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谚语

农业谚语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农业谚语中究天人之际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3-0000-01

摘要:古人所说的“究天人之际”是探索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探索人对自然界的影响及自然界对人的影响。本文从农业谚语这一方面展开论述,探究天人之间的关系。从农业谚语中读人在“天”之中的地位,谈“天”对人在农业方面的影响,以及论现代农业中违背农谚进行的生产对“天”所造成的影响,进而由此对“天人之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农业谚语;天人;天人之际;反思

究天人之际是哲学的一个永恒话题。我们的先人们如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庄子等无不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棵树上各表一枝。“天人之际”,“际”就是关系,天人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具体说,我们要弄清楚世界的奥秘以及与人的关系,人在天中的地位和作用,天对人的影响等。

鉴于我们的古人对于“究天人之际”的深入思考,其思想体系也令后生可畏。对于我这样一个对此问题连过门都不及格的学生是不敢妄加评论和删改的。他们的思想自是影响甚广,对于我个人而言,若脱离具体可观可感的现象与事物,便无从发挥。而当前的人与天的矛盾的日益突出,诸如环境破坏、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遭受重创等,这些既十分棘手却又不能回避的问题,都促进着我在谈“究天人之际”时不得不从现实出发。而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了农业谚语的文化,也感受到了在短短二十年间家乡所发生的变化。在此并没有认为单讲哲学是不妥的,只是觉得若“究天人之际”不谈身边文化,若不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分析,便是对自己的“不忠”。

谚语是传统中国农业社会的民众在几千年来的生产生活实践所积累的经验结晶,许多言简意赅的农业谚语,其内容极为丰富,流传范围极其广泛,是民众口头上的“农业百科全书”。从时间上看,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都有相应的谚语。看上去是朴素的经验,实际讲出很多科学道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积累。它不仅是农业活动的指导,几乎每一条农谚都能告诉人们一条科学规律。更重要的是,它在我“究天人之际”时给了我很多启发。

首先,“究天人之际”第一究是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农业谚语给了我以下启迪:王夫之曾在“究天人之际”时提到“在天之天”,其“所谓的在天之天,就是指人头顶上的那片天,就是指气,资始万物者,指万物之主宰。”而笔者认为的“天人之际”的“天”不仅仅指头顶上的那片天,还指地,指一切自然界,除了人以外。“天”是一个大宇宙,“人”是一个小宇宙,“究天人之际”无非是讨论人与自然界的问题。从“农谚”中我们可以读出“人”在“天”中的地位。正是因为“民以食为天”,民众才提出了“万物土中生,万事农为本”,“不求人面求地面”等农谚。从这些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人”对“天”的依赖性,包括土地、牛、粪等自然之物,人所拥有的皆是“天”赐予的。然而,说了“人”对“天”有依赖性,并不代表“人”是听命于天的。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只有静等天命,“尽废人为”是不可取的,人在发挥着其主观能动性,因此有了“天大地大,农夫为大”,“天上老龙,地上老农”等说法。很显然几句谚语便形象生动地让我们看到了“人”在“天”中的地位,虽非主人,却也非奴隶,二者如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彼此相依的。第一,人必须依赖天地自然界,从自然界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以保存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第二,人不可仅仅对天听之任之,还必须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创造性,对自然界有所改造,创造出自然界没有的东西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这样,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既补充了自然界资源的不足,又使自然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其次,“究天人之际”第二究是“天”对人的农业方面的影响。“天”对人在农业方面的影响表现在种子的选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种什么作物,何时管理,何时收获等方面,其中农谚总结的还包括有利和不利影响两方面。种田首先想的是土壤,关于土壤的谚语有“黄泥配沙田,一年当二年”,“人要结实,土要疏松”,“水土不下坡,谷子打得多;水土不出田,粮食吃不完”,“宁种山阳一个窝,不种山阴一片坡”等。作为“天”这个自然界一部分的土壤,其疏松度、湿度、向阳背阴、土壤成分无不让人不得不经过选择才做出判断去种农作物。而在选种子这一步,作为自然的万物之一,种子当然是上天所赐,其好坏直接影响作物的收成,如“保秧如保命,留种如留金”等。关于选好种子何时播种,“天”都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强调不误农时的谚语有“二月二,龙抬头,过了惊蛰,种豌豆”,“姑娘怕误女婿,庄稼怕误节气”等。由这些农谚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时候种什么,不当种什么都是有自然规律的。包括在哪种也是有讲究的,比如对于那些极贫瘠的土壤,不是什么都可以生长的,但谷子就可以种,有“只有青山竹,未见地里旱死粟”。包括上面说的“宁种山阳一个窝,不种山阴一片坡”都是作物对种植生长环境要求的体现。哪怕对于管理也是顺应“天意”的,如在强调锄地耕地的重要性有“庄稼出在锄头上”,“棉花锄4遍,桃儿像鸡蛋”,“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后多打百石谷”等。或许有人认为以上这些是有讲究的,是要遵循规律的,是受“天”所影响的,但对于收获就应该无所谓了吧。错也,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四川谚语就有“栽秧不怕雨绵绵,打谷不怕火烧天”一说;华北有“拿到场里算庄稼,收到家里算粮食”;对于何时收也有说法“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等。以上这些都是“天”在告诉我们要怎么做,受其影响我们也不得不去做。即便是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人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比如雨水,“立秋有雨万物收,处暑有雨万物丢”,“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有雨吃饱饭”等。举了如此多例,涵盖了种植的几乎整个过程都不得不遵守自然规律,顺其作物的习性。由此可知“天”对我们的影响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

全文阅读

谚语中反映出的民族文化

1汉哈谚语风俗习惯差异

1.1汉哈谚语风俗习惯不同点风土习俗类的谚语所涉及的是某一地方的山川景物、风俗习惯、传说、特产等。充分反映了哈萨克人民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生产方式等。

1.2汉哈谚语风俗习惯相同点在社会道德的谚语中,汉哈谚语有相同点。例如:汉语谚语中的“忠言逆耳”、在哈萨克族谚语中“朋友的话使你哭、敌人的话使你笑”在反映爱祖国、爱家乡这一品质方面有相同点。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哈萨克族谚语中表现为“与其在别人的国家当苏丹、不如在本国当穷汗”;崇尚团结类。例如:“家和万事兴”、“兄弟不合、到嘴的东西吃不到”、“兄弟齐心、其力断金”;在重知识、重理想的方面。例如:“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读书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命的烛焰”。

2汉哈谚语畜牧文化差异

畜牧文化是哈萨克族最典型的文化特征,这些特征自然在其谚语中有所体现。首先在哈萨克谚语中有许多有关牧场的谚语,因为牧场是哈萨克族放牧的地方,是哈萨克族赖以生存的地方,选择好的牧场是发展畜牧业的关键所在,他们的生活和牧场息息相关,没有牧场就没有游牧生活的场所,对牧场的忠爱其意义不言而喻,所以哈萨克族人民非常重视人、草场、牲畜之间的平衡关系,对草场也是倍加爱惜,不破坏草场,自然在谚语中也会有不少是反映牧场的。

3汉哈谚语农耕文化差异

汉哈谚语农耕文化不同点自古以来,谚语始终活跃于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之中,无论是口头上,还是书面上,都被广泛地运用着。这不仅说明了谚语内容的广博,还说明谚语来自民间,与人民群众的农业生产有着密切联系有关。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农业谚语也异常丰富,就涉及的范围来看,有农作物、节气、水利、耕作、肥料种植等方面的谚语。《中国谚语资料》编辑的四万多条谚语,其中农谚占了五分之一的分量。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稻花要雨,麦花要风”、“浅水插秧,寸水返青”、“高粱开花连天早,坐在家里吃好饭”,等等农业生产斗争的领域,是产生谚语的肥沃的土壤,农业生产的重要经验。我们以冬小麦的播种季节为例:华北地区中部的农谚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华北地区南部的农谚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华北北部的农谚是“白露节,快种麦”又如芝麻的播种季节:北方是: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冬至种大黍;中部地区是:芒种种芝麻,头顶一棚花;南部地区是:头伏芝麻二伏瓜,三伏栗子老庄稼(江西)即使是在同一地区,由于地形地势的不同,彼此的气候条件、温度、湿度也不一样。还是以小麦的播种为例,华北的农谚就是“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湖北的农谚则是“白露种高山,寒露种平川”,高山和平川,即使它们是属于同一地区,播种同种农作物,农时上也要有所差异。由此可见,气候、时令节气、温度等变化直接影响着农民们的春种秋收、衣食饱暖,影响着农业的生产。地域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农时,古代农业主要是靠天收获,因此农民对天时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十分注意。

4结束语

全文阅读

科学分类 依序说明

有言在先

分类表述,是生活中和写作上经常用到的方法。特别是在说明文中最为常见。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把某些纷繁复杂的事物特征揭示得条理清楚,让读者快捷、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要点和事物的特性。但是,无论是说话也好,还是写文章也好,如果分类不当,就会出现不合逻辑、扰乱思路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多加注意。

原文指瑕

农谚漫谈

张一志

我们的祖国是举世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这句话表达不当,应在“四大文明古国”之后加上“之一”才妥当。)她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壮丽的山河、勤劳的人民。无数英雄的儿女都热爱祖国、热爱生活,都有着极强的创造性。可以这么说,没有哪一个民族能与中华民族相比,没有哪里的人民不佩服中国人民。(以上内容,“历史”、“文化”、“山河”、“人民”、“影响力”等话题与本文说明对象“农谚”关系不大,可以说是浪费了笔墨。这么开头,牵扯太远,比较牵强。)在同大自然的长期斗争中,我国劳动人民总结出了大量通俗形象、内容丰富的农谚,直到今天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农谚,指导农业生产有着重大的意义。(注意:这是本段的中心句。)比如,“枣芽发,种棉花”一句话告诉我们,春天里,当春风吹来,枣树泛绿发芽的时候,大家就可以去种下棉籽了。错过了这个时候,即使你再怎么用心,都可能会是有种无收。你看,多么通俗!(由于农谚本身表意准确,清楚,所以解说可以从略。)又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一句话,说明种瓜、种豆的时间宜于放在清明节前后几天,这才是最佳时间。还有,“三伏不热,三九不寒”的说法也很形象。(“三伏”一句与农业生产无关,脱离了本段中心,属举例不当。)

农谚,广泛地生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我就从我父母口中知道了“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粮正当时”(举例有误,应该是“秋分种麦正当时”)、“春天一场风,秋天一场雨”、“头伏萝卜二伏荠,三伏种好大白菜”等通俗简练的农谚。我的父母和众多的农民一样,可真不愧为种田种地的高手啊!(这句话与说明主题无关,应删去。)我还发现,还有的农谚的语言异常简洁,常常是三五个字就表达了深刻的含义。比如,“瑞雪兆丰年”“天早锄好田”等,用极少的文字表达了深刻的含义。(重复使用“表达了深刻的含义”,语言缺少变化。)我国劳动人民是多么了不起啊!我们一定要学习这种精神。!

全文阅读

从英汉农谚比较看中英两国传统产业地位及影响

[论文关键词]农谚;农业生产;畜牧业;渔业;隐喻性谚语

[论文内容提要]谚语作为生活经验的结晶,其产生、发展离不开生产劳动过程。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使得古代中国和英国两个民族走向了两条不同的生产道路。中国以农业为主,而英国以畜牧业和渔业为主。因此在汉语中存在着大量关于农业生产或以农业为题材的谚语及以农业生产相关的事物作为喻体的隐喻性谚语;而英语中则有很多与畜牧业(包括奶制品)和渔业相关的谚语及用与畜牧业(包括奶制品)和渔业相关的事物作为喻体的隐喻性谚语

尽管对于谚语的界说中外学者或词典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大部分把它与人们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著名的《韦氏大词典》认为谚语“是一种通用的语言,是一种生活经验智慧的累积”。曾自立在《英语谚语概说》中对英语谚语的定义是“谚语是英美等国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凝聚了人民群众生活的经验”。王德春(2003)在《汉英谚语与文化》中指出谚语的其中一个特点是“言语是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谚语作为生活经验的结晶,其产生、发展离不开生产劳动过程。在古代,人们采用言语这种形式把生产劳动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传播给社会、留传给后代。最初的谚语主要是传授生产劳动知识,与其生产劳动相关的现象事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活逐渐复杂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谚语的功能也日趋丰富,逐渐成为各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概括,使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思想的总结,也是该民族历史、事件、生活传说和风土民情的记载。本文拟从汉英谚语比较中去探讨中英两国传统产业地位及对两国文化的影响。

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制约,我国最终走上了农业生产的道路,农业生产即粮食种植业,因而在我国的历史和社会经济中始终占据主导的地位,长期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基础,中华民族也由此对农业生产形成一些特定的认识,如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无农不稳等,视农业为“本业”“主业”。从汉语谚语中也反映出这一特征。在汉语谚语中有大量关于农业生产或以农业为题材的谚语,称为“农谚”。《中国谚语资料》编辑的四万多条谚语中,其中农谚约占五分之一。这些农谚记录了农作物生长的特征和农业技术措施,细到改土、选种、耕作、播种、施肥、水利、防虫、管理、收获、贮藏、农机等各方面,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农事经验的结晶。

例如:百业农为本,民以食为天;

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

若要庄稼好,天天起个早;

治水治田,越治越甜。

全文阅读

谚语教学中的民俗文化内涵研究及其与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谚语不仅是熟语的一种,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文化现象。谚语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华夏人民的生存环境、及民风民俗有着特定的联系。谚语中体现的民俗元素和隐藏于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是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传播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和培养留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谚语教学 对外汉语 民俗文化内涵 留学生

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是跨文化的语言教学活动。民俗文化是影响留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民俗是谚语产生的基础,谚语反映并传承着民俗,二者相辅相成,有密切的关系。“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中国谚语集成・宁夏卷)谚语从根本上来说是老百姓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斗争并从中积累和创造的语言财富,它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谚语作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是人们文化生活的真实再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留学生学习中国民俗文化的基础媒介。

一、谚语的界说

从语言学的角度讲谚语是词汇的熟语系统,具有固定的结构单位,是词汇学研究的范畴。谚语作为熟语的一种与词一样具有结构的定型性、语义的融合性和功能的整体性。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形象通俗而含义深刻的语句。谚语往往是一个简短的句子,和成语相似,但口语性强,往往是智慧和经验规律的总结。在内容上,它具有教诲的作用,哲理和道德色彩浓重;在形式上,为了方便人们世代相传和记忆,往往在句式上表现整齐、音调和谐、形象生动,语言简练、讲究修辞,是老百姓所喜欢的语言。从内容上谚语一般分为农谚、气象谚、讽诵谚、规诫谚语、风土谚语和生活常识谚语等。谚语还分为“明引”和“暗引”。从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讲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不再是简单地学习一种语言而是更多地学习文化知识,利用文化来进行跨文化交际。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跨文化交际中所包含的话语能力、决策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这些与文化密不可分。自古以来,语言就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是一个整体。

要想真正掌握一门文化就必须了解该文化的符号语言,相反,如果想精通这门语言又必须学习该语言所负载的经典文化。中国以谚语闻名于世,谚语在口语交际和民俗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民俗是谚语产生的基础,谚语是民俗的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谚语概括性地描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风俗、气象等。而与人们切身相关的民俗则是这些谚语产生的基础。《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从第三章《三级目标及内容》开始就对俗语有明确的要求。而五级目标中又进一步要求“读懂有一定长度的,带有一些成语、俗语、比喻的叙述性文章,准确理解其含义。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有计划和步骤地实施谚语文化教学。作为留学生必须有针对和目的性地学习谚语所包含的民俗文化内涵,来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对外汉语教材中谚语的分类及民俗文化内涵

谚语作为老百姓口头上经常使用的语言之一,从内容上分为农谚、气象谚、讽诵谚、风土谚和生活常识谚语等类型。笔者根据谚语体现的内容,参照武占坤和马国凡《谚语》的语义性质和作用,将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谚语分为规诫谚语、事理谚语、常识谚语和讽诵谚语四类。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是文化的核心。文化是指导人们的行为准则,研究和认识民俗文化就是对谚语这套符号体系进行描述和解释,深层挖掘语言内容所反映的价值观。谚语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内涵。

全文阅读

英汉谚语的社会功用

摘 要: 谚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巧妙的语言形式,运用了生动的修辞方法,所以具有广泛的社会功用。本文主要从科学认识、教育警策、文学描绘和社会实践四个方面来探讨谚语的社会功用。

关键词: 英语 汉语 谚语 社会功用

一、谚语的科学认识功用

汉、英语中很多谚语反映人在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其中有关气象、农业等自然现象的谚语,都有相当的科学认识功用。

1.有关气象的谚语

如汉语谚语:

近山多雨,沿海多风。

早上红云雨不停,傍晚红云会天晴。

全文阅读

农谚在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摘要 利用长治市近4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普查,发现“重阳黑洞洞,来年好收成”、“八月初一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等气象谚语在指导当地旱涝预报和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农谚;气候预测;应用

中图分类号 P4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244-02

农谚既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尤其是气象方面的谚语,对预测气候的变化,进而指导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意义。该文利用长治市近4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普查,发现“重阳黑洞洞,来年好收成”,“八月初一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等气象谚语在指导当地旱涝预报和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以农立国”的历史。直至如今,我国的“农历”、“二十四节气”仍在与“公历”并行。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乡贤老农,根据他们对云、雾、雷、风、雨、旱、涝、丰、欠的观察及历代传承的经验,编造了许多农谚,作为安排耕作的依据,它们以口语、谚语相传,成为历代农民必知应会的信条。这些农谚虽不一一应验,却也还是有一定可靠性,对从事的农活、天气灾害的预防颇有裨益。结合现代气象理论和天气预报技术,归纳和提炼有关天气预测的部分农谚服务于农业生产,有其现实的意义和易于推广的价值[1-2]。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很大,因而在不同的地方,谚语的意义也不尽相同。那么,在用气象谚语作预报时,首先要搞清楚谚语的含义,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分类使用,找出天气演变的规律,以此作为气候预报的一种判据[3]。这些天气谚语,反映了季节气候特点之间的联系,通过对长治地区近4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普查,发现下列气象谚语对长治地区的旱涝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短期气候预测的气象谚语

相距一定时间2种天气气候之间有一定的变化联系,气象学上把这种联系叫做韵律。许多做天气气候预测的天气谚语是属于韵律性质的。

全文阅读

谚语的精神文化特性探索

作者:马嘉悦 单位: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

文化是一个立体的系统,它是人类的活动方式以及由人类活动所创造的,并经社会认知的全部产物的系统,这个系统从外观形态及内在本质上来看,有着一定的结构层次,表层是物质文化,中层是制度文化,深层是精神文化。而这三个层次永远处于三位一体化的格局中,形成了既相区别又相渗透的多层面的整体结构系统(1)。谚语作为民间审美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民间创作在口头上广为流传、且较为定型的艺术炼话,是民众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其多层次的文化结构彰显出民族的个性、生活方式、处世哲学、生态意识等内涵,并发挥出独特的文化功能与审美特质。

文化的精神层面是人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方式及其全部产物,诸如思想体系、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等。谚语作为记录“一个特定社会或民族所特有的一切行为、观念和态度”的文化载体(2),是在某一民族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被创造出来的,因而也带上了该民族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色彩,是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

首先,谚语对民族精神的反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通过文化创造满足人的欲求,影响文化形貌和文化性格的形成,使不同地域的民族生成各有迥异的经济文化类型和相应的精神文化特征。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是在不同背景环境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两种文化,两者的差异是自然界的结构留在民族精神上的印记。农耕民族生活在河湖密布、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的理想地带,优越的生存环境形成他们内倾型的文化性格。大量谚语反映了农耕民族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哲学、家园意识等。如“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善人流芳千古,恶人遗臭万年”等,表明农耕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人们常常以“德”和“义”作为品评人的标准,同时,汉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观也要求通过内省、净化达到“德”的彼岸。如“能忍者自安,知足者常乐”、“三思有益,一忍为高”、“没事常思有事时,让人三分不算痴”、“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等表现了汉民族重礼仪、重平和、重仁义、重内省的处世哲学,以及“克己、知足、安份”的心态及“忍耐、内向”的性格特征。农耕文化也非常重视“和谐”的价值观:如家庭生活中“家和万事兴”、“夫妻相合好,琴瑟与笙簧”、“邻居好,赛金宝”,商业活动中“和气能招万里财”、“和气买卖赚人钱”,集体活动中“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等谚语鲜明体现了和谐的价值观。自给自足的小农业生产方式,很容易使人产生满足感,渴望安定的生活环境,反感战争,眷恋生于斯、养于斯的土地,产生出执著的乡土意识和爱国意识等。与尚农、务实的农耕民族文化心态不同,长期的游牧生活养成了游牧民族流动而不僵滞、变化而不呆板的思维特点和尚武、豪放的民族性格。蒙古、哈萨克等少数民族谚语对他们强健刚猛的人生风范、宽阔壮美的内心世界以及充满活力的主宰世界的气质都有所表现,使人们感受到了游牧民族生命的博大与坚强,具有金戈铁马式的阳刚之美。

其次,谚语所表述的宇宙观。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在汉语谚语这一民间智慧的宝库中也得到了充分反映。谚语中,无论是记录天文时令、节气寒暑、阴阳五行的气象谚,还是描写名山胜水、自然风光、习俗风情的风土谚,或是反映农业生产、种植饲养、收获贮藏的农事谚等,都企图通过阐释自然来观照社会、启迪人生。“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谚语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规律与人事规律相比较而存在。如“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顺天则存,逆天则亡”、“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等,天与人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天上有的,自然界有的,人间必然有其对应的东西。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天时进行农业生产,才能达到天遂人愿的结果,以自然规律喻人事规律是社会谚、气象谚和农事谚语取材上的一大特点。赞美祖国佳山秀水、人文风情的风土谚中同样渗透着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思想意识,杰出的人物、精灵的山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二是天事主宰人事。孔子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观念已根植于下层民众的文化心理深处,并演化出众多的谚语,反映了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人活着只有“守命安分,顺时应天”的天命观,这是下层民众遭遇灾难和挫折后的无奈及悲叹。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三是天成为正义的化身。这些谚语中的天,寄托了下层人民对公理、对正义的坚定信念及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

如“人算不如天算”、“人有善心,天必从之”、“皇天不负好心人”、“天道酬勤”、“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等。谚语体现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看出“大传统”与“小传统”的相互参透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最后,谚语和宗教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精神世界的领域里,对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有一定的影响。中国人的主要是道教、佛教和儒教。儒教和道教是本土宗教,佛教是外来宗教,它们尽管教义不同,但却在中国长期并存,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并表现出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对谚语发生着重要的影响。宗教对谚语的影响表现在:对经卷的翻译和宗教词语的引入,提高了汉语的表现力,有些谚语采用了与本民族的信仰有关的宗教词语充当素材表达出新的思想内容;宗教教义和故事传说为谚语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成为新谚语创作源泉之一;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教思想直接成为谚语表现的内容。另一方面,谚语对宗教也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宗教思想的谚语和借用宗教词汇的谚语广泛流传,促进了宗教的播布,加深了人们对宗教的认识和接受。例如在中国文化史上,从外国输入的佛教对谚语的影响颇大。汉语谚语表达有关行善、造福等观念,不少是选用“佛”“菩萨”充当素材。佛教把主宰地狱死亡的神叫做阎罗王、阎王、阎王爷,汉语谚语用它作为表示凶恶、厉害、狠毒意思的素材。藏族信奉的是喇嘛教,喇嘛是喇嘛教的僧人,藏语则习惯用喇嘛一词充当谚语素材等。#p#分页标题#e#

综上所述,谚语是广大民众对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一种实践性的总结,一种创造性的智慧和一种科学性的结晶,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标记”。

全文阅读

论谚语的精神文化特质

摘 要:民间谚语作为各民族的口承文化记忆符号,以十分精炼活泼的口头语的形式,记录了各地的风土人情,汇聚了久远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伦常法度、信仰观念等。谚语中所反映的民俗事象,构成了不同民族的社会形态的独特类型。

关键词:谚语;思想;精神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154-01

文化是一个立体的系统,它是人类的活动方式以及由人类活动所创造的,并经社会认知的全部产物的系统,这个系统从外观形态及内在本质上来看,有着一定的结构层次,表层是物质文化,中层是制度文化,深层是精神文化。而这三个层次永远处于三位一体化的格局中,形成了既相区别又相渗透的多层面的整体机构系统。谚语作为民间审美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民间创作在口头上广为流传、且较为定型的艺术炼话,是民众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其多层次的文化结构彰显的民族的个性、生活方式、处世哲学、生态意识等内涵,并发挥出独特的文化功能与审美特质。

文化的精神层面是人改造的主管世界的活动方式及其全部产物,诸如思想体系、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等。谚语作为记录“一个特定社会或民族所特有的一切行为、观念和态度”的文化载体,是在某一民族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被创造出来的,因而也带上了该民族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色彩,是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

首先,谚语对民族精神的反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通过文化创造满足人的欲求,影响文化形貌和文化性格的形成,使不同地域的民族生成各有迥异的经济文化类型和相应的精神外文化特征。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是在不同背景环境中生成和发展起来起来的两种文化,两者的差异是自然界的结构留在民族精神上的印记。农耕民族生活在河湖密布、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的理想地带,优越的生存环境形成他们内倾型的文化性格。大量谚语反映了农耕民族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哲学、家园意识等。如“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善人流芳千古,恶人遗臭万年”等,表明农耕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人们常常以“德”和“义”作为品评人的标准,同时,汉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察也要求通过内省、净化达到“德”的彼岸。如“能忍者自安,知足者常乐”,“三思有益,一忍为高”、“没事常思有事时,让人三分不算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等表现了汉民族重礼仪、重和平、重仁义、重内省的处世哲学,以及“克己、知足、安份”的心态及“忍耐、内向”的性格特征。农耕文化也非常重视“和谐”的价值观:如家庭生活中“家和万事兴”、“夫妻相合好,瑟瑟与笙簧”、“邻居好、赛金宝”,商业活动中“和气能招万里财”,“和气买卖赚人钱”,集体活动中“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等谚语鲜明体现了和谐的价值观。自给自足的小农业生产方式,很容易使人产生满足感,渴望安定的生活环境,反感战争,眷恋生于斯、养与斯的土地,产生出执着的乡土意识和爱国意识等。与尚农、务实的农耕民族文化心态不同,长期的游牧生活养成了游牧民族流动而不僵滞、变化而不呆板的思维特点和尚武、豪放的民族性格。蒙古、哈萨克等少数民族谚语对他们强健刚猛的人生风范、宽阔壮美的内心世界以及充满活力的主宰世界的气质都有所表现,使人们感受到了游牧民族生命的博大与坚强,具有金戈铁马的阳刚之美。

其次,谚语所表达的宇宙观。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在汉语谚语这一民间智慧的宝库中也得到了充分反映。谚语中,无论是记录天文时令、节气寒暑、阴阳五行的气象谚,还是描写名山胜水、自然风光、习俗风情的风土谚语、或是反映农业生产、种植饲养、收获贮藏的农事谚等,都企图通过阐释自然来观照社会、启迪人生。“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谚语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便:一是自然规律与人事规律相比较而存在。如“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顺天则存,逆天则亡”、“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等,天与人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天上有的,自然界有的,人间必然有其对应的东西。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天时进行农业生产,才能达到天随人愿的结果,以自然规律喻人事规律是社会谚、气象谚和农事谚取材上的一大特点。赞美祖国佳山秀水、人文风情的风土谚中同样渗透着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思想意识,杰出的人物、精灵的山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二是天事主宰人事。孔子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观念已根植于下层民众的文化心理深处,并演化出众多的谚语,反映了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人活着只有“守命安分,顺时应天”的天命观,这是下层民众遭遇灾难的挫折后的无奈及悲叹。如“天有不测风云、人又旦夕祸福”、“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三是天成为正义的化身。这些谚语中的天,寄托下层人民对公理、对正义的坚定信念及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如“人算不如天算”、“人有善心,天必从之”、“皇天不负好心人”、“天道酬勤”、“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等。谚语体现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看出“大传统”与“小传统”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最后,谚语和宗教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精神世界的领域里,对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有一定的影响。中国人的主要是道教、佛教和儒教。儒教和道教是本土宗教,佛教史外来宗教,它们尽管教义不同,但却在中国长期并存,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并表现出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对谚语发生着重要的影响。宗教对谚语的影响表现在:对经卷的翻译和宗教词语的引入,提高汉语的表现力,有些谚语采用了与本民族的信仰有关的宗教词语充当素材表达出新的思想内容;宗教教义和故事传说为谚语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成为新谚语创作源泉之一;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教思想直接成为谚语表现的内容。另一方面,谚语对宗教也有一定影响,表现宗教思想的谚语和借用宗教词汇的谚语广泛流传,促进了宗教的播波,加深了人们对宗教的认识和接受。例如在中国文化史上,从外国输入的佛教对谚语的影响颇大。汉语谚语表达有关行善、造福等观念,不上是选用“佛”“菩萨”充当素材。佛教把主宰地狱死亡的神叫做阎罗王、阎王、阎王爷,汉语谚语用做它作为表示凶恶、厉害、狠毒意思的素材。藏族信奉的是喇嘛教,喇嘛是喇嘛教的僧人,藏语则习惯用喇嘛一词充当谚语的素材等。

全文阅读

农耕文化下的河南民间谚语举隅

摘要: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河南,自古以来农业生产就居于先进领先地位。在几千年来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封建社会中,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被其浸染,民间谚语在这方面就有着鲜明的反映。这些谚语不仅是农耕文化的产物,而且也为我们展现了民众的智慧和中原地区的风貌,体现出了民俗语言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河南地区;农耕文化;谚语

提到中原地区,谈到中原文化,就离不开“农耕”二字。黄河流域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从距今约八九千年的河南裴李岗文化考古发现中我们就可以判断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经开始了农耕实践。农业生产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通过农耕创造出生存所必须的物质资料,从此我们摆脱了大自然的完全主宰,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如恩格斯所言:“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河南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农耕文化并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大粮仓。直至今日,河南省仍是农业大省,农耕文化依旧深深影响着这片热土,实实在在的庄稼人也一直传承着这份文化,其最鲜明最直接的表现就体现在人们日常交流时随口拈来的民间谚语之中。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是最适合口头流传的通俗性语言载体。祖祖辈辈在农耕生产中积累下来的经验是通过语言来传授给后辈,而这种简约却不简单的语言形式是最佳选择,他们短小精悍便于记忆,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封建时代曾为农耕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直到今天这些谚语依旧有其现实价值,辅助现代化的农耕生活。

一、体现以农为本,珍爱土地的谚语

早在汉代我国就已经提出了“以农为本”的经济政策,历代统治者也多会在春季举行“亲率耕”的仪式以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对封建统治者来说农业上的丰收对维护其统治有重大意义,而对于真正在土里劳作,在土里刨食的庄稼人来说,其对土地的热爱则更加具体和真切。

“地是聚宝盆,有地才有人;地是黄金板,有地就有脸。”

“田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子。” “一亩地,三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