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年教师成长感悟

青年教师成长感悟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磨心、磨性、磨形

[摘 要]磨课作为一种教学活动,以往主要是针对一些教学比赛或公开课而进行的,范围较小。把磨课作为常态化的教研形式,能够通过转变磨课中研讨的方向,让学科教师在磨课的过程中不仅关注课堂,更关注整个课堂教学生成的主要脉搏。这种方式可以使青年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技巧和手段、教学风格形成等方面获得提升,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磨课;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3-0021-02

[作者简介]谭瑜萍(1983―),女,江苏苏州人,本科,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磨课是指在公开课或者展示课之前,在相对较小的合作范围内和一定的团队协作下,经历研课、听课、反思、重构等多环节的反复操作,以期成就一堂普遍意义上的好课,为教师自己和学校带来教学的收获和荣誉的活动。我们学校把磨课这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迁移到平时的学科教研中,以此来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华丽转身――变特殊为常态的磨课

全文阅读

浅谈青少年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

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迫切需要一批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今天的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直接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宏伟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令人可悲的是,青少年学生在成长历程中受到了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诸多不良的习惯和心理问题。笔者针对此种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影响青少年学生思想觉悟提高的因素

1.家庭教育的缺失

大多数青少年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无法与子女进行面对面的沟通,造成孩子心灵上的隔阂。他们仅仅满足孩子在学习、生活上的日常所需,放松甚至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政治、文明素养、社会公德、理想前途等方面的教育,致使了青少年学生思想觉悟的僵化。

2.家长的教育偏见

有这样一些家长,只注重孩子试卷上令他们满意的分数,而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又加上他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对孩子提出了许多过分的要求,却不在乎孩子的日常表现、品德和成长的过程,导致了青少年学生心理压力过重,而产生心理扭曲现象。有些家长忽视了对孩子潜移默化的作用,致使青少年学生思想觉悟低下。

3.许多青少年学生生活的环境相对优裕

自己是独生子女,受到了家庭的过分呵护,变得自私、娇气,十分注重自身的利益,却淡化了他人意识、集体意识,团结合作能力差,自尊心强,经不起考验,不求上进,只喜欢坐享其成,过分追求享乐主义,整日沉浸在吃喝玩乐中,使自己的思想变得堕落。

全文阅读

关注生活体验,激发课堂活力

摘要:只有在真实的情景中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因此,笔者以苏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感悟成长》一课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

关键词:取舍;创设;互动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8-019-2为了渗透回归生活、知行统一的理念,教师应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馈等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通过自身的教学行为引领学生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体验、去感受,去直面生活。

《感悟成长》是思想品德学科,江苏人民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爱生活》中第16课《长大的感觉》的第一部分。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对自身所处的青春期有一个更理性的认识,诸如认识到青春期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体会到青春的美好与可能经历的风雨等。教师要树立如下观点:不论男女都有一个青春期,它是儿童向成人转变的关键期,青春期在人的发展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生活历程。每个人都有青春期,当我们再次面对孩子青春期教育的时候,我们可能已经忘记了当年我们青春期的真实感受、感悟和体验,所以要上好这节课,教师首要做的就是能重温青春期那些真实的生活体验,从而对学生真实的体验能够感同身受。自然这就需要教师去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学生面临的困惑和苦恼,从而用真实的情景再现学生真实的现状和问题。所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应多层面、多角度地选择学生生活中的材料,让“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

一、用心取舍――让教学素材源于生活

教学素材也称教学材料,是教学内容的各种形式的载体。教学素材包括教科书、课程标准、教学参考资料、教学图片、模型、投影片、幻灯片、电影、VCD、录音带、电脑软件等。在教学中运用教学素材以不同的形式包装,不同的方式呈现,会产生显著不同的效果。所以教师在积极利用现有的教学素材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课外丰富的生活素材,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经历,通过感性、生动和丰富的生活元素去感染学生,满足学生在理智、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

教学环节一:

师:同学们,你们相互之间熟悉吗?

全文阅读

阅读教学中感悟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感悟是一种个体的自觉自得行为,不能告诉,不能灌输,不能复制,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体验,从而使学生因领会、理解,感同身受而有所悟。

一、品词品句中感悟

有时拿到一个文本,粗粗一看,语句平淡朴实,,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细细读读,品品词句,换一个词语,换一个句子,换一个顺序,才发现没有课文中来得精彩。品评出语言的韵味来。

例如人教版入选的丰子恺的《白鹅》中有这样一段话: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有位教师这样教学:

师:读读这几句话,找一找哪个词连续出现了三次?

全文阅读

阅读教学中感悟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什么是感悟?所谓“感悟”,就是“感受”和“领悟”。 是一种个体的自觉自得行为,不能告诉,不能灌输,不能复制。是学生调用自身的语言沉淀,获取文本信息,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将所获取的信息相交融到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中,从中获得情感的体验,甚至触发灵感和顿悟。“感悟”是一种思维的迁移过程,是主体知、情、意、行的亲历、体验。学生学习文章的言语规律,体验人物的思想情感都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都是靠“感悟”在起促进作用。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感悟能力呢?

1. 品词品句中感悟

有时拿到一篇课文,粗粗一看,语句平淡朴实,,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细细读读,品品词句,换一个词语,换一个句子,换一个顺序,才发现没有课文中来得精彩,品评出语言的韵味来。

例如人教版的丰子恺的《白鹅》中有这样一段话: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教师这样教学:

师:读读这几句话,找一找哪个词连续出现了三次?

全文阅读

青年教师的成长路线图

青年教师是教育的未来。在我看来,青年教师从稚嫩走向成熟,一般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顺藤摸瓜

这里的“藤”即教育教学理论;“瓜”即教育教学工作。“顺藤摸瓜”即初为人师的青年教师依据教育教学理论,按部就班、依葫芦画瓢地实践教育教学的过程。

青年教师对复杂而又系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认识尚还处于朦胧或感性的认识阶段。所以,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都喜欢照搬在学校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他们通常会热衷于“指点江山”,倾心于“讲、讲、讲”,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教与学的创造性的双边活动。

为了使青年教师不随意而盲目地在这一过程中长期游戈,学校领导应当从青年教师走上讲坛的第一天起,就有目的地选派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进行跟踪指导,不失时机地对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同时,引导青年教师多听课、听好课。在这个过程中,要帮助他们学会倾听、善于倾听;体悟教育教学的深刻内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少一些主观性,多一些科学性。

这一阶段的历练对青年教师将是刻骨铭心的,不但有利于他们逐渐体会到教学的真谛,并将之内化为爱岗敬业的强大精神动力,而且有助于形成精益求精的理性化教学风格。

亡羊补牢

在“顺藤摸瓜”阶段,青年教师多半会遭遇一些挫折,他们大多会在煎熬、迷茫与痛苦中陷入“黎明前”的自责与思索。

全文阅读

青年夜校: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

一、高起点、高重视,搭建学习共同体

高起点。培训目标站得高,看得远,站在学校本身的教育教研水平,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来引领,培训资源起点高,用教育精华来哺育。青年夜校收集吸纳学校一切可开发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从学校行政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到学校名师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分享,到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学科教师等,按己所需,拿来所用,倾尽全力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阶梯。

高重视。(1)策划重视:由教研主任结合本学期学校中心工作,围绕教师师德与专业成长,围绕本校青年教师的教学不足与需强化项目等用心谋划,再由全体行政集体讨论商榷,寻找青年教师成长的途径与内容。

(2)安排重视:不管学校工作多么繁忙,青年夜校的开课时间总会妥善保障安排,根据活动条件与时间长短,有时安排在晚饭后的6:30,有时安排在下午两节课后的4:20。

(3)开展重视:每次青年夜校的开课,除了教研主任亲自主持外,学校校长与书记等重要行政总是亲临现场参与,把自己对教学教育的感悟与青年教师交流沟通,在关键的时候展开专题讲座。

(4)反馈重视:青年教师在青年夜校中开展的每次活动、完成的每次作业、每篇心得感悟,校长书记亲自过目与阅读,对每位青年教师的成长情况高度关爱,了如指掌。

二、强专业、重研究,创建专业成长点

1.以专为点

全文阅读

影响青少年文化自觉的困境及其对策

文化自觉反映了人们对深层次文化的认识,是人们对文化的本质、结构、作用以及传承的把握,也是对民族文化的再认识,以及对先进文化的创造、开拓和建设。开启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就是帮助他们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思想,帮助他们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其价值观的形成。而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的根本作用在于

开启青少年的文化自觉

教育对青少年的文化积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少年对文化的深刻认识来自于学校文化的熏陶以及教师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和对文化的引导,同时也来自其在社会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来自他们对高雅文化的爱好和追求。在这样的过程中,青少年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视野。

(一)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文化积淀的重要途径

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人的灵魂。当学生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时,文化自觉也就在其中了。所以怀特说:“真正受过教育的人往往崇尚人的自主性,因而他自己就富有主见,并对其他人的独立思想持同情态度。……审慎、勇气、克制、仁慈以及明智、思想独立、智慧、幽默和活力等品质是受过教育的人的特征。”[1]事实上,在学校教育中很难把知识与文化分割开来,在文化和非文化的积淀中这两者高度重叠。知识没有文化的内涵,课程就变为空洞的说教;文化倘若成为主流,学校就无法让学生掌握生存所必须的技能。贝克罗列了九个主题都是有关文化的,包括基本的人类价值观、精神价值、道德价值、社会政治价值、价值中心机构、谋生方法、学校学科的价值广度、价值本质和当代价值问题等。[2]学校教育应该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成长,不但要让学生获得足够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得到文化素养的提升。正是这种文化素养为学生提供了身份、地位和希望,让他们感受到自信、自尊、自立,使他们思想得以开化,为后期的文化自觉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校教育是促使青少年文化自觉的不可替代的力量。长期、系统的学校基础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理念十分重要;同时,学校又是一个雏形社会,为学生提供了社会互动及文化实践的平台,使学生能够体悟自己所承担的文化角色;而学校的制度文化又能使学生获得对非个人规则和权威的认同和遵从。然而,当前的中小学校在建立正确的文化导向上依然举步维艰,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常常停留在理论层面。成绩至上的普遍做法使读书风气日渐衰退,学习已经退步到在题海中“苦作舟”。学校规模日益壮大,而学生思考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在被逐渐蚕食,以致文化无法成为莘莘学子的自觉追求。尽管学校教育的手段在不断现代化,教育评价在不断精确化,但是人的发展特别是文化的发展却被悄然取代;课堂教学的文化含量越来越低,教师的人格魅力荡然无存。这一切使得我们在确立学校的正确文化导向上有许多事情可以做。

(二)学校教育具有开启学生文化自觉的先导作用

全文阅读

在品味中想象悟情

摘 要:我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很大的魅力,令人回味无穷。语文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设计训练要点可抓住品味词语、品味句子、品味标点,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领略文本深远的意境,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

关键词:品味;想象;悟情

我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很大的魅力,令人回味无穷。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品味文本精美的语言,领略文本深远的意境,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经过精挑细选,蕴含着许多佳句美段,甚至有的课文整篇都是经典美文,语言生动,用词准确,句式典型。教师则需有一双慧眼,精心筛选言语品味,提炼训练要点,引导学生想象,体会语言的精妙,感悟个中情感。

一、品味词语,想象悟情

词语有极强的表现力和生命力,词语是细读文本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台阶。准确把握词语的意思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入词语的意境能够使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灵动起来。

课例(一)

看看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执教《去年的树》一文时,是如何巧妙地品味“天天”这个词语。

全文阅读

观摩家常课 成就真本领

说到观摩课,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观摩名师课堂。诚然,名师课堂犹如一座宝藏,有成功的经验值得学习,有精彩的创设值得剖析、揣摩。然而这些宝贵的经验、精彩的创设都是大师们多年研修实践的结晶,普通教师在观赏、惊羡、神往、冲动之后,却很难把它们灵活运用、贯通和实践于自己的课堂。这就是“名师的课堂看着舒服,实践运用很困难”“可望不可及”的现状写照。再者,名师课堂不是想听就能听到的,教师观摩名师授课的机会是很少的,尤其是农村教师。如果仅仅依赖名师课堂提供的那点“山珍海味”来涵养教师的专业成长,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真正养育我们的还是常吃的“米饭”和“蔬菜”,也就是平时的课堂教学,习惯称为“家常课”。名优课的经验固然重要,家常课中的不足和问题反思其实更为可贵,教师的专业研修与专业成长离不开家常课的观摩、借鉴和思考。同事间的随堂听课、同课互评、跨科看课、预约点课等家常课的观摩学习,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最好教材:随堂听课,随听随评,活学活用;同课互评,互评互学,取长补短;预约点课,潜心观摩,交流感悟。

一、随堂听课,积累心得

邻居之间,端个碗,串个门,有好吃的夹一筷子,尝个鲜,既增进友谊,又分享美味,这就是串门的乐趣。随堂听课类于此,教师间利用空课时间互相串串课堂,随时随地看看、听听、评评、议议。看到好的做法,立刻搬到自己的课堂试试;听到不足之处,也无需客气,直接指出,即便争辩一番,彼此心里也不会有什么芥蒂。这种家常课的互听互学,互评互议,活学活用,自然、真切、简朴、实用,的确是教师们互相启迪,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有效途径。多年来的串门听课,笔者不光积累了不少精彩的教学片段实录和听课心得感悟,还根据笔记中的实例和感受写了不少教育教学论文、教育叙事文。听课笔记可谓是教学研究、论文撰写的源泉。多听课,多积累反思,多感悟,多交流议论。这样及时把自己的心得、反思和感悟加以小结,也是一个教师自我研修专业的好办法。

二、同课互评,互学提高

在小学,每个年级都有几个班,年级组同学科教师就同一篇课文互相听课研讨,是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好办法。有一次,笔者到隔壁近邻的四(3)班串门,听了一节阅读教学课《母鸡》。教师抓住作者前后迥异的情感态度设计教案,展开教学,感觉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家常课存在的不足和引发思考的地方是很多的。就这节课而言,教师把理解课文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并且以讲解课文的方式来实现,这就值得商榷。阅读教学应该是教师把学生引入课文语境,让他们自己在读诵中感悟。课文是读懂的,而不是讲会的,教师讲得过多、读得太少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端。轮到笔者做课了,我邀请同事来品尝“青菜”“萝卜”,由于融合了他人的教学优点,吸收了他人的教学经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教师调侃说:“这样的‘青菜’‘萝卜’,是添加了‘猪肉’‘牛肉’的,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高,经常食用,定能有益身心,促进成长。”

三、预约点课,引领启悟

预约点课一般是指资深的教师到指定帮扶的青年教师课堂听课、评课,或应年轻教师的邀请到他们的课堂听课、评课。目的是通过听课、评课活动指导青年教师上课,引领他们专业研修。有名新教师准备了一节语文阅读教学课,请笔者听评指导,教学内容是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听课后,笔者感受很多:1.教师应该仔细阅读教材,领会文章的主旨,弄懂课文及每一个词语的意思。2.利用类比、举例等方法启发学生,这是好的,但是在举例时应当审慎,不可随意作比,以免产生误导。3.认真对待学生的理解,不要轻易否认,如有学生说闰土的脸“紫色”是生病、生气的表现,这是一个教学的契机,教师不妨先肯定“脸都气紫了”的理由,再提出“闰土的脸是生气变紫的吗”,让学生读课文再讨论。这样顺学而教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4.在课堂上突然出现“意外”,教师要坦然面对,要么与学生一同研讨,要么留到课后加以研究,切忌不懂装懂,想当然随意讲解。5.让学生提问题是常见的教学方式有的在预设之中,有的在意料之外,也是常见的现象,但对提问,需要讨论还是需要讲解或不必,教师要心中有数,以教学目标要求为指南,切忌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游离于文本之外。笔者把这些观点与执教者做了交流。家常课就像一道独具乡村风味的农家菜,这在名师课堂是品尝不到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家常课中有失败,亦有成功;有平庸,亦有精彩。失败之处汲取教训,成功之处借鉴运用;平庸之处探求创新,精彩之处分享感悟。教中研,研中教,教师间经常相互串课,相互评课,取长补短,共同成长,这既是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又是观摩家常课的目的所在。(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赋春中心小学)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