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校园文化交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校园文化交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它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良好的高职校园文化,有利于积极向上的职业院校精神和职业文化氛围的形成,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学校而言,教学生学会做人是德育工作的目标所在,德育因做人的需要而发生,也因做人的要求而发展,德育工作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对学生成长而言,将德育工作寓教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就能更有效地教育人、引导人。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由于办学历史不长,许多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准确定位,找到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使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成为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及其德育功能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不仅应具有高等教育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还必须强调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它的立足点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社会区域为依托。因此,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和理想追求,应尽可能突出“职业”的特点,融进更多的职业特征,诸如: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等。发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不仅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特点,还要重视学生的集体心理特征,要运用集体合力,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要协调人际关系,建立心理共容的班集体;要运用心理连动原理,扩大德育工作的影响力。其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育的导向功能。校园文化能借助精神纽带和心理势场,吸引、团结校内所有成员,通过激发每个人对学校的真挚感情而把校园和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培养他们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校园内建立起高度和谐、信任、理解、互尊的群体氛围。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与活动,使校园文化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受广大青年学生欢迎的新载体,并从而引导他们在成长与成才的道路上实现目标远大、方向正确的目的。这种教育的导向功能主要表现为它们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暗示渗透。

2、行为的约束功能。校园文化的约束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显性的制度文化的直接约束,即学校各级各类组织的管理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规范;二是隐性的校园文化氛围的间接约束,即通过校园风气和舆论而形成的潜在行为规则,是学校实现科学管理的前提。通过创造一致的精神气候和融洽的文化氛围,以消除从心理和情绪上的自扰和相互摩擦,减少内耗,协调人际关系,使个体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开掘和发挥。

3、实践的促进功能。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体现在师生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上,更体现在师生参与创造校园文化的交往活动之中,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和极强的影响力。校园文化活动能将学生课堂内的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学生在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宣传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各种实际工作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为今后走向社会胜任工作奠定基础。

4、情感的陶冶功能。整洁优美的校容校貌、现代先进的设施装备、井井有条的校园秩序、品高业精的师表形象、求实进取的敬业精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谐融洽的人际交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等,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使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更加热爱学校、热爱生活。这些熏陶虽然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但它也是深刻的沁人心脾的教育,其思想教育功能是其他方面难以替代的。

二、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德育功能的发挥

德育的核心任务是要赋予每一个社会成员以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以引导个体成为一个独立的、对社会有益的人。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对社会文化反复选择、提炼后,加以吸收和统合,并融会了科学人文精神和个性特色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结构,是高职院校本质的集中表现形式,是高职院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传统以及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

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在不同形态的德育因素之中,蕴涵着德育目标的内容,其物质形态具有直观形象性、随意性、多元性和持久性等文化特点,具有优化高职校园教育环境、调节师生心态、陶冶情感并达到寓教于景的作用;其非物质形态是指人们的文化感受,是文化的真正灵魂。一所学校,其群体的组织结构、典章制度都体现、折射出其思想意识层面的内涵和理念。群体的文化素养、专业技术水平、群体的价值观、群体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感、归属感、义务感、责任感等等,都是校园文化无形的存在形式,这些无形的客观存在综合地形成校园意识形态的整体,表现为士气、风气、氛围、传统等等,它影响同化着群体中的每个个体,这是文化真正的力量所在。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与学校德育目标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德育目标逐步落实的渐进过程。其德育功能的发挥应当注意:

1、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即既要重视高等学校作为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应具有的文化品味、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更应注重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追求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交融,学术气氛与实践氛围相辅相成的职业教育文化,为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创造优良环境。

2、校园文化应侧重价值观的引导。在社会变革时期,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公众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的改变。高校德育对象也是如此,高职学生的思想比较复杂,其心理特征是动态多变的,高职校园文化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学生拨除雾障,促进他们健康成才。校园文化不仅要满足学生对科技、文化、娱乐、艺术等方面的需求,还要融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内容,渗透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

3、校园文化要满足求知欲望。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是高职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由于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所以校园文化就成了学生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渠道,成为学生探求书本以外知识的辅助课堂,使高职学生能通过校园文化来进一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4、校园文化必须满足愉悦要求。校园文化建设要在活跃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基础上向广度扩展,在校园环境建设、人际关系协调等方面满足学生的愉悦要求。就校园环境而论,硬件建设既要实用,又要蕴涵浓郁的文化气息。校园的绿化与学校的整体建筑相协调,要突破单纯的实用主义观点,赋予物质设施以文化内涵。校园文化在寓教于乐、满足学生愉悦要求的同时,还要使文化活动上档次,升品位,要以提高职业能力、增长专业知识、陶冶学生情操为主要建设目标。

5、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优良的风气和严格的管理。首先要培养严谨的学风,要使所有学生经过教育训练感受到严谨、认真的学习和技能训练是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的基础,增强其学习的紧迫感和压力感;同时,对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要有明确、科学的要求,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具有可操作性的督教、督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学校领导、教师、管理者、学生都有各自的规范化要求,从而逐步培养整体良好的教风、学风。其次要用严格的组织纪律,培养学生严谨的生活和行为作风。组织纪律贯穿于学校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各项组织纪律要求都是完整的、科学的、明确的,而且有可行的督导措施,以保证各项纪律要求的落实。

总之,良好的校园文化能真实合理地体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在充满生机的环境下完善个体的发展,使人们在生活学习中,能感受到宽松、和谐、生动和富有情趣的氛围,又能感受到严谨而合乎人情的校园风气,以使校园形成全方位的良好教育情境,用这种情境引导学生提高认识水平,进行文明行为的教育和训练,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内心世界,使其形成牢固的道德观念、崇高的思想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人格精神,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发挥高职院校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