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童诗童话主题阅读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童诗童话主题阅读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单篇教学到多篇教学,教学时间是恒定的,但内容含量却倍增;因此,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要在短时间内阅读一组相关文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童诗童话,在语文课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也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静下心来阅读,有利于教师做好这一部分的群文阅读教学,借助童诗童话,推开低年级的阅读之门。

低年级学生阅读背景与需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阅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同时,新课标还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而且进行了量化。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童话好比魔镜,儿童正是通过童话这面魔镜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第一学段的孩子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童诗的朗朗上口,童话的幻想色彩,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从第一学段的教材来看,安排的内容非常丰富,有现代诗歌、童话、浅近古诗、童谣、故事等,以童谣和童话为主;这些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落实读、背、识字的任务;显著的特点是主题单元设计,每个单元里面的内容还是有一定的主题,这样确立了童话在第一学段语文阅读材料中的首席地位。下面是人教版第一学段中选用的童话课文:

语文课堂就像一块永远充满营养,饱含水分的沃土,将这些童话的种子播撒在此,相信会有益于学生成长。但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童话故事的渴求,在数量上可能远远超过课本所给的数量。在低年级学生的课堂上,是不是也可以开设主题阅读课进行尝试呢?当然,在低年级孩子的课堂上开展阅读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尝试,一种挑战。

阅读的内在动力

前不久,对已经有了近两个学期的一年级孩子开展了童诗童话的主题阅读课的实践研究。内容选择了围绕“植物相关”这一主题的三首童诗、三篇童话、一份阅读推荐单。选择的《棉花》《蒲公英》《郁金香》三首童诗,十分形象生动,写出了每种植物的特点。选择的《棉花姑娘》《谁帮小桃树送的土》《原野上,一朵花开了》三篇童话,其中两篇结构相似。学习这组课文,不仅要让学生潜心读书,感受动物和植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感受童话语言的浅近、生动,还要引导学生比较性阅读,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学生关注的不仅是童话情节,更要初步接触到阅读的方法,发现童话的密码,这样才能对童话阅读的兴趣保持得更持久,使之成为一种阅读的内在动力。

欣赏画面,引发阅读期待 在这组教材阅读伊始,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画,看看能否用以前学过的儿歌来介绍?学生们马上回忆起《长颈鹿》《小企鹅》《小蚱蜢》,用这些儿歌介绍图画,很生动。老师接着问:“这儿还有一组儿歌,从题目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棉花》《蒲公英》《郁金香》,你最想读哪首儿歌,为什么?”有的同学最想读《棉花》,因为比较喜欢棉花;有的最想读《蒲公英》,平时很少见,想了解蒲公英如何传播种子;有的最想读《郁金E》,因为比较陌生,想看看……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迫切想读的课文读一读,这样可以满足孩子先睹为快的心理,引发阅读期待,学生就会读得投入,有一种“大快朵颐”的感受。然后,让学生交流,并问:“你从最喜欢读的那首儿歌中获得什么信息,可以用儿歌中的语言来说。觉得读得最顺口的句子是哪里?写了哪种动物?你对它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有几位学生,从不同角度泛泛地说出了这几种植物的最大特点,感知到事物的形象,交流了不同的信息。而其他同学通过倾听他人的发言,也对其他几篇课文有了阅读的基础,兴趣也油然而生。有了积极的情绪铺垫和学习热情的驱动,学生就能更主动、更有效、更坚决地投入学习,为后面各板块紧凑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

研读童诗,学会提取信息 对于整堂课来说,识字读词可能并不是重点,但这三首童诗同样承载了“熟、咧、嘴、似、蒲、坪、淋、郁、醉”9个生字的认识任务。童诗最突出的特点是用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情感,进而创设出丰富、独特、深远的意境。设计教学时,要关注如何让学生抓住诗中的重点句和关键词,怎样让学生把想象带进诗境,从抽象的文字符号中再现出有声有色的画面。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说说这些植物像什么,可用儿歌中的语言来概括说,老师及时在黑板上板画;再引导发现语言上的共同特色,如此生动的事物形象是否已经融入你的心;然后,让学生来说说自己觉得最顺口的句子,因为诗中拟声词、叠词的运用,也能直接将客观世界的声音和节奏传达给儿童,拉近诗与儿童的距离,使儿童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亲切感;最后,让学生品味到诗歌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学生通过这样的读一读、比一比,已经有了初步的比较阅读意识,也有了一定的在阅读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对接下来的主题阅读学习,就会感到更有方向,更有兴趣,更得心应手。

通览童话,全面感知内容 本组教材安排了三篇童话,其中两篇是安排在一起比较着阅读。因而直接在植物童诗学完后,出示《棉花姑娘》和《谁帮小桃树松的土》两篇,看题目,发现了什么?看篇幅,发现了什么?接下来,要学生借助“阅读金钥匙”,自己尝试读懂这两个童话故事。“阅读金钥匙”――默读童话故事,用横线和波浪线划一划故事中的人物;找相同,每个故事相似之处连连看,用同一种颜色划;找不同,每个故事不同之处对对碰,用不同颜色的彩笔画三角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通过“浏览式”“跳读式”的阅读方法,既缩减课堂读文时间,又完成对两篇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获取准确的信息,已经记住了《棉花姑娘》和《谁帮小桃树松的土》这两篇童话有哪些主人公。通过对比性阅读,学生也很快发现两篇童话在句式上的相同之处,在语言上的相同之处,这样反复式的段落,学生很感兴趣。最后还概括出: 来了。棉花姑娘说:“ !” 说:“ 不起,我只会捉 的害虫,你还是去请别人帮忙吧!”并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讲故事,交流自己最大的感受。通览教材,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充分的认同感,等到直入课文内容的领悟和语言的内化时,扑面而来的亲切感使学生们觉得一篇篇课文都是“自家人”,为深入感悟做了良好的情绪铺垫和方法铺垫。

链接内外,促进拓展延伸 整体感知这组的学习内容后,还要启发学生再来静静默读童话《原野上,一朵花开了》,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表达你的心情。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你读童话后的感受。还向学生推荐其他相关植物童谣童话的阅读文章。学生通过提前阅读,开阔了视野,真正走进了各具特色的植物世界,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在大量阅读中获得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就这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处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状态,就能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怎样学习,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独立自主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

建立整体学习意识

通过这一次有效的低年级主题教学课的尝试,笔者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收获。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以单元专题为经线,以精读课、略读课、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为纬线,建构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要关注每一单元前面的学习导语在本学年学习中的位置,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主题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主题式教学打破了旧有的一课一教、分散教学的模式,把不同类型的课例及拓展阅读材料、口语交际、习作等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建构起具有人文内涵的主题。因此,主题教学课可以让学习内容与目标更集中,起整体初步感知的作用。

体现自主学习的要求 习得方法比获得知识更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阅读策略就是要知道在什么时候运用什么阅读方法或手段,更具有规律性、普适性。主题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从多篇文章阅读中获取丰富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整合信息、质疑讨论等群文阅读的策略。主题教学课上,针对学习目标,围绕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启迪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不必拘泥于单篇文章阅读时的字词理解,应侧重在大量阅读中提取信息,综合思考,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整合信息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比较、综合、概括、归纳等阅读能力。例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时,将《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春天来了》这两篇课文一起推荐给孩子,通过阅读比较,让学生明白三篇课文都是围绕着“春的到来”抒发作者不同的感受。《春雨的色彩》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诗意的课文。讲的是春雨沙沙沙地下,三只小鸟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多么恬美的意境,多么令人遐想联翩呀!学完这篇课文,孩子们沉浸在对春天的想象中,从他们的小嘴里迸发出许多优美的词句。《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描写春雨打在各种物体上发出的不同声音。《春天来了》是诗歌,描绘了春风、春水、小鸟、蝴蝶等一系列景物。在比较中,学生们体会到课文的表达特点,这样,对于课文的理解就有了全面且丰富的认识,学生也能由此及彼、组合积累,实现了新知识的类化和迁移。

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这样的主题阅读教学就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学习方式。课堂的结构要依据文本的结构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人们批评说:“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确实如此,如果只孤零零地进行一篇篇的阅读教学,就很难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而“群文阅读”或者说“主题阅读”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问题,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又可以进行快速获取知识信息和能力迁移的训练,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均能获得不同的质和量。大量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开阔视野、积聚知识,逐渐形成整理并运用信息资料于课内外学习活动的能力。当然,“反复结构”的童话,在一、二年级的课本里也有好多,比如《小壁虎借尾巴》《小猴子下山》《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小熊住山洞》等。这些故事情节的模版差不多,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识记故事和讲述故事。教师可以此为契机,抓住这个典型,指导学生自主掌握学习这类“反复结构”童话故事的方法。

“主题阅读”需要透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实现步骤化和程序化。每个学生虽然先天条件各不相同、背景知识有多有少,但都能够循着教师有步骤、有程序的教学设计,往前进展一些。主题阅读散发出的魅力,着实吸引着不少的人探究。尽管探究中还有诸多疑惑,尽管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在行走的过程中,领略就是一路旖旎的风光。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北海小学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