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以美为话题的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审题要准确周到。
由于限制少,许多同学审题不准,写起来跑题,甚至出现转换话题的失误。要克服这种弊端,我们可以化大为小,把话题引向深入,找到适合自己的开口小的具体新鲜话题。如以“交流”为话题的作文我们应从小处着手去思考,如叙写与朋友之间的交流,表达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等。
再者近几年的话题作文题,文题之前多有一段导语。可别小觑这些导语,它们也是作文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考生理应对此引起重视。我们要.看“导语”是否暗示了选材范围。还要.看“导语”是否点示了立意角度。最后看"导语"是否透露了构思方法。
(二)选好角度,拟个好题
许多满分作文的拟题方法,就能给人新颖的感觉。如以“诚信”为话题作文,其标题就可以拟为《诚信,为人的底线》《我们需要诚信》《带着诚信上路》等。这种拟题的方法,在标题中开诚布公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达到一种无以辩驳的力度美。作为话题作文,应该怎么拟题呢?
1、用化小了的话题作标题。可在话题前后加修饰、限制或补充成分,从而把话题变“长”,成为一个恰好反映作者观点或理念的标题。如“吃亏才是福”、“多子一定多福吗?”。
2、完全抛开话题文字的标题。这种标题可以是文章所反映的中心(主题),如“一切都靠自己来把握”、“珍惜拥有”等。
3、用修辞方法拟题。如以“假日”为话题,可拟为《假日——爱的桥梁》。
4、用联想的方法来拟题。该法适用于一些有象征意义的话题,如“水”、“山”、“树”等。以“树”为例,我们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拟出很多见解独到的标题,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材与非材”等等。
(三)立意创新求异。
话题作文的立意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放开视野,寻求广度。如2003年山西省中考作文题目以“桥”为话题,我们在立意时就不能只想到生活中有形的普通的“桥”,更应该想到文学作品中的“桥”,以及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等等。
二是有的放矢,把握精度。同学们写文章立意要做到有很强的针对性,紧跟社会和时代的步伐,或倡导健康向上的精神,或针砭时弊,发人深省,或提炼哲理,令人警醒。
三是纵横拓展,追求深度。即在立意时,要放开思想,多往更深的层次上去思考,挖掘出深刻的内涵来。如2003年重庆市中考满分作文《责任》,记叙了婆媳之间矛盾的产生到最后解决的过程,得出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相处的道理,使文章的立意有了深度,给人启迪。
(四)文体明确规范。
有的考生把“文体不限”误以为可以写成不管什么样的文体,结果出现一些记叙文议论化、议论文记叙化、散文杂感化之类的文章,正确的方法是根据自己的擅长扬长避短,选择文体。比如: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善于记叙描写的学生,可以选择记叙文;逻辑思维比较发达,善于议论说理的学生,可以选择议论文;感情丰富,视野开阔的学生,可以选择散文等等。
(五)点题恰到好处。
话题作文的点题,一般可以采用明点的形式,在文章适当处出现和题目中关键字眼相同或大致相同的词语,直接解释和说明题目的含义,提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得到阅卷者的认可并赞同,当然也可以用象征式、比喻式、联想式的点题,但这类点题要求比较高,一般不易掌握,考生应该慎用。
(六)语言规范通顺,书写正确美观
一、感悟反问式
例:我忽然明白了让的技巧,生活的繁杂与我无关,我不必整天想着让开他们,倒不如在心中拾起一片宁静,寻找一条平和的人生之路,平平稳稳地走下去。做一个心灵的隐士,又何必一定要让开世间的繁杂?(选自2005年江苏扬州以“让”为话题的中考满分作文《让的技巧》)
解读:这是考生在浙西大峡谷中漂流,从乘竹筏的大伯的一句“我哪清楚呦,撑了这么多年的筏子,我只知道哪里安全,可以让筏子平稳地通过,要想去避让危险干啥?”得到的感悟。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考生的感悟是多么地独特而又深刻啊!反问句结尾,更让读者觉得不容置疑。
二、俏皮幽默式
例:看浮云般的人生,望江南,江南的味道是什么?甜还是苦?那应该是诗人的事情(选自2005年广东深圳半命题“ 的味道”的满分作文《江南的味道》)。
解读:考生明明知道在诗人笔下,江南的味道是多情的,最后还要两个设问句来一句:“江南的味道是什么?甜还是苦?”并俏皮、幽默说:“那应该是诗人的事情”,似乎与自己无关,这就留给读者以仔细揣摩品味的余地。
三、诗歌意境式
例:夜深了,小街静下来了,天上的星星和小街的街灯遥相呼应,分不清是天上还是人间(选自2005年湖北宜昌以“美”为话题的满分作文《小街真美丽》)。
解读:读了这篇文章的结尾,人们自然会想到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因为这一结尾抓住小街的特征,运用了联想的写法,具有诗一般的意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四、展望号召式
例:好心情之旅不会结束,请你让自己的人生成为永远的好心情之旅吧,给自己也给他人留一份好心情(选自2005年江苏常州以“好心情之旅”为话题的满分作文《好心情之旅》)!
解读:展望号号式的结尾,能够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倾向和良好愿望,引导人们一起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奋斗。
五、揭开谜底式
例:雪似乎没有想停的意思,那鲜亮的白色在晨光下显得格外宁静而柔软。一束晨光照到了那张纸上,上面写着四个醒目的大字:“寻母启事” (选自2005年湖南益阳市半命题“走近 ”的满分作文《走近那张“牛皮癣”》)。
解读:题目中的“牛皮癣”为什么要加引号?为什么专门清除“牛皮癣”的清洁工、晨练的老爷爷都没有揭掉这张“牛皮癣”?上学的小学生为什么还要呵护这张“牛皮癣”?直到文章的结尾才解开了这个谜底。不但能给人以“原来如此”的轻松感,还给人们以关爱他人的人性美、值得弘扬的亲情美的享受。
六、引用名句式
例:现在我成绩好了。我也读懂了那句我从前决不会明白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选自2005年浙江金华半命题“想起了 ”的满分作文《想起了那次醒悟》)!
1. 引导学生感知,丰富学生表象
人的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源于现实生活,并以丰富的感性认识作为基础。有了丰富的知识和记忆表象,才能产生丰富的想象。比如,为什么对同一事物,人们想象的广度和深度不一样呢?关键在于人们已有表象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各不相同。也就是说,人们头脑中表象的积累,即已有知识和经验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观察实际,扩大知识领域,让学生形成多方面的记忆表象,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打下基础。
2. 在作文立意上的创新
立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新颖的立意可使整篇文章增色添彩、意蕴隽永。因为从近年学生的考卷上看作文情况,对于话题作文能写出富有创新性文章的很少,尤其在立意上多是千人一腔,人云亦云。那么,如何在立意上创新呢?主要方法有:
(1)横向思维。横向思维指从一件事或一个问题,寻找不同的立足点,多个角度,推导出多个思维结果。如以“对手”为话题的作文,按一般思维,得出的立意是“××的对手如何”, 但这一点谁都会想得到,缺乏新意。若寻找不同的立足点,联想到对手与成就间的关系,可以得出“强对手,大成就”的立意;联想到对待对手的态度,就有“对手,感谢你!”的立意;联想到为什么要有对手,就可以得出“对手的价值”的立意。
(2)纵向思维。纵向思维就是从现象到本质,由一般到特殊。如以“牛”为话题作文,就要突破一般的现象的定势思维“面朝黄土背朝天,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新的立意就有:从反刍现象想到学习要不断复习、咀嚼;从浑身是宝想到奉献;从慢腾腾想到中国现状,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好斗想到敢于挑战。这些立意避免了就事论事,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深刻性、新颖性。
3. 在作文选材上的创新
学生一到作文,选择的材料无非就是雨中送伞、路上拾物、给老人让座、帮盲人过路,亦或大而空、不着边际的高调赞颂,很少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身边的、生活的丰富多彩,取材范围十分狭窄。要在选材上创新,有如下方法:
(1)选择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材料,不选与中心无关的材料;
(2)选择最有意义的材料,去掉重复的材料;
(3)选择最典型的材料,减去一般的材料;
(4)选择真实的材料,删掉虚假的材料;
(5)选择时代感强的材料,删除陈旧的材料。
又如以“对手”为话题的作文,根据以上方法从“身边事”、“课堂中”、“教材中”、“报刊中”几线索中选择材料。“身边事”这一线索的材料有:以平时一直对自己不错的同学为对手反观自己的缺点;以全班第一名为对手给自己加压;以自己行为习惯中的老毛病为对手克服惰性,战胜自我。“课堂中”教师讲的故事,这一线索的材料有:《公输》中公输盘与墨子一个攻城,一个守城的故事;《庄子》中运斤成风的故事;唐太宗与魏征一个善谏,一个善纳谏的对手,使唐繁荣安定盛世。
4. 在作文拟题上的创新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文章题目也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题好一半文”,好题目除了要紧扣中心、简洁有力、忌大而空外,新颖独特、引人入胜的题目也极为重要。拟题方面的创新方法,归纳如下:
(1)展示观点。如《偶像不要也罢》、《广告应该健康》、《读书是一种品位》、《残缺也是美》、《时间――无价的财富》等。
(2)设置悬念。如《成功者的背后》、《遗憾是什么》、《“第一”一定好吗》、《为什么无人欣赏》、《假如于勒带着钱回来》等。
(3)巧用修辞。如《好“胃药”,由“疗效”说话》(借代)、《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对偶)、《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双关)、《那河对我说》(拟人)、《“最好”――一把双刃剑》(比喻)、《断肠人在天涯》(引用)等。
(4)借用诗词。如《一路梨花处处开》(陆游诗“驿路梨花处处开”)、《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诗句)、《道是无情却有情》(刘禹锡诗句)、《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语)、《数风流人物,还看我班》(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孤独,“沙扬娜拉”》(徐志摩诗句)等。
这些拟题,打破了常规,化平为奇,化静为动,不落俗套,直观醒目,读来耳目一新,韵味无穷,常常会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5. 在作文谋篇布局上的创新
近年来作文考试要求往往是“文体不限”或“自选文体”,意在淡化文体,鼓励创新。于是许多学生另辟蹊径,大胆选用新体裁,产生了许多形式多样、布局巧妙的文章,使人赏心悦目。
(1)营造小标。恰当地营造小标题,不仅能使文章层次清晰,给文章增添色彩,而且呈现出匀称醒目的结构之美。可以用“一”“二”“三”“四”、或结构相同的词句、或选用诗文句拟写小标题,如以“环保”为话题的作文,一考生以《我也有尊严》为题,然后以马致远的《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断肠人在天涯”作小标题,分别抒写了当今的环境问题,反映了要善待大自然,人类和大自然才能和谐共存的主题。
(2)记录日记。采用日记体的布局形式,便于记叙人物的情感变化和事情的发展情况,使文章层次分明、过渡简便,还能跳跃式地组织写作内容。如以“变化”为话题作文,一考生以《家乡的路》为题,然后以“1992年5月3日小雨”、“2000年1月8日中雪”、“2007年10月15日晴”为小标题,分别记叙了家乡的崎岖山路、推土机推平的沙铺路、崭新的柏油马路上发生的事,并且以天气的情况暗示了家乡路的变化,从而反映了社会的大变化。
一、亮出标题
“人美在眼睛,文美在题目。”亮丽的题目就是文章美丽的眼睛,准确、简明、醒目、新颖,能引人注目,发人深省,并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巧拟标题的方法有:
1. 增补法。如以“桥”为话题,可拟题为《搭建心桥》《赞桥》《桥,沟通的彩虹》《我爱故乡的古桥》等。这些标题拟法简单,又能使话题由大变小,且行文方便。
2. 修辞法。如(1)比喻,如《别拿常识不当干粮》。(2)引用,如引用诗句,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题,可拟题为《横看成岭侧成峰》;也可引用歌词,以“理想”为话题,可拟题为《我的未来不是梦》;还可引用电影名,以“常识”为话题,可拟题为《常识,想说爱你不容易》。(3)顶真,如《读书乐,乐读书》《活读书,读书活》。(4)比拟,《“诚信”漂流记》,此外借代、对偶、双关、反复、比拟等修辞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修辞的运用能使标题简明,富有文采,方便实用。
实践证明,题好能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考试作文,让评卷老师留下美好印象,学生将受益良多。
二、亮出开头
开头是文章的脸面,万事开头难,正因为它难且重要,才有值得我们去为之琢磨的价值。
巧写开头的方法有:
1. 开门见山法。例如:“宽容,是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束,无尘无染。宽容,是一种豁达,是比海洋和天空更为博大的胸襟,是宽广和宽厚的叠加,延续和升华。宽容有度,宽容无价,宽以待人,这是人生处世的基本法则。”此例开门见山,落笔扣题,点明主旨,总领全篇。
2. 借助情景法。你可以与刚刚萌芽的嫩草一起,触摸初春的心跳;与匆匆飞过的流萤一起,聆听仲夏的韵律;与默默伫立的风林一起,回味晚秋的色彩;与静静飘落的雪花一起,看护冬日的蕴藏。四季让你的生活变得充实。(《触摸四季》的开头)
此外,巧写作文开头还可用设问吸引、抒情铺排、巧用寓言故事等方法,同时应注意因人而异,因文而异。
三、亮出结尾
精妙的结尾,能使文章整体结构更加严谨自然、完整统一,使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更加深刻、鲜明,能够增添文章的艺术魅力。结尾有法而无定法,要根据文章整体的谋篇布局来采用适宜的方法,文章结尾才能给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巧写结尾的方法有:
1. 照应式结尾。结尾照应文题,或照应开头,前后呼应,结构圆合。如高考佳作《传递,奏响生命的协奏曲》便是结尾照应开头的写法:开头是“传递,奏响生命的协奏曲,演绎出人生的缤纷色彩,描绘出历史的绚丽多姿”,结尾是“传递,历史因你更精彩,社会因你更绚丽!传递,奏响生命的协奏曲”,首尾呼应,形成结构上的对称美,显得结构整齐完整,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
2. 号召式结尾。如高考佳作《雕琢心中的天使》的结尾:“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是的,只要我们不丢失心中那“爱”,时时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最善、最真、最美的“天使”。让我们都成为“天使”吧!结尾简洁有力,一语中的,令人振奋,让人鼓舞。
3. 点睛式结尾。如高考佳作《根的故事》的结尾,“听着同伴的话,我的鼻子有点酸!是啊!我虽辛苦,有时甚至弄得‘头破血流’,这又怎么样呢?能给世人以帮助,有何乐而不为呢?辛苦一人,造福他人,值!”文章篇末点题,干脆利落,结构完整。
写好作文结尾的方法有很多。如:自然式结尾、归纳式结尾、感悟式结尾、诗情画意式结尾等等。考生要根据文章体裁、内容、风格等方面的需要灵活地安排,切忌草草收束、虎头蛇尾,也不宜画蛇添足、拖泥带水。
文无定法,开头无固定的格式,关键看它是不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否为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服务,能否吸引读者读下去。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提纲挈领,文字简约,引人入胜。可考虑选用如下开头方法。
1 开门见山
所谓“开门见山”,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如《谈骨气》一开头就亮出观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以“门”为话题可以这样开头:“生命的大屋里,有着千百万道情感之门,开启它们,我们将得到欢乐、忧伤、勇气、沮丧”。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话题好的例子是:“人生的追求,就如水上行舟,只有高扬起两面风帆:相信自己与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我们才能进退自如,抵达胜利的彼岸”。这种方法在各类文章的写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的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也可以起笔点题,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点明敌论。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蔓不枝,所以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2 旁征博引
例一:“古语云: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曾子杀猪为一‘信’字,孔明接受‘托’孤为一‘诚’字;因为有了‘诚信’二字,百年的老店得以顾客盈门,刘邦的约法三章得以千年传为美谈。”例二:“探索是什么?探索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那份执着;探索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刹惊喜;探索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那方心境;探索是‘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那一片赤诚。”开头引用典故、诗句、警句、名言、或俗语、谚语等,可以吸引读者,突出中心。这种开头法,也是一般考生容易掌握和便于使用的方法。试想,哪个考生记不得几首古诗,几句格言,几条名言呢?考场作文,因题而异,相机引用,又何乐而不为?旁征博引式开头运用得自如,往往能增强文章的厚重感,使人感到突兀、峥嵘、高远。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3 排比入题
以“你可以失去你的财富,但你决不能失去你的性格”为话题,有这样的开头范例:“如果说人生是海,生命是船,那么性格则是扬起的风帆;如果说人生是殿堂,生命是穹顶,那么性格则是坚实的中柱;如果说人生是天空,生命是雄鹰,那么性格则是翱翔的翅膀。”《谈诚信》开头:“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 生活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这种 “排比入题”法,能增强文章气势,朗朗上口,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用来状物,能景象纷呈;用来叙事,能酣畅淋漓;用来说理,能气势磅礴;用来辩论,能排山倒海;用来抒情,能恣肆。
4 比兴开头
比是比喻,兴为寄托。比、兴两法在我国诗歌创作中源远流长, 儒家诗论把比兴列为风、赋、比、兴、雅、颂“六义”的两种。郑玄说:“比”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是见今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例一:“穿越荆棘丛林,我们将走上处处鸟语花香的康庄大道;熬过狂风暴雨,我们将看到鱼翔浅底、鹰击长空般赏心悦目的风景;战胜痛苦挫折,我们将拥有充满希望的美好未来,去品尝成功的甜美果实。”例二:“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也就失去了它的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也就失去了它的壮观;人生如果失去了自我们的性格,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例三:“山间繁茂的青草,田野沉甸的金穗,池塘鲜活的红鲤,还有高空翱翔的黑鹰,这些色彩各异的生命在点缀着大自然。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灵长,也应该以多彩人生来丰富世界。”比兴手法的运用,加强了作文开头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强了韵味和形象感染力,给人留下一种“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美感”,最容易吸引阅者眼球。
5 正反对比
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凡事不可不执着。凡事不可太执着。”“生存是油盐柴米酱醋茶。生活是琴棋书画歌舞花。生存仅仅为了活着,生活却不仅仅是为了生存。”
常言道:“题好一半文。”“人靠衣装,文靠题装。”好的题目会让读者眼睛为之一亮,顿生好感。拟题的技巧多种多样,其中利用修辞方法就是一个诀窍。有人说:“修辞是作文的魔水”,拟题目也是一样,修辞会让题目异彩飞扬。
如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可巧用这样新颖的题目:《颠峰上的蜗牛》、《掀起结果的盖头后》、《冬天花开有花开的理由》、《初思诸事出人意,后想又在情理中》;以“双赢的智慧”为话题,可巧用这样新颖的题目:《自私自利,愚者之见;打造双赢,智者之举》、《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者,天下之大本也》、《双赢,何乐而不为?》等,这些题目都用了各种修辞格。
二、奇用文章题记
凸现和揭示文章主旨、情感的句子,贵在简洁含蓄。或引用,或创新。好的题记会显“奇效”之功。
如《好样的同桌》题记:“人生的真谛,别人无法教你,只能在生存的过程中自己体味(井上靖语)。”《“回声”的启示》题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语)。”《五彩的幸福》题记:“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生活如梦,绚丽多姿。”《感悟高中》的题记:“那是心灵深处一股清泉,流不尽,吐不完,一直奔流到永远永远,去浇灌我人生旅途中的每一草、每一木。”
三、善用整句开头
清人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文章开头一般要“开门见山”、“开宗明义。”最好的办法是采用排比句式、设问句式。或引用经典诗文,或采用含蓄隽永语句。
如作文《杂是一种生命的奇迹》的开头:“可曾见过,沧桑褪色的万国建筑群?可曾赏过,阳明山的紧簇春花?可曾听过,爵士乐的错杂鼓点?可曾品过,青藤阁的浓香花茶?如果倏然抹去那些杂体,那么生活将变得多么单一、多么可怕啊!我说,杂,就是一种生命的奇迹。”
四、多用中心句
“中心句”是展示作者主要观点,反映文章要点,显示作文亮点的最佳形式。因此,一般来说,论说文的“本论”部分的结构要么是并列式,要么是递进式,要么是正反对照式。每个段落最好用中心句开头,这样“一目了然”,层次也很清楚。有的作者还用小标题来代替中心句,也是一种办法。
如在《杂,也是一种美》一文中,是从三个方面来论述的:杂,意味着变化;杂,意味着进步;杂,也是一种美。同是论“杂”,另一位在讲怎样成为“杂家”时,也是从三个角度论述的:要“杂”,就要有海纳百川的勇气和胸襟;要“杂”,就要有贯通古今的眼光;要“杂”,就要有思考,有选择,有提炼,有发展。还有一个则是从三个领域来谈:文化学术离不开“杂”,社会发展离不开“杂”,自然界也离不开“杂”。
五、化用诗文名句
要使文章有文采,并有文化底蕴。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恰当地借用和化用诗文名句,“拿来”为我所用。这些名句,言简意赅,寓意深刻,以一当十,可唤起读者的联想与思考。
如《矮纸斜行闲作草》文中有这样一段:“对着月亮,买一面明镜,手掬一捧清辉,抚摸着那凝脂般的肌肤。猛然深谙,这用浓黑装饰的夜的本质竟是那么可爱!有了这面明镜,你不会让自己的心迷离彷徨,不会让自己的心黯然神伤……相反,你会体悟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韵致,寻觅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空灵。”
六、活用生动材料
在议论文论述中,要做到“有理有据,层层深入”,必须要有充足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值得注意的是,叙事时宁简勿繁。旧材料可“以旧翻新”,可“新瓶装旧酒”,可变换角度。
如在《选择永恒》中,这样论述永恒:“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着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生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
七、插用整齐句式
穿插一些整句,会使叙事简明,说理充分,情感充沛,有强烈的气势,从而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尤其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和重点处,会给读者深刻印象。
如优秀作文《别人的风景你的梦》一文中穿插这样的整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以人为镜,可以知兴替。”
八、妙用蕴语结尾
李渔曾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笔留连,苦难遽别”。所谓“媚语”,即富有文采、意蕴深刻的语言。有文采的结尾,耐人寻味,会让读者爱不释手。
简而言之,准、实、新是作文命题的基本要求,但唯其“新”最为难得。请看下面几组命题,基本代表了当前创新命题的潮流,值得效仿。
一、比拟式命题:其特点是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格,让命题形象生动。
如:《写给南河》《读父亲》《站在十几岁的尾巴上》《站在天堂的门口》《解救足球》《初三变奏曲》《锅碗瓢盆交响曲》《理解是路 爱是桥》《让快乐多一条腿》《如果阻碍是把椅子》《丢掉拐杖》《谁拿走了我们的翅膀》《我心如雪》《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二、组合式命题:其特点是将文中有关联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命题,让命题富有诗意。
如:《圆?方?人》《男孩?女孩》《竹?老师》《篱笆?女人?狗》《昨天?今天?明天》《点・线・面》《篮球,老师》。
三、引用式命题:其特点是借用歌名、影视名或引用古诗文名句,直接或改用流行歌名或电影电视名作标题,让命题具有亲和力。
如:《我的未来不是梦》《都是纸条惹的祸》《高一女生初体验》《十六岁的花季》《雨中即景》《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同桌的她》《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幸福快车》《将友谊进行到底》《心星点灯》《让爱做主》。
四、情景式命题:这样的命题是借用文章中出现的情境或镜头,让命题显示美的意境。
如:《六月的阳光》《河塘边的身影》《故乡的竹林》《榕树下的故事》《风筝飞起来了》《那一片醉人的绿哟》《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女生传来的纸条》《携手夕阳下》。
五、短句式命题:其主要特点是将短语用标点变成短句子,让标题富有节奏的变化美。
如:《阳光啊,愿你更灿烂些》《你的纸条,我最懂》《妈妈,你在他乡还好吗》《黄老师,真怪啊》《明天,我准备好了吗》《赌码风,当休矣!》《争渡!怎渡?》《你快乐,我快乐》《雪天,有这么一个故事》《我心中,你最重》《你的、我的、大家的》。
六、特称式命题:其特点是运用一些文章中出现的特定称谓来命题,一般有引号标明,让命题鲜明、别致。
关键词:生本中心;作文升格
一部分老师认为作文批改得越细致,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得就越快,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了作文教学中评改的普遍淡化,一部分老师一味背着学生批改作文,批改过程拒绝学生参与,学生对自己的优缺点一无所知,而指导课上教师又常常只从“总体”上指出学生作文的共性问题。这种评改,尽管教师自己觉得讲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甚至有条有理,但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作文个体”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无法和教师“达成共识”,甚至存在明知有错,却又不知道怎么纠正的问题。笔者在结束《我的母亲》后呈现了一道作文题:
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回忆一下,以“母亲”为话题,写一个开头。要求: 1、注意点题,设置一个美点,引人入胜;2、语言简洁、优美;3、景物描写,引出母亲。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题意,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布置学生写作。15分钟后学生初稿基本完成,检查与修改后要求清清楚楚的抄在作文本上。以下是一位中等学生的习作。(划线处为笔者对学生初稿抽改后较普遍的错误)夜,是那般的冷静得让人直哆嗦,(句式杂糅,句意混乱。)路旁的街灯显得越发的黯淡,这时我唯一的愿望便是钻进被窝里,可远处,那个熟悉的身影依然像一尊雕像那样矗立在那儿,(无缘无故,何来雕像?)渐渐地近了,我看见那个充满期盼的眼神在四处张望,(“眼神”与“张望”搭配不当。)看见了,知道吗?那是我的母亲。
【学生互批】
学生互批。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由于受知识积累所限,学生对自己写作中的不足,不一定能认识清楚,而对自己的长处也同样难以发现,这就需要有人帮他指出来,好的加以表扬,不足的加以改正。学生互评文章,本身是一种学习,一种交流。同学文章中精华性的东西,可以摘抄到自己的好词好句积累本上。我们鼓励学生拿来,为我所用,这叫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学文章中的拼写、语法、病句等典型性的错误,可从另一个角度提醒自己,避免再犯同类错误,这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学们在互评时,本身也是一次练习,一次阅读水平的检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并予以改正的能力和习惯。
【学生互讲】
每个组进行组内讨论,然后把本组的典型性错误写在黑板上,请一位组员上来讲解应该怎么改正、错误原因是什么。其他组可以提出疑义也可以出几个考考同伴的应用题。为了激励学生,教师对表现好的组进行加分。该环节不仅能看出全班学生的主要错误,还能考察学生是否掌握该语言点。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以下是该学生的二稿:
晚自习下课了。清冷的夜,冻得让人直打哆嗦,校园的街灯显得越发黯淡了,我匆匆地收拾好东西,向校门走去,这时的我,发现指缝很宽,时间太瘦,都悄悄地从指缝溜走,唯一的想法就是能快点回家,快点钻进温暖的被窝。刚出校门,就看见对面的路上雕像似的站着母亲,袖着手,缩着脖,伫立在瑟瑟的寒风中,渐渐地近了,我看见那双充满期盼充满等待的眼睛,我已不需抬头,我要为母亲着色。
很明显,通过互批,该习作的主要错误已经得到改正,修改后读起来连贯,思维不再那么跳跃。笔者还要求学生间互写评语。以下是学生对该作文的评价:
评价一:用哀而不伤的笔调,娓娓道来,融情于景,感情细腻真挚。
评价二:词汇运用不够,比较好的词语只有“清冷、黯淡”,在用词方面要多下功夫。
【阅读拓展】
学生互批后,为了扩大学生阅读量以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时,我往往会给学生补充相关话题的文章来阅读(这些文章主要来源于报刊、杂志还有中考题)这样既可以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帮助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并让他们思考怎样把好的句子使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以下是本次写作相关话题的拓展阅读材料:
最堪怜是中秋、国庆,新年、春节前夕的母亲。母亲每日只能睡上两三个小时。五个孩子都要新衣服,没有,也没钱买。母亲便夜夜地洗、缝、补、浆。若是冬季里,洗了上半夜搭到外边去冻着,下半夜再取回屋里,烘烤在烟筒上。母亲不敢睡,怕焦了着了。(起笔直奔“母亲”。一个“怜”字既写出母亲的辛劳,又饱含子女的深情。)
母亲是太刚强的女人,她希望我们在普天同庆的节日,没条件穿件新衣服,也要从里到外穿得干干净净。
家像地窖,像窝,像土丘之间的窝。四壁落土,顶棚落土。它使不论多么神通广大的女人为它而做的种种努力,都在几天内变为徒劳。母亲却常说:“蜜蜂蚂蚁还知道清理窝呢,何况人!” 母亲拼将她那毫无剩余可谈的精力,也非要使我们的家在短短几天的节日里多少有点像样不可。 “说不定会有什么人来!” 母亲心怀这等美好的愿望,颇喜悦地劳碌着。 (琐碎的家常事务,同样能表达深刻的主题,你可以学学作者选材的方法。)
然而没有个谁来。没有个谁来母亲也并不党得扫兴和失望。生活没能将母亲变成个懊丧的怨天怨地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