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云南大理白族民居视觉审美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云南大理白族民居视觉审美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注:该论文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云南少数民族图案暨图形元素保护性整理与开发运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云南大理白族民居是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的建筑瑰宝,其造型独特、格调素雅、装饰精美,功能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审美韵味和研究价值。本文从视觉审美角度出发,意义在于对其装饰图案、装饰色彩、造型特征、造物观念和审美取向进行深层的挖掘,为现代开发运用奠定一定基础。

一、白族民居造型特征分析

1.朝向

白族建房是非常讲究朝向的,“正房要靠山,才能坐得起人家”的思想至今影响着一辈人。怀特说:“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种族的每一个成员从他降临人世的那一刻起,便生存于一定的气候、地形、动植物地带的自然环境中,同时也进入一个由一定信仰、习俗、工具、艺术表达形式等所组成的文化环境”。白族民居朝向体现的是因地制宜的环境适应性,在元明清时期,就已经注意到与地域环境相适应,这种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相适应的建筑模式在现今的白族建筑中有着直接的体现。白族民居的主房一般是坐西向东,按东西轴线布置房屋,重院则按照南北轴线深入,这与大理地处由北向南的横断山脉帚形山系形成的山谷坝子的特点有关,依山傍水,必然坐西向东。

2.造型形式

白族以家庭为单位自成院落,现代白族民居的形式主要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等,其中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是最能代表白族建筑风格的样式。三坊一照壁的正房习惯向东,在正对正房的前方有一座稍低于正房的照壁。四合五天井由四栋两层楼房的垂直结合,围出一个大天井,两栋楼房的交接处又围出一个楼阁,合计为五个天井。

3.形式美感

建筑造型的个性化是形成建筑视觉美和独特风格的基础,是审美价值的重要体现①,白族民居多为封闭式建筑,材料多为土木结构的砖瓦房,粉墙画壁、富于装饰,形式美感美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对称均衡

白族民居建筑因地制宜,牢固美观,既结构严谨又不失大气,在造型上多采用对称式,如“一正两耳”“三坊一照壁”,给人一种均匀得体的视觉美感。

(2)典雅庄重

白族人民崇尚白色,民居一律青瓦白墙淡墨画,造型大方,庄重而又富于变化,配上素雅的装饰图案,彰显一种朴素、典雅的美感。

(3)节奏韵律感

白族民居建筑,土木建筑由斜顶青瓦造型,主房,厢房,照壁,大门、围墙等建筑高低错落有致,立面丰富多采,有较强的韵律感,色彩淡雅,形成清心悦目、优美和谐的居住环境。

(4)静谧素雅,与世无争的含蓄美

白族民居的大门开在东北角上,入口曲折,由外部进入内部,有一个过渡空间,称为门道,门道的尽头是一面矮墙,干净的白石灰墙上会有水墨画或者书有文字,墙角多有一株翠竹,形成一个引人入胜的空间,这种空间增加了户内的隐秘性和安全性,达到一种与世无争的含蓄美。

三、民居的装饰美

白族民居外观装饰精美,主要有彩绘、水墨画,题材多取于自然,主要是动物和植物纹样,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香草纹、云水纹、蝠纹、鹤纹、如意纹等。

1.外观淡雅祥和的彩绘

彩绘是白族民居的一大特色,遍布于山墙、门楼、屋檐等,技法多为平涂,少有干擦,色彩以黑或蓝灰为主,多做渐变处理。图案主要有角隅纹样、适合纹样、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题材多取于自然,主要是动物和植物纹样,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香草纹、蝠纹、鹤纹等。造型上主要是对称式和均衡式两种,显现出一种均衡、宁静、素雅之美。

2.内部材美工巧的木雕

白族民居装饰中,木雕是普遍采用的装饰手法之一,主要用于格子门、耍头、栏杆等部位。装饰手法上主要有浮雕式和透漏式两种,装饰纹样主要有动物纹、植物纹、香草纹、八宝纹、人物以及生活场景等,香草纹样然作为装饰的主题材,造型上多与动物纹样结合,也取吉祥之意。

材美指的是在雕刻的过程中自然流露出材料自身的美感,工巧指的是木工技艺精湛,精雕细刻,整个木雕作品小巧别致,功能与审美得到完美的统一。白族木雕突出材料自身的特性,刷青漆,泛出材料的纹理和色泽,工艺水平非常高,图案线条流畅,雕饰精美,寓意丰富,具有传神之美,也反映出白族人崇尚自然,以自然为美的审美心理。

四、白族民居的色彩美

造物和色彩最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和文化信仰,白族尚白,以白为美,认为白色是纯洁和美丽的象征,这些在其建筑上有明显的体现。白族民居的外观装饰色彩主要用黑、白、灰三种色彩,这些在其山花图案以及淡墨画上有着直接体现。在山墙的山花和墙体的转角处,贴有很薄的灰色面砖,称为“金包玉”,整个外墙显得素洁大方、清新秀丽,最好的诠释了白族人民淡雅的审美意识。

白族很注重室内装修,色彩以浅暖色为基调,墙面和天棚以纯白、乳白为主,浅暖色的色调给人温暖、温馨、自然之感,居必常乐。

五、透过白族民居看白族人的造物观念和审美取向

建筑能反映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表征,是其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其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反映着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歌德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其本身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特征是建筑艺术重要的审美因素。

白族民居在发展中借鉴,但并不盲从,只吸收对其有益的部分,反映在民居建筑上,就是从最原始的追求实用的基础上升到追求实用与审美的统一,这也符合王安石的辨证观点“只要主客观条件许可,人们决不会‘谨此于止’地满足于实用价值,而总是企求实用――审美二者兼求并取”。现代的白族民居其实用性与审美性已经得到高度的统一。以照壁为例,既可挡风防盗采光,又可美化庭院。“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②,那么白族人民在建造其住所时也必然有其特定的审美标准和美学思想。人对建筑艺术的审美认识和审美情趣不仅来自建筑本身,环境也给予了建筑美丽而生动的神韵和光彩。建筑根植于环境之中,与环境有机统一②。建筑大师贝律铭说过:“一座好的建筑应该能适应周围的环境,它不是力求在那里表现自己,而是应该去改善、美化和丰富周围环境,这是设计一座建筑最起码的要求”。从这两点来看,鹤庆白族民居无疑是符合的。建筑外墙灰白相间,造型层次丰富,装饰题材以自然为主。以院子为例,是一种真实而实用的自然的人化,素净朴实,典致宁静,山花烂漫,绿色映衬,无论从其外观彩绘还是从其室内环境的再造,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同一个思想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自然观。

建筑文化艺术积淀了一个民族的性格与审美心理,对建筑的研究能使我们透过物质实体去深刻的把握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品质。白族民居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带给我们素雅、朴素自然的视觉感受,白族民居建筑稳重大方、庄重典雅、科学合理、协调美观,鲜明地反映了白族人民的审美取向,也充分表达了白族建筑风格的适应性和民族性。我们只有把握了白族民居文化的脉搏,研究才可能具有可性性和科学性,以后的开发运用也才不至于偏根离本。

注释

①卢梭.论科学与艺术[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7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1

参考文献

[1].建筑美学原理及应用[M].许祖华.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2].建筑艺术论[M].邓焱.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3].大理民居建筑文化及保护建设[J].蔡锡泽.大理师专学报.2001.

[4].多彩凝重的交响乐章――云南民族建筑[M].段炳昌,赵云芳,董秀团.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11.31

作者简介

李正周,学历:08级视觉传达专业研究生,所在院校: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