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晏几道词中的楼意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晏几道词中的楼意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晏几道是北宋中期著名词人之一,他的《小山词》名传千古,大放异彩。其词多写人生的离合悲欢,抒相思离别之情,基调感伤而深婉。而词中大量运用的“楼”意象则更是引人注目,这些楼意象随着词人视角的不断发展变化,由一个具有实用功能的建筑实体转变为一个积淀着丰富情感意蕴,展现词人内在心灵世界的文学审美意象的过程。

关键词:晏几道 楼意象 独特意蕴

意象在中国古代解释为“表意之象”,是指用来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而现代西方文学流派这样解释: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而言之,意象是心灵主体和生命与客观自然物象的融合,即主观意识和客观具象的统一。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道:“情趣是可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绘的实感,如果不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上,就是根本没有可见的形象。”古代诗人、词人们在创作时总是将抽象不易表达的情绪通过联想的手法幻化成具体可感的形象,而“楼”这一常见意象,就成了颇受喜爱的具体物象,成为文人们用于表达一定的情感或意念的具体依托之物,达到深入浅出的自然流露真情实感的效果。

追古溯源,楼意象的运用最早出现始于汉代的《古诗十九首》中,如“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之后建安时期曹植《七哀诗》中的“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王粲《登楼赋》中的“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都是成功运用“楼”意象的经典之作。在运用“楼”意象的经典文本中,楼意象随着文人视角的不断发展变化,或表登楼远眺之思,或抒倚楼怅想之怀,或写高楼饮酒之情等。于是,“楼”由一个具有实用功能的建筑实体转变为一个积淀着丰富情感意蕴、展现词人内在心灵世界的文学审美意象。

唐圭璋先生的《全宋词》收词19900余首中,以“楼”入词者多达1150余首,所占比例达5.8 ,而晏几道词中出现非常频繁,在他的《小山词》260首词中,涉及“楼”意象的词高达79首,所占比例高达30.4。 由此可见,楼意象在《小山词》中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全宋词》中楼意象出现的平均频率。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他生于贵家,沉沦下位,家道中衰,性格耿直坦诚,不愿攀权附贵,疏于顾忌,潜心翰墨而尤喜小词。有《小山词》一卷,存词二百六十余首,黄庭坚为之序。所作多叙离合悲欢之情,咏昨梦前尘,伤华屋山邱,寓微痛纤悲,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楼意象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在两宋时期尤甚。在宋朝,不论是表达羁旅、贬谪之愁,还是流露恋爱、失恋之绪,文人们都爱登楼。楼不仅是他们情感的触发之源,也是他们抒感的寄托之物。这一个孕育着特定情感意蕴的审美意象,深深积淀在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中,成为独特的文学现象。这些文人楼意象的运用异彩纷呈,情感意蕴的诠释与表达方式也不一样。据统计,晏几道词中运用楼意象的词有79首,是宋词中运用此意象最多的词人。《小山词》中的“玉楼”、“高楼”、“西楼”、“东楼”、“南楼”、“危楼”、“秦楼”“青楼”、“红楼”等并不单纯是普通的建筑实体,更是带有词人生命情感的寄托物。其词中楼意象抒发的情感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怀旧怨离别之愁

美好的事物及记忆总是很轻易流逝,倏忽间已成往事。在晏几道词中楼意象的描写内容中,既有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和留恋,也有对如今现实生活的怅惘。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O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

这是别歌女小O怀思之作。当梦醒后,酒醒时忽然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冰冷空寂的现实当中,只见“楼台高锁”、“帘幕低垂”,这样的场景让人顿觉悲凉。

“楼台”本是昔日朋游欢宴之所,这里有词人许多欢快的记忆,而如今已人去楼空,一片萧索之景,怎能不叫人黯然神伤?另外,从“去年”、“记得”这里可以看出这样的离愁别恨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这么长时间都无法排泄,更突出词人念旧之切,怨离恨之深。

正因为相聚如此之难,所以每一次的相逢才会显得弥足珍贵。“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G照,犹恐相逢是梦中。”(《鹧鸪天》)上半阙描写的是当年词人与歌女欢聚之时,自己欢畅痛饮,歌女在环绕的高楼中翩翩起舞,无比欢愉的场景。下半阙写的是久别重逢的惊喜之情。但相聚的惊喜和愉悦毕竟是短暂的,离开分别却是常事。

2.伤春悲身世之痛

良辰好春极易流逝,在词人的心中就会有着难以排解的幽怨,更易离恨常萦。

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终易散,且长闲。莫教离恨损朱颜。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鹧鸪天》)

这里正值春残时节,春天总是来去匆匆。“春又残”、“泪阑干”、“鸾空怨”、“燕未还”这些情景都会使人触景伤情,触眼生悲。词人突然醒悟过来,春天真的走了。由春天已逝联想到往日的欢娱,如昨梦前尘,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消失了。就如小山词集自序中云:“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真不胜世事沧桑之感,令人读之无不掩卷怃然,悲自叹息。“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鹧鸪天》)这里描写了采莲人采莲归来的情景,回来的时候看见楼台上已照满月光,一片幽美之境。下阕“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拼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奈朱颜不耐秋。”(《鹧鸪天》)生动地描写了采莲人的心理,她们在采莲的过程中分明看见了自己的影子。自古以来,美丽的花儿本来就是年轻少女容貌的象征;好花易谢象征着女孩的青春易逝、好景不常的现实。所以说,这里的莲花和采莲人的命运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普通的年轻少女尚且担忧青春易逝,地位低下的歌女就更是如此了。“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清平乐》以前的歌女就算遇到了自己真心相爱的人,也不敢奢求太多,所以表面上叫男子“锦书休寄”的负气之言,其中暗含难言之隐和矛盾的心理,只能悲怨命运的不幸,接受命运的安排。“蕙楼多少铅华在,从来错倚红妆。”(《河满子》)更是直接反映了歌妓的不幸身世。这些都表现了词人对歌妓身世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无尽的悲痛。

3.漂泊叙羁旅之感

小晏为晏殊幼子,青年时期的晏几道就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个有着纯真禀赋而又风流的贵公子,从小在绮罗丛、脂粉堆中厮混着长大,锦衣玉食,和莲、鸿,、O、云等这些歌女填词作赋,有过不少欢娱的时光。但“白玉为堂金作马”的生活家境却最终落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落魄处境,仕途上又不喜欢攀附权贵,后半生过得穷困潦倒,到处漂泊,体验了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这些都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而他的个性又极任意疏狂,这种处境的变化和疏狂孤傲的个性使得他的词极具特色,为黄庭坚称道为“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鹧鸪天》)

姜白石曾说:“仗酒拔清愁,花消英气。”(《翠楼吟》),小晏中晚年经历的困苦使他常常纵情歌酒,以排遣其生平抑郁不平之怀,而推及其词,具有顿挫磊落之致,词中所说“恼疏狂”可以体现出小晏的生活状态和个性特征。“疏”为阔略世事之意,不傍权贵;而“狂”指他的生活情态,随意自由的生活个性。“年年阳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从时空方面形容词人遭受漂泊羁旅时间之久,离恨之重。

“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对晏几道词中的楼意象这一角度的切入对于解读晏几道词中的“愁”和词人内在心灵的丰富生命情感具有独特的作用。从意象的叙写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情感本性的流动,分明可以感知晏几道就是一个“铅华销尽见天真”的伤心词人,在现实面前没有丝毫的做作,完露自己的真情,于事、于人、于景都真切感人,其至真至情的情感内容和艺术特色尤胜于传统艳情,在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我认为晏几道是位纯粹的词人,也是一个怀有“赤子之心”的词人,不屈服权贵,不流于世俗,只为本心而活,只为内在真挚情感而生,不求惊天动地,但求无愧于心。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全宋词》[M].中华书局,1999

[2]张惠言《词选》 [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王焕献《小山词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4]陈延焯《白雨斋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5]王国维《人间词话》 [M].三联书社,2006

[本文系本科生创新科研基金项目 课题编号:GSWX-14-11-2]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