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阶段自我总结

小学阶段自我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坐标法探析中学生人格形成的过程

摘要: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叫人格,人格是性格、气质、能力特征的总和,从结构上讲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综合模式,是人体在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个性整体。本文探究人格(主要是中学生)形成的过程、阶段、影响因素和程度,人格结构及内涵,发现了人格形成过程中呈现着一定的发展模式及变化规律。

关键词:人格形成;人格影响;人格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5

前言

本文以中学生(13―18岁)为研究对象(他们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人格形成的过程),参照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试问卷”设计了“人格形成过程及内涵调查问卷”(,以人格形成的阶段为主线,以先天因素和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作用大小及影响人格结构的品质内涵等,进行调查并且附有每种因素及品质内容供学生参照。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中学班级,不同的年龄段的学生,发放三百份问卷,要求认真阅读、思考后不记名回答。收回286份,期中家长问卷56份,学生有效问卷210份,然后进行三维坐标法打点统计分析。

一、统计分析方法:

坐标法打点统计。针对调查表格中三个方面统计创新的在平面上建立三维坐标体系,设计了以“幼儿-幼儿园阶段-成人阶段”的自然生长过程为下横坐标;“先天因素(遗传)―家庭因素―到学校因素”为纵坐标,再以“思想、情感、行为品质”与成长阶段对应的重要人格内涵为上横坐标,平面三因素坐标结构。然后,根据调查问卷的内容,先在下横坐标确定影响最大的阶段,再在纵坐标找影响因素,最后在内涵品质对应区内域打上一点。这样,我们就把影响人格形成的阶段、影响因素、被影响的内涵品质及三者关系,进行了直观地打点描述。它不同于明尼苏达人格测试、卡特尔人格测试,他们仅是对人格品质特征进行意向选择、打分、统计、定性;也不同于美国心理学家科斯塔的“大五人格量表”对人格的宜人性、尽贡性、情绪稳定性、严谨自律性、开放性进行测量和计算,而是一种动态的对人格形成过程的测试与研究。

二、统计分析结论

全文阅读

食品安全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

多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响应上级关于“学校食品安全和学生接送车辆专项治理活动”指示精神,特制定我校此专项治理活动方案如下:

一、工作任务和目标

1、进一步规范我校食堂、小卖部的经营行为,做到证照齐全。

2、加强从业人员管理,进一步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保证我校食品卫生安全从业人员和主管领导持有有效《健康证》。

3、加强食品及原材料采购、贮存、加工、出售等过程管理,不断提高我校食品卫生质量,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4、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提高食品安全防范能力。

5、加大对全体学生及家长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家长及学生乘车安全意识。做到自觉不乘从超员、超速、“三无”、拖拉机、农用车等危险车辆上下学。

二、组织机构

全文阅读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阶段性成长教学

经过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究,我发现将阶段性成长教学融入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课程在学生知识库中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也有极大的帮助。下面,我来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使用这种阶段性成长教学的几点想法。

一、阶段性成长教学,让学生对每阶段任务形成完整的认知

阶段性成长教学通过对已学内容不断地总结能够让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可以最大可能地跟上,使完整的教学结束以后,能对所学内容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而阶段性成长教学也没有固定的阶段,可以把这种教学模式融入每一节课、每一个单元、每一册书,甚至是整个小学阶段。只要将这种教学模式一直坚持,就能够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程度的完整性。对整个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形成完整的认知,提升信息素养。

对于阶段性成长教学,针对一节具体课程来设计是最基础,也是效果比较容易体现的方式。我在小学信息技术第五册第二课《美化版面显特色》的一次公开课中,就运用阶段性成长教学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了设计。这节课的一开始,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张没有装饰的小报,并对学生说:“让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让这张小报变得越来越美观。”这一句话为整节课的成长型教学奠定了基础。随着课程的发展,这张朴素的小报渐渐增加了背景,被加上了艺术字的装饰。每一个小的教学阶段之后,都会展示一下小报的变化,把小报当成学生们的知识库,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知识库的增长。同时对学生在每一个阶段性任务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在课堂的最后,展示小报装饰前装饰后的样子,说:“这张简单的小报,经过同学们的不断美化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同学们,只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有一天,我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优秀!”通过对这节课阶段性成长教学地总结,不但让学生扎实地掌握了每个知识点,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了清晰地认识。同时也认识到知识成长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兴趣。

除了在每一节课中采用阶段性成长教学,通过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从单元着手,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也是非常有效率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这个单元学习的几周时间内,不断地感受自己相关知识技能的增长,让学生切实地体验到成长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合理引导,让学生融入课堂,一步一个台阶逐步成长

在教学中,合理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合理的引导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课堂中,将注意力集中于授课内容,紧跟课程的展开与发展,提升课堂效率。

1.恰当的情境营造

全文阅读

改变思维,革新理念

“一所学校的出彩在于教学,教学的出彩在于课堂,课堂的出彩在于学生。”课堂教学改革是我校教学近几年的工作重心之一。从最初的“20.20”模式,到“两课三段”模式,到“研学助教”模式,虽提法不同,但教改的中心一直扣紧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主体作用。一路走来,在一片反对、质疑声中,我们始终坚持着、主张着课堂学生能动观,不断改进我们的思路,虽一路艰辛,但也一路收获。教学改革,我们还在路上……

一、中学教学改革背景

2004年,我国开启了新一轮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这场改革不仅仅是对课程内容的调整,更是一场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如今,这场改革历经11年,但在我校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仍相对落后,内容方法仍比较陈旧,“一言堂”、“满堂灌”等以教师活动为主的课堂还屡见不鲜。这远离了新课标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索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的教学理念。在这发展瓶颈时刻,求变是唯一的出路。因此,学校提出“质量立校,教改兴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办学理念,课堂教学改革成为了重中之重。

二、课堂改革初步――“20.20”模式自主探索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其有效性是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教学过程民主、科学、互动,教学主体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现实中,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辛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十分有限。反思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入学优质生源减少,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对学习兴趣淡漠,学习能力较差,自信心不强,自控力差等等;二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教学内容,加之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使得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

三、引进专家名师团队,问诊把脉,有的放矢进行教改

为顺利推进我校高效课堂改革,2013年12月,我校聘请了华南师范大学认知与技术研究室徐晓东教授团队深入课堂,召开各类师生座谈会,为推动我校课堂改革问诊把脉、量体裁衣,打造具有我们校特色的教改模式。

(一)专家进课堂问诊把脉

全文阅读

高中数学教学中导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为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追求课堂的高效率、高效益,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近一年来,我校努力创新教学模式,开展了“三阶段 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教学成效。

一、“三阶段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三阶段六环节”是我校借鉴一些课改先进校的经验,又结合我校课改过程的一些具体做法,初步构建的一种课堂教学新模式。

“三阶段”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评价;“六环节”即:明确目标、自学指导、合作交流、展示点拨、达标拓展、总结评价。

“六环节”是“三阶段”的进一步细化,它们的关系为: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指导;合作探究――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反馈评价――达标拓展、总结评价。

二、“三阶段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创新教学模式,实行“三阶段六环节”教学流程

1. 明确目标。展示学习目标是一堂课的第一步,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学习目标的设计要有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目标的设计要具体化、科学化。

全文阅读

幼儿园学习科学发展观工作总结

根据区委、区教育局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按照《黄陂区直属机关幼儿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案》安排,11月中旬——12月下旬为第二阶段学习,主要任务是分析检查工作中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与方案。我园学习实践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有条不紊地组织全园教师开展第二阶段的学习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认真制定了第二阶段日程安排。首先,我园学习实践领导小组认真领会区委、区教育局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二阶段的文件精神,详细制定了黄陂区直属机关幼儿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二阶段工作安排,并扎实地按照工作安排逐项开展活动。

2、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大会。 11月30日下午,幼儿园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大会。党支部书记卢小君同志首先对我园开展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学习调研期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开展实践活动第二阶段分析检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区委实践办指导小组区司法局副局长冯辉同志也在会上发言,充分肯定了我园学习调研阶段的工作成绩,对我园开展实践活动第二阶段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指导性意见。要求我园第二阶段工作要理清思路,做好民主生活组织会的充分准备,撰写好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力争做到深、准、透、清、实,进一步把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使全园教师明确了学习任务,增强了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进一步深化学习调研。为深入开展学习调研活动,我园学习实践领导小组成员卢小君书记、园长卢翠青结合分管工作和本园实际,撰写二份有思想、有质量、有分量的调研报告,并发动党员和教师代表也积极参与。大家对自己分管工作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理性思考,确定了有价值的调研题目,并细致地调查采集相关数据资料,认真组稿。

4、开展广泛征求意见活动。为分析检查制约我园科学发展存在的不利因素和薄弱环节,认真查找领导班子、班级教育教学工作、后勤服务以及幼儿园的管理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学习实践领导小组以问卷形式分别向教师和全体家长发放了意见征求表,并认真进行了回收和意见梳理汇总。另外,还以多层次的交心谈心、座谈形式广泛征求意见。

5、召开了党支部组织专题民主生活会。在召开党支部组织专题民主生活会前,园班子成员认真对照群众给班子个人和集体所提的意见,写好个人分析检查材料,做好充分准备。12月18日上午召开了区直机关幼儿园党支部组织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邀请了区委人大政协委员来园作指导,并请了后勤代表和教师代表、无党派人士听会。领导班子逐个发言,对自己在思想、作风、自身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深入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每位党员认真对照自己的实际工作与思想动态,剖析个人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工作作风、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并制定了明确的整改措施,大家还本着真诚帮助的原则,进行了相互批评与指正。会上,党员们畅所欲言,敢于直面问题、承认不足,不怕揭丑亮短,深入地交心谈心,会议开展得非常深入扎实。

6、认真撰写班子分析检查报告。通过广泛征集意见和召开的党支部组织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都深入查找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改进方向。学习实践领导小组结合实际认真撰写班子分析检查材料,并组织教师、家长评议,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园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并递交到区教育局学习实践领导小组。

7、重视活动记录和宣传报道。将学习实践活动作为近期的一项常规工作,按日程安排分解填写到园每周工作计划中,并及时张贴到我园公示栏中。每开展一项活动都进行详细的记录,收集好相关资料,并及时做好宣传报道,向我园网站、区教育局学习实践办及时投稿,积极扩大宣传影响。截至目前,第二阶段共在区教育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简讯上发表简讯5篇,在本园的网站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文章9篇。

全文阅读

农牧局践行科学发展观检查阶段总结

分析检查阶段呈上启下,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阶段,为巩固和发展学习调研阶段的学习成果,使分析检查阶段取得实效,我局根据畹学组办〔2008〕7号文件精神认真扎实地开展工作,创新征求意见方式,切实开展交心谈心,于12月12日按程序高质量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于12月29日邀请多部门领导评议分析检查报告,找准了问题,认真分析了原因,明确了整改的方向。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发放调查问卷和民主测评表征求意见

依据××工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要求,按照农牧局“实施方案”,11月12日,党总支书记孔自武主持召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暨2008年度民主生活会准备工作,结合学习实践活动确定会议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农村改革发展。11月17日至28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放调查问卷和民主测评表。共向涉农部门、××镇主要领导、各村负责人、各站队发放调查问卷18份,收回16份,回收率为89%,发放民主测评表10份,收回10份,回收率100%。调查结果汇总后交党员领导干部传阅。党员领导干部之间,通过个别谈心沟通情况,相互征求意见,消除隔阂,统一认识,互相帮助,认真完成了发言提纲。

二、按程序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于2008年12月12日上午在农牧局五楼会议室召开,会期半天,会议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农村改革发展。

会议严格按程序进行。会上党员领导干部孔自武、岩喊、董木散分别就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情况的基本情况和不足做了发言,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参会人员一致认为三位党员干部的发言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了一年的情况,并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实事求是地帮助领导干部查找问题和不足,提出客观的意见和建议。

组织部副部长付开伦等同志指导并针对会议情况发言,认为此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内容丰富、程序规范,与会人员能积极发言,很成功,有一定质量。孔局长总结表示,会认真组织写好分析检查报告,并认真整改。

三、认真完成分析检查报告

全文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总结交流要落实三点

一次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活动准备阶段(问题的产生、主题的确定、计划方案的制定等)、活动实施阶段(方法的指导、中期的交流等)、活动的总结与交流阶段(成果的总结与展示交流)。当某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进入成果总结交流阶段时,不少教师往往简单地认为该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即将进入尾声,整个活动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由于存在这样的认识,不少教师忽视或是简化总结交流阶段的指导:在课堂上,让各小组简单展示一下本小组活动成果,随后便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于是,活动总结交流阶段就草草结束了。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与交流阶段对于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目标达成,包括合作学习、分享研究成果、提高表达与展示水平、培养评价、反思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在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总结交流阶段,教师应着力关注并落实以下三点。

一、 展示:展示什么

在这个阶段,教师首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展示。展示是对学生一段时间以来参与活动的总结与认可。它能让学生体验参与活动的成就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展示中得到对自己和自己所处团队的认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同类型的主题活动,在展示时可以选择相应的展示方式。

1.展示活动作品

设计制作类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总结交流应当侧重于学生作品的展示。在展示作品实物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展示设计的理念、意义等作品本身的内涵。展示的形式以“作品展览会”等直观呈现并辅以简介的方式为主。例如“我爱乒乓”主题活动中学生衍生出制作类的小主题——“废弃乒乓球大变身”。在总结交流阶段,选择该小主题的小组以“变废为巧——乒乓球制作展览会”为形式,向学生展示各小组的活动成果,同时在作品旁附以简洁的文字介绍或现场解说介绍,现场参观者可以直接点评、交流,营造了展示者与参观者现场互动的良好展示交流的氛围。

2.展示活动结论

探究类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总结交流则是引导学生通过多样的形式来展示调查活动的结论。呈现的方式可以是口头论述、文本呈现、视频图片等。例如“饮食与健康”主题活动成果交流汇报课上,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多样的形式进行展示:可以是调查报告,以文字的形式交流活动成果;可以是宣传画册,以图片的形式提醒人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是小品、快板等形式,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愉悦的笑声中获得健康饮食的知识等。

全文阅读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适应状况的研究

摘要 应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对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44063名青少年的适应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适应状况处于较好的水平。(2)青少年适应及情绪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社会适应和生活适应等各维度得分在小学五年级较高,从初中阶段开始呈下降趋势,高中阶段继续下降,到大学阶段又逐渐回升。生理适应维度得分在小学五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较高,大学阶段下降至最低。

关键词 青少年,适应,心理健康素质。

分类号B848.9

1问题提出

适应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在现代社会,适应还意味着随社会进步、生活节奏的改变,不断改变自己、改变环境、改变自身的需要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现实[1]。

当前对适应的概念、结构成分、测量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对不同受教育阶段青少年群体适应的研究。如王永丽、林崇德等人的“儿童社会生活适应量表的编制与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社会生活适应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聂衍刚的“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初中学生比高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要好,高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高于初中学生[3]。这些关于适应的研究,涉及某一受教育阶段的青少年群体的研究居多,缺少跨越整个青少年期、涉及不同地域青少年的综合性研究。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适应的变化特点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是有关青少年适应的概念、结构和机制的研究。如陈建文的“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认为,社会适应的内容主要是人际适应,结构包括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人际适应和心理弹性四个维度[4]。陈君的“《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检验”研究中,将学校适应分为生活环境适应、交往适应、学习适应、情绪状态四个方面[5]。黄希庭等人为社会适应就是人格适应,社会适应性是指人们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6]。陈建文、王滔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的研究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心理结构、心理功能三个方面对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贾晓波在“心理适应和本质与机制”中指出了适应的概念应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角度做出解释[7]。这些研究更多地针对心理适应结构的某一种或某些成分的研究,如社会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缺乏对心理适应整体的、系统的结构研究,因而无法全面了解青少年的适应特点。

全文阅读

浅析基于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设计

论文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模式 英语 课堂设计 主题思想 写作

论文摘要:传统英语教学强调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而基于任务型教学模式,教师结合课文设计一些学生熟悉的和符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笔者在实践中对此进行了尝试和总结。?

教育部2001年7月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目的强调如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策略方面,明确提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果完全由教师控制,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学习,仅仅学会了某些孤立的语法或表达,并不能真正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更不能自如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教师结合课文设计一些学生熟悉的和符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创造真实的或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和答疑者。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而是主动地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因而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任务中阶段和任务后阶段。任务前阶段是准备阶段,任务中阶段是实施阶段,任务后阶段是验收与提高阶段。这三个阶段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其中任务中阶段是核心,任务前阶段为其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任务后阶段是前两个阶段的归宿,是促进学习者语言内化过程的具体手段。?

下面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Unit One Section A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为例,说明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任务前阶段?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