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郝堂村乡村建造的观察笔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郝堂村乡村建造的观察笔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一书中对奇拉古镇有过详细而生动的描述:

“奇拉的特征……沿着街道的房子,房子的门和窗,即使这些组成元素的本身不具备特别的美或者有什么珍贵奇异之处,但其排列有序的模样,却让它一个个停留在记忆中,其秘密如乐谱上的音符,每一个音符单一存在的时候无法表现出乐谱所拥有的变化,只有当视线追着一个接一个出现的元素,才能看出其模样”。如此的场景与体验同样出现在了郝堂村。

郝堂村位于河南信阳平桥区以南的山区中,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村落。村子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也没有文物古迹,但村落的基本格局还在:整个村庄或许是从东面的那棵百年大树发展起来的,村子有一条东西向的中心街道,街道两边多以一层的民居为主,沿街道向西走到尽头是一条河流,还有一些民居住宅零零散散地沿着南北向的小路散落着。通过李昌平的内置金融等前期系列实验,郝堂村在2011年迎来了发展新机遇,被列入信阳市平桥区政府抽检的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并率先开始了村庄新建设。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孙君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介入到郝堂村的建设之中。

现在,当我们游走于这座村庄之中,可以发现整个村子的改造都特别注重对美的发现与保留,而不是一味地用新代替旧。千百年形成的村落布局,凝固了历史沧桑和邻里关系;石砌矮墙,草搭长亭,体现着村庄的肌理;雨水冲刷,让砖石变得温润,留下了时间的痕迹。在这里,村庄最细微的美都受到了尊重。

郝堂村的乡建规划

郝堂村的整体规划是在借鉴“五山模式”的经验之上寻求新农村建设的新范式。规划的核心理念是改变以往“先生活后生产”、“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首要改善因长期掠夺性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益,提高生活质量。从对环境与生命的关怀入手,把文明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把环保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融入到村民的衣食住行当中,让每一个老百姓都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与发展中来,使村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考虑到可操作性,设计者们并不停留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理念,而是从农民的基础生活入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正是当地老百姓听得懂的生态宣言。当环境得到改善,村民才愿意接受村子的规划改造。因此,规划的整体策略从环境整治和保护更新开始,具体分为以下12条:村民自治、文化修复、建筑艺术、水利交通、生态环境、乡村规划、民俗文化、健康与生计、有机农业、金融互助、乡村旅游、乡村岗位培训。试图通过实践,把中央新农村建设精神具体化,成为推动三农问题的典范。具体的规划实施方案有以下几点:垃圾分类、中水回收、街景街道、河流整治、村规民约,可谓是“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布局+土壤植被”的全面改良。

郝堂村总面积16km2,2007年总人口2140人,中心村户数约140户,而改扩建户数约占到总户数的三分之一,其中以孙君参与设计的郝堂村1号院、2号院、3号院为代表。另外,新建建筑多为公共建筑,如郝堂村小学、村民养老院等,其中又以台湾建筑师谢英俊的风雨桥、岸芷宣茶室、郝堂村小学生态厕所为代表。以上两类建筑从建造材料到建构方式都不尽相同,反映出对乡村建设的差异化思考,而且所有的作品都和谐地与整个村落融为一体。下面选取其中的三个典型案例――2号院、3号院、风雨桥进行具体调查和深入研究。

郝堂村2号院

郝堂村2号院起名为“如莲茶斋”,顾名思义,房间的功能是提供喝茶和斋饭的场所。房屋布局为经典的L形,入口在西侧。门口的招牌朴素而别致:一个小小的屋檐搭着一个竖匾,角铁连接着竖匾和一根不直的原木立杆,菱形的木招牌用螺纹麻绳扭系在竖匾之下。

和村子的其他院落一样,2号院的围墙设计低矮,但材料使用丰富。错位堆砌的条石与红砖打底,上面的木桩一根根整齐摆放,据说是用来生火做饭的,圆木之上还有防止雨水直接渗透的瓦片。在改建过程中,设计师相当慎重地保留并整理了旧有的每一处夯土墙面,重新用混合一定配比水泥的夯土作为面层进行修复。而对于上层完全毁损的局部,则采用200mm×400mm的预制夯土块进行砌筑。

2号院的窗户也很有特色。暗红色的花岗岩毛面打底,堆砌到70cm左右,开始用夯土接着往上垒筑,开口的地方是窗户。由于原先的夯土墙厚度超过了35cm,15mm×15mm的木材也无法完全压顶,所以采用双樘木在上面再盖顶板的做法。窗户本身用杉木做成10mm×10mm的格子窗,上面继续用双樘木做过梁。过梁上面则选用施工简单的40mm×25mm的预制夯土砖。由于是夯土,屋檐是一定要出挑的。直接选用弯的木头来出挑屋檐的做法在豫南当地十分普遍,和长江以南的垂直式挑檐做法不尽相同。

事实上,2号院设计精确地描绘了农村生活的每一项配置和场景:保留下来的杨树;坐在屋檐下用餐的三两个人;来回奔跑的狗儿和地上啄食的鸡;内室里被蚊帐围护的甜睡小孩;天气不佳时,室外的茶道搬回主厅内,光线透过厚厚夯土墙上的木窗聚焦在榆木制成的茶几之上;院子的中庭就是一个岩石磨制而成的茶台,理茶的清水从石台的凹缝流过,滴落在地上,通过透水砖的缝隙流入到泥土当中;下雨天,雨水从屋檐淅淅沥沥滴落下来,打在墙角暗沟的青石板上……

郝堂村3号院

3号院与2号院相比,改造手法更加纯熟。从院落尺度来看,3号院略小于2号院。1号院和2号院的入口均布置在乡村的主路上,而3号院强调“隐”,院落的入口则隐藏在曲折的小路之中。穿过两侧茂盛的植物,一个木作坡檐的入口半隐半现,入口两侧还有改造之前的夯土围墙。

穿过3号院的木门,L形房屋组合的空白之处便是比想象之中还要小的院落。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这个院落被设计者精致地分为三个院子:竹园、青园、树园。顺着柱廊依次进入厢房、正厅、侧室、厨房观察一圈,才发现院子的布置与房间的格局大有技巧。

说设计者孙君是热爱生活的艺术家一点不为过,靠近主路的那一侧,密密实实地用碗口粗的竹子隔绝室外噪音与视线;紧挨着柱廊和厨房的外侧有一块菜园,清明时节脆黄的油菜花开得正好;继续前进几米进入侧室,是主人的书房,推开侧窗,可以看到一处嫩绿的芭蕉和后面碗口粗的一棵枣树。

窗户是光、风与人的对话,3号院所有的设计精华都体现在窗户这个建筑构件上,它浓缩了最多样化的行为要素。设计者在重新定义和设计窗户的时候,充分考虑了周围延伸出去的行为,以及室内外设计的整体联动,最后将焦点聚集在“窗”上,以捕捉空间内外的丰富表情。

郝堂村原来绝大部分的窗扇就是窗扇格子本身,杉木棂格中间固定玻璃,只可以向外看过去(传统的村屋由于可以通过门樘下的空隙来通风,不太需要通过窗户开合来通风)。设计者在对窗进行改造时,打破传统制式的固定概念,在1800mm×1800mm的窗洞中又开了一个满樘合页的小窗。坐在窗户边的书桌前,小窗可以打开,并看到外面的景色,风也可以进来,还可以闻得到青草香味,偶尔飞过的蜜蜂也会让寂静的空间充满生气。

在这里,我发现了被现代主义建筑所低估了的“窗”的新价值。这里的窗户是现实的,也是有诗意的,在符合所在环境的风土气候、社会宗族习俗乃至窗户的具体用途之外,还通过集合窗外已经存在的自然世界,让人们感受到窗户带来的接触世界的想象力,体验与世界融合的诗意氛围。这正是3号院书房的那扇窗带给我的体验。

郝堂村风雨桥

在大多数乡村建设的案例中,本着能耗低与造价低的双重考虑,建筑材料基本都来源于本地,而建造方式则采用可实施性强的当地传统工艺。郝堂村的建造也不例外,采用传统聚落民居的构建方式,材料也大多选自当地的石材、木材、夯土、粘结砖等。然而,台湾建筑师谢英俊在郝堂村的建筑实践,则用现代化的工业材料――钢材,与工业化的建构方式――轻钢体系,带给了郝堂村一些新鲜的东西。他主要设计并建造了三座建筑物:横跨溪流的风雨桥,莅临水池的岸芷轩茶室,以及郝堂村中学的生态厕所。

相比于前面的两个建筑案例,建筑师谢英俊的设计可谓是“高技派”。他的团队常民建筑致力于强化轻型钢结构系统的研发,提供施工便捷、建造快速、成本低廉、环保节能的轻钢体系。在郝堂村实践中,采用强化轻钢结构做房屋或建筑的骨架,并搭配轻型板材,其余材料则就地取材,施工时利用简单的工具即可建造。这种工业化的成规模的建筑预制标准构件,由于本身的材料及构造特性,可以减轻整体的荷载从而降低造价。更重要的是,这种建造体系在专业人员的施工指导下,农民可自主参与施工建设和后期装修,使村民在建造房屋的时候成为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既节省了建造成本,也激发出后期自主的多样性,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风雨桥位于中心街的尽端,横跨南北的溪流,对面便是茶山。据说风雨桥原先的位置靠近岸芷轩茶室,后来村民觉得这个桥实在便利,甚为喜爱,便整体拆迁过来,现在的位置更加靠近村落的中心。我前去参观的那天,烟雨蒙蒙,流水潺潺,湿润的空气从水面上升,似乎要将风雨桥完全隐藏起来。轻盈是我对风雨桥最直接的感受,这与其钢结构桁架的材料构造选用不无关系。

整座桥体横跨在南北小河之上,两端下部首先做了U形开口的桥墩。中间两跨特意向外侧凸出一部分距离,想必是用来驻足观景的。70mm×15mm的扁木横铺在桥面之上,走上去很舒适。弧形屋盖的内部用当地的芦苇杆附着在结构层表面,充满自然的乡土气息。

由于屋面材料采用了波纹工程塑瓦,阳光有时会透进局部半透明的顶窗,并穿过薄薄的芦苇面层,斑斑点点地打在桥面之上。竖向支撑钢架的上方还用交叉钢片(30mm×50mm×3mm)两两进行连接加固。为了减轻竖向纵梁的重量,每一边由两个U形扁钢绑扎成一个整体。为了给冰冷的轻钢结构桥体增加一些温暖感,U钢缺口部位则采用木材作封堵面层,并用螺栓固定,节点甚是精巧。

风雨桥的轻盈体现在桥面之下。通常的桥是通过支座或加固梁架结构来保证支撑足够的竖向荷载。然而,郝堂村风雨桥的桥面构造厚度不超过30cm。原因在于屋面,从结构上看,拱形的屋面不仅能起到遮风避雨的作用,又能作为桥体整体结构桁架的一部分而存在(桁架上弦)。为了防止扭转,通过钢架之间的斜杆进行拉结。这样,结构本身即为建筑形式,屋面与桥面的距离构成了结构厚度,自然完成了15m多的桥梁跨度。

郝堂村风雨桥的建造采用成品的预制结构。建造材料的每一根杆件甚至螺丝个数,都会在前期的模型与图纸中精确计算。钢材均是在外地工厂设计并生产的,就连主体结构中的螺丝都不是本土制造的。然而,建成后的风雨桥毫无矫揉造作之感,这得益于常民建筑对于轻钢体系的多年研究,以及其对施工过程的驾轻就熟。

对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注重环境系统的改造

上述3个建筑案例,不论采用的是哪一种建造方式,都是放弃了单纯的文化和形式诉求。大多数乡建都在造价控制的基础上着重建造工艺的可行性,优先解决内在的环境系统治理,如孙君的水处理体系和谢英俊的尿粪分离体系,这种以有限的造价结合技术性手段的设计建造方法也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特点之一。

例如,郝堂村1号院中的一整套环境整治系统,结合景观被隐秘地布置在院子里的各个角落。人畜的粪便用化粪池收集转化为有机肥料;污水流入沼气池以收集沼气;厨房的洗菜水通过埋在地下的过滤池流进院子前面的景观水池。又如,郝堂村小学的生态厕所则是采用了尿粪分离的绿色技术。这种不用水冲、粪便自动干燥、储粪箱滑轮设计、可回收作为有机肥料的一体化生态技术,其意义不仅在于清洁卫生,更重要的是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卫生水平。

村民参与,共建乡村

美丽乡村的建设需扔掉形式的历史包袱,传统和现代化并不矛盾,无论是梳理组织过的本土性,还是移植介入来的当代性,都强调一种参与性。这种村民共建的生产行为的建造文化,无论最终的建筑形态为何,都会被生机勃勃的乡土所包容。

这与谢英俊的常民建筑所倡导的“开放系统、适用技术、简化构法、居民参与”不谋而合。在开放系统的多样化基础上,建造行为势必会与传统工艺相结合。通过简化构法让住民得以协力造屋,关注建筑日常性的体现与表达,才可以造出喜闻乐见的田园居屋。

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美丽乡村的发展,也是住民的社会发展,必须考虑到乡村固有的宗族体系,应该对当地的生活方式保持尊敬之心。那些丰富的当地材料、传统的工艺,仍然有着很大的发掘和想象空间,因而我们也应该对传统体系如何被现代手法改造保留足够的重视。

对于上述3个建筑案例,材料的使用很关键。针对特定的使用功能和服务对象,着眼于具体的材料建立起相应的建构体系。以芦苇杆为例,这种低廉的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于郝堂村东面广阔的沼泽池塘,当它与夯土结合在一起成为屋面体系一部分的时候,它的感官体验是厚重的、粘合的;然而当它作为建筑材料应用于钢构建筑风雨桥和岸芷轩的屋面内吊顶材料的时候,它的感官体验则是轻盈的、蓬松的、半透明的。

总之,不管是作为设计主体的建筑师的美好愿景也好,或是作为产权拥有者的村民的传统沿袭也罢,郝堂村的建筑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仍在持续进行。不论采用哪一种建构体系,都是对生产资料的重新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常识,克制自我的纯粹的表达欲望,舍去“我执”般的作茧自缚,因为建筑设计的对象永远是使用这些房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