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微课程翻转课堂开放教育论文

一、基于微课程的开放教育翻转课堂实施模式

(一)课前设计

1.教师要准备教学资源、制作微课程及布置任务等最早研究和实践微课程的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程是根据实践教学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它具有主题明确突出、内容短小精悍、资源丰富多样、结构相对独立等本体特征,适合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而“翻转课堂”则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它是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让学生在课外观看,然后把课堂时间节省出来用于讨论和作业辅导。因此,可以说微课程是翻转课堂的主要载体,二者的完美结合可以为我们的开放教育带来更多新的思路。

(1)微课程制作微课程的制作要经过选题、设计、录制和后期制作、上传等流程,内容一般包含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三个要素。在制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课程特征和应用角度,选择主题突出、重点明确的教学内容,并充分调动必要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形成明晰的教学思路,这是微课程设计的关键。那么如何遴选教学内容呢?教师应首先分析课程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教学子目标,并确定章节知识点,这样就将课程内容细化成若干承载某一知识点的学习对象。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的知识适合启发提问,有的却适合小组讨论,我们应选择概念性和分析性的问题制作微课程,而将探讨性的问题留到课堂上进行。以法学专业本科课程《证据学》为例,它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先期必须具备法学尤其是诉讼法学的基础知识。例如在第五章“证据的种类”中“证人的资格条件”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我们不妨以“证人证言岂能任意采信”的案例来导入问题,利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大宋提刑官》的部分片段,结合案情正确分析并理解证人的资格,同时附加不同层次的练习以便学生自我检验。

(2)准备教学资源微课程制作是资源准备的核心内容,但是教师还应当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如介绍参考书籍、电子课件及相关专业网站等。根据本人的经验,教学的关键不是讲课,而是备课。只有备课备好了,才能上课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教学资源准备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作为信息时代的老师,教学资源不能是廉价的,不能是简单从网上下载的,不能是拷贝的。因为这些资源学生也能够获得,没有必要老师自己当网络资料的“搬运工”。应当利用教师独特的学术资源,寻找学生不易获得的教学资源,譬如ProQuestCentral数据库等等。课件的图片也不宜都从网上寻找,应当自己拍摄一部分图片。总之,教学资源的稀有性是准备的要旨。这样,学生的听课热情才会持续。

(3)提供确切的课前自学任务单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学生层次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单,该任务单具有明确的导向性、较强的针对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起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如在“证据的种类”任务单中,首先介绍观看视频指南,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及困惑反馈等。

2.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程,进行课前针对性练习学生在充分了解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微视频,有能力的学生可以浏览拓展资源,完成课前针对性练习,然后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并记录疑难困惑及时反馈。如此的课余自主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第一次的知识内化环节。

(二)课堂活动

全文阅读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

一、微课程的特点分析

传统网络课程多是单向的信息传输,学习者与授课者之间缺乏互动,学习者只能被动接受,但在微课程教学中,学习者与授课者可通过视频、音频、微信群等进行交流,学习者还可通过微测试对学习情况进行测评,从而了解自身不足,进一步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另外,在微课程条件下,不单学习者与授课者可相互交流,不同地域的学习者也可就某个问题进行即时探讨,交流中信息量更大,分析问题的角度更多样,有利于学习者扩大视野,加深理解。总之,微课程的交互性使得学习者不再孤独无助。

二、分析开放教育中的微课应用及问题

1.学习终端的使用与普及问题分析

有学者指出,微课程开放教育的学习者多是在职从业人员,这些学习者的学习时间相对有限,存在明显的工学矛盾。而当下微课程的学习终端主要为体积和重量较大的电脑,形式单一。尽管电脑越来越普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不便携带,不便手持,再加上微课程视频格式的适用性不高,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兼容性不强,微课程视频在手机等更为便携的移动设备中往往无法观看,使得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受限,无法随时随地随需学习,微课程的推广被限制。

2.分析资源建设及开发问题

微课程以微视频为载体,其课程资源包括课程PPT、练习测试资料、学习情况评价反馈、教学支持服务等,旨在满足学习者交流学习信息、评价和反馈学习成效的需求。微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中存在许多问题,如课程视频制作技术难度大,非专业人员难以完成课程视频制作;目前部分微课程平台仅能支持授课者、更新、修改微课程视频,未允许学习者参与课程的编辑,且不具备学习记录功能,授课者和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不足,这些都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和积极性;另外,不同学科的微课程受欢迎程度不一,一般而言,人文社科性质的课程内容更生动,表现形式更丰富,较理工科性质的课程更受欢迎,但这种学科建设和开发不平衡的现象也影响了课程的推广。

3.系统化与碎片化的问题

全文阅读

开放教育微移动教学思路

摘要:论述了开放教育微移动教学的必然性,从微移动教学系统和微课程资源建设两方面分析开放教育微移动教学现状,对开放教育微课程移动教学提出了三点建议。

关键词:开放教育;移动学习;微课程

一、引言

智能手机和新媒体技术(博客、微博、微信、QQ)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与传统沟通方式(面对面交流、电话)相比,新媒体技术集中体现了便捷、生动、聚焦生活、互动性强等沟通优势。新媒体技术中,微信功能最全、最强,最受大众喜欢。微信不仅可以实现视频对话、语音对话、群聊,还可以在朋友圈分享信息。微信使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生产者,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开发信息、加工信息和传播信息的积极性。此外,微信公众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了平台化的业务和技术架构,使得应用微信平台开展手机移动教学的条件日渐成熟。目前,各级电大都在积极尝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发微移动教学系统,尝试手机移动教学。因此,当前,研究手机移动教学对开放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移动学习文献回顾

(一)国外文献

移动学习研究始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的人机交互研究室2000年启动的名为“MobileEducation”的项目,此后引发世界范围内教育研究者、移动通信运营机构和移动设备开发商的关注。

1.移动学习概念

全文阅读

微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资源,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该文首先论述了微课概念及产生背景,分析了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将微课应用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并以案例的形式给出了微课制作的具体步骤和实现的过程。最后通过实践表明微课能够有效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微课;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源;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4-0203-02

Abstract:Microlecture as a new type of education resources, more and more get the favour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Microlecture and emerging background,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applied in computer Foundation teaching, and in the form of case Microlecture make concrete steps is give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Finally, practice shows that Microlectu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Microlecture; foundation of computer; teaching resources;application research

1 微课概述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便捷移动式学习日益成为学习者新的需求,微课在此背景下产生,同时“互联网+”时代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所带来的颠覆性冲击,使得“微”教学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逐渐蓬勃发展。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它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在10~20分钟的时间内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资源主要体现在,微课教学过程不仅仅包含知识导入、讲授,巩固练习等教学环节更重视运用多媒体技术,融合PPT、音频为一体,内容精炼、主题突出,形象生动再现知识点。微课学习内容的短小精悍和富有针对性也能很好的解决学习者的认知负荷问题,微课视频及辅助学习资源总容量有限也有利于网络传播,特别是通过移动设备观看。

2 微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的可行性

全文阅读

浅析历史教学中“微课”体系的构建

摘 要: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在科技、教育、通讯等各个方面与之前相比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这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逐渐将“开放、共享”作为教育的主要理念和发展方向。“微”教学是一个新时展的产物,也是时展进步的特征,“微课”逐渐从小学课堂逐渐进入大学课堂,在高校的教育中逐渐取得了进步性成果。学生是微课的主要参与者和主体,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工作者,微课能否取得成果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微课”教学也对我国今后的教育事业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微课”体系;翻转课堂;科学性

一、微课概念的阐述

1.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教学发展的主要标志,“微课”是学术界主要的专业术语,也是一个新兴的名词,但是目前对于“微课”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从字面上看,“微课”就是“小课”。一些专业的学者将“微课”定义成:微课就是根据教育内容和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整,以教师的教学视频为主要的载体,用以记录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某个教学重点和知识点,由此展开教与学的各种活动,实现精彩教学与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

2.慕课

“慕课”就是指大规模开放高等教师的网络课程,简称MOOC(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 )。这个理论可以追溯到2007年,起源于开放式教学,在这种教育背景下逐渐发展壮大,发展到当今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发展成免费向学生开放的教学视频,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归功于网络的高度发展和发达。在网络条件下,学生通过注册和登录的方式进入网络公共空间学习免费的教学视频。

3.翻转课堂

全文阅读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

摘要: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特别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其中主要内容之一。结合“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精品课程建设,通过对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以及创新性培养等方面的探讨,提出了若干措施,对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精品课程;引导教学;创新能力;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164-02

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是工信部直属高校实施的“一提三优”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旨在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特别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切实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1]。在此基础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启动了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二期)建设,“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课程是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之一,该课程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中与控制相关方向研究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上述专业的核心理论与技术都与控制有关,而上述专业的研究生大部分在本科时期就读的不是电子或自动控制专业,有的甚至没有学过类似课程。因此,对该课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以便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课时内掌握课程内容,并使研究生教学能够提高创新起点,培养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精神。本文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探索适合本学院特色的“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精品课程教学模式,这对于如何提高现代研究生教育质量有着借鉴意义。

一、课程现状分析

(一)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陈旧

“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是一门综合课程,涉及计算机硬件接口、软件编程、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相关知识。学生需要对软、硬件都有清晰的认识[2,3],这就使得本就刚入门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产生了畏难情绪,不利于课程的进一步开展。同时,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更注重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单纯知识的理解记忆[4]。所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该课程教学;考核方式上,已往参照其他理论课程,以结课考试的方式评定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这也严重忽视了该课程强调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缺乏系统规范的教学资源

全文阅读

浅谈微课程教学在开放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科技在发展,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作为新生事物,微课程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给堂课教学带来更多的变化,也给开放教育课堂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微课;开放教育;微课教学

一、微课程概述

微课程 ( Mi c r o l e c t u r e ) 最早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 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 彭罗斯( D a v i d P e n r o s e ) 于2 0 0 8 年秋提出的, 这一概念引入到国内之后, 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将这一概念进行了改造与完善。多数专家是这样定义的, “微课”是用视频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型课只是平常的一节课的一个环节或一个片段,其本身指向于对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或者展示课堂中的一个片段。

“ 微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时间一般在 1 0 分钟以内,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微课程的这种特点,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此外微课程的教学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直接电脑录屏,也可以真人授课的形式录课,还可以是直接录入式音频课或拍摄视频。这种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更吸引学生,学习效果更明显。

二、开放教育的教学方式

开放教育是将现有的教学资源开放出来,供学习者自由参考、学习。它的本质是人人享有接受终身教育的权利。开放教育的“开放”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入学条件“开放”。开放教育对人学者的年龄、职业、地区、学习资历等方面没有太多的限制。凡是想学习,有意参与开放教育的人,只要他具备相应的基础,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均可以申请入学。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

全文阅读

基于开放式网络的UG课程微课教学改革

摘要:UG课程,是我院重要的CAD/CAM教学课程。因为UG课程是一门软件操作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如果把理论融进动手操作的实践教学中,教学效果更好,学生也更愿意操作与学习。如果把这种教师的动手示范操作过程,用微课录制,学生可以反复观摩与反复练习,这种开放式的教与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关键字:UG;开放式网络;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此论文为2015年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教研项目《基于开放式网络的UG课程微课建设教学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ZJY15BZC11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岗位适应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每个老师应该积极思考的重要问题。UG课程,即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并且UG的理论是通过操作体现出来的。因此,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教师融理论于实践的动手示范教学。这种动手示范教学,如果用微课录制,可以一次示范录制,无数次反复播放与学习。故基于开放式网络的UG课程微课教学改革,笔者认为是一次划时代的教学改革。这种开发式网络教学,对学生的学习频度、学习自由度提供了更加优越的学习条件。

1、UG课程教学的特点及开放式网路教学的意义

1.1 UG课程教学的特点

1、课程理论性强。

全文阅读

微博视角下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

摘 要 近几年一种全新的互联网社交工具——微博悄然兴起,开启了随时随地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的平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师生的准永久性分离状态和采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使其对于媒体技术和通讯技术产生极大的依赖,这也决定了微博在此领域必然受到极大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微博的应用形式,来探究远程开放教育基于微博来进行网络辅助教学的这种新型教育技术。

关键词 微博 远程 开放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微博是什么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使用者通过登录网站、手机短信、IM软件和外部API接口等多种途径进行访问,随时随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多类型信息。2006年,美国企业家埃文·威廉姆斯在美推出的Twitter社交服务开启了微博时代的大门,2009年8月经新浪网引入我国, 2013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微博用户规模已达3.09亿。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其便捷性、开放性、互动性、群聚性、及时性、自由性等特点使得将它应用在远程开放教育上有着巨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博客内容的微型化与简明性。微博的内容短小、简明地反映用户的行为、状态、观点。 其次,操作方式的多样化与便捷性。使用者可以利用微博专有网站、移动电话、IM软件以及一些外部API接口,选择合适的媒体,以最为便捷的方式、更新、评价博客内容。第三,人际交流的时效性与临场感。由于前两个特点的存在,使得微博客内容能够及时更新,使得基于微博客的人际交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同时,微博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网络站点,允许人们跟随他人,及时了解他人在做什么,增强用户在网络中的“临场感”,使得交流双方可以建立信任关系以更有效地进行信息共享。

2 微博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应用

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主要采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这种特殊形式的教育对于媒体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极大依赖,决定了微博在此领域必然受到极大的关注,使它成为网络时代又一次重要的教育技术的革命。当下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如颠倒教室、移动学习、高效课堂、学习行为分析、终身学习等的落实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其中微博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微博运用于远程开放教育教学领域的主要通过成员管理、话题讨论、文件共享、消息和组织活动等来实现,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教学微博,多由专业教师建立的课程微博,它将该课程的所有学生纳入群内,教师或学生代表作为直接管理者,负责群成员和内容的审核。同时,教师可以把教学资料上传到微盘中,学生可以任意下载学习资料,在微群中讨论教学内容,在群内反馈学习进度。教师还可以建立微活动,在约定时间在微群里在线提问、在线答疑。

全文阅读

微课模式下的开放性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学

起初,开放性大学通过电视、广播的形式实现了远程教育,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进程,互联网技术随之介入,让学生在与老师准分离的状态下,能够不受时间、空间、地点的限制进行学习,在我国广大高校中开创了远程教育的先河。基于微课教学模式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师必须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核心设计微课,整合多方面的教育资源,立足于教学现状来选择视频内容,并对教学效果做出客观评估。

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曾经的专业课教学是以“教”为主,而微课教学的重心则是“学”――学生先学、老师后教。微课的设计理念包含三方面:网络教学、自我学习、小班化教学。基于该理念下的微课特点同样可归纳为三方面:短――10~20分钟,最长不会超过25分钟;少――仅针对一个教学重点;小――微课视频小,便于上传与下载。上述特点高度符合教育心理学提到的学习规律,比如个体差异的规律、注意力的规律、个性发展的规律、认知能力的规律等。拿“注意力”的规律来讲,早有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发现,即使是成年人,能够持续、集中地关注某件事、某个内容的时间也不会超过二十分钟,尽管一堂专业课大概需要1小时左右,但最合理的方法是将教学内容切割成几个“小块”的知识点来讲解,以便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比如:现下广为流行的网易公开课、可汗学院、超星公开课等,上面的微视频基本都在20分钟左右。

课堂上引入了微视频,教师不能再继续扮演“传授者”的角色,更不是课堂上的权威者,而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协助者,唤醒学生去发现、探索、评价、质疑的精神;唤醒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生活经验,让这些和教学内容相互融合渗透,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汉语言文学中微课设计资源的整合

1.各类“语言学”内容的整合

如: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有一部分微课内容是《文言诗文阅读理解的基本思路》,它的设计者是方相成――浙江丽水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视频全长不到20分钟,重点讲解了阅读文言诗文的规律与规则,通过技巧、文本、事件、道理、感情来理解文言诗文。又如:时长不到18分钟的《普通话训练与测试》,设计者为邓莉华(江西广播电视大学),视频中简洁明了地介绍了五个知识点。从这两个精彩的微课设计中可以看出,语言学方面的微课程,只需要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细化设计便可。

2.各类“文学作品”内容的整合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