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随文小练笔,妙笔可生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随文小练笔,妙笔可生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文练笔是以课文为依据,对某些地方进行挖掘、填补和延伸的教学手段,小练笔正因其具有“小”的自由灵活,才便于随文练习。这就要求教师依托教材的优势,发挥教材的作用,安排好小练笔,练出无限精彩。

关键词:小练笔;填补空白;读写迁移;升华情感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影响和制约着写,写又促进了读。而就文取材的“小练笔”是读写结合最有效的载体。随文练笔现已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然而缺乏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情感流淌的练笔随处可见。

一、填补空白,释放精彩

中国画中常常有留白,这不仅能体现画面的美感,还能增加画面的意境,给人留有遐想的空间。教材中的课文也有“留白”的地方,给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叶圣陶也说过:“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水,泉涌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悟性引导学生以小练笔的形式在空白之处加以补充。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更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1.对话填补

课文当中有很多人物对话的设计,有的很详细,而有的却寥寥数语,教师教学时可以进行巧妙的补白。执教《画家和牧童》一课时,我是这样教学的:在学习完商人和教书先生赞扬的话以后激趣提问:“如果当时你也在旁边,看到这么好的画,会怎样来称赞他呢?”之后进行角色扮演小练笔(丰富学生词汇,课件出示高超、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出神入化、栩栩如生、妙笔丹青等词语)。不一会儿,一位扮演大官的学生站起来:“啊,这画上的牛真是栩栩如生啊,我要买下这幅画,挂到书房里。”一位“大画家”站起来:“画活了,画活了,同行中有如此高手,真是妙笔丹青!”一位“吃着糖葫芦的儿童”站起来:“这活灵活现的牛儿真调皮,怎么在这打架了呀?”……

2.想象拓展

一些课文由于表达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内容,这就需要老师去提取,鼓励并引导学生去想象“补白”,深化主旨。

当教学到《鱼游到了纸上》这一课,学生在学习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写作手法之后,安排了一个小练笔:那位青年画的金鱼多 啊,仿佛看到了它在 ,在 ,在 。学生在想象中写出了金鱼先游到他的心里再游到了纸上,从另一个侧面强化了对文本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应该利用好这些“空白”,引导学生填补,着力挖掘“言外之意”,文本的内涵就能逐渐丰满,文本所塑造的形象就能更立体地展现在学生的心里,从而促进学生构建文本的新意义,也真正实现了我们所期待的最优化的阅读效果。

二、读写迁移,训练能力

1.情感共鸣处

语文课例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融入了作者的真实情感。文本教学,应当让学生与作者的心情对话,去感悟语言的魅力和深沉的感情。教师应积极为学生营造情境,生成与作者对话的平台,以动情之境摩擦出动人的火花。

2.课文插图中

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插图形象直观、极富美感,这是可运用的、非常方便的课程资源,其图意基本上是文章的景情凝结处。这些插图除了有直观理解、激趣诱情等功能外,还是进行拓展练笔的极好媒介。

通过练笔,学生能在插图中展开想象,感受贝蒂寻找燕子的艰辛以及对燕子那份浓浓的爱,这就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这样做不仅培养了表达能力,更是让心灵得到充分释放的一种绝佳手段。

三、升华情感,画龙点睛

以感情升华为目的的练笔是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它往往出现在结课时,这一类的练笔重在人文思想的提炼与升华,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文本的中心内涵。因此,教师要点拨到位,善于捕捉情感的聚集点,既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与深化,又使学生有话可写,一举双得。

《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中的小练笔凝结情感把课堂推到了高潮。我出示了40年代的上海南站――一片废墟、一片狼藉,接着出示了今天的上海南站――焕然一新、灯火辉煌。

师:六十年前的上海南站,正值战争时期,这张照片记录了当时破旧不堪的场景。再一起来看看今天的上海南站,灯火通明、美轮美奂,看到这两幅相同地方不同的画面,你想说什么?动笔写一写。

生1:战争年代,我们的家园到处是枪炮声,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我希望少一些战争,多一些温暖,我渴望和平、美满的世界。(第一位学生读得较快)

师:三分写,七分读,我们应该把自己真实的想法抒发出来。

生1:(有感情地读)战争年代,我们的家园到处是枪炮声,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我希望少一些战争,多一些温暖,我渴望和平、美满的世界。

生2:没有战争,就换来了世界和平,我们要和平。

生3:我们渴望和平,让孩子们有安心读书的地方,有人们快乐的欢笑声。

……

通过这种形式的小练笔,让学生更贴近文本,自然而然地就将孩子们的情感升华。小小动笔,让学生有了自我的主张,有了呐喊的出口,不仅学生有话要说,有感可发,而且那肺腑之言情深深、意浓浓,回味无穷。

综上所述,随文练笔的落脚点其实还有很多,如抓句、段、篇的仿写,改课文形式,续课文,写读后感等等。这就要靠教师去发现、去挖掘。“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除了要引领学生细细品味文本,还要巧妙地将“写”落实到阅读之中,让学生选择一个合适的落脚点,不仅能写出自己的心声,还是对文本进行更深的交流,通过不同形式的升华体验,才能保证语文工具、情感的高度统一,让语文课堂绽放其应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吴丽霞.随文练笔中的误区及对策[J].教学月刊,2011.

作者简介:李园飞,男,1989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浙江省义乌市倍磊小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