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练笔

练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练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练笔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42-01

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说:“身边应当时时刻刻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地警觉,把你的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做个有心人,精心指导学生多练笔,将练笔穿插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久而久之,学生就能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技能。这样,学生写作文时就不再觉得头疼,而是一种身心的释放,是酣畅淋漓的享受。那么,怎样才能将练笔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呢?下面就谈谈笔者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在活动中记点滴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可以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参加,这些活动会让他们开阔眼界,心情愉悦,兴趣盎然。在活动中,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将练笔巧妙地穿插其中,及时记录活动中的点点滴滴,积累写作素材。如在春天组织学生郊游时,教师让他们感受家乡的小河、田野、山林的迷人风光,当学生看到美丽的风景时,教师指导他们仔细观察后用笔记下来,写下郊游中最令他们开心的趣事;在学生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时,让其及时记录下那些感人的瞬间,写下当时真实的想法;去图书馆看书时,让他们边看边摘录优美的词句、精彩的片段,写下读后感;观赏经典影片时,让他们写下扣人心弦的情节和感人肺腑的人物语言等。教师指导学生抓住体验生活的最佳时机,将练笔融于活动中,细心观察、随时记录,为习作积累鲜活素材。

二、在阅读中补空白

崔峦先生说过:“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的“空白”,这些“空白”有的出现在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上,有的出现在课后的练习中……在语文阅读课上,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空白”,指导学生巧妙地填补,将练笔有效地穿插于阅读中。如《番茄太阳》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那位年轻的父亲拉着小女孩的手,在面前各种蔬菜上来回抚摸,耐心地说:“这是黄瓜,长长的,皮上有刺;豆角呢,扁扁的,光滑点;番茄很好看,圆圆的……”笔者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一段话,体会省略号的意思。通过朗读,学生知道省略号省去了父亲继续向女儿介绍其他蔬菜的语言。在此基础上,笔者再让他们紧扣这一人物语言的空白,仿照父亲介绍蔬菜的句式,将省略的部分填补出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蔬菜有一定的认识,又有例句仿照,所以笔下就有写不完的话。阅读中练笔的随机进行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了练笔兴趣,提高练笔的效率,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在口语中抒见解

小学生习作中“语言表达不清”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要想克服这一现象,我们教师平时必须加强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口语交际”正是这一训练的主要形式。口语交际大多是从日常生活中提取话题,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用性,所以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口语交际训练虽然以听说训练为主要形式,但我们可以抓住这一训练的契机,让学生将练笔穿插其中。如在“推荐或自我推荐”的口语训练中,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把自己的见解写好进行交流,然后让他们认真倾听,迅速记下别人的见解,最后再让其调整、完善自己的推荐内容;也可以在口语交际练习结束后,让学生把活动过程、感受及时记下。这样的说写结合扎实推进,融习作于口语交际之中,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在日记中展个性

日记是练笔的最佳选择,是学生展示个性的有效平台。日记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又具有一定的隐私性,所以老师要利用好这个平台,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地写日记,让他们在日记中充分抒写自己的个性。教师可以不检查学生的日记,给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日记的内容由学生自由选择,只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就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独特的个性无拘无束地展现出来,而且还能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练笔范文第2篇

小练笔

是多么伟大,哪儿需要他们,他们就以第一时间赶到哪儿,毫不犹豫,他们为了保卫祖国,不顾一切地撇下家庭,冲到现场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难耐,他们总是坚守那一个信念:我们要保卫祖国!他们从来不选择环境,从来不选择地域,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择环境,坚强执着,他们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他们何不想多看自己的亲人一眼,他们何不想多陪儿女们一天,哪怕一分钟也可以。但是,如果没有了祖国那就没有了家,他们为了让全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放弃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毅然决然地投入到工作岗位上去。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他们就像蜡烛一样,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他们总是先人后己,为了广大群众的利益,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他们是多么的伟大啊!

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很值得我们学习。解放军们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关怀着我们。四川大地震的时候,有多少解放军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但是,他们仍然走得很安详,因为,他们是为保卫祖国而死的,他们死得值,死得光荣!有多少的解放军几天几夜没有合眼,一直都在灾区救助人民,我们何不为之而感动呢?赞美咱的解放军!

练笔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练笔;习作;情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只有彻底解放了学生,让他们自由地表达,才容易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才可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写出“有创意的表达”的好文章。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情感是小学习作训练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一、寻找练笔之处,写在情感迸发时

1.在学文中练笔

课文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在课文中有很多可以让学生读写结合的地方。进行小练笔训练首先应引导学生就近从课文中汲取营养。学生在学文中情感得到了激发,他们对课文处于愤悱的情况下有话要说。此时让学生进行小练笔则可以提高学生的练笔兴趣和练笔质量。

(1)在想象画面中练笔。人们对文章的理解,大部分是靠丰富的想象完成的,所以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在学文中我们可以将课文中的有些句子摘录下来,然后加上自己的语言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拓展文章的内容,发展学生的思维。如《搭石》这一课中有这样的一个情景:“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对于这个感人的画面,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位上了点年岁的人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当时的表情、动作又是怎样的?”然后练笔。学生在练笔时不仅用到了课文中的句子,而且展开了自己的想象。如“这个上了点年岁的人踩着搭石往前走,忽然身子一晃差点落到溪里,原来一块搭石不平稳了。”“他抬起那块不平稳的石头,放到岸边,又找来一块方正的石头放上去,用脚试了试,并来回走了几趟,才拿起自己带的东西满意地离开了。”通过这样重新组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学生的习作情感也在这“润物细无声”中得到了熏陶。

(2)在课文留白处练笔。我们的课文有很多都具有“留白”艺术,教学时,让学生填补出这些空白,对其全面完整地把握课文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如《给予是快乐的》一文中保罗和两兄弟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这一情节中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学到这里学生沉浸在给予的快乐中,教室里弥漫着爱的空气。此时学生正插着想象翅膀,等待着老师给他们展开翅膀的机会。这时安排学生把这个难忘的夜晚写下来,学生为他们三个人设计了很多难忘的场景。有的学生写下了保罗把兄弟俩带回了家,和他们全家一起过平安夜的情景;有的学生写下了保罗带他们兄弟俩去商场买东西的情景;有的学生写下了保罗带着兄弟俩一起去看海的情景。这样的练笔抒发了心中情感,感情真挚。学生用笔为自己泡了一杯爱的咖啡,在品尝它的同时能不对习作产生喜爱之情吗?

2.在生活中练笔

在生活中的练笔即鼓励学生写小日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生活永远是写作的源泉。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身边的事是层出不穷的。这是日记的素材大仓库。但小学生有意注意还处于萌芽阶段,往往缺乏主动观察与发现的意识。为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身边事情的意识,我与学生约定和他们一起成长,和他们一起写日记,与学生分享。

二、构建激励平台,乐在练笔交流中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教授说:“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美。”对学生的小练笔进行激励性评价,也是小练笔训练的一个重要部分。让学生找到练笔之处,不能忘记紧随其后的练笔评价。评价时通过老师的示范性讲解,引导学生多找别人的优点,对于不足之处则提出改进意见。并给写得好的与评得好的学生发“星星”,同学间比一比谁的“星星”多,定期给予奖励。教学中我们应多提供给学生展示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激励中感受练笔的乐趣,让学生的习作情感在交流中萌发,进而涌动。

练笔范文第4篇

[关键词]随堂练笔 情境营造 探寻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0-01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用”理念以来,一时间随文练笔铺天盖地。但练笔的设计参差不齐,有的为练笔而练笔,有的缺少方法指导,有的缺少评价总结,使练笔成为一种形式。如何提升随堂练笔的效果呢?

一、情境营造,唤醒内在自觉

1.角色置换,走进人物

学习主体没有对文本人物内心情感的体悟,就难以形成心潮澎湃的情感冲动,语言的表达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揣度人物,从而获取真实而丰满的情感认知,提升表达的欲望。

如在教学《二泉映月》时,为了让学生切实感受双目失明的阿炳流浪街头卖艺度日的艰辛,教师引导学生闭目体验眼前一片漆黑可能会遇到怎样的情况。接着,教师点拨学生联系阿炳的身世、丧失亲人的痛苦,并整合起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学生的随文练笔言辞真切,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2.把握现实,链接生活

没有生活的支撑,学生就难以感知文本的内涵;没有生活的介入,学生的练笔也就失去了浸润。因此,练笔应该以学生原始的生活储备为基础,这样学生才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如在教学《广玉兰》时,教师要求学生模仿课文对广玉兰四种形态的写法描写自己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花。一位学生这样描写荷花:“满池的荷花千姿百态。有的直立着身子,好像仰望蓝天的白云;有的好像在沉睡,枕着荷叶进入了甜甜的梦乡;有的摇晃着身子,好像在向游人们打招呼……”

二、解构文本,开掘训练资源

随堂练笔,其训练的价值源自教材文本。这就需要教师在解读文本时,紧扣文本特质,开掘文本蕴含的语言价值,为学生的练笔探寻最佳的资源。

1.在留白中想象体验

文本创作过程中,为了表达的需要,作者常常有意留下文本表达的空白,给予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以达到余音绕梁的表达效果。这对阅读教学而言就形成了较好的突破口,既可以依循留白走进文本内核,把握文本主题价值,更可以借助留白,引导学生进行言语表达的训练。

如在教学《一路花香》时,作者依循破水罐惭愧、快乐、伤心的情感变化组织文本,而在与挑水工对话后,破水罐又有着怎样的变化,作者却留下了空白。于是,教师引导学生悉心体悟,沿着故事发展的情境提炼出“欣慰”“高兴”“自豪”等词语。紧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围绕其中一个关键词进行体悟思考,想象破水罐此时的内心活动。学生的言语实践不仅为文本增设了一个结尾,更在实践过程中借助破水罐的内心活动,让寓言蕴含的道理以理性的方式植根于学生的意识中,起到了较好的练笔效果。

2.在插图中观察对比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文本内容的直观再现。在阅读教学中灵活充分地运用插图,不仅能快速感知文本,更能为学生的随堂练笔提供有效的资源保障。

如《沙漠中的绿洲》一文要求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描写迪拜的街头风光,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材中提供的迪拜风光插图,在课堂中完成练笔任务。首先,教师出示插图引导学生整体观察,要求以词语提炼的方式概括观察插图之后的总体感受,如“鳞次栉比”“鲜花满地”“绿树成荫”等。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口头描述:“我看到了( )的( ),( )的(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它( )。”教学至此,并没有结束,教师出示了一幅沙漠图,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在巨大的落差中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付诸文字。

3.在佳句中模仿创生

随堂练笔不在于文本的布局谋篇,而在于在现有写作方法和典型句式中进行实践性的语言训练,讲究一课一得。因此,教师要善于开掘蕴藏于文本中的言语训练点,让学生在模仿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促进学生言语生命的有效发展。

《泉城》第一自然段从声音、形态两大维度通过“实写+联想”句式进行表达。这种特殊的言语形式对很多学生而言是第一次接触,更是写景状物的有效句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帮助学生感知大意、把握形式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依循这样的句式进行拓展性练笔,要求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言语句式的模仿、运用,高效发挥文本作为例子的作用。

练笔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指导

作文教学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向都耗时大,而收效低。所以语文老师一直都在思考如何提高我们的作文教学效率。

学生写不出像样的作文,为什么呢?

首要的原因是“怕”字当道。说到写作文,心头就压了一座大山。每每走进教室,一说要写篇什么样的文章,先听得众人一声“哦――”,你知道,这是多么的不受欢迎。想想也对。因为,我们从课本中读到的都是名家大作,精美绝伦的文章;从报刊杂志上读到的都是无可挑剔的作品。一些老师和学生幻想一蹴而就就能写出像模像样的文章来,一口气能吃个大胖子?刚刚蹒跚起步的小孩子能和百米冲刺的健将等同?

怎么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我想到了“化难为易”“化整为零”,也就是变“大作文”为“小练笔”,变“正式”为“非正式”,变“单元作文”为“课课作文”,从学生习作中挖掘出精彩的片段,及时宣示其成果,及时予以鼓励。学生没了作文的感觉,然而,学生发自肺腑的语言如奔流之水倾泻而下,岂有不成文章之理?

方法一、变“正式”为“非正式”。

1、写作时间不固定,写作形式不拘一格。

写观察日记,给亲友写书信,给老师、同学写便条,写读书心得做眉批、旁注,写看电视剧的感受,等等。心随着学生转,洞悉他的酸甜苦辣,开源截留,蓄有源之水。

比如,作业多啦,心里烦闷啦,那么,写出来吧。我让学生写《我可以不写作业吗》《作业的烦恼》,说的是心里话,自然痛快淋漓。写出来后,推荐到校刊上,哦,变成印刷体了,心里也要美一阵子的。

写老师,写同学,写亲人。写最熟悉的。

写作形式不拘一格,还可以变“命题作文”为“自拟题作文”。

学生往往受题目的限制,或者是无话可说,或者是没有兴趣。写作的范围宽了,自然文思涌动,想说的冲动一下子出来了。

“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份“灵犀”不是每时每刻都有的。换种方式,换个时间,换个场景,或许就出来了。

下面是则“人物白描”,小作者的一双双慧眼,也许会令你欣喜。一番品读之后,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定会浮现在你的面前呢。你能感悟到那股率真、那份淳朴吗?

话说此人,有那晒得黝黑的脸,长长的头发,浓浓的眉毛,厚厚的大嘴唇。别看他长相平凡,他可是我们班的风云人物。

此人独一无二,在课堂上毫不拘束,大大咧咧,成就了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这不,前几天还因为大打而拖累了一大帮的人呢!

这就是他,不拘小节,开朗、热情。瞧!他那大大的眼睛又在滴溜溜的转个不停呢,唉!这恐怕他心中的鬼点子又在冒泡了吧!――作者:杜红莲

不得不佩服他细致的观察力。那位调皮的男同学听到有人这么夸他,这么在乎他,心里别提多美。他的作文也有了极大的兴趣,几次被当做范围在全班朗读。

2、指导命题。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尽管自由命题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但好题目还是要斟酌再三才能够得来的。

学生怕作文,也有拟不好题目,或是不着边际海吹胡侃,或是浮光掠影点到为止。

每每写作之初,我让学生围绕要求多拟标题,然后挑选一个最适合的,拟好提纲再写;或是边写边修改标题;甚至到作文写完了,再来修订标题。

拟题指导:正标题加副标题,或是前面用个引标题;有的还在标题下用上了“题记”来阐释主题;有的用上三五个小标题串联全文。一次,两次,多次练习,学生习作在框架上也就像模像样了。

方法二、变“单元作文”为“课课作文”。

篇篇精心挑选的课文,为我们写作做了很好的示范。写作,就从模仿课文开始。

下面的片断摘自八年级二班学生的习作练笔,请看看,是否有“大家”之手笔?这是在八年级下册学了《母亲》、《我的老师》之后,学生进行的随堂写作练习。

话题:我的老师

1、他有时穿着整齐的西装突然来袭,有时戴着一副眼镜挂在那高高的鼻梁上。更值得一谈的是那面部皮肤,在他那严肃的课堂上跳动起来,像是为这多加上几笑料。他那独特的头发说是整齐的但又不像,说不整齐但又梳理过,还带一点小卷。又有点长。如果他还是一位学生的话,班主任吴老师一定会语重心长地说:“小杨同学,你的头发都可以像女生那样系起来了,除非你想当女生了!”――作者:袁秀娟

老师点评:除了小作者善用多角度观察,是不是还多了份幽默?

2、她“海拔”不高,可体型严重“超标”,短短的头发盖在额下,就像一只小肥羊。――作者:杜文芳

老师点评:人物外貌粗线条勾勒,是不是有几分神似?

方法三、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善于鼓励。认真关注学生每一次习作,发现其些微进步。从学生习作中挖掘出精彩的片段,并及时整理成成果,及时予以鼓励,甚至是大肆夸耀。

如袁秀娟的“小杨同学,你的头发都可以像女生那样系起来了,除非你想当女生了”,我知道她写的就是本老师我,我不但在课堂上宣读,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而且大加赞扬,从写作的角度让大家明白好在哪里。如杜袁鹏的“我的老师――戴着一副黑边框的眼镜,(犀利的眼神)可以秒杀我们上课不听讲的眼睛。”我加了“犀利的眼神”,并且特别强调“秒杀”二字应用的巧妙。学生听了喜在心头,乐于动手,写作也不算难事了。

再看大家的细节描写,我从习作中发掘出来,并印发给每位同学,品析其中的美妙,大家的心是不是也在快乐的跳动呢?

以下几个片段是同学们一次春游后习作中的摘录,以管窥豹,我们也可以领略细节描写的魅力。

1、首先切的是大蒜……只见他的手指飞快地向后退,刀刃好像从没有离开过蒜子一样。切完以后蒜子看起来还是原模原样的,但是用手一触,便立即散开了,切得非常细。――杜坤琼《记一次春游活动》

【请你仔细品味一下加点的几个词,你是不是会被他纯熟的刀法所震撼?】

2、当我们尽情地吃、喝时,有个同学突然说这样一句话――谁先下席,谁就要挨打;这整得他们吃完后个个都喊肚子好胀哟……――燕芹《踏春》

练笔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数学 小练笔 降低难度 提高写作水平

小练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方面的训练举足轻重。小练笔注重的是对文本的拓展,对写作手法的熟练运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悟,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与正式的作文课相比,更具有灵活性与可操作性。如何适时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设练,进行小练笔训练,从而降低作文的难度,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通过多年来实施课堂小练笔训练的教学实践,深切地体会到,采用小练笔这种新型的读写结合的训练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而教师要做的就是精心设计小练笔,适时进行这种训练,让小练笔成为课内外一条亮丽的风景线,真正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一、小练笔的教学误区

目前,许多教师这样一个误区:每逢阅读课或是公开课时,就给学生安排一定时间的练笔。例如,老师通常会问学生:你想对谁说些什么?你想学习他的什么精神?然后给学生几分钟自行练笔的时间;接着请个别同学读一读自己写的话,让大家互相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本该是十分有效的,但是我们发现学生写出的那些文字大多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感叹、套话,让人不免觉得这样的小练笔有些多余。

那么怎样才能让小练笔避免形式主义的倾向呢?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练笔设计应该是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让学生有话可说,进而让他们在写作手法上有所领悟。要避免蜻蜓点水、每课一练的训练方式,做到适度恰当,题目精而有效。

二、重视课堂小练笔,从模仿开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调动学生进行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将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新思想、新认识、新的情感体验作为小练笔的话题,将自己的心里话记录下来,这样自然就有话可说。

小练笔的训练可以从基本的篇章仿写开始,就犹如书法临摹,利用好的文章框架去填充新的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写作方法,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比如在学习《索溪峪的野》一文时,一个“野”字形象生动地突出了索溪峪景区的特点,然后依次讲述了这里的山“野”,水“野”,动物“野”,以及人“野”,通过对野的描述来体现索溪峪的独特美感。这样学生就可以模仿这篇文章结构进行一个小练笔,采用这种全文总分清晰,段落间呈并列关系的结构,从而突出写作主题。

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仿写时,也要让学生不拘于形式,而是在仿中求变,仿中创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续写课文内容,发散学生的思维

课本是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具有较强的严谨性与科学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章的结尾都给人留下了不少的悬念,因此,教师可以以悬念为出发点,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去续写课文。然后,可以引导学生们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评一评,看谁续写的内容最精彩,与课文内容结合得最紧密。以教授《凡卡》这篇文章为例,可以让学生去续写:凡卡给爷爷的信,爷爷是否收到了?凡卡的命运最终是怎样的呢?守株待兔中的种田人最终醒悟了吗?从童话的角度考虑,兔子为什么不再往树桩上撞呢?……长期的续写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课外小练笔,以细节描写式练笔为例

除了适时的课堂练笔外,还应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动笔去写,不论体裁与篇幅,无论其内容是写人、记事、描景还是状物,只要是用心观察到的、有意去表达的都可以。对于一些细节的描写,虽然看似平淡,但它却能很细致地刻画出生活背后的意义,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读过鲁迅先生《少年闰土》的人,一定记得那个紫色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的少年闰土。这个人物形象之所以能够这么深入人心,是因为鲁迅先生用寥寥几字就将这个纯朴的少年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

针对这一内容,我给学生们设计了一次课外小练笔,其内容就是“学习这种写法,抓住人物所独有的特点,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的外貌”。我让学生回家对所要描写的人或者照片仔细观察,抓其特点,再动笔写下来,第二天分小组交流讨论,有照片的同学还可以带上照片,让大家一起对比照片,提出修改意见。通过这种互助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一定能写出多么精彩的文字,但是一定可以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

五、结语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这种小练笔的形式来弥补作文训练量的不足。学生日积月累,便可以收集许多写作素材,从而在写大作文时更加贴近生活、言之有理,把平时的知识积累派上用场,进而降低作文的难度。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水平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从而显示出小练笔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孙倩.作文教学力求“真”[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4).

练笔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练笔;仿写;缩写;扩写;续写

古语有云,不懂笔墨不读书。可见读书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而是与写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课堂小练笔是基于教材的阅读与赏析而做出的简短写作的过程,因此小练笔可以联系阅读与写作,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小练笔来降低作文的难度,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小练笔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一般篇幅短小,机动灵活,形式多样,切入口小,训练点广,难度低,学生没有畏难抵触的情绪,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省时有效的途径。这种练习兼具人文感悟和语言表达的功能,是一种方便操作的读写结合新形式。

一、小练笔的形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小练笔形式多姿多彩,灵活多样,但是其最主要的形式主要是有扩写和缩写、仿写和续写以及写读后感这几种形式。

1.扩写与缩写

扩写和缩写是相对的两种形式。扩写是指根据原本语句简单的句子或段落,添加各种修饰词和句子成分,扩展原文,使原文更为丰富多彩。缩写是指将原本语句较多、内容丰富的内容缩写,用简单的句子或段落表达出来。在小学语文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扩写或者缩写文章中的某句话、某个段落。比如在教学浙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李时珍》时,教师要求学生缩写全文,学生缩写的都非常好。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李时珍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学家,他的父亲也是一位医生,他处处向父亲学习,并在22岁时开始行医。为了补充旧的药物书的缺点,他决定重新编写药物书,花了27年时间,编成了《本草纲目》。”这位学生的缩写中,不仅包含了课文的一些关键内容,同时语言十分简洁,意思明白清晰,可谓是一个成功的缩写。

2.仿写与续写

2.1仿写

任何一个人的写作都是从仿写开始的。小学生没有接触过写作,因此要想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就应该从仿写入手。观察他人的习作,在阅读、理解中学到写作技能,降低写作难度。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可模仿的例子,指导学生进行仿写,降低习作的难度,激发他们习作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

2.2续写

一些课文在结尾处会有留白,或者是开放式的结尾,令人感觉到意犹未尽。我们可以在这样的课文教学中要求学生续写结尾,以自己的想象为课文加结尾。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和自己的想象,可以写出形形的结尾,兴趣也被大大激发了出来。

3.读后感

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人文性很强的课文,它通过充满真情实感的故事内容,向学生传达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给学生以道德情感上的熏陶。学习这类课文时,在学生的学习达到情感的处,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小练笔,让他们把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凝结成文字。

二、小练笔的特点

1.短小精悍

一般来说,小练笔都是篇幅短小的,在课堂上以十分钟甚至更少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笔,进行扩写、缩写、仿写、续写,或者简单写写读后感。这样的小练笔字数较少,短小精悍,学生写作的时候不会感觉到无话可写,也不会感觉到难度太大。相对于动辄600、800字的小学生作文,小练笔只有一二百字,却又有主题,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形式。

2.灵活生动

由于篇幅短小,小练笔又具有了灵活生动的特点。在进行小练笔时,一般都是“随文练笔”,即教师根据课文或者阅读教学中的文章特点来安排练习形式,可以随意安排,形式十分灵活。比如在教学浙教版第五册第三单元中的《这是我小学的老师》时,教师要求学生描写自己最喜欢的一位老师,可以进行肖像描写,也可以写发生在老师和自己身上的一件事,还可以写自己想要对老师说的话,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灵活生动的。

三、小练笔对于语文教学的意义

1.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意义

小练笔是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扩写、缩写、仿写或者续写,其基础是语文知识的学习,也就是说小练笔是基于语文基础知识的练习,学生需要学习基础的字词句以及扩写、缩写、仿写或续写的技巧,才能完成小练笔。在小练笔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词语,积累更多的句子,对课文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所以在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小练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对于阅读的意义

在课文的阅读与学习中,学生的认识可能比较浅显,难以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而通过进一步的扩写、缩写、仿写、续写以及读后感,学生可以再次反思文章,在文章的基础上进行练笔,对文章的阅读会更加认真、更加深入、更加高效。

3.对于作文教学的意义

小学生的习作水平难以提升,其主要原因就是素材积累不足,加之作文要求一定的字数,学生不免会在写作时“凑字”,这样的“凑字”会使作文越来越难写,使学生越来与惧怕作文。但是在素常的教学中多进行一些“小练笔”,字数并无限制,学生可以尽情地抒写,并且在练笔中慢慢掌握写作的技巧,积累词汇和语句,降低写作的难度,逐渐对写作产生兴趣。由此可见,小练笔对于作文教学可谓功不可没。

四、结语

并非每位教师都可以充分认识到小练笔的意义,甚至还有一些教师认为课堂小练笔浪费时间,所以很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练笔。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课堂小练笔短小精悍,灵活生动,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有帮助,因此只要我们悉心指导,认真评价,小练笔自会为我们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夏清红.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教学策略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4(10)

[2]朱友清.小学作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练笔范文第8篇

一、依托文本教材,练在语言训练点

小学语文的课本不仅文句优美,而且结构鲜明,写法典型,可成为学生写作的模板。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文本”的优势,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仿写训练。

季老曾说过:“好文章离不开模仿和借鉴,特别对于刚接触作文的孩子来说,模仿和借鉴,更能让他们摸到作文的门道,积累写作的素材。”

如教学《火烧云》中火烧云颜色变化一段,可让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学着写话。在《》一课中教学销烟的过程后,我让学生用“先……然后……又……再……的句式写段落。

又如教完《翠鸟》后,我先让学生说说课文如何把翠鸟的样子、特点写得具体、生动——先总写翠鸟的颜色鲜艳。再用三个比喻句写头上、背上、腹部的羽毛,接着写眼睛、嘴。最后通过神态动作描写突出翠鸟轻快灵活的特点。学生交流后,我让学生模仿该写法,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突出动物的特点。

二、善用文本空白,练在拓展延伸处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好多文章往往是言尽而“意犹未尽”,给人留下了遐想和思考的余地。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教给他们创新的钥匙。

如在教学《七颗钻石》一课时,孩子们对于文中那个使水罐发生神奇变化的人物特别感兴趣,在他们的想象中,只有神仙才能做到这一点,顺着学生的思维,我在课的结尾处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练笔:

“天上的神仙看到了这一切,他(她)会说些什么?请选择下面的一个内容写一写:

1.神仙会对小姑娘说什么?

2.神仙会对妈妈说什么?

3.神仙会对人们说什么?”

有学生这样写道:“神仙会对小姑娘说,是爱的天使,美的化身,你纯洁无私的心灵像金子般美好。你向世人验证了一个真理——爱,可以创造奇迹;爱,可以改变一切!”有学生这样写道:“神仙会对妈妈说,你把无私的母爱给了你善良的女儿,你会好起来的,因为好人总会有好报的。”还有学生这样写道:““神仙会对人们说,爱心像钻石般闪亮,愿星星把爱心普照大地,愿人间拥有更多的爱。”孩子们“言之有物”、“有感而发”,在练笔中升华了情感。叶圣陶先生说:“立诚为贵。”如此说来,学生既“学作文”,又“学做人”;既“练”了“笔”,也“修”了“身”。

又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当洪水退去,当幸存的村民看见眼前的一切会说些什么,有何表情,旁观者又会如何表现,发出怎样的感慨。如《争吵》一文,安利柯在第二天上学的时候是如何跟克莱谛和好的,会跟第一次和好一样吗。请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心理,动作来写。《“精彩极了”和“糟糕极了”》中父母争吵,“我”痛哭时的心理……

三、捕捉文本动情处,练在情感共鸣点

语文是深情的,它包含着作者深厚的感情。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人文性很强的文章,它通过充满真情实感的故事,传达着动人的情感。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沉潜到语言文字的深处,品味和咀嚼语言的丰富内涵,让学生与文本情感达到共鸣,从而挖掘出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使学生受到真正的心灵震撼,此时学生进入胸中有情不得不表,有感不得不发的境界。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在引导学生读懂了父亲的语言、动作、外貌,树立了伟大父亲的形象之后,插播汶川大地震中伟大的父亲、母亲的形象、动作、语言,并配上催人泪下的文字叙述,深深打动了学生和在场的老师,有的人甚至潸然泪下,学生体会了深沉伟大的父母之爱,在美好的情感体验中受到人文的熏陶,然后老师引导学生有感而发,为苦苦救子的父亲书写内心独白:“亲爱的阿曼达,你渴不渴?饿不饿?你害怕吗?我来了,我要救你出来,一起回家。”、“亲爱的阿曼达,你在哪儿?如果你怕了,就想一想,我就在你身边,我向你承诺过,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的。你一定要坚持住,爸爸马上就来。等着我,我亲爱的儿子。”、“亲爱的宝贝,你在那黑暗的废墟中渴吗?饿吗?害怕吗?如果害怕就闭上眼,想想我和你在一起时那些快乐的回忆。你一定要坚持,你忘了我常对你说的那句话吗?爸爸来救你了,相信爸爸,爸爸永远爱你。”……句句含情,感人至深。

这样让学生在抒发感情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与语言的同构。孩子们用语言表过自己的感情,与文本融为一体。学生不再觉得是在练习写作,而是在倾诉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自然会写出真情流露的文章。

四、改写文本结构,练在理解深入处

就是以文本为基础,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重新表达的改写练笔方式。此方式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深度,又给学生创造了语言运用的机会,实现了阅读促进写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