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项目立项申请

项目立项申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项目立项申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项目立项申请范文第1篇

第一条为保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以下简称"创新基金项目")立项过程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制定本实施方案。

第二条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创新基金项目的立项工作。

第三条立项工作主要包括立项审查、审批、签订合同等程序。遵循科学管理、竞争择优、公正透明的原则。

第二章立项审查

第四条立项审查包括专家评审、咨询、评估、招标。进行立项审查的项目必须已通过、受理审查或满足招标条件。

第五条管理中心一般根据企业所申请创新基金项目支持的方式,选择相应的立项审查方式。

(一)申请贷款贴息支持的项目,一般采用专家评审方式进行理想审查。

(二)申请无偿资助支持的项目,一般采用评估或竞标方式进行立项审查。

(三)对评估或评审结果有较大争议的项目,可采用专家咨询的方式进行补充审查。

(四)技术、市场不确定因素多风险较大的项目,可采用上述规定的立项审查方式进行组合审查。

第六条申请创新基金以资本金(股本金)投入方式的项目,采用专家评审、评估、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财务分析等立项审查方式。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七条对创新基金需重点扶持且无偿拨款数额较大、具有较多潜在承担能力单位、具有明确开发目标的项目,可采用招标方式立项。

(一)创新基金项目的招标方式为公开竞争性招标。

(二)招标由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委托有相应资格条件的评估机构、机构承担招标工作。

第八条立项审查工作执行管理中心组织制定的工作规范及审查标准。

第三章评估机构、机构及专家

第九条承担创新基金项目立项评估工作、招标工作的评估机构和机构在经科技部和财政部认定的机构中选择。评估机构、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企业或事业法人资格,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

(二)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三)评估机构应从事过评估或科技咨询等工作,机构从事过科技项目招标工作,并具有一定经验;

(四)有良好的业绩和信誉。

第十条参加创新基金项目立项审查工作的专家(以下简称"专家")由管理中心聘任或认可。专家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对国家和企业负责的态度,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持原则,独立、客观、公正地对项目进行审查。

(二)对审查项目所书的技术领域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该技术领域的发展和所涉及经济领域、市场有较深的了解,具有权威性;

(三)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特殊情况下,可聘任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年龄一般在60岁以下;专家的构成应包括技术专家、经济专家、管理专家、企业家。

第十一条专家应依据工作规范和审查标准,对申请项目进行全面的审查,并提出具体的书面审查意见。

第十二条在立项审查过程中,专家可通过管理中心要求申请企业补充有关材料或进一步说明情况,但不得与申请企业及有关人员发生直接关系。必要时管理中心可委托专家组到申请企业进行审查。

第十三条为保证创新基金项目立项审查的公正性,审查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属下列情况之一时,专家应当回避:

(一)审查专家所在企业的申请项目;

(二)专家家庭成员或亲属为所审查项目申请企业的负责人;

(三)有利益关系或直接隶属关系。

第十四条评估机构、机构和专家对所审查项目的技术、经济秘密和审查结论意见,负有不扩散的责任和义务。管理中心尊重评估机构、机构和专家的审查结论意见并给予保密。

第十五条评估机构、机构和专家有违反本实施方案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的,科技部和财政部有权取消其资格,并由其承担因此而产生的责任。

第四章立项审批

第十六条管理中心根据项目申请书、可行性报告、推荐单位意见和立项审查结论意见,提出创新基金支持的项目建议,报科技部、财政部审批。

第十七条经科技部、财政部批准的项目,管理中心将书面通知申请企业和推荐单位外,并与申请企业签订创新基金项目合同书。

申请企业在收到管理中心制发的合同书草本后,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合同书签订手续。

第十八条立项审查未通过或未获科技部、财政部批准的项目,管理中心将在自该项目受理之日起四个月内,书面通知申请企业和推荐单位。

第五章附则

项目立项申请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研项目 项目化管理 系统开发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5-0000-00

1引言

高职院校以往的科研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人工进行,从课题申报、立项评审、任务书提交、项目审核、中期检查、结题申请到专家评审、课题管理、成果推广等环节都是依靠office文档、纸质操作和召开现场评审会议,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导致数据汇总困难、数据冗余、工作效率低、数据不能共享,难以及时有效的掌握最新的科研情况,影响到教师和评审专家的正常授课时间,增加科研管理工作量,降低了服务水平。

2系统需求分析

2.1 系统功能需求

实现课题申报、立项评审、任务书提交、项目审核、结题申请、结题验收全过程系统化、信息化、项目化管理。实现项目申请立项、结题验收专家网上评审功能,由系统自动进行计算排名。申请人提交立项或者结题申请材料后,由科技秘书对项目进行汇总分类,按照项目内容进行分组,安排评审专家。课题评审专家接到任务后,在系统设置的规定时间内,只需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和相关附属设备(键盘、鼠标等)即可登录系统开展评审工作,时间灵活度高,同时也节约了纸张的大量使用,节约学院办公经费,提高评审效率。项目立项申请流程如图1:

建立项目补录模块。把学院历史立项的所有项目和院外申报项目进行电子系统进档,建立项目数据库,使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实现科研项目综合查询与统计功能。对相关类别科研项目数据实现图形化统计,生成水晶数据报表;实现科研课题项目化管理。

2.2 用户功能需求

系统的用户角色有:普通教师、二级部门管理者、科研处管理人员、评审专家、系统管理员。各用户角色功能如下。

普通教师:普通教师即课题的申报者,访问系统具有的权限主要有:浏览、录入个人信息、查询个人信息;填写、上传课题立项申请、任务书、结题验收的材料;查询项目评审情况;查询科研课题进展;科研档案输出打印、项目补录等。二级部门管理者:在系统中设置学校二级管理部门的管理者,主要是对属于本部门科研课题的立项申请、合同任务书和项目结题验收申请作基本的审核,查询本部门科研情况。科研处管理人员:主要是科技秘书,主要权限是查询项目立项申请、验收申请情况,对项目进行形式审核、分类,安排评审专家,填写科研处、校学术委员会意见;补录历史项目和院外项目;同时,对优秀项目进行成果推广。

2.3系统架构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是以MVC三层架构为依托,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增加了管理权限层,使其更符合本系统开发的需要,增加的全新权限层,能更好的控制权限管理,使其可实现到对每一底层按钮的控制

3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开发

3.1系统时间段设置模块的实现

通过对系统时间段的设置来限制系统使用者对系统的操作权限,同时也为规范科研处对科研项目的管理起到一定辅助作用。主要有立项申报开始、结束时间,任务书提交开始、结束时间,中期审查开始、结束时间,验收申请开始、结束时间等4个时间段(点)的设置。并提供了新增时间段和修改已设置时间段的功能。

3.2科研项目管理模块的实现

项目申报模块:主要页面元素有:列表窗控件、按钮、下拉菜单等等。通过该页面可以完成项目申请立项书的录入和保存;项目修改导出模块主要提供了在查询、修改、输出打印和删除申报书的功能。项目任务书管理模块:提供了项目任务书的录入和输出打印功能。对已超出系统规定的立项申请时间和已通过科研处审核的项目进行操作将出现相应报错提示。项目验收申请管理模块:提供了项目验收申请信息录入和结题验收申请表的输出打印。对输入数据格式不正确和已通过科研处审核的项目操作显示报错提示。项目主持人可以查看立项评审、验收评审的评审专家打分情况和评审意见。

4 结语

科研管理系统上线运行以来,顺利完成了多个项目全过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展望未来,随着云技术、跨平台移动终端技术的逐渐成熟,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邓敏,徐方.科研管理系统与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J].科技创业月刊,2010(12):93-94.

项目立项申请范文第3篇

第一条为加强我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建立和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管理程序,明确管理责任、权利和义务,提高政府财政投入的使用效率,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根据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和《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区科技计划是指根据我区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市、区财政科技经费支持或以科技政策调控、引导,由区科技局制订并组织实施的科学研究开发及相关的科技进步活动。区科技计划项目是指列入区科技计划,由法人承担,并在一定时期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

第三条计划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管理、规范权限、明确职责、管理公开、精简高效。

第四条区科技局是区科技计划项目的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区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实施、验收、评估和专家查询等管理工作。

第五条科技计划实行专家评审与行政决策相结合的立项审批制度。项目立项采用初审、考察组实地考察、专家组论证、局长办公会研究确定,并报区政府常务会审定的基本决策程序。

第六条计划项目由区科技局组织实施,区财政局对项目立项和实施过程进行监督。

第七条为保证项目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建立项目管理公开制度、报告制度、回避制度、监督检查和审计评价制度。

(一)公开制度。在执行有关科技保密规定的基础上,由区科技局对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阶段性成果通过一定程序公开。

(二)报告制度。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定期报告项目执行情况,并根据区科技局要求按期如实填报有关报表。

(三)回避制度。项目管理者、评审专家、中介机构在项目评审过程中涉及自身利益的事项应当回避。

(四)监督检查和审计评价制度。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责任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当在项目合同书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充分的自,同时有义务主动接受项目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绩效审计等跟踪管理。

第二章计划管理

第八条建立科学合理的计划体系。我区科技计划体系由企业技术创新计划、科技产业化计划、社会发展计划三个计划组成。各计划分别包括若干类项目。

第九条各类计划应突出重点、合理分工、综合集成。

企业技术创新计划:重点支持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面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

科技产业化计划:主要支持对调整我区产业结构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重大技术成果和创新项目的产业化;支持具有产业化条件,市场前景好的发明专利成果转化项目。

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支持社会发展科技应用、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软科学研究。

第十条对于社会发展计划中与科技发展相关的战略研究、规划研究、政策研究、管理研究、体制改革研究、科技法制研究及技术经济分析、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等课题,实行项目招投标。项目招标投标工作依据科技计划项目招投标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计划和计划项目类别应当具有相对稳定性,计划和计划项目类别的撤销、更名或其宗旨、目标任务的重大调整,新的计划或计划项目的设立由区科技局起草建议草案,报区政府审定。

第三章项目立项

第十二条项目立项程序一般包括指南、项目受理、专家评审(评估)、行政审批、签订合同五个基本程序。

第十三条区科技局根据全区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经济发展需要,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研究制定年度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明确重点支持领域、项目申报的具体方式和有关要求等,并向社会公开。

第十四条项目申请单位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项目单位具有项目实施的工作基础和条件,有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

(二)项目单位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三)项目单位具有完成项目的良好信誉度。

第十五条申请项目应当符合市和我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符合区科技发展计划要求和年度计划项目申报指南要求。

第十六条申请项目至少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项目申报书;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其他附件(企业法人资格登记书、企业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书、企业上年度税收证明材料等)。

第十七条项目申报一般由项目单位直接向区科技局申报。

第十八条项目立项具体程序包括:形式审查、初审、实地调研考察、专家组论证、局务会审定。形式审查将对申报材料不全或不符合指南要求的项目进行排除;初审主要对项目的必要性、课题组的承担能力、经费预算的合理性以及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初步审查;区科技局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和专家初审结论提出初选意见;专家组论证是指对项目组织专家以会议形式分类进行评审,主要对项目的创新性和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进一步评价;区科技局对所有计划汇总后,经综合平衡,作出立项决策。

第十九条所有项目评审、考察、验收由区科技局统一组织。

第二十条经审定立项的项目统一编号,由区科技局编制科技计划文件,经区科技局与区财政局会签后印发下达。

第二十一条列入科技计划的项目由项目依托单位与区科技局签定计划项目合同书。

第四章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区科技局在项目实施中的管理职责:

(一)监督检查项目合同的执行情况;

(二)审查项目年度实施报告和项目经费决算报告;

(三)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结题验收;

第二十三条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实施中的职责:

(一)严格按项目合同书要求完成目标任务;

(二)保证项目经费专款专用;

(三)接受有关部门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接受项目管理部门对项目实施进行管理的一切必要活动,如实提供与项目有关的数据和资料;

(四)及时报告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第二十四条项目实施中必须建立年度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如遇目标调整、内容更改、项目负责人或场地变更、关键技术方案变更、不可抗拒因素等对项目执行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及时向区科技局报告。

第二十五条项目执行期内,若确需变更合同内容的,项目承担单位应提出书面报告并说明原因,经区科技局审查批复后方可变更。

第五章项目验收

第二十六条项目在完成计划合同任务后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验收申请,由区科技局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验收。

第二十七条申请项目验收应按要求提供以下基本材料:

(一)项目验收申请表;

(二)区科技局下达的计划文件和项目合同书;

(三)项目实施工作报告;

(四)项目实施技术报告;

(五)项目经费决算报告和涉及技术经济指标的有关证明材料;

第二十八条项目验收应以项目合同文本规定的内容和确定的考核指标为基本依据,验收的主要内容有:

(一)项目合同规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

(二)项目产生的知识产权情况;

(三)经费使用的合理性、规范性;

(四)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总结。

第二十九条验收结论分为通过验收和没有通过验收,在项目数据库中记录在案,作为以后项目立项审查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条全面完成或基本完成合同任务的通过验收,没有完成合同任务的不得通过验收。

第三十一条没有通过验收的项目,在一年内经整改完善后,可再次提出验收申请;仍没有通过验收的项目,在以后三年内不得再申报区级计划项目。

项目立项申请范文第4篇

1、立项申请报告又称项目立项申请报告,项目申请报告是企业投资建设应报政府核准的项目时,为获得项目核准机关对拟建项目的行政许可,按核准要求报送的项目论证报告。

2、根据国家发改委规定,项目申请报告是针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核准制而规定的一个文体,凡是申请核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必须编写项目申请报告。

3、项目申请报告是基于国家宏观政策规划、国家和地方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分析项目设立的政策背景,根据主要工艺和装置的技术资料拟定项目技术方案,根据项目涉及资源情况拟定资源利用方案,根据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及国家、地方环保法规拟定环保方案,根据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作出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意见,是专门针对某个项目编制的专业申报文件。

(来源:文章屋网 )

项目立项申请范文第5篇

《咖啡馆项目立项报告》是为咖啡馆项目建设筹建单位或咖啡馆项目法人,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地方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国内外市场、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提出的具体项目的建议文件,是专门对拟建咖啡馆项目提出的框架性的总体设想。

《咖啡馆项目立项报告》主要从宏观上论述项目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项目的市场和销售、规模、选址、物料供应、工艺、组织和定员、投资、效益、风险等进行深入阐述,消除决策主体项目选择的盲目性,着力阐述项目的规划设想,极力突显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达到立项报批的目的。

第一部分 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的承办单位

(三)项目报告撰写单位

(四)项目主管部门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立项研究结论

(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

(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

(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

(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

(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

(十一)项目立项可行性综合评价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项目立项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使审批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第二部分 咖啡馆项目发起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一、咖啡馆项目建设背景

(一)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二)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三)……

二、咖啡馆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

(二)……

(三)……

(四)……

三、咖啡馆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四)模式可行性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 咖啡馆项目市场分析及前景预测

一、咖啡馆项目市场规模调查

二、咖啡馆项目市场竞争调查

三、咖啡馆项目市场前景预测

三、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四、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第四部分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一、资源和原材料

二、建设地区的选择

三、厂址选择

第五部分 工厂技术方案

一、项目组成

二、生产技术方案

三、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四、土建工程

五、其他工程

第六部分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一、建设地区环境现状

二、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三、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四、治理环境的方案

五、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六、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七、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八、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第七部分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一、企业组织

二、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第八部分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二、项目实施进度表

三、项目实施费用

第九部分 项目财务测算

一、项目总投资估算

二、资金筹措

三、投资使用计划

四、项目财务测算相关报表

(注:财务测算参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依照如下步骤进行:

1、基础数据与参数的确定、估算与分析

2、编制财务分析的辅助报表

3、编制财务分析的基本报表估算所有的数据进行汇总并编制财务分析的基本报表。

4、计算财务分析的各项指标,并进行财务分析从项目角度提出项目可行与否的结论。)

第十部分 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一、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二、财务评价

三、国民经济评价

四、不确定性分析

五、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第十一部分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与建议

二、附件

三、附图

《咖啡馆项目立项报告》的核心价值是:

——作为咖啡馆项目拟建主体上报审批部门审批决策的依据;

——作为咖啡馆项目批复后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项目立项申请范文第6篇

(一)科技项目立项审查不严格,重复立项多

作为项目实施的第一关,立项这一环节对科技项目来说十分重要,在我国目前的科技项目立项中,立项前的审查存在着许多问题。作为实践性的科研项目来说,立项审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其可行性、可靠性的论证,往往一些项目负责人为了诸多利益目的,对立项缺乏全面合理的考察,为了立项而立项,为使项目设立而夸大项目实际效益,而就审查机构来说,审查标准设置的较低,审查评估缺乏科学性。很多科研单位,利用其每年可以申请到的财政资金,仅仅是在立项上凑数,充数,在立项审查上流于形式,自审自立,难于监督,真正做到立项合理、立项创新的科技项目少之又少,且由于高校等科研主力机构的内部评级问题的格式化,使得立项不慎重,盲目立项的问题十分突出。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科技计划信息共享,许多项目“换汤不换药”,多头申报现象仍然存在,这也导致经费投入效益低下。

(二)科技项目研究效率低,监管环节薄弱

项目进行申请立项后,就进入了项目的研究开展阶段,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就导致一些项目负责人研究期不安心于科研研究,研究期结束后,无法提交项目预期成果,甚至出现挪用研究资金,虚假研究,学术抄袭现象的产生。特别是利用国家财政资金进行的科研项目问题尤为突出,在项目的承担实施者一方为国家,一方为个人、研究机构等科研组织、项目组时,国家难以采取有效的监督方法全程监督为数过广的项目资金申请者,没有建立合理的项目追踪、期中评估等动态的监督手段,大部分项目有的监督往往也是形式上的过场,没有建立有效的真正了解项目的检查组进行项目监督,以致项目产出与投入不成正比,产出效果不高。

(三)科技项目产学研结合不密切,成果转化率低

与国外大多有企业公司的研究机构进行科研项目不同,在我国实施承担科技项目研究的大多是科研院所、高校等专门的纯科研机构,这就导致了科研产出与生产实践的脱节。我国目前的科学研究大多陷入了一种只出不用的怪圈,很多科技项目立项后,研究出成果,提交一个项目报告,发表几篇论文就算完结了,没有人关心项目成果是否真正实施应用。这种怪相与我国的科技项目评价机制有很大关系,现有评价缺失成果转化评价,使得项目研究者往往不关心转化成果,只关心评价评奖,白白的使许多能产生良好生产效益的成果不得应用,使得科研项目的意义本末倒置,造成资源浪费。

(四)科技项目奖惩设置不明,竞争动力不足

科技项目的承担者往往是一个单位或是一个课题组,具体落实到研究组内的各个成员,科技项目取得研究成果后,得到的科技项目奖励不是归属于实施者个人,而是归属于项目承担单位,而当项目实施中出现问题时,又是对单位进行归责,对科技项目实施的具体个人来讲,其风险性与效益性都很小,这就使得一些研究者研究动力不足,缺乏尽责意识。

二、我国科技项目管理机制的完善

(一)加强科技项目审查,引入事前评估机制

科技项目管理机构在审查立项时,要综合考虑项目的研究进行价值,考察国内相关研究项目的立项情况,避免低水平重复立项现象的发生。引入事前评估机制,对项目的风险性、实施性、可行性进行评估,保证项目在立项上的新颖性和创新性。

(二)加强项目实施监督,提高研究实效科技项目立项后,为保证取得良好的项目效果,就要对科技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特别要加强对项目进行中的审查监督,形成内部监督机制,预防捏造数据和篡改实验结果的行为发生。监督不仅仅是短期的,形式化的,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有时效的监督。

(三)形成产学研结合链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现代科学项目的研究应着眼于科技成果的实施与产出活动中,要采取多方面措施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以实现科技项目的真正意义。鼓励企业参与到科技项目的活动中,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相结合,积极研发采用新技术,在税收上对新技术企业予以优惠。把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点。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

(四)建立合理项目评估机制,明确奖惩措施

有关科技管理机构在科研立项、科技成果的评审、鉴定、验收和奖励等活动中,应当本着对社会负责的科学态度,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如实反映其水平。对用不正当手段拔高或者贬低他人成果水平以及不认真负责、不实事求是、在评价活动及其结论中弄虚作假等行为,应当坚决制止。要按照对科技成果的创造性贡献大小,合理确定成果完成单位和完成人,未参加研究或者仅从事辅、服务性工作的单位和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挤入排名顺序,侵占他人应得的权益。

三、结语

项目立项申请范文第7篇

科研管理科研项目项目申报科研项目管理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项目申报、项目初审与指导、立项管理、经费预算执行控制、项目过程变更管理、绩效考评、结题与成果管理、成果转化与推广实施等各阶段管理。各阶段即独立于全过程,又紧密相衔接与相互作用。从科研管理部门角度来看,科研项目群各阶段管理工作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延续性、交叉性和重叠性。做好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既要抓好每个环节中的工作要点,又要重视各阶段之间的联系。而科研项目能否批准立项,就必须重视项目申报环节工作。无论是项目申报人还是项目组织单位,项目申报工作都是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始点,更是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获得项目经费资助的必经门槛。因此,科研水平提升工作,必须从重视项目申报质量做起。近些年来,随着项目需求宽度和投入额度不断扩大和增长,项目来源单位对科研项目立项评审条件、项目可行性论证要求及项目预算执行审查等方面都做了新的改进和革新,尤其是部分科研课题申报的限项规定等对科研项目的申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要获得具有竞争力的科研项目必须从提升项目申报质量做起,这将直接影响到的项目中标率。提升项目申报质量,既是提高项目中标率的必要条件,也是项目申报执行和管理工作中的核心要素。本文结合项目申报过程中管理实践经验,整理了近些年来项目申报过程中影响项目立项率的常见问题,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上对项目申报全过程各阶段进行了划分,将执行对象的各阶段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各阶段执行对象所属工作任务关键点的差异性与呈现问题进行映射,提出了提高项目申报质量,提升科研管理水平的对策研究,为相关部门及项目申报人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影响项目申报质量的原因

1.填写项目申报书中常出现的问题

申报书填写格式规范性、文字内容表述准确性、前后逻辑关系一致性等对申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总结了近些年各级各类提交的项目申请书中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选题方面缺乏新意,题目过大。第二,申报信息填写未注意到细节的完整性与格式的规范性。第三,申报书中内容表述出现口语化语言,或是在研究内容上出现宣传性、教导性语言。第四,项目组成员梯队构成欠合理,表现在申报项目时为了填写申报书而临时添加项目组成员,对项目成员背景情况、其所拥有的科研技能是否为项目要求所需、成员的分工和职责等未进行斟酌和规划,由此将会导致实际的科研工作基本上都将由项目负责人独自承担,不能真正意义上发挥团队的协作力量,梯队未能对完成项目提供充分保障,使得评审专家对项目能否按期按质完成产生质疑,影响项目立项。第五,解决的问题过多,研究目标过大,难点、关键点及创新点不突出。第六,查新工作重视不够,只关注了国内研究现状而忽视国外研究动态,有些申报文本中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及技术在国外、甚至在国内几年前就已完成,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点,重复他人的工作而被立项的可能性很小,引用的文献不具有权威性、时效性。

2.影响项目申报质量的其他因素

从接到下发通知、填写、提交申报书过程的时间通常不会很长。有部分申报者在此阶段完成查阅国内外文献、选题、确定研究目标、设计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和对项目进行论证等一系列相关工作,然而高质量的完成这些工作是要建立在前期的预研究基础上的,因为质量必定取决于积累,若平时在科研工作中不去积极地去发现问题,总结科研当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前期的预研究准备工作,待接到项目申报通知时,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内容,其申报书的填写质量自然也不会很高。

此外,对申报科研项目持有消极态度,存在畏难情绪。这部分成员并不是不想参与项目申报,而是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和承担科研责任的热情,总是认为申报项目通过率较低或者是有过申报未批的经历,使其积极性受到影响,对再次申报成功产生畏难情绪;还有部分成员只注重教学工作,忽略了平时科研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没能平衡好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关系,导致研究基础欠缺,没有相关科研成果积淀,对申请具有竞争力的项目产生障碍;还有些申请者的项目前期成果过多依赖于合作方取得的成就,但自身没有基础工作经验和成果积累,也会影响项目申报质量。

二、项目申报全过程按执行对象和时间顺序的划分

项目申报工作按执行对象可划分为项目申请人和项目组织管理部门;按时间顺序划分,从狭义上来讲,项目申报过程指从接到项目来源部门通知到提交申报材料至项目来源部门的时间阶段,其工作内容指一系列项目申报工作与项目组织单位管理工作。从广义上来讲,项目申报全过程指项目批准立项时点之前的全部相关工作,可分为三个时间阶段,如图1所示:

第一,是申报前期准备工作阶段,即指接到项目申报通知前的前期科研准备工作;第二,是申报中期项目组织与申报内容规划阶段,即指以接到项目申报通知为始点,围绕项目申报下达文件进行申报准备筹划工作完成为终点的时间阶段;第三是申报后期组织整合阶段,指在将前两个阶段的工作预备基础上进行文字表述与整合、修改、审查与提交的阶段。本文拟解决问题的方案立足于广义时间划分基础上。

三、提升科研管理水平

从项目申报各阶段工作任务关键点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理清执行对象责任,提升科研管理水平。

1.扎实项目申报前期研究工作,构建学科平台与科研管理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申请人在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很重要,其研究背景主要体现在前期承担过的科研课题和已取得的科研成果上。工作经验积累越丰富、成果水平越高的申请者越容易受到评审专家青睐。从项目申报人前期研究工作任务来说,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就必须重视平时科研基础工作的积淀,积极参加相关领域学术交流活动,了解当今世界人们关心问题的热点和难点,利用目前拥有的科研经费和资源,争取获得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如发表高水平论文、申请专利、参与著作的编写、参与相关领域研究项目,等等。雄厚的研究背景是向评审专家展示自己研究实力的有效法宝,也为项目能够实施完成提供有力保证。

对于科研管理部门,平时应做好各学科平台、人员梯队的搭建工作,并为科研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构建组织过程资产管理,努力完善科研管理服务平台。

2.积极开展项目申报中期政策指导与培训工作,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与信息的准确性,依据下达要求做好项目申报准备的各项规划工作

项目申报人要认真学习申报政策、指南及申报书填写要求等,依据前期的一系列科研活动进行优选凝练题目,进行方案及可行性研究设计与规划,从项目所需技能实际出发,选择和确定项目组成员及其分工角色,组建一支研究能力强、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协作的项目梯队,将对项目的有效执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持,对项目能够按期按质的完成提供了保障。此外,对研究内容进行工作分解,规划研究工作时间及实现目标,进行经费预算,组织可行性研究方案工作。对于科研项目组织管理部门,应准确下达项目申报通知、申报指南和申报要求,积极开展与组织对相关政策、往期立项经验的指导培训工作,同时要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与信息传达与反馈的准确性,做好常预见性问题汇总与提示工作,确保项目申报人将所有有关项目申报信息完全进去。

3.仔细斟酌申报后期的文字整合工作,重视项目形式审查与反馈工作

项目申报人要规范申报文本文字整合工作、掌握申报书填写技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重视申报创新性。在项目申请书填写时,要充分体现出研究内容的创新性,有助于引起专家的兴趣和重视度,这也是项目能够立项的关键要素之一。例如,在解决实际应用中关键问题时,要有创新性,描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与优势;第二,引用的文献一定是近些年来国内外相关重要文献,即便是研究内容和方法创新性突出,若类似研究论文报道很多,甚至已有很多成熟的报道,也就失去了其创新性的意义,无法构成该项目的创新点。第三,凝练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填写的申报材料中,首要任务就是能够提出关键问题并清晰准确的表述出来,抓住研究的关键点,才能在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中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 才能有的放矢。第四,研究内容是申请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决定课题能否立项的重要因素,是在前期基础研究工作上的继续深入,也是解决关键问题的核心环节。在填写项目申报书研究内容时,研究内容表述上应能体现出一定的实用价值或研究意义,应针对某一具体研究目标进行研究设计,利用有限资源集中研究,文字内容不能太宽泛,研究方案应具体明确,要注意方案细节前后的逻辑关系,应能清晰的表达项目内容的理论依据,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准确分析,把握问题分析的准确性,所涉及的研究内容要有深度,使所研究课题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科研管理部门应重视对项目申报书初步形式审查工作,对项目经费预算的合理性进行指导,做好项目申报质量监督工作,避免常见非学术问题出现。此外,科研管理部门也可采取适当的策略引导科研工作者们去发现问题, 同时激发项目申报热情,提高项目申报质量。

四、总结

总之,在项目申报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对申请者获得科研项目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发挥科研管理部门在项目申报中的作用,提升科研管理水平,对提高项目立项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玉艳.科研课题申报和自我管理问题新探[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3):262-264.

项目立项申请范文第8篇

关键词:科研项目;知识产权管理;全流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3-0143-03

1 概述

2008年,国家出台了《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意在通过自主创新提升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知识产权工作已经提升为国家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兴国战略一道,成为我国三大战略之一。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强调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为一体的综合能力提升,唯有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才能有效提高科研水平,提高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促进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众多企业、科研机构,承担我国绝大部分的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的实施,成为了我国知识产权创造的最主要途径,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但是,很多企业、科研机构的科研项目所开展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都还仅仅局限在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方面,没有有效地运用和管理知识产权,使很多知识产权成果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和转化,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阻碍了我国科学技术整体水平的进步。因此,确保科研项目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对于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科技水平至关重要。

2 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的意义及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科研项目全流程知识产权管理是指将科技查新、知识产权信息的利用、科技成果保护方式的选择,发明创造的保护、专利分析、专利预警、专利布局以及专利转化等融入到科研项目的立项、实施、结题和转化过程中。实施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对于避免重复研究、规避投资风险、提高企业科研项目的研发起点、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资源、提高科研成果的产出率和转化率及最大程度地实现项目的投资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许多大型企业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中没有融入知识产权管理,使得许多科研成果并未转化为知识产权成果。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如科技查新不到位,专利信息的利用能力不足,导致一些项目重复研究,浪费研究成本;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专利数据库,对于本企业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跟踪能力不强,对于技术发展趋势把握得不够好;在科研中对于知识产权成果的保护缺乏统一的规划,研发人员对于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企业专利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没有涉及到科研项目全流程管理工作中来。

3 大型企业科研项目全流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设计与研究

3.1 科研项目全流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设计

针对大型企业科研项目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如下科研项目全流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该体系将知识产权管理融入到科研项目的立项阶段、实施阶段、结题阶段和转化阶段。科研项目全流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设计架构如图1所示。

3.2 科研项目立项阶段

立项阶段包括项目的形成与科研项目的审核通过,在这两个流程中,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都起到极大的帮助

作用。

3.2.1 科技查新报告。在国内许多企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的立项审核都需要提交有科技查新资质的机构出具的科技查新报告,科技查新报告可以评估科研项目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甚至可行性的依据。

3.2.2 知识产权信息跟踪。科研项目立项时,对科研项目可能涉及的知识产权信息进行跟踪预警,并将这些有关知识产权信息建立成为科研项目专用的数据库,在科研项目实施阶段同样可以使用。

3.2.3 专利信息利用。专利信息利用对科研项目的立项和实施都具有巨大辅助作用,在立项阶段,通过专利信息利用,可以帮助研发人员了解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可能的发展趋势,从而帮助科研项目确定研发方向,节约研发成本和时间。

3.2.4 知识产权成果目标与规划。科研项目立项阶段,通过科技查新、专利信息利用等流程,对科研项目可能取得的成果有初步的评估,因此,根据科研项目的类型和特点,制定科研项目可能取得专利、商标、著作权或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成果的目标,并根据科研项目的进度表规划知识产权成果的产出规划。

3.2.5 合同签署与知识产权成果归属。对于很多科研项目,往往不是一个单位主导完成的,也不一定是自己完成的,往往是多个单位合作完成或委托他人完成的,尽管目前相关法律已经对这类科研项目的合作和成果归属进行了规定,但不尽人意之处比比皆是。因此,在科研项目立项阶段,就应该签订技术开发合同,并约定权利归属和使用权的问题。

3.2.6 设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与机构。在科研项目立项阶段,就应该建立与科研项目类型和特点相匹配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并根据制度,设立科研项目配套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对整个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全流程进行管理,并设置专人对科研项目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负责。

3.2.7 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意识培养。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培养主要包括保密意识的培养和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关系到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应该在科研项目立项时就开展此项工作。

3.2.8 设立知识产权专门经费。科研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是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中花费最多的部分,包括专利的申请、版权登记、商标申请等,除此之外,还有科研人员的奖励等项目。因此,设立科研项目知识产权专门经费,对于科研项目全流程知识产权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3.2.9 设立专家库。目前的科研项目立项审查主要是通过专家库和同行评议的形式,但是并不是每一个项目的审核都能找到合适的专家或同行来进行审核。因此有必要通过专利信息的利用来建立常用的专家库。这些专家也可以在科研项目的结题验收阶段参与。

3.3 科研项目实施阶段

科研项目全流程知识产权管理中实施阶段的管理包括如下内容:

3.3.1 知识产权信息动态跟踪预警。在科研项目立项阶段,设立了知识产权数据库,用于跟踪和预警与项目有关的知识产权的动态信息,并及时预警。这么做可以帮助科研项目及时调整研发方向,防止侵犯到他人的权利,规避风险。

目前的研究没有或很少有人提出科研项目如何“动态”跟踪专利信息,也没有或很少有研究探索科研项目知识产权预警的模式。

3.3.2 专利信息利用。专利信息利用在立项和项目实施阶段的作用差不多,都是通过对相关专利的微观分析,对科研项目研发做出指导,时刻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以便及时挑战研发方向,不做重复研发,不做无用研发。

3.3.3 知识产权申报登记管理。知识产权申报登记是科研项目成果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环节,也是知识产权创造的核心环节。在这一流程,应该处理好发表学术论文与申请专利的关系,处理好技术秘密保护与专利保护的关系。并且,还要根据企业的战略,布局专利申请。同时要处理好知识产权申报登记的时机选择,确保企业的优势地位。

3.3.4 人事档案的记录与阶段性激励。在科研项目实施阶段,应该做好知识产权人事档案记录,并使用知识产权专项费用对知识产权创造人员进行奖励。研发项目组和企业可以根据详细的人事档案记录,对研发人员做出评价,挖掘和培养优秀的研发人才。

3.3.5 阶段性评估。在科研计划项目中期检查或者其他阶段性评估评审时,由知识产权专员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项目研制过程中知识产权借鉴情况进行说明,对产生的发明创造和获得的知识产权情况梳理、总结,对重要创新技术进行成果检索和对比分析,并提出知识产权保护

方案。

3.3.6 协调与处理。知识产权专员定期将项目研制过程中申请或取得的知识产权向项目主管部门或科研计划主管部门报告;在发生知识产权侵权或纠纷时及时向项目主管部门或科研计划主管部门报告。

3.4 科研项目结题阶段

科研项目全流程知识产权管理中结题阶段的管理包括如下内容:

3.4.1 科研成果质量评估验收。将科研项目取得的知识产权成果进行专利分析,评估科研项目取得的知识产权成果新颖性、创造性,评估其价值,从而对科研成果质量进行评估;与立项阶段对比,评估项目的预期与实际的

差异。

3.4.2 知识产权再挖掘。项目结题阶段,应该组织科研人员和专利人员对项目实施阶段的成果再次进行分析和研究,挖掘出可能存在的专利,从而增加科研项目的投入产出比。

3.4.3 知识产权成果清单整理与转化规划。由知识产权专员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梳理和总结项目知识产权成果,在项目验收时提交知识产权清单,包括申请和获得的知识产权数量、名称、类型、法律状态、实施转让情况等,并在《验收报告》中对相关内容做出说明和分析;对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知识产权进行实施转化前景和实施许可方式分析;对特定目标专利进行侵权风险分析。

3.4.4 绩效评估与奖励。根据科研成果的质量评估,计算科研项目的投入产出比,评估科研项目实施的绩效水平;并结合项目实施阶段的人员档案记录,对研发人员和研发团队进行评估和奖励。

3.5 科研项目转化阶段

科研项目产生的知识产权成果,必须通过转化才能体现它的价值。转化的方式很多,但离不开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对其的运营。因此,作为“后”科研项目阶段,知识产权转化管理不可或缺。

对于所取得的知识产权成果,企业知识产权部门应对成果进行评级分类,做好知识产权成果应用规划,实现知识产权成果的最大化利用。对于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可采取以下三种模式:

3.5.1 自主模式。自主模式即企业将知识产权成果自行实施,将其产业化、商品化,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主动性,使核心知识产权完全掌握在本企业手中。

3.5.2 合作模式。合作模式即企业利用其拥有的知识产权成果,与拥有相应资源的其他企业合作,共同实现知识产权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此模式可以快速将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和商品化。

3.5.3 许可模式。许可模式即企业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成果转让或有偿许可给其他企业,通过此方式实现企业知识产权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此模式可以使企业快速收回研发成本和获得盈利,为企业开展新一轮创新研发提供便利。

4 结语

在知识经济的当下,将知识产权管理融入到科研项目管理全流程中来,是现代科研项目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大型企业实施科研项目全流程知识产权管理是响应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企业知识产权发展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大型企业在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设计了科研项目全流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利于大型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孟奇勋.开放式创新条件下的专利集中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2] 王瑜,王晓丰.公司知识产权管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3] 喻影,张珂,孙剑梅,颜燕红.企业科研开发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探讨[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3,(4):10-13.

[4] 李役青,胡春,姜盛芬.科研项目管理中的知识产权保护[J].科技管理研究,2002,33(8):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