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音乐二声部歌曲教学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改革,中高年级逐渐涉及二声部合唱教学。二声部合唱教学是小学中高年级唱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二声部教学会占用较多课堂时间,二声部教学的难度比较大,有的老师只是进行单声部主旋律的学唱,有的老师自己直接演唱第二声部,以减小二声部合唱的难度。长此以往,学生的音乐基础差、缺乏互相合作的意识,对于合唱更是没有任何概念。笔者认为开展小学音乐课二声部教学尤为重要,这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很大帮助,学生也能在合唱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在和声中体会到音乐的美妙。就此,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和名教师们的上课的经验,认为老师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要注意多培养学生的合唱兴趣和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学会“用音乐的手段解决音乐的问题”,可以从旋律入手,也可以从节奏入手。低年级段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我们就可以从模仿开始,让学生在认真聆听的基础上,模仿旋律,模仿节奏。从而让学生形成音高的概念和节奏的概念,为以后的声部教学打好基础。比如,在低年级的音乐课上,在教学歌曲时,因为学生不认识乐谱,我们可以自己用“啦”先唱一句旋律,然后让学生模仿唱,用这种方法先唱一两遍歌曲的旋律,再让学生演唱歌词。这样坚持训练,会让学生逐步形成音有高有低的概念。在进行节奏教学时,也可以从模仿入手,不需要讲什么理论的东西,只要让学生用小耳朵认真听,再认真模仿就行,在听和模仿的时候,学生就对节奏形成了自己的概念,并且通过模仿表达了自己的理解。比如,二年级一首欣赏曲《口哨与小狗》,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如果口哨声和小狗的叫声一起出现会怎么样呢,我让一组学生模仿口哨声,另一组同学模仿小狗的叫声,相互配合,给他们一个四拍的节奏,让他们一起进行。在节奏掌握以后,我再给了他们一个音高,让他们再试试着相互配合唱一唱。这样就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学生在学习时积极性很好,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了不同声部间相互配合的情感体验。虽然这样的声部体验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二声部合唱,但是坚持训练的话,就会让学生形成声部的概念,为三年级真正出现的声部教学打好基础。
2 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音准概念
要唱好合唱,让学生把音唱准是基本的条件。在小学低年级段,教师就要开始培养学生的合唱意识,加强音准的训练,加强识谱唱谱的能力。但过分地让学生练习唱音阶会比较枯燥,所以要结合歌唱、游戏、律动等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音高、音准、节奏感等的培养,让学生从最简单的训练开始,从“低起点”开始,逐步达到“高落点”。
例如,苏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材就已经有了柯达伊的手势学习,这个手势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合唱教学。学生从一开始学习歌谱,就可以进行二声部的单音训练,利用手势引导学生,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枯燥。让学生从小就感受这种合作的学习,感受二声部单音的演唱效果,可以使低年级段的学生对歌唱的兴趣非常浓厚,也可以在低年段就多多进行部分歌谱的演唱,为以后的歌谱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3 音乐教学方法要由易到难,实施阶梯式教学
3.1轮唱过渡,奠定基础
合唱教学可以从轮唱开始,逐步过渡到多声部合唱。轮唱是合唱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特点是各个声部有规则的相互模仿,也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歌曲《恰利利恰利》的二声部时,就先把合唱改成了轮唱。相隔一小节模仿,让学生先做老师的小回声。跟着教师后面唱,好像老师的回声一样,这样学生的音高和节奏问题一下子都解决了,而且在演唱时,提醒学生模仿回声的效果,也必免了声部间音量相互干扰的问题。在学生跟我之间唱熟以后,我再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相同的轮唱教学。在熟练掌握之后,我开始让学生看着我变戏法,把第二声部的两个八分音符改成了四个十六分符,然后用相同的轮唱法再进行训练。最后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把第一声的每小节的尾音变个戏法,用连音线延长到下一个小节,就形成了原来的二声部合唱。这样由易到难的阶梯式训练,学生非常容易掌握。而且避免了二声部合唱训练的枯燥。
3.2节奏简化,由易到难
合唱歌曲中的,我们可以把一些复杂的节奏先简单化。先掌握简单的,再由易到难,去解节奏训练也是一个难点。因为两个声部不可能都是一样的节奏在同时进行。那么决复杂的。比如,可以先把四个十六分音符“×××× ×”改成两个八分音符“×× ×”,在熟练掌握之后,再把两个八分音符还原成四个十六分音符。这样给学生铺设一个台阶,降低了难度,乐于让学生接受,同时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4 形象指导,让学生易于接受
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段的学生,他们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我们呈现给他们的音乐最好是具体的,形象化的东西。可是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是无形的,抽象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时必须动动脑子,想想办法,尽量把无形的旋律通过有形的,可视的,可感觉的形象的东西表现出来。比如,在教学《恰利利恰利》这首歌曲时,第一声部的:“啦啦 啦”我让男生唱,并且故意在范唱时模仿男生低沉的粗粗的嗓音,同时提醒男生边唱边做锄地的动作,而紧跟着的第二声部的“啦啦啦啦 啦”我让女声唱,并且让学生尽量表现出女声的特点,轻巧的,细细的的声音,并同时让她们做撒种子的动作。这样结合歌词的形象指导,就让学生比较容易领悟,也非常受学生的欢迎,易于被他们接受。
5 有效利用钢琴,把握各声部旋律,培养学生的听辩能力
会听,才会唱好歌曲。学生在初步练习歌曲的合唱时,不容易把握各自声部的旋律,就会“跑调”。 在分声部教学时我们要有效利用钢琴,让他们多听,听录音、听教师范唱、听琴弹奏、听同学唱歌,听钢琴弹辨,在比较中掌握自己声部的音高,从而帮助学生在听的基础上解决音准问题,在不断地聆听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耳朵”。
总之,二声部合唱教学在小学中年级段音乐课堂教学中是一个新增内容,也是一大难点,所以需要我们花更多的心思去探索解决。除了对学生的要求外,教师也应当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满腔的热情、不懈的努力,坚持不懈地投身其中。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日积月累的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并结合训练对作品作一些艺术处理,最终将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提高到更理想的一个层次。
奋斗在一线的音乐教师们,让我们相互借鉴成功经验,丰富自身的课堂教学,从而使我们的小学课堂合唱教学以崭新的模式面对我们的学生,实现知识技能与审美教育的完美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