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移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移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利普斯的移情说揭示出了审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移情现象,移情是审美活动当中的一种情感移置现象,产生于联想与心境两个心理因素,它赋予审美客体于生命、情感,最终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关键词:利普斯;移情;美感;距离

在茫茫的大千世界中,山川明月,草木云霞,飞禽走兽,流水落花等等本是无情之物,然而,奇妙的是,这些无情物在诗人、作家、画家等艺术家的眼里亦或是笔下,明月可托情,草木有忧乐,春风寄愁苦,流水似浓愁,落红叹流年等等。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经说过:“自然何以为美?因为自然处处表现了人的生命与活力,自然本无情,为什么又处处像有人的生命与活力呢?因为移我情于万物的原因。”

一、移情是审美活动中的情感移置现象

移情是审美活动当中的一种情感移置现象。具体而言,就是审美主体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审美观照时,把自己的情感心境,意志与人格等等移注到对象中去,使客观事物从而获得生命与意义,美学中把这种情感的移置现象称之为移情作用或审美移情。朱光潜先生这样解释道:“移情是人们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本身的境地,把原先毫无情感意志的对象看成是具有情感的对象,人将自己的情感移注到对象当中,由于自己受这种错觉的影响,就会和对象产生共鸣,产生同情的现象。”移情现象在中外的美学研究以及艺术创作过程中每每涉及,也只是蜻蜓点水,作为一种朴素的感受,并没有形成理论。“移情”理论最初是由德国美学家费肖尔提出的,他认为“人把自己外射到或感入到自然界的事物当中”,这种现象就是后来他儿子命名的“移情作用”,也就是“把感情渗透进事物里面去”。

特奥尔多.利普斯是移情说的灵魂人物,有“美学上的达尔文”之称。利普斯认为审美欣赏实质上是一种自我欣赏,当人们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那些对象上时,使对象更加贴近我们的生命,变得容易感觉。在这里利普斯举了很多事例来证明分析移情现象,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古希腊多立克式的石柱。众所周知,多立克式石柱下粗上细以便支撑其沉重的顶盖,对于这些由大理石堆砌的石柱,本是一堆没有生命气息的坚硬物质,然而,如果我们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就会深切感受到它所散发出来的活泼生命力,如此生动,如此震撼。如果我们纵向看石柱,就会有一种耸立上腾的感觉,仿佛石柱自己在不断上升,以努力克制顶盖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转换角度,如果我们从水平方向看石柱,又会有不同的感受,由于顶盖的重大压力,石柱在水平方向不断延伸,以持续积聚力量,凝成整体。这两种不同的感受是石柱自己特有的活动,我们切身体会到了它的力量,因而产生了移情作用。同时,这种移情作用是直接的、简单的,我们并不是经过反思才感触到石柱的生命,这是一种无意识的、非理性的行为,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如果我们继续挖掘,这种移情作用也会更为深刻。石柱那种在重压下依旧不屈不挠、昂然挺立的顽强姿态在深深感动我们的同时,也鼓舞我们勇于去面对生活中的压力,激发潜在的动力。通过移情作用,审美主体使对象成为了主体情感依托的载体,这样主体与客体之间由对立转变为了统一的关系,而起决定作用的仍旧是审美主体,最终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二、利普斯“移情说”的绝对化

利普斯的移情说揭示出了审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移情现象,指出审美主体的情感态度对审美欣赏的重要性,这是有积极作用的,然而他把移情作用看作一切审美活动的规律,就把它绝对化了,实际上,并非任何审美活动都包含了移情作用,就好比我们在欣赏一朵美丽的花朵时,并不是因为它产生了移情作用我们才感到它的美,因而美感并非是由移情产生的。朱光潜老先生说得好,如果我们用理智的观点来看,那么移情就是一种错觉。但是,如果没有它,这个世界就像一块顽石,了无生气,而这块没有注入生命气息的顽石,是无法激起人们强烈的美感的。自然物的某些外在形式美也可以直接令人感到愉快,然而,这种美感大致上仍旧是表层的,被动的,很难达到心动神摇,荡气回肠的境地。而当你将自我感情转移到对象事物上,不仅会感到客观对象有了生命,有了人情,而且这种生命与人情同时又是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感情,真正做到了自己与自然的合而为一,我即自然,自然也是我。人们在日常审美活动中,对于客观事物,尤其是对自然山水的感知、理解乃至把握,其实就是在进行“人化”,更确切的说是进行着某种“个人化”,通过把自己特定状态中的情感灌注进去,从而使客观事物染上了个人的主观色彩,也正是因为主观对客观的心理改造,形成了客观事物的美的魅力。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感情世界,即便是对同一事物,人们各自的所移之情也是千差万别的,因而美感的程度、性质也是各不相同的,莎士比亚的诗中有这样一句话,恰如其分的概括了这个意思,“各自的生性具有各自的娱乐,各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独有的欢乐”。

移情虽然不等同于美感,但它却能够强化美感。通过移情,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物我合一,使审美主体在客体中找寻到了自己。因此,在错觉中的美变得更美,平淡也变得独特,习以为常的事物也可以令人激动,心向往之,这些都是移情作用在日常审美活动中的积极意义。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生活只有对于那些平淡无味的人而言,才是那样空洞平淡无味。”由此看来,对缺乏感情与生命活力的人来说,生活是了无生趣的。不仅在审美欣赏中,在艺术创作中,移情作用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艺术是把有精神的生命贯注到物质对象中,使无生命的客体表现生命,无精神的物质表现精神,那些客观形象都凝聚着创作主体强烈的思想感情。无论对于艺术欣赏还是艺术创作,移情作用都是一种创造,它成为自我表现的一种特殊媒介,艺术也因此才能虚实结合,通过有限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无限的情思,不仅启人以知,又动人以情。

三、移情现象的产生因素

心理学家认为,移情现象产生于联想和心境这两个心理因素,而且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林黛玉葬花时就产生了移情现象。林黛玉《葬花诗》这样写道:“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里满天飞的落花在林黛玉看来是悲哀的,忧愁的,她移情的诗句是由伤春愁思的心境以及感花伤己的联想共同作用而产生的,黛玉将残花的飘落与自己的红颜薄命联系起来,因为相似的特征,由不得引起了感花伤己的联想,花在这里被黛玉拟人化为一个红颜薄命的佳人,而这个佳人就是自己,这是在心境作用下联想的产物。

审美中的移情是有距离的移情,所谓的物我同一是相对而言的,它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同一,这个距离也并不是绝对,固定不变的。美感产生于适当的心理距离,这是十分必要的,太近就看不到美,只能看到实际的利害关系,从而享受不到真正的美感;如果太远,人们往往会无动于衷,因而也不会产生美感。若即若离,不即不离是艺术欣赏中的一种最常见的心理状态。审美主体与客观对象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也不是永远的等距离。

移情作用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份厚礼,有了移情这种心理现象,我们可以从平凡无奇的山水河流中、冷静沉寂的自然中感受到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同时由此产生的美感也更为深沉,强烈。(作者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绍武著《智者的审美》[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傅谨著《感性美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4]邱明正著《审美心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