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为了追求或迎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抛弃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纷纷改变教学方法,从教师主讲转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这无疑是思想理念的大进步。然而,不得不承认,在这种改变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理解上的误区,很多语文课堂进入了异常热闹但没

有时效的怪圈。因此,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改变形式主义的泛滥,要特别注重课堂实效性。为此,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要有时效性

作为一名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的责任。而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前提则是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而做好这一点,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备好一节课,要明确教学目标,我认为要明确三个问题,即“教什么”“怎么教”“所面临的是怎样的教学对象”。而其中的“教什么”,就是要确定本课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用什么方法去完成教学任务,并使其达到有效的成果。“教什么”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以及单元教学目标而定,在同一个单元的教学分布下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问题设计要有可思考性

高中语文课堂的提问,不能再停留在简单地对书本知识的提

问了。一堂课,有没有实效性,教师能否提出有价值的、值得学生思考的、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没有生气,如一潭死水,与教师的问题设计有一定的关系。在这次聚焦课堂中,几位教师精心准备,问题设计也颇有价值。比如,上海市第一中学的刘俊江老师,以“深入阅读词作,你觉得最打动心灵的是哪些词句,说说你的理解”为主问题,引导学生鉴赏诗句。而勤行学区的蔡维君老师,以探讨诗词中的“情景关系”为主问题,贯穿课堂始终,可谓目标非常明确,教学内容突出。

三、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有必要性

新课程的引导下,每一个课堂都试图改变满堂灌的弊病,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出现过犹不及的现象。听过很多语文课,课堂上掌声雷动,时时传来欢声笑语,讨论声阵阵,辩论会很是激烈。但是,这堂课结束后,学生收获了什么,他们是否感受到了文字中传递出的人性光辉,是否感悟到了故事中蕴含到深邃道理,是否理解了美丽画面之后的别样人生。答案往往是没有。教师只注重了华丽热闹,而忽略了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语文课堂的纯粹性已被浮躁所代替,那投入的读书声、那低沉的思考状、那屏气凝神的沉浸、那紧锁眉头的苦思冥想……这一切语文课堂本该有的美感都被无情地抹杀了。

教师要考虑到学生活动的实效性,这个环节需要讨论吗?讨论的方式是不是一定比独立思考更好?语文课堂讨论实效性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些问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小组成员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共同钻研学习材料,共同完成讨论话题这一学习任务。但有的问题真的不值得用大量的时间去让学生讨论,甚至也激发不了学生讨论的兴趣,当然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还有的课堂变成了辩论会,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思考,辩论的结果有意义吗,这些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本次聚焦课题中,四位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恰到好处,没有华而不实的感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刘老师,在朗读环节结束后,设计了“质疑环节”,非常自然巧妙地通过学生提问,解决了字、词、句等基本疑难知识,也顺便疏通了文意,为鉴赏词的内容奠定了扎实的

基础。

四、课堂评价要有启发性

课堂评价一定是为教学服务的,为学生理解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在学生做出回答时,教师应该及时地做出评价。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学经验的丰富,每个教师都会对课堂评价有所提升。但是如果没有意识,放任自流,而教师为了赶课时,为了保证时间,还是不愿意把更多的时间“浪费”在课堂评价上。然而,在这里,我要说的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每位语文教师都能特别注重课堂评价,让课堂评价有启发性,有延伸性,我们培样出的学生语文能力、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思维能力一定会非同一般。

记得在《雨霖铃》的教学中,上海的刘老师对学生朗读环节的指导和评价,循循善诱,层层深入,每个学生的朗读都给出了准确的评价,并且能够从学生的不足方面进行指导启,启发下一名学生纠正前面的错误,逐步有所改进,而不是一般教师的简单评价,

“好,非常好”“声音洪亮”等表面的评价。从刘老师的评价和引导过程,可以充分认识到课堂评价不是为评价而评价的,评价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它也是教学目标完成的一种方法,而且精彩的评价还可以启发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师向着这个方向努力,让我们的课堂因精彩的评价而更富生机与活力。

卢梭说过,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而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价都是对你教学艺术的一次大检验,学生的喜欢,学生的热情,学生课后主动读书的积极性都是你课堂实效性检验的标准。让语文教学摆脱沉闷、枯燥的形式主义,恢复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创造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杨建设.新课改下语文知识的教学[J].语文建设,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