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四年级写景作文

小学四年级写景作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校园写景小学四年级话题作文

美丽的校园,校园楼前有一个很大的操场,有彩色塑胶跑道,有篮球场,还有好多小花坛,花坛有青翠的松柏和五颜六色的花,张开了笑脸 ,它的颜色有粉色、黄色、白色、红色,粉的像霞、黄的赛金、白的似雪、红的如火。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校园写景小学四年级话题作文,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校园写景小学四年级话题作文1

我们的学校一年四季都是绿茵之地的,一年四季都像是一个温馨的地方,这一种感觉就像是在家里一样。就像是老师说的:“学校是我们的家,人人都爱它。”下面就是我对“家乡”的四季变化的感觉。

在春天,校园里一片生机勃勃的嫩绿,旧相识给美丽的校园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柳树的新叶是椭圆形的,片片迎风游荡。悬挂在木质上的铃铛也在慢慢晃动着,还发出了“叮叮当当”的响声。悬铃木树枝上那鼓圆的苞芽也慢慢的生长开来,像一个个淡黄色的大喇叭,瞧,还有一只小蜜蜂在上面呢!花坛里毛茸茸的嫩叶摇摆着,仿佛就像是有无数只娇嫩的小手,在向你打招呼一样。各种各样的树都穿上了“绿叶套装”,披着金灿灿的阳光,迎着微风轻轻飘扬,显示出了春天独特的美。

在夏天,所有的树木都披上了“迷彩服”一样。中午和傍晚的时候,杨树、杏树、梨树帮我们挡住剧烈的阳光。下雨的时候,也帮我们挡过许多次的雨。微风吹过,微风吹过,仿佛可以闻到浓浓的生命的气息。

在秋天,虽然许多树上的叶子开始慢慢枯黄,许多树上的叶子开始慢慢枯黄,但有一些树就是非同凡响,在秋天它不会掉叶子,它就是我们学校的王牌之树--悬铃木。看,悬铃木还是绿的发亮,就像一棵翡翠的绿宝石一样。

在冬天,寒风刺骨,整个世界就好像染色一样,银光闪闪,就好像丢了好多古代清朝明朝的银币一样。但也有四季常绿的绿--松树。上面还有一只小松鼠在那里摘松果,它的家人也来了,老老小小都在为过冬储存粮食呢!

这就是我们的校园,虽然上了初三之后那里已经倒闭了,拆来做房地产了,但我还是很记得原来的样子,因为那里原本就是我的母校。

全文阅读

小学生四年级写景作文夏天600字

而夏天,当一切都变得成熟而显得有些老成的时候,它带着狂热,顷刻间席卷了整座城市。偶尔刮起的夏风,扫过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也都蕴涵着袭人的热量。匆匆从炽热的太阳底下飞奔过的人,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生四年级写景作文夏天600字,供大家学习。

小学生四年级写景作文夏天600字1

夏天是个炎热的季节。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有些在家待不住的小朋友撑着遮阳伞去外面散步,可走在路上,迎面的风似热浪一样扑过来。坐在树荫下,太阳透过枝叶,照在小朋友身上,小朋友还是热得汗流浃背。

夏天是个快乐的季节。一到夏天,小朋友们可高兴啦,因为他们可以尽情地游泳了。有的在游泳池里打水仗,他们在“噼里啪啦”的水声中度过了炎热的夏天;有的在游泳比赛,瞧,那些小朋友游得多快呀,先是蛙泳,快到池壁时来个翻滚,接着又换成自由泳,动作是那么的娴熟。在夏天,还可以吃上美味可口的冰棍和冰激凌。舔一舔,咬一口,那清凉的感觉一直流入你的心田。

夏天是个芬芳的季节。夏天来到,许许多多的花都竞相开放,给夏天增添了许多生机。看,那儿有荷花池呢!那一朵朵荷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美丽动人。忽然,一阵微风袭来,穿着雪白衣裳的荷花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一会儿,风过了,荷花也停止了舞蹈,躺在荷叶上休息,惬意极了!瞧,那边还有喇叭花丛呢!那些喇叭花可真勤快,早上太阳刚出来,它们就吹起了五颜六色的小喇叭,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可美了!

夏天是个歌唱的季节。黄鹂来了,画眉鸟来了,百灵鸟、夜莺等也纷纷加入这热闹的行列,它们在树荫下唱起了美妙动听的歌儿。百灵鸟第一个上台,它们唱着婉转的歌,这歌声令我陶醉,使我进入了想象之中:如果我是百灵鸟,我会唱《飞得更高》,让那些强壮而却不敢尝试的小鸟听了以后,会鼓起勇气,为自己的梦想前行,跟爸爸妈妈在同一片蓝天下自由自在地飞翔。

夏天是多彩的,她充满了花香,充满了歌声,充满了欢笑……

小学生四年级写景作文夏天600字2

全文阅读

小学生作文四年级写景夏天600字

夏天,是一个炎热又快乐的季节。早上,晴空万里,云霞满天,太阳公公把大所有事物都图上了一层金色。一群群小鸟,在绿树枝头欢蹦乱跳,唧唧喳喳地唱歌,空气清新凉爽,而且散发着一种难以形容的芳香,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生作文四年级写景夏天600字,供大家学习。

小学生作文四年级写景夏天600字1

风很寒,吹痛了漂泊的树叶。阳光明媚,恍惚了路人的双眼。突然,我发现世界变的空空荡荡的,在路上,少了迎面走来的行人。在天空,不见了迁徙的候鸟。裸的树枝上挂着孤零零的叶子,红彤彤的夕阳中漫着明晃晃的朝霞,街上仍旧是车来车往可我看不见有司机或是乘客在车上。有旋律的音响随风而来,那是寒风扫叶的音符,秋天告别的骊歌……冬天,来了。

在这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听着永远也不会厌的《卡农》,喝着一杯冷咖啡,对着冰冷的电脑发愣。静静的回忆着那些只属于夏天的味道:闭上眼睛,那闷闷的空气中略带青草味的风就是夏天的味道;站在窗台上,那晒干的被单上略带阳光味暖暖的,就是夏天的味道;走在大街上,舔着诱人的冰淇淋而感到的清凉可口就是夏天的味道……

夏天真的离我远去了吗?

夏天是拼搏的季节。每天,我都埋头于书山习题海之中,考卷铺天盖地般向我扑来。有的时候,真的不想再忍受这种煎熬。“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我当时的豪言壮语。人生能有几回博?为了自己的梦想去拼搏是一件很幸福的时候。结果其实其实不是那么的重要,只要努力过,就算输了也不用难过。人生也就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不断奋斗的过程吧。失去了过程,那结果还有什么意义?

夏天是别离的季节。中考结束了,也意味着我重点初中三年生活就结束了,必须和朝夕相处了3年的同学们分开了。回忆三年来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不免有些伤感。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场盛大的筵席,总有散的时候。

我觉得在学校几年也像一场热闹的宴会,当几年之前我们一起赴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想到过这一天,只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它会那么快结束。当我还在原地回想的时候,已经有人匆匆的从身边走过,走出校园。3年前怀着对中小学的思念踏入了这个生疏的校园,3年后又怀着几丝不舍离开了校园。偶尔会在路上碰到以前的同学,笑容依旧,只是感觉已经不在。那感觉是那么的生疏,又包含着少许无奈,毕竟我们已经各奔东西了。

全文阅读

把握写景作文的梯度目标

大自然的多姿多彩需要我们用语言去描绘和赞美。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与写人记事的作文相比,写景作文较抽象,面对美景,学生往往不知如何下笔,大好的风光在学生的笔下却是暗淡的,写景作文成了小学阶段学生写作的瓶颈。让学生会写写景作文,乐于写写景作文,成了语文老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一、把握写景作文的梯度目标,给学生的写作定位

教材的编排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老师在写作方面也要像教“a、o、e”一样,耐心地、一步步地引导学生,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小学阶段,三至六年级共安排了六次写景作文,内容不一,目标各有侧重,循序渐进。以下是我所进行的比较:

三年级上册的写景作文是写自己去过的地方,按一定的顺序写。教师要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使学生按照观察的顺序写,写出对景物的主要感受。

三年级下册的写景作文要求写一写家乡的景物。对景物的描写要有所选择,不面面俱到,要求写出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热爱家乡的感情。

四年级上册的写景作文要求写一处自然景观,对自己游览过的或了解到的景观进行具体、有条理地介绍,突出奇特之处;有意识地去发现身边的自然美,进一步感受自然的魅力。

四年级下册的写景作文的要求是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再把观察到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将熟悉的景物写出特色;从身边的景物中收集新颖的习作素材。

五年级下册的写景作文的要求是写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要求学生体验乡村生活,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表达清楚;抓住景物的特点,积累运用;表达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全文阅读

“移步换景”法 不妨这样教(上)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安排了诸多写景课文,直观形象的语言有声有色,饱含真挚的情感,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感受自然之美的典型范例。如何才能借助这类课文的构段方式及组织特点,给学生提供作文训练的可操作性方法?“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遵循作者的构思之路,发挥课文的“向导”功能,使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文本内在的结构形式,体会作者如何表情达意。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少写景课文是以“移步换景”为表达顺序的。笔者以这类文章为例,与学生共同探究如何通过教材中的典型范例引导他们模仿、创新,并在习作中加以个性化的运用。

一、教材资源梳理

在写景文章中,移步换景法适用于游记或参观记。即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游览者通过观察点的变换来展现不同的画面。经过梳理,笔者发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这类课文主要集中在中高年级,如四年级上册的《颐和园》;四年级下册的《记金华双龙洞》;四年级下册的《七月的天山》;六年级上册的《山中访友》;六年级上册的《草虫的村落》。

从内容上看,这几篇课文既有对名山大川、自然景观的风景描述,也有对山野村趣、休闲漫游的所见随记。结构安排上,这几篇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对于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和情感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二、段落指导枚举

在日常习作中,学生要呈现多姿多彩的美景时,以移步换景的顺序来组织语言比较适宜,先到的地方先写,后到的地方后写。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这篇游记记叙了叶圣陶老先生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全文结构严谨,内容安排井然有序,语言描写形象生动,景物特点也很鲜明,不失为一篇写景佳作。为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这篇课文谋篇布局及段落言语特点,笔者特绘制了这篇课文的结构图:

全文阅读

开发主题走稳习作第一步

习作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小学习作教学缺少唤醒学生写的主题;难在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儿童,而只是运用教材上的习作题目进行简单施教;难在不能根据儿童的真实生活、年龄特征等设计出一个个能够让所有学生写的主题。三、四年级作文是整个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初始阶段,也是决定学生走稳习作之路的关键一步。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习作初始阶段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对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帮助学生完成从说到写,从段到篇的过渡,显得十分重要。在近两年中,针对三、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以及教材特点,我校开展相关的尝试,研发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正确处理自由表达与有效指导的关系,让学生体验习作的快乐,提高习作初始阶段教学的实效,走稳习作的第一步。

一、 看风景,找特点,四写景物循序进

生活是作文之源,生活需要作文,作文要为生活所用。人教版的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各个单元主题细化,准确把握每个阶段训练的目标,寻找学生生活中的那道“风景”,在习作指导中循序渐进。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内容是“向同学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安排的习作内容是“写一处家乡的景物”;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内容是“寻找身边美丽的自然景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要求写校园的一处景物。四次习作训练写的都是一处景物,如何指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把作文写具体?我们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由扶到放地进行了多次训练。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景,我们安排学生利用双休日在家长的带领下游览府山公园。教学时教师精心制作了课件,重点指导学生写“孔子授业坛”。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次写景,我们考虑到大部分同学游览过烂柯山,就重点指导学生写烂柯山,课前查找与烂柯山有关的资料;上课时播放游烂柯山的视频,再度感受烂柯山的美景;然后利用课件出示烂柯山的位置及青霞第八洞天、一线天的图片,边观察边说,由说到写。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景我们分三次完成习作训练,先指导学生用定点观察的方法写《我们的教室》;然后让学生游览南湖公园,学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习作课上重点指导写《游南湖公园》;最后让学生运用学法去观察自己的家或小区的一角,自由写一篇习作。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校园的一处景,在前三次习作指导的基础上,布置学生课前找春天,阅读描写春天的美文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古诗句等,接着领着学生观察校园的西角公园,指导按一定的顺序写,至于选择写哪些景物进行具体描写,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

学生在写景的主题活动中感受到了习作的快乐,因此学生习作不是没有内容可写,而是缺少能激起他们写作兴趣的主题。

二、 试蜗牛,诱蚂蚁,三写动物知习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有了学科开放和学科融合的思想,就应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有机渗透习作教学。

全文阅读

中年级写景类单元作文的整合实践

整个小学阶段,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安排的写景类作文一共有五次,而且全部安排在第二学段(见下表)。将这些习作内容集中在一起稍一琢磨,内容重复出现、目标缺少序列的问题就呈现出来了。

这些习作基本雷同,没有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进行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加深难度来明确训练目的。针对此问题,我们对写景类作文作了以下整合教学实践探索。

一、习作内容的整合

我们觉得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写“自己去过的一个地方”并不妥,理由如下:(1)学生想到的素材往往是曾经旅游过的景点,旅游一般在假期,学期中后期再来回忆去过的地方,印象已模糊。(2)初学写景文,先写身边熟悉的景物会更容易些,特别是校园景物,有利于师生进行实地观察、指导。

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写景习作内容从时间安排上看比较合适。因为,暑假里,不少学生出游的机会多,第一单元安排写景,学生对景物的印象应该是比较清晰的。但是,根据提示,这一单元的习作内容范围过于宽泛,比如可以写日出日落、云霞星辰、电闪雷鸣、风起浪涌等大自然的景观,也可以写曾经旅游过的名胜古迹,还可以写身边的景物。也就是说,中段的其他四次写景习作的内容几乎都含在这一单元的习作内容中,内容安排上有重复之嫌。

鉴于以上考虑,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五次写景习作的内容进行了整合:

二、习作目标的整合

单从教材中描述的习作内容和要求看,五次写景作文缺少一个明确的逐步加深的写作目标序列,也就是说,每一次写景作文练习的个性化目标不清楚。比如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写自己去过的一个地方,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也可以写自己去过的一个地方,这两次内容雷同的作文练习到底有哪一点或哪几点不一样的个性化要求?仅凭教材中的描述似乎找不到答案。举个例子:一个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写了一篇作文《游艇湖山》,到了下学期写家乡景物,她依然可以把上学期写的《游艇湖山》交上去,因为艇湖山就是家乡的景物。到了四年级上学期第1单元,她原来写的依然符合教材描述的要求,还可以继续充数。

全文阅读

作文教学指导要把握学段要求

阅读教学学段要求体现不明,文体教学体现不清的问题在作文课上也有类似的现象,那就是:作文指导不能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要求,无法把握同类型的作文在不同学段上的不同要求。因此,要提高作文课的指导效率,首要的就是能把握不同学段的不同要求。

一、从《语文课程标准》中梳理学段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作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本文仅从学生成文所需三大要素(即: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对学段要求作进一步梳理。从下表中(附表)可以看出,《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着重强调以下三点:

一是作文是学生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从第一学段的“有兴趣”,第二学段的“乐于书面表达”,到第三学段的“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直至最后强调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可以看出,写作的本质特点逐学段揭示,读者意识逐学段增强。

二是选择写作内容的自主性。第一学段、第二学段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想,非常宽泛;第三学段、第四学段则要求写独特的体验,以及对所见、所闻作进一步思考的内容,虽然都体现自主选择,但后者要求明显高了。

三是写作采用的表达形式较自由。第一至第三学段对写作的表达方法基本不作要求,只提遣词造句方面的要求:“学到的词语”“新鲜的语言材料”,但到了第四学段,对写作表达方法的要求力度明显加大,要“有恰当的表达方式”,要“有顺序、有详略、有条理”等。

因此,老师在小学阶段的作文指导课上,要着重激发学生写作的内在需要,力求真情实感,淡化对写作形式的指导。(附表)

二、从教材编写上去梳理学段要求

全文阅读

读景物文本学写作技巧

语文教材中,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比比皆是,作者用情感和心血写出赏心悦目的景观文章,具有语言文字美、写作技巧美、情感美的特点,对学生的情感起了熏陶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让学生品读文本,学习作者描写自然景观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习作水平。

一、分析题目,赏文拟题巧训练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语文教材中,描写自然景观内容的课文挺多,文章作者经过深思熟虑,细心琢磨、推敲,紧扣文章内容拟定了新颖,耐人寻味的题目。教师在教学中以题目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作者拟定题目的意图,就能帮助学生尽快了解文章内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的题目前面用“富饶”来修饰西沙群岛,文章就围绕着“富饶”来写,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突出海岛的美丽风光和物产丰富;通过介绍海底的水产、珊瑚突出西沙群岛的富饶;通过介绍海岛的鸟多,突出海岛是“鸟的天堂”。文章围饶这三方面集中突出了西沙群岛的确美丽富饶,令人喜爱。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以题目中“富饶”导入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再现西沙群岛的“富饶”,激发学生热爱西沙群岛的情感,并借鉴文本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仿写拟题,拟出新颖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如一个学生结合家乡的广场拟题为《美丽的广场》,介绍了广场有五位英雄的塑像,有郁郁葱葱的树木,有满树盛开的桂花,树下的百花盛开,争夺斗艳,让人流连忘返,更让人缅怀革命先烈……小作者的这个题目与习作内容相对应,既生动地讲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突出了老区环境优美,又突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心情。

二、分析结尾,首尾呼应学方法

许多写景状物的文章开头和结尾直接关系到文章鲜明的主题,新颖的内容,有趣的情节和作者抒发的激情。好的文章开头能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而优美的结尾则起到总结全文,展示未来的作用。文本中写景状物的开头和结尾都是经过作者冥思苦想,认真琢磨、推敲而写出来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尾,能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情感,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1.首尾呼应突出主题。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的开头:“西沙群岛……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文章介绍了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起了总领全文的作用,而文章的结尾“富饶的西沙群岛……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不仅照应开头,而且展望未来,起了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2.开头起势统领全文。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一文的开头:“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奇观”指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物,是出奇少见的,因此用“天下奇观”来介绍钱塘江大潮,起了总领全文的作用。3.总结慨括定性结尾。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长城》一文的结尾:“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样的结尾既总结了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又赞美了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在学生掌握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如一位学生写了《美丽的花圃》一文,开头以“社区门前有几个花圃,春天,树木郁郁葱葱,有高高的青松,有矮矮的翠柏,有张开手臂的剑树,还有盛开着火红花的樱树,真是一幅风景如画的美丽花圃”来介绍花圃的美丽,结尾以“我看到如诗如画的美景,感慨千万。人人要爱护花草树木,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迷人”来劝告人们要爱护花草树木,整篇习作既照应开头花圃的美丽,又做到结尾劝告人们要爱护花草树木,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做到了首尾相呼应,写得生动、新颖。

三、品味文句,观察有序有重点

全文阅读

小学语文拓展延伸中教材文本“剩余价值”的利用

【摘 要】拓展延伸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时下语文教学拓展延伸存在偏离语文本位,脱离教材文本,不切合学生实际等问题。为了解开当下语文教学拓展延伸的困惑,设想在拓展延伸中对教材文本进行“二次开发”,即在拓展延伸中充分利用教材文本的“剩余价值”。本文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对在拓展延伸中利用教材文本“剩余价值”进行探索,以期为在语文教学拓展延伸中对教材文本进行“二次开发”提供实际操作的思路。

【关键词】语文教学;拓展延伸;教材文本;二次开发;剩余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1-0017-03

对语文教材本身的价值进行多维度的挖掘,多元剖析,并加以创造性地使用,不仅能够解决拓展延伸缺乏材料的困惑,体现拓展延伸的语文本位,还能夯实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解决“一课一得”与考试间的矛盾。可以说,“二次开发”教材的“剩余价值”给拓展延伸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

一、“走火入魔”的拓展延伸

许多语文教师都把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环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对课程标准缺乏正确的解读,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出现偏差,对“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认识的断章取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有“走火入魔”之势,甚是令人担忧。

1. 偏离语文本位

前不久,笔者在某校听了一堂关于《沉香救母》(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公开课。教师用歌曲《天下第一情》导入,引出本文孝顺母亲的主题,然后带领学生走近文中的人物,利用品字析句的方式来品读文章,期间拓展了多个古人孝顺母亲的小故事,最后让学生朗读诗歌《如果爱是左右手》。虽然整堂课条理清晰,主题符合时代主旋律,但是,作为听课者,我的最大感受是这节课缺乏“语文味”,俨然是将一节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或者说是思想品德课,尤其是其拓展延伸环节。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