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流行音乐本科论文

流行音乐本科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流行音乐开题报告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自1978年重返大陆地区且正式拉开发展帷幕至今,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迁,极速跃升为当下最为瞩目的文化景观。

摘 要:本文论述将通过三个部分展开,分别从不同的论题和切入点着手,对现有文献所涉及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划分和梳理;并对不同学科采用各种研究方法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分析;最后,笔者尝试对目前学术研究所显现的优势及不足加以总结,不遗余力的提出几点浅知拙见,以供同仁们商榷指正。

尽管理论研究的步伐相对滞后,然而其日益多样的风貌和不断延展的视域,同样不容忽视。

8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些涉及时代曲、通俗音乐、黄色歌曲等话题的文论,大多是针对当时社会出现的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及争论(例如瞿维、杨明望分别在1981年和1985年发表于《人民音乐》的文章:《关于流行音乐的对话》、《几点商榷评谭冰若同志《对流行音乐的几点看法》),亦或是一些非正式的散见于文化报刊和有关评论性的文集中的文章,仅有极少的文章关注到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及构成要素解析,如梁茂春《对我国流行音乐历史的思考》和金兆钧《青年流行音乐创作群体的心理分析》等篇幅短小的文字,并不足以说明当时的论文达到了学术理论建设的高度。

90年代以后,流行音乐理论研究才正式进入创始和起步阶段,一些关于当代流行音乐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叙述,对于相关的人物、事件、作品和音乐现象等方面内容进行记录和思考的专著相继出版,当时的期刊论文也对流行音乐在特定阶段的发展史和有关现象产生的背景和成因做了初步总结和探索。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理论界开始涌现出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音乐学界对于流行音乐的学术性研究显现出曙光,无论是对长期混淆不清的概念问题进行明确的界定,对其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进行全面的分析,还是在树立流行音乐的学科意识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突破,理论研究脉络也日益明晰,经历了从微观到宏观,再从整体到局部,逐步深入和细化的发展过程,逐渐呈现出多元思维、多元视角的综合性跨学科研究态势。

特别是随着近几年新的传播媒介和载体、新的文化思潮、新的创作理念和受众审美取向的相继出现,一些涵盖新对象、新观念、新现象的论文命题应运而生,这些新的研究视野和方法的陆续跟进,为流行音乐的理论研究摄入了全新的氧份,潜移默化的将最前沿、最富挑战性的流行音乐研究推向了全新的临界点,促使我们在新的机遇下,理性的汲取、借鉴国内外先进学科的研究视角、综合性研究方法的同时,寻求真正适应本国国情和符合时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最终达到建立完善的流行音乐学科体系的理想目标。

本文中所提及的有关流行音乐研究的学术资料,均是本人通过中国知网、维普网、读秀学术搜素、万方数据库等文献搜索网站获取到的,自1979年至今已在国内正式发表的期刊论文及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全文阅读

音乐传播与文化发展

音乐传播学是一门研究音乐传播现象的学问,是从现代传播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来系统、深入地研究人类音乐文化信息的传播现象、规律及其相关理论的学科。自2002、2005年相继召开两届全国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以来,音乐传播学作为一门刚刚起步的新兴学科,在音乐界、传媒界、传播学界的影响日益扩大,得到了学界及社会的广泛认可,也有力地推动了本学科教学、科研与实践的健康发展。为了进一步适应全球化科技和中国音乐传播事业发展形势的需要,逐步完善音乐传播人才的教育体系,深化音乐传播学的学科理论与实践,由中国传媒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主办,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传播学会承办的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0月27日至28日在南京艺术学院隆重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十余所院校、多家出版及文化传播公司的代表,共计七十余人。江苏省音乐家协会、江苏省演艺公司、南京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音乐传播与文化发展”。10月27日国内相关专家作了大会主旨发言,28日上午进行了分组讨论,分会场的议题分别是:音乐传播教育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音乐传播学的理论与文化发展策略;民族音乐文化与国际交流。其内容涉及音乐传播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音乐传播教育,民族音乐的文化变迁,商业环境下的音乐传播,音乐传播与艺术管理,音乐著作权,大型音乐演唱会的策划,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网络音乐传播,音乐传播声学、音乐治疗学等多个领域。

一、学科建设深化与教育体系建立

与前两届研讨会相比,本次会议音乐传播的学科建设与教育依然是代表们所关注、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学者们认为,学科的属性、定位问题应从学理的层面继续深化;学科的研究方法应多样,其基本方法应采用人文类研究方法(即定性研究的方法)、实证类研究方法(即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学科的发展应与自然学科相结合,如传播声学、治疗学等;音乐传播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等。

《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研究》(曾遂今)基于“对音乐传播现象是怎样依赖于时空的?人类音乐传播活动的发展演变,又是怎样影响着音乐传播活动赖以生存的时空环境?在今天音乐传播时空变化的条件下,我们的音乐文化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与机遇”等问题的思考,将音乐传播方式归纳为音乐的“零信道”传播、“信道”传播、“盲信道”传播、“网络信道”传播四种模式,由此产生两种效应:时空同向效应和时空反向效应。也是因为这两种时空效应观念,从而对音乐文化中的一些美学问题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对音乐美学、文化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在研究音乐本质问题上的探究,为今天的音乐传播学研究奠定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在音乐传播现象的研究中,把握时空观念,以时空作为该学科的切入点之一,是音乐传播学对音乐传播现象考察的关键环节。

《流动的声音景观――音乐传播与地域分布研究方法新探》(薛艺兵)通过对“声音景观”概念的界定和其理论引申的阐发,探讨了这一概念在音乐地域分布研究和地方音乐历史流变研究中值得思考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文中还提出“流动的声音景观”概念,并对其学术含义进行了理论阐述,指出音乐分布和传播研究应突破以往静态研究的局限,以时间和空间双维度动态变化的新视角去审视在历史过程和地理分布中流动变化着的“声音景观”。作者认为西方民族音乐学近年来常用的“声音景观”一词是一个值得肯定和推广的学术新概念,这一概念对于扩展我们有关音乐空间理念的认识具有理论价值,对于深化我国音乐传播学和音乐地理学的研究具有方法论启示意义。在发言时,作者就音乐的时空语境做了进一步的阐释,提出了空间概念、时间概念、传播方式、音乐声音手段分类。

《再谈音乐传播学的学科建设》(汪森)用图表分析的方式,从我国现行的学科设置、体系出发,通过与艺术学、传播学、音乐学的比较,并就美国该专业的发展状况提出:(1)音乐传播学科的学科属性与学科地位。认为音乐传播学不属于横向交叉学科、综合交叉学科,而应围绕音乐与传播的本质构建其学科体系的内容和框架。(2)音乐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关系,在音乐传播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方面,可分为作为音乐美学的音乐传播和作为音乐社会学的音乐传播学两个层次。学科关系借助传播学的视角、观念、方法,结合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进行研究,至于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就更是传播学直接的理论来源。

《音乐传播导论》(赵志安)运用传播学的研究视角,指出所谓音乐传播,是指“信息化的音乐文化在社会环境中被交流与共享的系统活动过程”,进而提炼出作为学科范畴的音乐传播所具有的特征:(1)音乐传播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其内容就是“信息化了的音乐文化”。(2)音乐传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传播活动,主题是社会关系中的人,其活动的展开受到多重社会环境的影响。(3)音乐传播是一种动态的系统传播活动,其中包括多种传播行为和系统活动过程。(4)音乐传播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传播活动,其本质是依托音乐艺术符号和共同的艺术经验,音乐信息在音乐传播的传播、接受主题双方之间引起心灵共鸣的一种精神交流行为。

全文阅读

以“学术特色”切合“文化创意”

一、形势与需求

文化气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篇调查报告中提到,文化应当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础,“任何针对发展的政策都必须对文化本身保持敏感,并受到文化的激发”。与之相应,“文化创意”理念在当代的社会现实中已日益作为“资本”出现,由此将文化引向了国家发展政策的中心。我国政府对此趋势也已做出明确感应。党的“十六大”已从根本上确立了文化在国家体制、发展战略和未来竞争中的地位,提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鉴于此,各“子文化领域”及各“子学科专题”的研究,无不在实质上“分有”文化的这一崇高使命。

学科气候。自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来,世界范围的音乐学范式有了大的变化,其主要特征之一便是更加注重音乐的文化意义诠释与意识形态批判。综观近年来国际音乐学研究的态势,一方面是以崭新的视角将基础学科的学术研究引向纵深,如更加深入地开展专题史、断代史、人物、地区的研究,更加多样化地借鉴文学批评、艺术史理论、语言学、修辞学和结构主义的理论进行音乐本体分析等;另一方面便是结合社会文化和现代社会发展需求,鼓励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建设,在原有的学科研究基础上引入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地理学、心理学等研究方法和成果,形成新的学科交叉点和增长点。一言蔽之:“音乐文化”愈发成为音乐学术研究各项领域及专题的关键词。

当下需求。“文化创意”呼唤“学术特色”。“上音”地处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理应在秉承本校治学传统的同时,发扬海派文化的精神。为此,本学科既需要一如既往地发展传统学科和研究方向,不遗余力地培养人才;也需要以上海的特定文化和社会环境为依托和参照,突出地方特色,融入海派风格。巧合的是,“海派文化”所一贯坚持的“新颖”、“敏锐”、“开放”、“包容”等特色,刚好应合了我国当前音乐文化所面临的挑战和局势:如何在艺术音乐、传统音乐、通俗音乐,以及外来音乐等诸多品种中保持动态平衡和健康配置,这是本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和解答的问题。而在求索的过程中,“海派风范”将会发挥不小的启迪和参照意义。

二、优势与不足

根基与优势。上海音乐学院在音乐文化史方向的研究,经以萧友梅博士、沈知白先生、钱仁康先生为代表的几论学者的不懈努力,其历史地位和学术传统已获举世公认。目前,该方向学科梯队中老中青三代均有影响重大的代表人物,其总体学术实力处于全国优势地位。该方向的明显特色在于:学科方向比国内任何一所专业院校都更丰富和齐全;研究领域覆盖了古今、中外、东西等各类音乐文化现象;研究视野囊括了经典传统音乐与通俗流行音乐;形态技术分析与文化思想研究并重;基础理论研究与现时音乐评论均很活跃;已初步形成“兼容并蓄”的“海派学术风格”,不同于全国任何一所音乐学院的同类学科。近年来,本学科又通过更新理念、聚焦内涵、调整布局、增加投入、凝聚人才(培养和引进并重)等措施,取得了突出成效。本学科在1996年和2001年连续作为上海市教委第三期、第四期重点学科,并于2005年升格为上海市第二期重点学科的“特色学科”,目前即将结项。与此同时,本方向业已升格成为我院国家级重点学科的一个子方向。近来,我院又在上海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成功申报和建立了上海市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成为我院音乐学学科建设的一大亮点,并与音乐文化史学科建设形成呼应和互补。与上述学科点的建设相配套,我院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围绕学科建设的理念展开,博士生作为科研和学科建设的生力军被融入重点学科建设和E-研究院建设的规划中。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后研究人员作为学科建设的又一个支撑平台,也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验与成果。经上述各期重点学科建设的推进,本方向在音乐的社会功能及文化意义、音乐的历史发展及演变、音乐的审美机制和美学规律、音乐语言的构成及运作、音乐文化的战略及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课题研究,近年来出版了相当数量的论著、译著和论文,并举办了许多学术活动,现举要如下:

一、学术成果类:1)音乐文化史论丛――杨燕迪文集《音乐的人文诠释》、韩锺恩文集《守望并诗意作业》、赵维平文集《中国与东亚诸国的音乐交融及其历史变迁》、洛秦文集《学无界知无涯――释论音乐为一种历史和文化的表达》、钱亦平文集《音乐分析学海津梁》、黄允箴文集《纵横民歌时空》等已经相继出版;2)相关的国外重要音乐经典著作得以翻译出版,如(德)卡尔・达尔豪斯《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与《音乐史学原理》、(德)瓦尔特・基泽勒《二十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美)约瑟夫・科尔曼《作为戏剧的歌剧》、(英)莉迪娅・戈尔《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美)保罗・罗宾逊《歌剧与观念》、(俄)斯特拉文斯基《音乐诗学六讲》等;3)众多成果获得各类学术奖励:如陈应时的《敦煌乐谱的解译和论证》和林华的《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分获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理论评论奖一等奖和二等奖;钱亦平、丹的《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理论评论奖三等奖;赵维平的《中国音乐文化东流日本的研究》获得“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专著类二等奖;洛秦的《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获得“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艺术学三等奖;杨燕迪的评论文“我们为何聆听音乐新作”和“琴声中的朝圣之旅――论陈宏宽钢琴独奏音乐会”分别获得第五届和第六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韩锺恩的评论文“地方性语气音调的跨文化意义”获得第六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三等奖,等等。

全文阅读

音乐传播强行起飞

学术交流

音乐传播作为信息社会一个新的行业与专业,涵盖广泛,牵涉音乐与传播相关所有专业与从业人员,汇集着按传统职业和学科分类习惯难以划分的人群。音乐传播学科与专业的形成,是因为中国传媒事业的急速发展,产生出对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求,是应需而生的新学科和新专业,带有浓重的中国特色。可以说既无现成的西方模式可照搬,也无中国传统模式可承袭。所以,没有人能预料这架在新世纪强行起飞的“专业客机”的航向与前程,但可以明确的只是乘客们从事的是朝阳产业,乘客们想去的地方想干的事情,就是音乐传播的目的。

由中国传媒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主办,中国音协音乐传播学会、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承办的“2007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于10月27-28日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音乐传播领域专家学者、师生与新闻出版单位文化传播人士1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大会论文60余篇。

音乐传播教育之现状

在26日上午举办的新闻会上,音乐传播学会会长曾遂今介绍了前两届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情况,及其教学与科研在各地院校的发展,指出从本科到博士的音乐传播专业教育平台在中国传媒大学已经形成,目前已有5届学生毕业。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院长王建元在介绍本院音乐传播专业本科毕业生分配与就业情况时指出,音乐传播专业本科就业率高达97%,以广播电视和文化传播公司为主,在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举步维艰的局面下,已成为本院音乐类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专业。记者从会议了解到,近十年来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等城市的高等院校相继开办了音乐传播专业,一个音乐传播专业教育平台蔚然形成。

音乐传播理论之思考

音乐传播(Music Communication) 究竟为何物?是学科、是专业、是研究方向、论文题目,还是职业方向,或者公司运营项目?从第一届音乐传播研讨会开始,这就是一个争论激烈的话题。这个争论也延续到本届研讨会。与会代表除开对音乐传播学的音乐学归属、传播学归属等学科性质地位的讨论继续深入而外,许多研究者跳出各执己见的争论,直接进入学科主体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曾遂今教授《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研究》与薛艺兵教授《流动的声音景观――音乐传播与地域分布研究方法新探》论文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前者提出音乐传播“零信道、信道、盲信道、网络信道”四种模式,探讨其时空规律,解释音乐生命力形成的时空原因;后者以论文为基础进一步提出音乐传播“狭域、广域、泛域、异域”和“即时、共时、历时、待时”时空传播各自四种不同的模式。王建元教授则根据音乐传播专业在本院建立10周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学科建设“音乐编导策划、音乐商务、音乐传播研究、音乐治疗”四个发展方向;庄元教授“试论数字化传播新技术媒体对音乐传播的影响”论文集中讨论了数字化传播对音乐传播的影响。冯光钰先生“音乐传播视野中的曲牌考释研究”和伍国栋教授“江南丝竹的传播”等论文则集中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与流变情况。

音乐传播实践之研究

全文阅读

关于我国艺术院校爵士乐专业建设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摘要:针对高等艺术院校爵士乐专业的建设工作,文章从拓展爵士乐专业的学术视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注重音乐本体研究,探索爵士乐民族化的有效路径这日个方面就我国艺术院校爵士乐专业建设若干理论问题作思考解读,以求对该专业建设和发展带来一些有益参照。

关键词:音乐教育;爵士乐;专业建设;学术视野;音乐理论;音乐实践;音乐本体;民族化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爵士乐(Jazz),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于美国新奥尔良的一种流行音乐现象,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大陆最早出现爵士乐是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由于历史原因,爵士乐曾一度消失在中国大陆的音乐生活之中,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重新受到部分学者、教育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的关注。然而高等艺术院校爵士乐专业的建设工作却一直时隐时现。欲言又止,诸多理论问题也是头绪难寻。呈现为一种自生自灭的自然状态。为此,笔者就我国艺术院校爵士乐专业建设若干理论问题作如下思考和解读。以求对该专业建设和发展带来一些有益参照。

一、拓展爵士乐专业的学术视野

拓展专业的学术视野,实现学术上的互补和相互渗透,其目的就是意识到学科之间的普遍性、特殊性、个别性的规律及相互关系,这对我国爵士乐专业的发展和深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音乐学学术视野是否狭窄,主要表现在其与其他相关人文学科之间、音乐学各子学科之间,甚至子学科的内部是否相互疏离甚至隔绝,此现象在当今音乐学学术研究中并不鲜见。为此。爵士乐专业的学术视野同样未能幸免。

1.拓宽学术视野的必要性

全文阅读

中国音乐学研究纵览

2012年,我国的音乐学发展成就集中体现在各个子学科的研究论文、教育教学、学术会议、纪念与交流活动、理论出版等五个方面。它们之间亦相互支撑、互为促进,共同营造出音乐学学科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音乐学研究论文

音乐学研究论文是我国在此学科取得成果的最直接体现,也是音乐学学科构建的主体。2012年,我国较为优秀的音乐学研究论文主要刊登于国内音乐专业和艺术类学术刊物上,内容涵盖音乐学子学科所及的不同研究领域。2012年,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内容丰富多样。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调查与分析为主要内容的代表论文包括:张伯瑜《云南个旧市大屯镇洞经音乐三首套曲分析》、周青青《北京通州运河号子中的山东音乐渊源》、袁静芳《走近藏哇寺》、赵塔里木《蒙古族额鲁特部民歌特征的鉴别与解释》、钱茸《浅析沪剧唱词音声的地域性音乐价值――兼推“双六选点”分析模式》、黄婉《在“挪用”中饰变与创造――文化生态视野下的2012基诺族“特懋克”节》、李明月《“堂名”忆旧:苏州地区十番锣鼓生存现象探微――以常熟辛庄“春和堂”为个例》、杨和平《民间礼俗的音声表达――以蒲城丧葬仪式音乐活态现状调查为例》等。有关民族音乐学方法论的研究论文主要包括:洛秦《“音乐上海学”建构的意义、研究架构及其问题思考》、管建华《东西方音乐的帕斯卡尔式的历史沉思》、《音乐学与音乐人类学的哲学基础之比较――兼及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反思》、薛艺兵《通过田野走进历史――论中国音乐人类学历史研究的途径与方法》、杨民康《音乐民族志书写的共时性平台及其“显―隐”历时研究观――以云南与东南亚跨界族群音乐文化书写为实例》、宋瑾《从“音乐”到“音声”――音乐人类学学科边界问题》等。此类论文凸显作者群体对民族音乐学历史维度的思考,以及鲜明的跨学科倾向。此外,还有部分文章从传统音乐的保护与教学入手展开研究,代表文章包括王耀华《熟、背、析、研――教学体会》、张应华、谢嘉幸《我国当代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操作策略的探讨》、沈洽《以人为本的多元―本位音乐教育――基于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视角的思考》、叶松荣《学科发展的瓶颈――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学位论文写作中的局限性探讨》等。

2012年,西方音乐史研究论文主要集中于巴罗克时期以前的早期音乐上,代表论文包括余志刚《中世纪音乐教学漫议》、姚亚平《欧洲早期音乐传统与20 世纪现代作曲观念》、伍维曦《与中世纪晚期多声部弥撒套曲的体裁特性》、周耀群《关于“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两部断代史的比较》等。这些论文从各位学者的独立研究角度出发,对西方音乐早期历史的不同细节开展研究和思考,试图在理论阐述中深化对音乐史局部细节和音乐历史观念形成的认知,进一步唤起人们对古今历史比较和创作、教育问题的重视。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诞辰200周年纪念,瓦格纳研究论文亦成为2012年我国西方音乐史研究的重点,代表论文包括:刘经树《“清楚变化了的音乐创造”――瓦格纳的“音乐戏剧”构想》和杨九华《“”的阐释 ――再论瓦格纳乐剧中的婚姻伦理观》。另外,对于经典音乐的审美阐释和音乐流派研究的代表论文可举邹彦《贝多芬(Op.31-2)的标题性内涵》和刘瑾《审美困境与现性重建:对新浪漫主义音乐产生及意义的美学思考》。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领域,学者们将目光纷纷投向中国与境外音乐交流史,代表文章包括宫宏宇《基督教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的盲人音乐教育――以安格妮丝・郭士立、穆瑞为例》、陈应时《唐传日本调名曲名考》、郑祖襄《谈杨荫浏对田边尚雄“中国音乐外来说”的批评》、叶键、黄敏学《18世纪西方传教士的中国音乐研究及其学术史影响》,以及王小盾的系列论文《域外汉文音乐文献述要》。古代音乐史研究的另一个范畴集中于音乐考古,代表论文有:方建军《钟离国编钟编研究》、《音乐考古学的六个课题》、王子初《我们的编钟考古》、武家璧《曾侯乙墓漆画“杂悬”图及其实验心理学解释》。在近现代音乐史领域,2012年的研究论文主要是对近现代音乐家的学术纪念,论文包括:杨和平《论李凌的音乐美学思想》、俞玉姿《略谈老志诚先生的音乐思想――纪念老志诚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居其宏《我国新音乐发展战略的设计师和先行者――萧友梅音乐思想与创作教育实践的跨世纪回望》等。中央音乐学院发起的“国家音乐史”研究工作目前主要集中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领域。2012年集中发表的论文包括:吕钰秀《他者对于一个国家音乐想象的建构蓝本》、李淑琴《从研究的政治化走向学术化――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思考》、蒲方《中国近现代音乐历史分期的特殊性及复杂性》等。

2012年,我国音乐美学领域的研究论文首先以评述于润洋教授美学研究贡献为主导,代表文章包括叶松荣《论于润洋西方音乐史学研究中的理论建构》、何宽钊《论于润洋学术研究中的历史意识》、柯扬《承先贤之法,启后生之思――论于润洋对卓菲亚・丽萨音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等。其他论文则是不同学者对音乐美学理论、趋势与应用问题的独立阐发,例如韩锺恩《判断力批判:置疑音乐美学学科语言并及音乐学写作范式》、刘研《审美经验的复兴――理查德・舒斯特曼的实用主义美学观与通俗音乐》、张晶晶《对阿多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素材”的梳理与解读》等。

二、音乐学专业教育教学

2012年,我国的音乐学专业教育教学向着精英化、集约化和实力化的方向努力迈进。在专业音乐院校和综合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系的主导下,音乐学专业教学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发展体系。在不同层次音乐学专业招生方面,各个院校和科研机构结合音乐理论研究的现实需求,招生数量略有紧缩,考试难度相对增加。如此举措,不仅维护了音乐学专业精英化教育的传统,同时也对当代大学生的理论基础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不同层次的学术人才培养上,各个院校特别重视理论培养和艺术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将研究重心立足当代、返观历史,积极参与音乐田野调查和音乐表演活动,在亲身实践中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各个院校给予学生相对宽松的课程安排,不但要求学生学好音乐理论知识,还不断启发学生对其他艺术领域和更广泛的社会文化产生兴趣,获得更为广博的文化见识,充分增强学生的学术实力。音乐院校采取各种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加以限定和考核,通过论文评比、音乐论坛、大师讲座、理论访谈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学习,增长自身的学术本领。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活动日益规范,答辩通过标准相对严格,有效防止学生论文品质和学术素质的整体下滑。

全文阅读

加强流行音乐学术交流 促进大众文化发展繁荣

2007年11月9日―11日,由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文化厅、四川音乐学院主办,四川音乐学院通俗音乐学院、橙天歌歌数码娱乐公司承办的2007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流行音乐教育论坛暨“学院杯”邀请赛在四川音乐学院隆重举行。论坛以“流行音乐教育建设与发展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一、大规模、大规格

本届学术论坛可谓盛况空前,在规模、规格上创国内流行音乐高等教育领域之最,教育部办公厅主任刘家富、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任顾问,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徐沛东任名誉主席。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唐小我,文化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李兆泉等领导也出席盛会。前来出席本次论坛的机构有全国多所音乐艺术院校: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以及南京艺术学院、上海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和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担当本次论文评选组的评委有:四川音乐学院副院长易柯、《人民音乐》副主编于庆新、《音乐周报》副总编陈志音、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专家赵世民、中国传媒大学音乐系主任曾遂今、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院长李罡。“学院杯”决赛评委可谓业内精英:四川音协主席兼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敖昌群、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协会常务副主席付林、词曲作家林明阳、中国唱片总公司音乐总监兰斋、橙天娱乐集团副总裁霍绍文、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副主席陈小奇、橙天歌歌数码科技娱乐有限公司总经理欧丁玉、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流行音乐学院院长乌多达门。

本次“学院杯”决赛选手为全国九大音乐学院和设有流行音乐专业教育的艺术、师范院校通过严格选拔,各派两名选手参加最终角逐。邀请赛通过层层严格选拔,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歌手奖、最佳男女歌手奖及伯乐奖。一等奖充分体现了“学院杯”区别于其他流行音乐比赛的主旨特征,上海音乐学院获得伯乐奖。论坛组委会共收到27篇论文,经过评委的认真评选和投票,共评出10篇获奖论文。一等奖获得者为余政仪、施涛;二等奖获得者为施涛、王建元;三等奖获得者为邹亚非、尤静波、黄山;优秀论文奖获得者为刘柱喜、刘继斌、孟光、梅梅、黄德俊。

二、高峰论坛精彩纷呈

近20年来,流行音乐在我国发展尤其迅速。如今,我国的专业艺术院校、师范院校中开设流行音乐相关专业已相当普及,如何构建流行音乐的教育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加本次论坛的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从根本目的上看,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流行音乐教育论坛是为了促使学术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各院校之间交流与沟通,共同努力使中国流行音乐高等教育走向完善。

教育部办公厅主任刘家富在发言中指出,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力量,我们高校的领导、专家、教授们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繁荣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这个当代文化工作主题,加强东西方艺术的大融汇,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十七大”确立的宏伟目标而奋斗。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从通俗音乐唱法的角度谈了自己对流行音乐的认识,流行音乐对国家发展建设有很强的凝聚力,是大众喜爱的一种音乐体裁。他阐述了学校培养对流行音乐发展的重要性,希望学校能培养出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四川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柴永柏指出,本次论坛是为我国的流行音乐建设与发展有关问题进行广泛的、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目的在于积极推进流行音乐的教学理念、教材建设、培养目标的研究讨论,尽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高等教育体系,加强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的长期学术交流。四川音协主席、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敖昌群指出,这次论坛将本着探讨研究的精神展望中国流行音乐专业教育的未来前景,将建立中国特色流行音乐体系。期待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新星诞生。他预祝为中国特色流行音乐呐喊的媒体和制作机构更加蓬勃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文阅读

―音乐美学研究述评

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音乐美学研究在20世纪融合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研究范围,并体现出新的时代特点。

一、研究的特点

从2000年起,至本文截稿(2012年9月),中国大陆发表的音乐美学论文及硕生、博士音乐美学毕业论文数量上有很大突破,据不完全统计其总数达到三千余篇。从中可以看出音乐美学的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音乐美学研究的队伍在不断壮大,对研究人员的培养措施也在不断完善之中

通过对2000年―2012年的论文统计,可以看出音乐美学的研究人员既包括专业音乐院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师、学生,也包括一些地方的综合大学、高师高专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特别值得瞩目的是,自2000年尤其是2004年以后,大量的音乐美学专业硕士毕业,同时还有一部分音乐美学专业的博士也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课程,成为音乐美学研究的后继人才。学科的建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讨论音乐美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论文在不断增多,包括音乐美学学科的归属、中西方音乐美学史教学中的相关问题、音乐美学研究生的培养及音乐美学论文的写作等内容。

2.音乐美学研究的理论阵地在持续增加

2000年前,音乐美学研究的重要文章多发表在音乐类核心刊物或各音乐院校的院刊上,2000年后刊登音乐美学类文章的刊物不断增加,音乐类杂志、非音乐类杂志、音乐学院院刊、综合性大学院刊等都成为音乐美学研究的理论阵地,比较活跃的杂志除以上的杂志外还有:《艺术交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云南艺术学院学报》、《艺术百家》、《文艺研究》、《艺术学院学报》、《美与时代》、《大众文艺》等。随着电影音乐美学研究的兴起和繁荣,《电影评介》、《电影文学》相继刊登了大量讨论电影、电视音乐美学的文章,成为影视音乐美学的理论阵地。

3.以中国音乐美学、西方音乐美学、音乐美学基础理论问题为研究主体

全文阅读

教学实践紧锣密鼓

2005年音教回顾专稿之二

回顾2005年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其中一方面,而音乐教育实践在2005年里更可谓多姿多彩。其中既包括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又包括高等音乐教育学科建设,还包括国际音乐教育交流等等……所有这些都为2005年的音乐教育增添了难忘的一笔。

教师基本功大赛显教师风采

2005年11月10日-12日,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评价体系之一的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在广西师范大学举行。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基本功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即高尚的师德修养是教育基本功的核心,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教师基本功的支柱,扎实的专业技术是教师基本功的根基。这次大赛由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这次大赛既是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一次全国性艺术教育教学的检查,同时又是各参赛学校和选手展示自身综合素质,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学校音乐教育观念的更新在这次大赛中尽显无疑。在为期三天的比赛中,来自全国36个省(市)的144名选手分别参加即兴伴奏、指挥、舞蹈、器乐、声乐、钢琴和音乐欣赏笔试7个项目的比赛,各省(市)还组织了教师观模团参观比赛。

音乐院校学科建设方兴未艾

2005年,音乐艺术院校在实践方面主要体现在学科建设上。首先,随着音乐传播的学术观念的进一步巩固,学术研究与专业教育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为了适应当代音乐传播事业发展形势的需要,促进音乐传播事业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推动音乐传播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共同发起,于2005年5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第二届全国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这是继“2002年首届全国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后,对音乐传播学科以及音乐传播现象的新发展做出的进一步的探讨与交流。会议议题主要围绕音乐传播学科建设与教育思考、音乐传播的形式与特征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研究、音乐市场与艺术管理、音乐传播考察与媒介研究、音乐传播的文化思考及其它等六个专题来展开。

2005年11月21日-27日,第七届全国音乐美学会议与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在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举行。美学会议从11月21日开始为期三天,会议按照不同主题分为中国当代音乐美学理论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理论研究、西方音乐美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三个会场进行研讨。与会者针对音乐美学的学科建设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传统音乐美学、表演美学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本次音乐美学会议既是一次思想碰撞的盛会,更是一次智慧绽放的盛会。它在与会代表们企盼的目光中开始,热烈的讨论中进行,丰收的喜悦中结束,并始终伴随着热烈的争鸣和对未来发展的憧憬。

音乐心理学会议从11月25日开始为期三天,上一届的音乐心理学的研讨会是2002年召开的,时隔三年,这门学科在我国快速发展,各地院校不仅提交了许多论文,而且新人辈出,显示了音乐心理学正在受到我国新一代人的密切关注。就向大会提交的论文来看,我国音乐心理学领域所涵盖的内容也相当广泛:有音乐审美中的心理学研究、有音乐教育及教学中的心理学研究、也有音乐治疗的心理学问题研究等等。此外,本次会议还包括一批对西方当代音乐心理学研究成果的介绍和研究。

全文阅读

立足区域音乐多元一体格局书写岭南音乐研究传承新篇

域音乐研究这一领域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到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地理学、音乐人类学、区域社会史等多种研究视角的兴起,区域音乐研究也从宏观的音乐“色彩区”分布研究而逐渐向特定的区域研究深化。岭南地处中国最南端,既是中国音乐对外传播的重要口岸,也是百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点――这一文化地理特点使得岭南传统音乐极具研究价值,继“2012中国广州岭南传统音乐研究与传承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大学召开之后,近年来该领域研究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为促进学界对话,2015年10月29日至31日,由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主办的“2015中国广州第二届岭南传统音乐研究与传承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广州大学学术交流中心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单位的一百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研讨会设置了“岭南传统音乐的传播”“岭南传统音乐的田野考察与个案研究”“岭南传统音乐的历史及流变研究”“岭南传统音乐资源在当代的挖掘与传承”“多学科视野下岭南传统音乐研究”“研究生论坛”等六个议题。从本次论文的主要论题来看,较之上一届“岭南会议”更为深入,从理论方法到研究视角,从田野考察到案头研究,都体现了区域音乐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

一、区域边界与文化流动:

岭南传统音乐研究的“跨界”新视野

区域问题是区域音乐研究的基本问题,从最初立足于特定边界地理区域,到近年来逐渐关注到“文化区域”的概念,再到突破既有区域边界,在多区域互动的关系中重新审视区域音乐,“跨界”的意义根本上在于突破我们固有的对于地方音乐地域边界和族群边界的认识,在更为广阔的“关系”中来重新审视“地方乐种”。在本次会议中,区域间文化流动下的“乐种研究”成为了诸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如樊祖荫在《岭南传统音乐的区域问题》一文中提出以乐种研究为立足点,打破原有的地区分割方式,使乐种的研究具有“岭南音乐”的整体感。萧梅的《流动的岭南:从田野中感悟历史与区域文化中的乐种研究》论述了潮(潮汕)汉(客家)间区域音乐文化的流动对于潮州音乐、广东汉乐地方乐种形成的影响,进而提出乐种研究中“制度研究”的重要性。刘瑾的《文化生态与文化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音乐在上海的兴盛现象考察》、李岩的《粤乐唱响上海滩――从文化变迁视角看广东音乐驻沪成因》、李亚的《听见历史:广东音乐在当下的上海》从不同角度考察了近代以来上海文化生态、江南丝竹、“国乐”改进对于广东音乐乐种形成的重要性。刘德波的《岭南音乐文化在马来西亚的传播及其影响》、佘一玲的《潮音联系的精神纽带――泰国沈氏宗亲祭祖潮剧演出调查》从跨境研究的视角探讨了岭南传统音乐成为中国和东南亚华人社会文化交流和互动的内在关联和动力的可能性。

对不同区域间音乐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性的“比较研究”也是一个热点,周耘在《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中的比较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中提出通过从域内、域际至越境的比较研究实现对区域、族群、国家乃至更为宏大的时空范围的(全球)音乐文化之认识、理解与把握。杨民康《南方少数民族与跨界族音乐文化比较研究》提出把跨界族群、跨地域比较研究作为“中国音乐文化多元分层一体格局”中的一层(亚文化层)和一元,观其整体性与局部性分布之间的交叉、适应状况。田耀农《论中国传统音乐的跨区域共性联系》中提出有共性联系的区域音乐既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表征,也是中国传统音乐内在的本质规定性。刘富琳《粤港两地“八和会馆”之变迁》、仲立斌《1950年代粤港粤剧唱腔音乐比较研究》、黄东阳《从声腔形态的比较为广东汉剧寻根溯源》、欧阳兆利《赣南采茶戏与粤北采茶戏的对比研究》几篇文章都是通过对流传不同地域中的同一乐种的音乐形态、表演方式、生存状态进行比较,从而探究乐种历史变迁的脉络。

二、整体观念下岭南传统音乐的历史流变研究

本次研讨会的另一个聚焦点与新趋势是将音乐的历史研究与区域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相联系,在更为有机的关系中来研究岭南传统音乐的流变,使研究呈现区域社会史的整体性视角。如乔建中在《构建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与建设学科体系的初步设想》中提出区域音乐文化研究要求把地理、历史、文化、音乐四者结合建立起传统音乐研究的一种“整体观念”和“时空观”。冯明洋《岭南传统音乐人文地理图解》、郑荣达《潮州音乐的调义问题》、孔义龙《论岭南小型铜鼓与土著铜鼓乐兴衰》、张璇《置身边缘的绮丽――广东汉乐丝弦乐曲牌研究》均采用逆向考察的研究方法,研究岭南传统音乐在旋律、板式、唱腔、形态、历史等方面的流变脉络,探究传统的形成、流传与发展踪迹,解析当下的岭南音乐文化与百越音乐文化、中原音乐文化的关系与内涵。此外,李静《俗气与俗趣:谐趣曲的编撰与探索》、居地希《20世纪30年代广州戏院、茶楼、民间乐社的兴盛――粤剧、粤曲、粤乐在广州的传播研究》、潘妍娜《20世纪20―30年代广州的茶楼歌坛与粤曲变迁》通过考察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粤剧、粤曲、粤乐的改革与广州历史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更为宏观地认识乐种变迁的社会价值与历史意义。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