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议英汉被动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拟就英汉语的被动意义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归纳、分析和探讨。英汉语的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二是表达被动含义的主动形式,即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该文从英语是形态型语言,汉语是语义型语言进行分析。
关键词: 被动意义 被动句 有标志 无标志
一、引言
英语和汉语中的被动句在两种语言中都是重要的句式。王还(1990:439)利用英汉语小说对英语被动句的使用频率和汉语“被”字句的使用频率进行了粗略统计。根据这个统计,在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开头前30页有135个被动句,在莫恩姆的《人性的枷锁》前40页中有115个被动句,两本小说的70页平均下来,大约每页3―4句。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老舍用“被”字句是用得比较多的,他的《骆驼祥子》共211页,其中“被”字句近100句,平均2―3页1句。从这个统计来看,英语被动句的使用频率比汉语“被”字句的使用频率要高得多。
在英语科技文章中,被动语态使用得更为广泛。陈定安(1998:145)提到,根据国外语言学家的统计,在英语理工类教科书的限定动词中,至少有1/3用的是被动语态。他进一步指出科技英语大量使用被动语态的原因是:一,科技作品注重客观事实,而被动语态比主动语态少了许多主观色彩;二,被动结构突出主要论证,说明对象,引人注目;三,很多情况下被动结构比主动结构更简短。其实包括科技文体的英语正式文体在写作中采用被动语态的情况很多。而汉语中被动句用得少,其一因为“被”这个字常常对动作承受者有不利影响的动作连用,其二因为许多具有被动含义的句子可以用主动形式来表达。
汉语的“被”字式与英语的“被动式”有相同之处,一般情况下可以互译,但二者并不完全对等。英语中的许多“被动”句不能用汉语的“被”字式来表达。在英语里,常常有使用英语的主动句表达被动含义的做法,而在汉语里,也常常使用主动句表达被动含义。因此在进行英语与汉语的“被动”方面的比较时,不仅要对两种语言的被动句进行比较,而且要分析英汉语表达被动含义的其他形式。下面,就英语与汉语被动含义的各种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二、英语和汉语表达被动含义的基本句型
1.英语表达被动含义的基本句型。
(1)受事者N+Be+V-en分词+by+施事者:及物动词的被动语态是英语中表达被动含义的主要形式,这种被动句的主语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承受者。在英语里,动词实施了被动化,受事者被提升到主语的位置而生成了英语的被动句式。此外,凡是不需提到施事者、不愿提到施事者、无法知道施事者、或是为了便于上下文衔接等情况下,一般都会采用没有施事者出现的被动句。e.g.He was murdered by Tom.
(2)受事者N+其他助词(get/become)+V-en分词(+介词+施事者):这一结构要表达的是一种动态,即表达某一主语既是事件中受动作影响的客体,又是动作的控制者,所以用其他助动词来代替Be动词以保持语言的同构性。
1)“get/become+V-en分词”:一般指动作的结果而非动作本身,常含有最后终于突然发生、不期而遇等意义。e.g.My watch got broken while I was playing basketball.
2)“get/become+V-en分词”:可以表示状态的渐变,强调动作过程。e.g.The more I hear,the more I get troubled.
2.汉语作为一种语义型语言,是没有形态变化的。汉语在表达被动含义的语法关系时保留着许多词汇化手段,如虚词,“被”就是汉语虚词中重要的一员。凡是有形式标志词“被、受、挨、遭、由、给、叫、加以、予以、得到、受到、遭到、蒙受、为……所、被……所、是……的、在……中”等的句子被称为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即受事N+“被”(受、挨)+动词。如:“她被抓走了”;“他受到老师的表扬”。
三、英语、汉语表达被动含义的各种非被动形式
1.英语表达被动含义的非被动形式。
(1)主动语态形式的动词
1)被动性动词:被动性动词的主语通常都是物,这类动词在句中表达被动概念(即主语是动作的受者,如text是reads承受者,the book是sell的受者等)。e.g.The full text reads as follows.
2)被动反身动词:用反身代词作宾语的动词称之为反身代词。在形式上反身动词用主动语态(因为没有使用be+P.P),但从语义上讲,因主语的主体既是动作的行为者也是动作的接收者,所以与被动语态的概念有相似之处。e.g.Little Albert is only four,but he can feed himself and dress himself.
3)表达被动概念的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在形式上是主动的,但在语义上有时可以表达被动概念。英语中有不少既可以作不及物动词,用被动形式表达被动概念,也可以作不及物动词用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概念。e.g.Her cap blew (=was blown) off.
(2)不定式的主动语态表达被动意义
1)be+inf.:e.g.I am to blame.
2)there be+(pro)n+inf.这种结构中,不定式也是作名/代词的后置修饰语。当不定式和名/代词是动宾关系时,不定式可用被动语态,也可用主动语态,通常意义不变。e.g.There is a lot of work to do(=to be done).
3)be+adj.+inf.这种结构中不定式作状语,修饰前面的谓语形容词。句子的主语通常是不定式的逻辑宾语。这种不定式通常用主动式表被动意义。e.g.This apple is not hot to eat.
(3)动名词的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
动名词在need,want,require,deserve,bear等动词后作宾语时,和在动词短语be in need of, be worth 以及介词 past,beyond后面,常表示被动意义。e.g. My watch needs repairing.
(4)表示被动意义的形容词有两种类型
1)以-able,-ible结尾的形容词多来自及物动词,表所修饰或表述的名词承受某一动作。e.g.The tall tree is visible from a distance.
2)是作形容词用的及物动词的-ed分词,表示所修饰或表述的名词承受某一动作所产生的结果或状况具有被动意义。e.g.The injured man was his father.
(5)副词:表示被动意义的副词也有两种类型。
1)是由以-able,-ible结尾的形容词派生的副词,e.g.eatable,visible,presumably,等。e.g.The food is eatable.
2)由Vt的-ed分词派生的副词,如allegedly,undoubtedly等。e.g.The fire,reportedly(=it is reported),has caused a tall of 15 lives.
及物动词的被动语态是英语中表达被动意义的主要形式。但如前所述的表达被动意义的非被动形式说明英语被动语态的使用不是以句法结构为依据的,而是以语义为主要依据的。
2.汉语表达被动意义的非被动形式。
汉语中除了带有“被动”其他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以外,还有无“被”字或其他形式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采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陈定安(第147页)称其为“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式”。无论是理论文字还是文学语言、日常对话,这种句式俯拾皆是。
(1)N(无生命)受事+V:如:“你要的那本书买了”;“粮食生产必须抓得很紧很紧”。
(2)N(有生命)受事+V:如:“鸡杀了”;“小偷抓住了”。
四、结语
综上,英语的被动意义的形式和汉语被动意义的形式都可以分成两种: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式(表达被动含义的主动形式)。下面从英汉语的性质来对比英汉语被动句。
1.英语是形态型语言,有形态变化(包括格的变化等),所以在表被动意义时,不需要区分受事是有生命还是无生命,也无需区分受事与动作之间的关系是有标关联还是无标关联。汉语作为一种语义型语言,是没有形态变化的,一些被动关系要靠虚词即引出施动者的被动介词来表示如“被”、“让”、“叫”、“给”、“由”等(形式主动、意义被动的句子除外)
2.英语对被动意义采用的语法手段包括变换语序、动词的形态变化及使用半独立的虚词。汉语对表达被动概念采用的语法手段主要是变化语序,在有的情况下使用虚词。
3.英语是形态丰富的语言,词的内部形态变化繁多,其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主要靠词的内部标记来体现。汉语的情况则大不相同,因其具有象形文字的特点,不能靠词的内部形态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多数情况下靠词与词之间的逻辑事理,靠思辨去理解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无标记的被动结构就属于这种情况。
语法学家Jespersen(1924:78)曾中肯地指出:“语言的一个优点,就是它的灵活性(flexibility)。”语言的各种可能形式,给人们提供了灵活多样的表达手段,丰富了语言的内容,使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交际活动。英汉语表达被动意义的多种形式,其实用意义是很大的。根据不同的上下文、不同的实际场合和传达信息的不同,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对我们学习和使用英语,通顺地进行汉译英、英译汉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Jesperson,O.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M].London: Allen & Unwin,1924:78.
[2]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3]王还.英语和汉语的被动句,《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