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目标问题与理性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目标问题与理性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个设计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正如人们依照要事第一的原则来提高做事效率一样,人总是选择先满足最迫切的需要。如果需求的愿望不可能、也不应该被无条件和无限度地满足,又为何要刻意地要求在每件设计中都将所有问题一一解决呢?这种人为拔高的期望值可以说是“泛设计”的典型代表,它让人在设计中难以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

当立体构成课程这类的基础课程教学结束以后,曾有人这样认为构思不过就是想法、定位不过就是说明、设计程序不过就是步骤、设计方法不过就是表现,笔者认为,有这样的想法可以说对设计本质的认识与理解还存在着根本性的错误与盲点。设计中的问题不能回避,也不能一概而论,要将问题作归纳和简化,设计方向才会明确。但对设计做较全面的认识与理解需要方法论,教学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如何在“泛设计”中找到目标突破口,用科学的方法对作品做理性的设计值得我们加倍关注和反思,就此,笔者以立体构成教学相关问题为例对其做初步探讨与思考。

(一)“目标问题”的针对性确立

1 确立“目标问题”能有效地控制设计中的“泛设计”现象。

无论是立体构成教学还是立体构成设计,都需要理性的思考。平时设计中提出的问题就是我们将要捕捉的设计目标。问题有多种,主要的与次要的,其中最符合设计要求和最能体现设计思想的就是“目标问题”。诚然,该设计目标应当可以旁及其它问题的一个或几个关联对象,其目标的定位应该是以解决相对单一的问题来设定的。

2 目标问题的确立有利于设计目标的单纯,有利于解决问题。

笔者以为,确立“目标问题”相当重要,好比人们吃饭,饥饿了就需要进食,这个饥饿感就相当于设计的需求。你选择的进食地点或是食堂,或是快餐店,或是家里,而你在一个时间内只能选择个进食地点,这个地点就相当于你确定的设计方向,用餐时,不能把菜单上的主食和菜品全要完,你需要选择主食和菜品,那么,它就相当于确定你的设计的“目标问题”。菜品越少容易吃得越快,你的选择就越容易完成,这正是确立“目标问题”的好处。

与学生相比,教师相对容易发现并明确“目标问题”。引导学生在设计方向上有正确的开端需要用策略和方法去指导学生做问题简化的选择。这种简化并不是强调越少越好,而是类似人们吃自助餐一样,懂得适可而止。这样,才不会在众多的问题中做随意取舍。

以创作立体构成作品为例,针对同类型材质的创作,是归纳这类材质的突出特征作为立体构成作品的首要特征?还是把不同类型材质的特征进行类比,从而综合地运用各种原材做组合处理?是运用多种加工方法完成?还是只针对构成中某一局部的连接方式进行加工的优选?是从整体造型的设计上进行突破?还是在大构架内对各个细部做具体的控制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是“目标问题”在立体构成作品中的体现。只有针对这些“目标问题”去分析和研究解决的办法,设计才有方向,针对性才强,指向的受众才明确,设计和需求才能达成平衡。

作为教学引导者,教师是指导学生对特征进行归纳?还是让学生进行组合单体的类比分析?是告诉他们优选出哪种材料做设计,还是引导他们从宏观上进行控制?显而易见,这些归纳、类比、优选和适度的控制就是化复杂为简单之道。

(二)“目标问题”的归纳与简化

1 设计不是“想当然”,严密的逻辑性就是简捷有效的设计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把立体构成设计简单地理解为这类设计仅仅是画出一个造型。无疑,这种认识在无形中夸大了设计的随意性,甚至以为设计可以轻而易举。其实,无论哪种设计,笔者认为都应当把它当作是一个严谨的活动,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工程。教学中有些学习者从设计系统中只是抽出了一个枝节就把它理解为整个森林,忽视了设计的系统性和逻辑关联,包括设计力学、材料学、市场学、心理学、方法论和设计法等等,从而走了不少弯路。

2 立体构成中造型设计的思考与形态简化

在做立体构成设计作品时,有些学生为了强调作品形体的大气,在造型支撑面上使用很多支撑点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约瑟夫・艾尔伯斯曾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三条腿就能站稳的情况下还要用四条腿呢?”教师希望给学生的启示是支撑的稳定性并不是取决于数量,数量选择的多少要依据设计的具体定位而非造型需要决定。那么,这个目标问题的确立实质上给学生指示了一个思维调整的方向:不是说所有的支撑都需要“四条腿”,也不是说所有的支撑都不需要“四条腿”,“三条腿”和“四条腿”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关联。

解决这类“目标问题”需要对造型进行归纳和简化思考,那就是:让设计目标明确、解决相对单一的问题,让设计语言清晰明了、让造型形态单纯。

威廉・瓦根费尔德认为由功能产生形式,这是对形式和功能的设计的明确要求,将造型简化到它最简单的要素――球体、圆柱体、立方体、圆锥体――这种简化提供了一个必要的比较。笔者认为,立体构成设计造型同样要考虑到功能与形式的和谐统一。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往往需要“简单”的思考,简单使得功能得到强化、视觉效果更为突出、设计语义相对明了、触觉状态也更加的舒适。简单的形态并不意味着对设计要求的忽视,也不是形式上的板结和视觉上的枯燥。

1立体构成造型形态的简化,是指在造型设计中要舍弃无用的附加造型。

虽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存在性,每根线条和体块都有它的语义,但任何多余的线条和体块与不贴切的装饰都是多余的。在立体构成设计中,若过分讲究造型的复杂性往往会导致过度设计而失去形体原有的空间感。形态的简化要以设计理念为指导,造型形态的美感,要与功能相联系、靠设计美学和工程美学原则来体现。

2立体构成造型形态的简化,是以解决“目标问题”需要来确定造型形态。

简约的造型不只是简单的元素累加和应用,立体构成中的造型也不仅是简单的几何体堆积,那些以为选用“简单”的元素进行设计就可以达到简单的造型、或者选用“简单”的元素造型就可以使造型形态简化的认识是片面的。单纯作为一种风格是设计者解决了目标问题后产生的结果,而不是为了风格而风格。

立体构成设计作品的美学要求应当是简洁、精致、平衡的。这种“简单”的造型形态不是指设计风格,因为造型形态只是表象,达到简化造型有多重手段。设计中应该通过对材料特质的利用,给造型形态的简化以合理的表现。

笔者以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教导学生通过多做对材料与造型关系的研究练习,比如对“材料的经济使用”设计,加强对立体造型形态的简化认识达到简约精致的目的。

(三)理性设计观念的树立

有的同学靠感觉来判断,凭想法作推测,设计时感性成分过多理性成分少,这并不符合现代设计原理。笔者认为可用三条行为方法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学生全面的思考习惯和建立理性的设计观,即“独立思考”、“从他人角度思考”、“保持自己思想的统一性”。因为理性的思考离不开哲学的智慧,设计也是如此。

构成设计牵涉的学科知识很多,促使设计者要具备优秀的素质,在具体执行时才能全面地思考问题,反复推敲设计。其设计认识和观念的建立尤为重要。认识,就要分析、扬弃,这需要理性。构成设计没有经过理性的思考,将会是一种变调的设计。

笔者认为立体构成课程开设的目的不仅是培训学生设计出实用性强的立体作品,更该注重对立体构成设计与制作所能带给学生的思维锻炼。因为那些在潮流和时尚的驱动下所制造出来的具有自我陶醉性质的设计作品,容易落入“过度设计”的境地。

为了避免“不小心”地落入“过度”设计,设计者需要学会对“过度”设计进行控制。这要求我们无论课堂内还是课堂外,都要用批判的观点去审视设计,包括自己的设计,勇于面对、正面剖析。当然。假如你对你的立体构成作品有别扭的感觉,那就需要反思是我们在构思过程中知识运用不合理、不充分,还是对各环节的关联和各自的作用还不够明白。

笔者对立体构成设计乃至设计中“理性”二字的认识是:严密的市场调研、系统的科学分析、合理的功能布局、严谨的物件构成、逻辑的造型细节、简洁的外观视觉。

作为教师,如果不了解设计的过程或站在现在的立场上看待成品设计,在认识和理解上如果主观臆断,“目标问题”就会偏离它应有的方向,就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以致于使他们在设计的观念上产生偏差。我们发现,将“目标问题”简单化后选择多了,思路宽了。虽然设计要考虑很多问题,但逻辑条理可以帮你作合理取舍与权衡,设计追求的严密并不是在主观上将设计复杂化,而是为了在逻辑的引导下使设计思路更简捷有效。笔者以为,目标的简单和理性的设计观是设计教学之道,它的思想性和设计的方法论适用于每一种设计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