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好孩子不用管,坏孩子管不了”是真的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好孩子不用管,坏孩子管不了”是真的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位同事的儿子,去年高考摘取了我们当地的市级文科状元。当大家向这位同事取经时,他语气极为平淡,好像在说别人家的孩子:“我们从来就没管过孩子,都是孩子自己学出来的!”

难道真应了那句老话:好孩子不用管,坏孩子管不了

答案肯定是No!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十几年来,只要孩子在学习,他们夫妻俩都是悄无声息地看书看报,或出去遛弯儿,从来不会在孩子学习时玩手机或看电脑,更不会开着电视哇哇叫。他们注重的是细节,不讲大道理,让孩子该睡觉睡觉,该学习学习,该玩耍尽情玩耍,也不刻意培养孩子这兴趣那爱好,更没想着要培养一个状元出来。

如此看来,在教育孩子方面他们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做好了小事,把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解决在萌芽状态,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进取精神。高中三年,他儿子在晚自习教室熄灯后,都会去老师办公室再学两小时,直到午夜。在被北大提前录取后,他仍然没有放松学习,一直坚持到高考,终于以625分的成绩摘取全市文科状元。

有的家长会说,人家孩子就是那块料儿,俺家娃儿咋管都管不好。果真如此吗?这当中有什么教育误区?

误区就在于家庭教育上。孩子上的学校和所处的社会环境都一样,家庭教育才是导致学生千差万别的主要原因。

就拿我的两个孩子来说,我照搬教育老大(女儿)的方法去教育老二(儿子),同样的方法,对儿子不起作用,其结果是女儿考入一所知名的985大学,儿子差点儿连高中都没得上。

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都得不出一个让我满意的答案。儿子脑子聪明,接受能力很强,家庭对于他的教育投资远远超过他姐姐,可他却从一个优秀学生蜕变成厌学、痴迷网游的少年,令我们伤透了心。于是,有段时间我就拿“好孩子不用管,坏孩子管不了”的理论为自己开脱。

一次,我和办公室同事聊天。同事说他儿子凭自己的能力考上了市一中少儿班,在小升初的这个暑假里,他对儿子唯一的要求就是保护好视力,别让眼睛近视!

可在快要开学时的一次旅游中,爸爸发现儿子看东西一直眯着眼,前面好大的字他都看不清楚。回来后爸爸第一件事就是带儿子去测视力,果不其然,视力只有0.8。当着医生的面,爸爸一脚踹在儿子屁股上,大声呵斥:“假期不报辅导班,就是让你放松休息,你可好,天天手机电脑电视不离眼,这下近视了,你知错吗?”

儿子小声说:“我知道错了!”

回到家,同事对着儿子又一番大发雷霆。此后,他儿子再也不玩手机,连上网和看电视都很节制。同事说,玩手机看似小事,但后果严重,不但导致近视,还极有可能让孩子染上网瘾,毁掉孩子。如果讲道理不管用,就得刺激孩子的神经,让他长记性。

反思这件事,众多家长会说,小事一桩,批评几句得了,何必动怒?可孩子的差异就是从小事开始的。

记得我儿子的蜕变也是从玩手机开始的。同事顺着我的思路,引导我回忆十几年来教育孩子的经过,帮我查找我家两个孩子的根本差别,如同剥洋葱一样,剥到最后,我心痛得想掉眼泪,因为我蓦然发现,原来还真是我错了,错在我放任姑息儿子的小毛病上,让这些小毛病长成斜出的大树枝,砍着心痛,不砍又不成才。

女儿小时候很乖,道理一讲就明白,她会自觉遵守规则,上进阳光不甘落后。儿子顽皮,鬼点子忒多,玩性大,轻易不接受管教。讲道理对儿子没用,只要他想做的事,说不让做,对他没有用,他照做不误,不撞南墙不回头。小时候,我没有像同事那样狠下心来帮儿子强制改掉小毛病,致使这些坏毛病渐渐成为习惯,不但毁了儿子的学习,也毁了他的自信。

痛定思痛,我下决心改变自己,从日常小事做起,帮儿子找回自信。遇到儿子因坏习惯造成不良后果时,我不再和他讲空洞的道理,而是帮他想办法如何控制自己,并改掉那些坏习惯;遇到意见分歧时,我们全家一起讨论,l说得对听谁的,不再像以前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如果孩子犯浑,我坚持原则不妥协,必要时甚至采取强制措施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

经过我几个月的努力,那个厌学少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快乐又自律的高中生,一个阳光上进的大男孩。

我的体会是,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用心的父母;同样的教育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孩子。这就要求父母,剖析自己的教育是否有误区,并对症下药,让孩子成为父母心中“不用管”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