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研究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研究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从引进、发展与完善和应用三个方面,对国内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透过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不仅可以了解我国在该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特点和研究方法,而且可以预测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语篇衔接 连贯理论 研究概况

在语篇分析领域,衔接与连贯是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因此,围绕衔接与连贯而展开的研究也不断涌现。学术界一般认为Halliday和Hasan(1976)在《英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中提出的衔接理论是语篇语言学的经典理论,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创立,通常被称为“衔接加语域一致性”理论。对语篇连贯的研究国外则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国外对衔接和连贯理论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而国内则起步较晚。本文综述了我国语衔接连贯理论的研究概况。

1.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的引进

国内的语篇衔接与连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且大多数研究是基于西方的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的介绍,尤其是介绍Halliday和Hasan的“衔接加语域一致性”理论。该时期我国许多学者,如胡壮麟(1994)、张德禄(1992,1999)、朱永生(1995)、苗兴伟(1998)等,都是从介绍Halliday和Hasan的“衔接加语域一致性”理论入手来研究阐述语篇衔接与连贯的。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撰写了大量的论文与专著来介绍语篇衔接与连贯,其中的代表作有胡壮麟先生的专著《语篇的衔接与连贯》(1994),苗兴伟的论文《论衔接与连贯的关系》(1998),张德禄教授的论文《语篇连贯与语篇的信息结构》(1992)、《主位结构与语篇连贯》(1994)、《语篇连贯研究纵横谈》(1999)、《论语篇连贯》(2000)、《论衔接》(2001),朱永生(1997)的论文《韩礼德的语篇连贯标准》,等等。其中胡壮麟先生的专著《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可以说推动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

2.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在国外,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77年,Van Dijk的“宏观结构理论”对连贯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认为:“在语义层面,语篇连贯是由宏观结构决定的。”该理论从局部和整体两方面分析了语篇连贯。1978年,Widdowson的“言外行为理论”认为能够借着形态、句法和语义标识而不顾及进行中的言外行为所建立的跨句命题关系是衔接关系;而由命题施行并能为受话人领悟的言外行为之间的关系则为话语的连贯关系。该理论是对Halliday和Hasan的“衔接加语域一致性”理论的有力补充和发展。1985年,Halliday和Hasan出版了《语言・语境・语篇》一书,在此书中,他们把衔接的意义范围扩大到了实现谋篇意义的结构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明确了一些区分类别。衔接概念的涵盖范围扩大了。Parsons(1990)对衔接链中衔接项目的数量和语篇连贯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把语篇的衔接方式与语篇连贯的程度联系了起来。

在国内,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进入20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后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国内许多语言学家和学者在介绍国外衔接与连贯理论的同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撰写了一系列相关的文章与专著,对衔接与连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思想。其中的主要代表有胡壮麟先生,他(1993,1996)专门撰文讨论了语音系统在英语语篇中的衔接功能和语篇衔接的多层次思想。1994年又出版了专著《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在此书中,胡先生扩大了结构衔接的范围,把及物性结构关系作为一种衔接手段,同时附加了同构关系;提出了音系层的衔接手段,把语音、语调模式纳入衔接范围;把语篇结构作为一种衔接手段;提出了语篇连贯涉及多层次的观点,认为社会符号层对语篇连贯起重要作用,并论述了社会符号层因素对连贯的作用。可以说胡先生的这一著作对衔接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作出了重大贡献。张德禄教授是我国对语篇衔接与连贯研究最多、成果最突出的学者之一。他(1992,1993,1994,1999)对语篇连贯的条件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语境、信息结构、主位结构和衔接机制等对语篇连贯的限定作用,并对衔接机制的范围及语篇连贯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跨类衔接机制、外指衔接概念、隐性衔接机制概念和多元意义衔接概念等一系列自己的观点,认为语篇的衔接机制和语义、语域及语境等联系起来,共同决定语篇的连贯。他(2000)还提出了11条语篇内部衔接机制(复现指代原则、阻断原则、叙述原则、可区分原则、心理距离原则、复现一致原则、复现变化原则、复现替代原则、羡余原则、占位替代原则、自然顺序原则)及9条衔接纽带(远程纽带、近程纽带、中程纽带、显性纽带、隐性纽带、区域纽带、整体纽带、中心纽带和非中心纽带)。张德禄教授和刘汝山(2003)总结了他们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共同出版了对语篇衔接和连贯理论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专著《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的发展与应用》。此书将理论探讨与理论应用融为一体,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此书扩展了衔接范围,提出了跨类衔接和跨层次衔接以及人际意义之间的关系形成的衔接等概念,语篇的衔接机制也由语篇内部扩大到外部,提出了语篇与语境的衔接。此书还提出了衔接力、衔接关系类型和衔接原则等新的研究领域,把语篇与语境的衔接纳入了衔接与连贯理论的框架。在讨论与语篇连贯有关的因素时,他们打破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把心理和认知因素以及个体差异因素也纳入了衔接与连贯理论的框架。张德禄教授(2006)在介绍Campell的语篇连贯6条宏观原则(相似性原则、相近性原则、强化原则、冲突原则、密度原则、大小对称原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条(衔接连贯全文原则、体裁优先原则),将其发展为8条宏观连贯原则。他的这些研究,从衔接角度对语篇连贯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使我们从微观和宏观上看到了语篇连贯的整体特点。

另外,程琪龙(1998,2001),朱永生、苗兴伟(2000),王全智(2002),徐玉臣(2003),陈新仁(2003),魏在江(2005)等从不同角度对语篇衔接和连贯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程琪龙(1998,2001)从神经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了语篇连贯,提出了“分层认知理论模式”,该模式认为衔接实现的是语篇中相互联结的概念意义,而连贯所关注的是语篇不同概念之间相互连接的距离和权值问题;朱永生、苗兴伟(2000),王全智(2002)运用关联理论来解释语篇连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王全智(2002)认为连贯是语篇的立身之本,衔接与关联皆服务于连贯,衔接是从形式上揭示语篇连贯,关联则是从认知的角度来强调人们在寻求连贯时的心理操作;徐玉臣(2003)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语篇形成的过程;陈新仁(2003)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研究了语篇连贯,强调了认知在语篇连贯建立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魏在江(2005)运用顺应理论从语用学角度分析了语篇连贯与语言使用者的元语言意识之间的关系,认为语篇连贯的建立,既是谈话人语用意图的反映,同时又是听话人顺应语境因素而进行的认知推理的结果;程微(2007)从语篇态度角度分析了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认为语篇态度也是一种衔接手段,并建立了语篇态度的分析模式,通过借用态度韵律结构对语篇中态度资源的分析,揭示了语篇中态度韵的运作方式即态度的波浪韵、发散韵和梯度韵,指出正是这三种韵律结构共同流动于语篇之中,使语篇成为了连贯的整体。

3.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的应用

理论的生命在于应用。随着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在国内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它被众多学者和教师应用于多个领域和学科。其中最直接的就是语篇分析和语言教学。

在语篇分析中,该理论不仅有助于分析语篇的组成方式、语篇与语境的关系,而且可以根据衔接纽带在语篇中形成的网络来了解语篇发展的脉络,对认识语篇的意义整体和微观联系都有帮助。罗选民(2003)、李晓陆(2004)、周红云(2006)等都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罗选民(2003)认为词汇衔接只有在统一的语境中才能实现语篇的连贯。衔接中的词汇在长语篇中经常形成词汇链,不同的词汇链在语篇中的纽带作用不尽相同。他通过分析词汇衔接的四种手段在艾伦・坡著名的短篇小说《红色死魔的假面舞会》中的使用,说明词汇衔接及其形成的词汇链对构成和渲染小说中的恐怖气氛的重要作用。此外,词汇衔接和词汇链也保证了小说语境的统一,从而达到语篇连贯。李晓陆(2004)从词汇、句法、信息结构特征和人际功能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新闻语篇的语言特色,揭示了其语类特征。周红云(2006)通过对一个语篇的功能语言学分析,说明了各种衔接机制在语篇谋篇方面的作用,证明了“对某一成分的理解依赖另一个成分”这一衔接特性;还通过语言结构分析说明了“形式是意义的体现”。

在语言教学方面,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听、说、读、写教学研究。刘宏伟(2003)探讨了精读课文中衔接与连贯的体现方式,指出了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分析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其语言掌握和运用能力,从而全面完成精读课的教学目标;李长忠(2002)在对英语专业部分本科生作文中衔接手段和整体连贯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后建议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把语篇衔接与连贯方面作为一个重要训练内容。此外,李志雪(2000)、宋美华、夏纬荣(2002),许雪芬(2004),许玉臣(2001)等都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还被应用于对比语言学和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2001),马广惠(2002)等都对英汉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作过比较研究。而王东风(1998)、王建平(2003)、黄振定(2003)、刘庆元(2004)等在把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应用于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他们通过对源语和目标语衔接机制的比较,发现了两种语言语篇的组织方式和特点,从而在翻译过程中采取适当方式把源语的衔接机制用相应的目标语衔接机制来替代,达到语义上的连贯。

除此以外,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还被应用于文体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中。张德禄(2002)探讨不同文体、不同用途的语篇是否在指称和词汇衔接所形成的衔接模式上有不同的表现,如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谈论即时语境中的事物和谈论背景中的事物的不同、对话和独白的不同等,力图发现衔接模式与语篇文体之间的系统关系。他(2003)从社会文化和心理认知因素以及内部条件机制等方面对连贯进行了界定。

4.结语

我国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研究从最初的引进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再到广泛应用于各类学科,可以说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当然,在衔接与连贯理论的研究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作更加深入细致的思考与探讨。例如,衔接与连贯的对应关系以及情景语境的作用还需更加细致的研究;衔接关系的类型和表现形式、衔接原则和衔接力等问题都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但随着对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研究发展的多元化、理论框架的整体化、系统化及应用研究的模式化和程序化,我相信,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研究无论在形式、内容,还是方法上都将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R.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2]Halliday,M.A.K.&R.Hasan.Language,Context and Text[M].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5.

[3]Van Dijk,T.A.Text and Context:Explorations in the pragmatics of Discourse[M].London&New York:longman,1997.

[4]Widdowson,H.C.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Oxford:OUP,1978.

[5]Campell,K.S.Continuity and Cohesion: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Document Design[M].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1995.

[6]Parsons,G.Cohesion and Coherence:Scientific Texts:A comparative Study[M].Department of English Studies,University of Notingham,1990.

[7]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8]胡壮麟.语音系统在英语语篇中的衔接功能[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2).

[9]胡壮麟.有关语篇衔接理论多层次模式的思考[J].外国语,1996,(1).

[10]苗兴伟.论衔接与连贯的关系[J].外国语,1998,(4).

[11]张德禄.语篇连贯与语篇的信息结构[J].外语研究,1992,(3).

[12]张德禄,刘洪民.主位结构与语篇连贯[J].外语研究,1994,(3).

[13]张德禄.语篇连贯研究纵横谈[J].外国语,1999,(6).

[14]张德禄.论语篇连贯[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

[15]张德禄.论衔接[J].外国语,2001,(2).

[16]张德禄.衔接与文体――指称与词汇衔接的问题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17]张德禄.语篇连贯的宏观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

[18]张德禄,刘汝山.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的发展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19]朱永生.韩礼德的语篇连贯标准[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1).

[20]刘庆元.语篇翻译中的衔接与连贯[J].山东外语教学,2004,(3).

[21]黄振定.英汉文学语篇对比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

[22]罗选民.词汇衔接在小说语篇中的连贯功能[J].外语教学,2003,(2).

[23]程琪龙.信息流中的语篇连贯[J].外国语,1998,(1).

[24]程琪龙.神经认知语言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5]朱永生,苗兴伟.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J].外国语,2000,(3).

[26]王全智.也谈衔接,连贯与关联[J].外语学刊,2002,(2).

[27]徐玉臣.词汇衔接与作文质量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2001,(1).

[28]徐玉臣.语篇衔接与心理连贯[J].山东外语教学,2003,(3).

[29]陈新仁.衔接的语用认知解度[J].外语学刊,2003,(4).

[30]魏在江.语篇连贯的元语用探析[J].外语教学,2005,(6).

[31]程微.从态度韵看语篇的衔接与连贯[J].外语教学,2007,(6).

[32]李晓陆.新闻语篇功能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2).

[33]周红云.衔接在功能语篇分析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

[34]刘宏伟.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分析[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35]李长忠.语篇的衔接、连贯与大学英语写作[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1).

[36]李志雪.从语义连贯角度谈如何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5).

[37]宋美华,夏纬荣.英语写作中语篇衔接手段与语篇教学[J].外语界,2002,(6).

[38]许雪芬.试论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语篇的衔接与连贯[J].教学研究,2004,(6).

[39]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0]马广惠.中美大学生英语作文语言特征的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5).

[41]王东风.语篇连贯与翻译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6).

[42]王建平.汉诗英译中的语篇衔接与连贯[J].外国语言文学,2003,(1).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科技大学科学研究“春蕾计划”项目《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衔接手段使用特点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9AZZ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