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联合子宫峡部环形捆扎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联合子宫峡部环形捆扎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分析子宫压迫缝合术联合子宫峡部环形捆扎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8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止血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使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联合子宫峡部环形捆扎术,对照组采取常规止血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成功治疗率为9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子宫压迫缝合; 子宫峡部环形捆扎; 止血

中图分类号 R719.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9-0032-02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500 ml,剖宫产>1000 ml,为分娩期最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1]。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2]。目前,产后出血治疗目的在于尽量保留产妇子宫,保持其器官完整性,降低患者死亡率[3]。产后出血常规治疗以纱布填塞子宫、选择性动脉栓塞为主,无效者采取子宫切除术治疗,将严重损害患者解剖和生理功能[4]。子宫压迫缝合联合子宫峡部环形技术可大大减少产后出血,止血效果明显,操作简单方便。2013年10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产后出血患者采用该技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8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止血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年龄22~31岁,平均(26.55±2.33)岁。孕周37~41周,平均(39.02±0.52)周。分娩史1~3次,平均(1.23±0.35)次。分娩方式:剖宫产35例,自然分娩55例。对照组年龄23~30岁,平均 (25.31±2.89)岁。孕周37~40周,平均(39.51±0.25)周。分娩史1~2次,平均(1.00±0.22)次。分娩方式:剖宫产36例,自然分娩54例。两组患者年龄、平均孕周、分娩史及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适应证

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引起的产后出血。

1.3 方法

产后出血患者首先给予按摩子宫、使用缩宫素、止血药等处理措施。对照组取常规止血方法,包括:肛塞米索前列醇配合纱布填塞、结扎子宫动脉等。观察组使用子宫压迫缝合术,于缝合前将子宫托出腹腔,实施子宫压迫试验,若患者子宫在加压后可基本止血,可确保较高的止血成功率。术中下推膀胱腹膜反折,充分暴露子宫下段,于右侧子宫切口下缘2 cm,子宫内侧3 cm,子宫前壁进针,后壁出针,至宫底部右侧相对应位置,于子宫后壁进针前壁出针,同法处理子宫左侧,缝合切口上下缘。缝合后,进行加压宫体,将两根缝合线收紧,观察无出血后,即可打结。同时行子宫下段,宫颈峡部行环形捆扎术:从子宫切口下缘2~3 cm,子宫外侧0.5~1 cm阔韧带内无血管处前壁进针,后壁出针,将缝线绕至左侧相对应处后壁进针前壁出针打结,将子宫放回腹腔,观察时间为10 min,若无出血后,即可关腹。

1.4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产后出血成功治疗率;记录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住院天数等;统计发热、血性恶露、子宫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

1.5 疗效判断标准

(1)有效:子宫整体收缩良好,切口无渗血,阴道30 min内出血量50 ml,体征不平稳等。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成功治疗率

观察组成功治疗89例(98.89%),失败1例(1.11%);对照组成功治疗74例(82.22%),失败16例(17.78%);观察组成功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发热、血性恶露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孕妇分娩期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紧急、变化快,成为产后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采取早期诊治措施,才能促进产妇产后机体恢复,充分改善产妇预后。产后出血病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5]。相关研究表明,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最主要原因,因此,产后出血的主要治疗手段为促进子宫收缩[6]。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产妇用力过度,消耗过多的精力,产后产妇自身机体虚弱,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常规方法很难达到满意止血效果。

研究表明,子宫压迫缝合术的技术基础即为纵向机械性压迫子宫壁弓状血管,有效减少其血流,从而形成局部血栓,压迫并关闭血窦,达到成功止血的目的[7]。子宫压迫缝合术首次提出来源于英国Milton Keynes医院,此技术作为控制出血的缝合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高、手术快、出血少、并发症少、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等优势。目前,子宫压迫缝合术广泛应用于产后出血中,可获取较高的临床疗效。产后出血患者使用缩宫素、按摩子宫等常规方法无效后,立即使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迅速控制血流量,诱导血栓形成,进而实现良好的止血效果。 笔者所在医院将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改良,缝线在子宫底部穿过浆肌层固定缝合线,避免缝线脱落引起其他器官和系统的套叠。且缝线只在浆膜层和肌层内穿行,与子宫黏膜层无接触。减少了宫腔异物所引起的副作用。另外对子宫体部左右缝合,压迫,止血效果更明显。对子宫峡部环形捆扎,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减少了子宫血流,止血效果更明显。对难治性子宫出血如中央型或凶险型前置胎盘引起的产后出血采用此方法同样可取得满意止血效果,避免了子宫切除。魏红等[8]认为,子宫压迫缝合效果更优于结扎、介入治疗等止血方法,其机体损伤小,技术要求更低,适用于基层医院。

本研究表明,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57.09±15.66)min、(59.04±17.33)min,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888.55±133.42)ml、(36.32±15.21)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50.32±227.53)ml、(48.75±18.4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刘艳,蒋小亚,吴婉林,等.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2):155-157.

[2]王秀花,刘萍.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4,13(20):2724-2725.

[3]张秀梅.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5(1):215.

[4]许云平.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78-79.

[5]王淑婷,赵妍,王谢桐,等.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3,16(8):457-460.

[6]李美莹,郑剑兰,付景丽,等.Zheng子宫压迫缝合术救治产后出血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4,25(29):4045-4047.

[7]余祯秀,谭晓燕,杨红兵,等.子宫压迫缝合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24(10):4707-4709.

[8]魏红,戴哲凡,黄修治.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4,23(7):18-19.

(收稿日期:2015-03-21) (编辑: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