旋转对称的形式,丝毫没有呆板的感觉。给人的感觉是庄重之中产生了活泼和自由。无论是顺时针的还是逆时针的e字纹,其同一朝向,像一个旋转的车轮,给人周而复始,循环延续,充满着反复的哲理,同时在静谧之中蕴含着一种内在的张力和动感。缠枝纹是明代流行的装饰纹样,其组成形式繁复多样,但从纹样的发展演变来看,明代缠枝纹样与前代植物装饰纹样中的忍冬纹、卷草纹有着共同的一个特点,就是以某种植物的藤蔓或枝叶进行绕转。虽然绕转的素材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基本形都是在传统的构图法则影响下发展变化的,即太极图式构图法则(“S”形)和“同”形构图样式。这些构图形式使我国传统装饰图案,提升了艺术品格。

三、结束语

人们之所以历代不厌其烦地反复描摹和使用这些挂落纹样,不仅仅是因为外形美观,更是因为在这些图形符号的背后,蕴涵着深层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这些内在的意义起源于对原始自然的崇拜和对神灵敬畏,接着与相结合,与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相结合,衍生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象征寓意。

挂落纹样古朴典雅、构思精巧,和谐大方,展示出中国民族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隽永魅力。挂落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对今天的雕刻、工艺美术、平面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植物科技系湖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