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舞台服装设计

舞台服装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舞台服装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舞台服装设计范文第1篇

舞台服装可通过优美的款式来塑造演员角色的形象美感,通过服装的色彩来营造舞台良好的氛围,以及通过面料和精湛的工艺来展现艺术的美感。本文对以上几个方面做出了具体的阐述,以期理论指导实践,进一步推动舞台服装设计的快速发展和创新。

二、舞台服装设计的美学艺术

1.舞台服装款式可以塑造角色的形象美感

塑造舞台上的人物,一般比较注重外部形象,适合表演者的服装不仅可以让演员获得更多的自信,还可增加观众对角色的认同感。服装设计需满足舞台的人物形象要求,结构和款式是较为关键的因素,一般舞台服装设计可采用以下对比方式:收紧对比、窄宽对比、长短对比、不对称和对称对比等;服装结构设计采用长短、松紧不同等方式;服装设计的风格可采用如下表现手法:现代和古代、写意和写实等表现手法,使角色特点得到充分展示。部分舞台服装用夸张的表现方式来进行设计,实现与时尚接轨,其能进一步提升演员的表演力及形象。设计师在设计的前期,应认识到导演在塑造人物时的思想,如导演一贯的指导风格、历史背景、情绪中涵盖的音乐元素、任务角色具有的特征以及任务演员自身特点等方面。在舞台服装的设计中,所涉及的主题包括服装是否与剧情相符、是否具有鲜明的人物特征、现代与传统是否具有明显的划分以及繁杂或是简约设计风格是否确定等。为了设计出比较好的舞台效果,设计师应深层次了解和掌握以上主题元素。

2.舞台服装色彩可营造舞台的气氛

舞台服装是舞台表演者重要的语言表达符号,舞台演员可借助繁杂的服装张显不同角色的表演,设计师应对重点掌控服装的颜色。在日常的生活中进行服装设计,可以采用不同的色彩来展现舞台演员的喜好、性格以及审美情趣,可进一步依靠色彩不同的搭配来展现人们的修养与情感。另外,还应和人物性格所处环境匹配,而且还应兼顾美观和舞台功能的需要,舞台的色彩其决定性作用的是灯光和布景,服饰是细节,舞台主题、色彩风格都可通过服装来体现,服装作为一种流动式色彩板块,能很好的营造气氛。以舞台作为特色的表现手法,颜色搭配应根据不同的主题变化来决定,如冷色调的赈灾晚会;暖色调的国庆晚会,两种主题采用的基调和风格是完全不同的,舞台服装色彩的饱和度以及明暗度都是为了舞台画面背景而服务的。

3.舞台服装应选择合适的面料

舞台服装面料在选择上也较为讲究,一般选择吸收光源能力较强的面料,一般以棉、麻、丝、缎为面料。并要求结合不同的工艺来进行选择,也可以把材料进行二度的制作,以达到展现更多材质肌理的目的。为了满足舞台的演员角色表演的目的需求,面料选材具有相当高的要求,材料的厚薄、轻重、密透、光亚、垂挺、软硬以及弹性的高低等都是面料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它们必须依靠服装来展现效果、表演方式以及角色动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舞台负责的材料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例如金属、塑料制品以及丝织品等都可以用来制作材料。

4.审美基础是精湛的工艺技巧

服装工艺的划分主要包括制作和裁剪,精湛的裁剪手法能创造出合身的服装进而展现出更加自如的形体美。每一种舞台艺术的表现过程都无法离开服装的辅助表现,舞台人物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肢体动作、音乐唱歌等的不相同的艺术表现的形式来塑造主角特征。另外,角色的性格和特色是通过把舞台服装当成是一种外表的符号来展示的,这起到有效塑造人物的作用。设计师在设计时应把握好分割线与结构设计,舞蹈服装增加舒适感必须兼顾运动和表演两个方面,舞蹈艺术作为重要表现形式的舞台上,对服装的舒适度显得更加注重。舞剧是集时间、空间以及综合因素为一体具有动态性的艺术的表演,舞剧演员一般通过夸大肢体的动作来展现任务的特征。在舞台上服装设计中用得较多的还有立体裁剪方法和平面裁剪方法,设计师在裁剪时都是将人体结构排在第一位的,需贴近人体的不同部位进行裁剪,并尽量做到准确和细致。实用性较强的服装一般缝制工艺的手法和结构设计都是固定的,舞台服装应打破这种束缚,为设计出与演员气质和身体相协调且符合舞台需要的服装,应注重裁剪手法,缝制工艺以及结构设计等方面,以求不断创新,推动舞台服装艺术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舞台服装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舞台;服装;设计;独特性

一、舞台服装设计

舞台服装,指舞台艺术表演时演员所穿的服装。是舞台画面中活动着的色块,与舞台布景、化妆、效果、灯光、道具等均是强化、构架戏剧时空及角色形象的手段,它们的共同参与使舞台视觉形象更加鲜明。舞台服装不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直观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在帮助舞蹈、暗示环境、辅助表演、表现人物情绪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舞台服装设计是一种创作活动,它有着自身的创作规律。它是设计者通过自己对于剧情的理解,对人物性格的把握,用服装将戏剧想要呈现的艺术风格进行物质化展现,从而使得舞台服装设计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二、舞台服装设计中服装的鲜明独特性

(一)舞台性

舞台服装设计主要是为了舞台演出而服务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呈现出剧情,承担着渲染舞台风格的物质载体的功能。因此,舞台服装设计首先都脱离了一般服装设计的设计旨意。另外,舞台服装设计要充分考虑服装在舞台表演时,在不同的灯光、不同角度以及不同亮度下所展示出来的样子。

(二)艺术性

舞台服装设计和一般服装的设计,一个是为了渲染艺术,一个是为了日常穿着,两者的诉求是不一样的,因此也就要求舞台服装在设计时要遵从艺术设计理念。1.民族特色。不同的舞台需求对于舞台服装的设计要求是不一样的,在很多的舞台剧中,有可能需要突出某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舞台服装设计要考虑将某一民族的文化特点融入其中,这是从比较小的角度来看。从比较大的角度来看,现在各种舞台艺术活动都是国际化的,国外的很多舞台表演,在服装设计方面主要会加入本国的民族元素,中国的舞台服装设计也应该如此。2.人物特点。在舞台表演中,舞台服装设计需要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才能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角色,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舞台表演想要传达的思想和艺术风格。比如,富家小姐的舞台服装肯定会偏向华丽;佣人的衣服比较暗淡无光,通过服装辅助演员进行舞台人物形象塑造,让观众也能够一目了然。3.剧情发展。在舞台艺术中,主人公在不同的情境下服装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同样的一个角色来说,在剧情的推动下人物性格一定有所变化和发展,相对应的舞台服装也需要体现出这一点,同时舞台服装设计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外在表现之一。比如说,富家少年的着装应该是比较光滑的丝绸面料,遭遇家庭变故之后,其服装肯定会越来越朴素。4.艺术风格。舞台服装设计能够让观众了解一部舞台剧的艺术风格。奇幻悬疑的舞台剧大多会使用大面积跳跃的色彩作为服装的基调,凝重压抑的战争题材,一定会选择偏向于冷色调的颜色作为服装的主要基调。可以看出,在不同的舞台艺术风格的要求下,舞台服装设计会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舞台服装设计能够为一部舞台剧的艺术风格打下基础。

(三)时代感

1.剧本设定。在不同的剧本设定中,因为不同的时代设定,会让舞台服装存在不同。比如说在民国时期,可能会需要设计旗袍、学生装,因为人物身份角色的不同,又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区分,同时又需要针对不同的场合进行舞台服装设计。总之,舞台服装设计需要尊重剧本的需求,进行细致区分,以此来保证舞台效果的丰富性和最后呈现出来的艺术性。2.导演因素。不同的导演对于舞台服装设计要求是不一样的,这主要是依据他们自身的喜好、对舞台服装设计的经验,舞台经验丰富的导演,他们对于舞台服装设计有独特的见解,也能够使得舞台服装设计呈现出更多的鲜明特点。3.演员因素。不同的人穿上同样的衣服会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演员的身高、体重、长相、气质、身材等都会对舞台服装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产生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剧本设定、导演和演员等多重因素影响之下的舞台服装设计,一方面需要从舞台艺术角度出发;另一方面也不能降低自身的设计水准与设计思想。

三、结语

舞台服装设计中服装的鲜明独特性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人的因素,也有艺术本身的因素,还有服装设计活动的因素。无论如何,舞台服装设计与普通的服装设计之间存在较大区别,舞台艺术与服装艺术的结合,使得舞台服装设计呈现出鲜明的独特性。

参考文献:

[1]熊蕾.戏剧舞台服装设计的要素探析和构建[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09).

舞台服装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舞台;服装设计;面料;选择;浅议

舞台艺术创作源自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升华和浓缩。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生活着芸芸众生。通过舞台艺术创作,小小舞台尽现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而舞台剧的上演,观众首先入眼的是演员身上的服装。如何让观众一开始就能意会到剧情的内在和灵魂,舞台服装的设计是首要的。舞台服装的设计,日常生活服装是根本,但其又是日常生活服装的升华和浓缩。设计舞台服装应符合剧情和角色的定位,色彩明暗有致、造型新颖独特、面料粗细适合、演员着衣合身得体、最主要的是应与角色相配,舞台服装设计师运用现代舞台美术的特有手段,按照剧情和角色的需要,从材料、质地、色彩、造型、光学物理效应等方面考虑选择服装面料。

服装设计师选择舞台服装面料与现实生活服装是不一样的。目前面料的可选择种类很多,有丝绸、棉纺、棉布、牛仔、麻料、皮草、化纤、人造革等等。服装的面料选择取决于所表演的角色,而作为演员表演的重要辅助方式,首要考虑的就是面料的质地,根据不同的角色、场景、季节等选择不同的面料。什么样的服装造型决定选择什么样的面料,加上精心准备的头饰、鞋帽等,并通过演员精湛的表演来更好地诠释舞台人物形象。

比如话剧,因话剧基本贴近于现实生活,所以话剧服装选择相对生活化的面料,则更能准确反映舞台人物个性形象。观众会有一种身临其境、很真实的感觉,在情感上与观众容易产生共鸣。而舞剧(蹈)则纯靠肢体语言来表达,其动作的技巧性很强,有时大开大合,有时轻微柔软,演员通过跳跃、下蹲、托举、劈跨、腾空、翻滚、旋转等高难度技巧性舞蹈动作来诠释剧情,因此服装设计师在设计舞剧(蹈)服装时一定选择致密、飘逸、柔软的面料,必须达到一定程度的韧性及悬垂感,主要选轻薄布料这一类型,从而确保演员舞台表演的需要,使舞蹈演员能尽情发挥,施展舞蹈动作技巧。戏剧中的面料是根据舞台人物来选择的,古装剧中上层社会的帝王将相、商贾富贵的服装设计选用的是软缎,水袖部分则选用丝纺,而底层社会的市井小民、丫环侍从、贩夫走卒选用的则是材质普通的面料。而对于具有高难度高强度的肢体动作的杂技而言,其面料必须超结实、超韧性,同时要保证演员穿在身上的舒适度,从而确保杂技演员的表演能随心所欲。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新型的高科技的舞台服装设计材料也会越来越多。服装设计师在设计各式各样灿烂绚丽、多姿多彩的舞台服装时,选择什么样的服装色彩必须放在首位考虑。

色彩本身不存在高低美丑,不同的意境,反映出来的是各自的美。服装面料色彩美是由纱支、图案、色彩、织物等组成因素决定的,色彩染上不同材质的面料,呈现出的光泽亦不同。如丝绸面料吸收、反射色彩的效果都非常好。所以丝绸和化纤面料染色后色泽鲜艳。而棉麻布色彩的吸收效果还行,但反射效果则差远了,粗麻布效果则不尽如人意。不管是相同色彩不同材质,还是不同色彩相同材质的面料,带给观众的却是不一样感彩。如将乔其纱染上红色,诠释了飘洒、娇媚、俊逸、温柔的性格;但在丝织品上染上红色,它则体现了富贵、热情、美丽、大气的表情。同样色彩,能给观众庄严贵重的感觉,也能给观众压抑忧伤的心境。色彩的光学效应和物理特性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服装设计师在选择舞台服装面料时,应优先使用吸光的面料,演出时则通过舞台灯光的变换而使服装变色,白色的服装在灯光下,可任意变化,什么样颜色的灯光呈现出什么样的色彩;绿色的服装在黄光和浅蓝色光照射下则更纯正,但若在红光照射下,将会瞬间变为黑色;蓝色服装遇上黄色灯光会变绿,而遇上橙色灯光则会变灰暗,当然,所有颜色的服装在本色灯光下则更鲜亮。灯光主宰着整个舞台的色彩变化,没有灯光的配合,再好的人物造型、再漂亮的舞台服装,也会如白开水般平淡无奇。因此舞台服装设计师只有充分利用色彩的光学效应和物理特性,与灯光相辅相成、相互配合,才能给观众呈现出一盘最美、最真的视觉大餐。

舞台服装设计范文第4篇

因此,要较好的表达出一幕戏或一场戏在整个剧中“,主角”或“配角”所要表现的思想情感,这是演整场戏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部分。正因为这样,我在为该剧的人物造型设计中也认识到,为演员创造新的角色,不能只是从外在如着装、色彩等方面对表演者进行包装,更重要的是设计者要懂得借助这种舞台服装来让观众感悟演员的心灵世界,帮助演员形成角色的舞台空间造型艺术。做好细节中的人物,在粗重求细,细中看戏,这样的戏剧服装才能与戏里的每一个情节和步调都合拍,观众看表演也再只是去看演员的表演,还包括很多其他更为深刻的东西。

在戏剧中,表演者的戏剧人物服装造型,直接体现了他在戏中演员所饰演的角色的主次关系或是性格特征,同时也能较为鲜明地体现出戏剧中角色的思想情感,一台好的服装跟好的舞台效果有直接关系。而戏剧场景表现的是戏剧的性质,它能够营造出必要的戏剧气氛,让观看者在看戏的过程中明白导演的目的,使之在戏剧场景中收获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剧中故事的产生背景、当时那个时期和年代特征、情感是悲或者喜等等。人物是戏剧场景中的重点,而要表现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角色等,就必须利用好戏剧人物的服装造型,服装造型要跟戏剧场景相匹配,才能很好的塑造戏剧人物形象。戏剧人物点缀了整个戏剧场景,它在整个戏剧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

不过,戏剧人物要进行包装后,才可以更好的表现出戏剧角色的性格、情感以及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主次关系,而戏剧人物服装造型丰富了整个戏剧场景,通过这些服装造型,观众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体会戏剧中的剧情、寓意和所要传递的情感。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戏剧人物服装造型与戏剧场景是紧密相连,两者也是不可分离的。总的来说服装造型设计最主要就是帮助演员塑造剧中人物外部形象,为整场戏赋予角色,并为戏里的这些角色提供各种能够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戏剧服装。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师必须把握好服装与舞台角色之间的相关联系,结合舞台场景来设计服装,创造完美的舞台艺术人物形象。

舞台服装设计范文第5篇

舞台服装设计是整个舞台美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舞台美术包括布景、服装、化妆、道具、音响、效果、灯光等各要素。

因此,要搞好舞台服装设计,就必须弄清舞台服装设计这个部分与舞美设计这个整体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这种辩证统一关系,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大方面。

一、交融的互动性

舞台服装设计与整个舞美设计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且是密切联系、彼此交融的辩证统一关系。因为整个舞台美术是一个“虚”的总称,它具体分解为“实”的布景、服装、化妆、道具、音响、效果、灯光等各环节。所以就存在着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所有的各环节之间,都要互相配合,互相交融,绝对不可以各自为政,互不往来。

而且,这种交融又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即在运动着的舞台演出中实现这种交融。

因此我们说,这种交融就具有其独特的互动性。

以服装设计为例,它与布景、化妆、道具、音响、效果、灯光等,均构成这种交融的互动性。

其一,服装与布景交融的互动性。其主要原则是:服装设计与布景设计不仅要和谐统一,而且服装要随布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例如京剧《红灯记》中李玉和和铁路工人的服装,就与火车站的布景紧密结合。而当李玉和被捕,被日寇严刑拷打之后的服装,又由外衣变为白色内上衣并带有血迹,与日寇宪兵队长鸠山的办公室内布景相统一。

其二,服装与道具交融的互动性。其原则也是:服装设计与道具设计不仅要和谐统一,而且要随道具的变化而变化。例如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服装,第一场、第二场、第四场,杨子荣穿的军装与道具(手枪)都是和谐一致的;但在第五场“打虎上山”中,他化装成土匪胡彪,其土匪服装也随着土匪的道具(马鞭)的变化而变化了。

其三,服装与化妆交融的互动性。其原则同样是:服装设计与化妆设计不仅要和谐一致,而且要随化妆的变化而变化。这在许多传统戏曲中演员的“一赶二”(一人在同一出戏中扮演两个角色)或“一赶三”(一人扮演三个角色)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例如有的演员在京剧《吕布与貂蝉》中,前饰貂蝉,为旦角的服装与化妆,后饰吕布,为小生的服装与化妆,其服装与化妆的变化是同步的。又如著名京剧艺术家关肃霜在京剧《铁弓缘》中,一人饰演旦角、小生、武生等三大行当,其服装与化妆的变化也是同步的。

其四,服装与灯光交融的互动性。其原则同前所述。这集中表现为舞台服装设计必须借助舞台灯光得以完美表现,这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色变性”,亦即服装在灯光的照射下会发生“色变”,所以服装设计师必须懂得“色变”的规律与特点,绝不能以自然色彩代替舞台服装的色彩。否则就会出问题甚至闹出笑话。在这方面,舞剧《红色娘子军》、歌剧《八女投江》等处理得都很出色。

当然,舞台服装与音响、效果等,也存在着这种交融的互动性,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二、本体的交叉性

舞台服装,既属于舞美范畴,又属于服装范畴,因此它具有舞美与服装的双重属性,属于这二者的交叉艺术或边缘艺术,其本体特征就不仅同时具有这二者的共性,而且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就舞美范畴而言,舞台服装必须既服从服务于整个剧目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风格等等,又服从服务于整个舞美的总体构想、框架、风格等等。

就服装艺术来讲,舞台服装设计又与一般生活服装尤其是时装设计有许多共同之处,如款式新颖、颜色鲜艳、面料优良、穿着合体、整体美观等等。

三、主观的能动性

舞台服装不是消极被动地为整个舞美与整个戏剧服务,而是积极主动地服务。因此它必须也必然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舞台服装设计范文第6篇

剧本是一剧之本,戏剧服装设计必须根据剧本所规定的情节进行二度创作。首先须深刻研究剧本所提供的一切信息,了解时代背景,确定剧本的创作意图,是正剧,是喜剧,还是悲剧;要向观众叙述什么故事,要向观众说明什么问题,然后确定服装设计和剧情一致的初步范围;接着要根据导演对服装的要求和指令(包括导演的总体构思和设想,表演的形式和风格)领会导演表现意图,然后再静下心来,进入服装设计的创作领域。在创作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不能忘记舞台服装在本剧中的位置,它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每件服装的样式和色彩都必须和剧本、导演及表演保持一致,使其形式和内容溶于一体。在京剧新编历史剧《琵琶行》的舞台服装设计中,我深有体会。

《琵琶行》描写的是教坊歌女婉鸿与文章国手白居易相互交往的一段故事。剧本的时代背景是唐代,在设计中笔者首先以时代特征确定服装的总体样式。由于唐代国力强盛,在人们穿着方面,上承历代的冠服制度,又吸收北方及西域各民族服饰风格,从而使唐代服装开明、多样、色彩斑澜。剧中服饰基本分为三大块:即男女主人公、众歌女、其它配角及群众演员。男主角头带软角幞头,身穿圆领长衫、束带、革靴;女主角头梳高髻,身着纱衣、肩披长绸带,充分体现了唐代妇女服饰之丰美华丽。众歌女服饰在本剧中占有重要地位,依导演所构思的表演风格为以唱为主,众歌女载歌载舞为伴。八位歌舞者的舞姿使气氛更浓,画面丰满而又富戏剧色彩。所以,她们的服装样式、色彩极为重要,对舞台服装整体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服装样式为露胸式绣花小胸衣,丝绸长裙裤,腰束三片桃花瓣式下甲小裙,肩披七尺长纱绸带。每场戏必有众歌女作舞蹈穿插其中,起到烘托主要角色、承上启下的作用。以服饰的不同色彩,舞蹈的各种样式在不同乐曲配合下,表现剧中的时空变迁和人物的喜怒哀乐。其余配角及群众演员,按各种身份设计制作,有唐代官服、士服,也有一般平民的服饰。整体的服装设计都是以剧本内容及时代为依据。和导演反复探讨、磋商,制定完美的设计方案,最终达到服从剧本的要求,并与导演所追求的表演风格保持一致。

舞台服装与布景、灯光、道具、化妆统属舞台美术,它们之间互相依赖、互相补充,共同强化和揭示戏剧时空及角色形象,使舞台形象更加鲜明。舞台服装设计必须始终关注舞美各部门的构思方案,直至彩排完成,及时调整服装与它们之间的不和谐部分。舞台服装只有与布景、灯光等默契配合,才能富有个性价值,保证舞台视觉形象的整体性。

《琵琶行》一剧的布景风格,基本采用的是写意手法,背景中描绘环境的各场次形象,如亭台楼阁、江边码头、荒郊旷野等都是装饰性造型处理。色彩诙谐而无杂乱之感,舞台上只有环境气氛,而无繁琐的具象物体。这样,就给服装从形象到色彩留下了创造发挥的空间。随着先喜后悲的剧情发展,歌女服饰由开始着粉红偏暖色调,中间变成淡绿色为中性色调,最后两场变成淡蓝色为冷色调。这三套服饰样式一样,渐变三次色彩,充分强化了剧情,增强了舞台气氛。歌女们头梳双环高髻,身披轻纱绸带翩翩起舞,在彩色灯光的变换中,且有装饰性的布景作陪衬,使舞台画面绚丽多彩。

舞台服装与化妆同属戏剧人物造型部分,二者同是创造角色的外部形象,以直观的可视语言,揭示角色的内容,二者默契配合不可分开。演员在化妆完备、服装整齐之后能立即进入角色,使观众一目了然。

戏剧服装中各个人物自身性格的发展,以及各个人物之间纵向与横向素描层次、色彩层次的互相谐调、互相对比,要保持绝对的整体关系。一台戏剧服装风格必须一致。在处理手法上有写意处理法、写实处理法。话剧舞台服装通常采用写实手法设计制作服饰。而戏曲服装多以写意、提炼、夸张的方法设计制作表演服装。(中国传统古典剧的戏装,是前辈艺术家们在明代服饰的基础上加以美化,不管演哪个朝代的戏剧故事,都是按程式化固定不变,只分角色行当,不分时间、地点。)这两种手法,都要求风格统一。

同时,素描层次、色彩关系也要统一。在服装设计中不但要深入研究典型人物的性格,更要揣摸以什么样的包装,即何种样式的服饰来强化角色的塑造,同时还要把全剧每个出台演员的服装样式作通盘考虑,使服装样式、色彩色相的冷暖、色度的深浅,以及单独角色和群体角色之间既有区别、有对比,又要和谐统一;既要有素描的整体性又要有色彩的跳跃性。在设计中,不单考虑每个角色造型的成功,更要注重服装群体的成功。这里有铺垫,有对比,有衬托,有主与次,有点与面。既要考虑各场戏每一个画面,更要考虑全剧前后发展关系的纵深变化与衔接。从全局出发,整体考虑才能取得设计的成功。

整台戏的服装好像一朵牡丹花,主角就是花心花蕊,主要配角犹如牡丹花瓣,团团围住主要角色,是整体美的主要部分。其它配角及群众角色好像绿叶和枝杆,既要陪衬烘托,又要承上启下、照应前后,亦是绝对不可缺少的部分。

舞台服装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环保材料;服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181-01

一、环保材料的含义

从广义上讲,环保材料是指通过国家权威检测机构认证,达到环保标准的材料;从狭义上讲,环保材料一是指采用天然纤维,使用无害于人体的化学剂、色素,严格控制甲醛残留、卤化染色载体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具有无污染、无公害作用;二是对人的身心愉悦作用,不仅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愉悦人的精神。

二、环保材料的分类

(一)可回收的纺织品

我们都知道,回收利用是环保是直接的做法之一,而对于纺织品而言也是一样的。现在已经出现能过回收合成的纤维制品制成窗帘,地毯,鱼网等。这些可回收纺织品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增加了其回收利用的机率,对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能源材料纺织品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纺织品纤维的直径越小,传导热系数就越小,隔热保温功能就越强。因此,相同的保暖性,利用纤维直径较小的能源材料可以比普通纺织品的原料消耗得少,从而达到节约原料,实现环保的目的。例如一些保暖衣,冲锋衣的材料都是选用了纤维直径较小的能源材料制作而成的。

(三)可分解纺织品

可分解纺织品的生产和应用,可以减少废旧衣物的积累,从而根本上减少对环境污染造成的破坏。另外,有些可分解的纺织品,在回收后经过一定的条件分解后,还可以制成其他产品,发挥出新的功能,十分有利于节约环境资源。

三、环保材料的运用

(一)柔软性环保材料的运用

常见的柔软性服装材料能常为生态纺织品,即轻薄的棉、麻、丝等等。服装设计师通过这些材料,可以使服装具有良好的亲肤性以及舒适的穿着感。

(二)光泽性环保材料的运用

光泽性环保材料就是指那些表面光滑或能够反射出光泽的环保面料,这些面料除了天然绸缎等生态纺织品外,还可以是由环保的无机材料制成的能源材料纺织品。因而在低碳环保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舒适感。这些面料通常运用于舞台服装或者晚礼服中,能过与装饰元素的结合,形成璀璨夺目的舞台效果。

(三)透明性环保材料的运用

常见的透明性环保面料有丝、棉织物等等,例如缎条绢,纱等等,以及一些极其轻薄的棉、麻纺织品等等,这些面料通常轻薄凉爽,夏天穿着该类面料舒适性较强。这些面料由于其通透性的特点,多被服装设计师运用于女性服装设计中,达到神秘、优雅、性感的视觉效果。以往,透明性环保材料多运用于晚礼服与舞台服装设计中,而随着现代女性日常着装风格的多元化发展,这类面料已逐渐运用于休闲服装、职业装的设计中来。

四、环保材料的特点

(一)环保无污染

环保“零污染”是环保材料最突出的特点。在消耗全部服装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总量最低。如何通过利用先进的纺织技术,研发出更加低碳环保材料,成为现在面料研发商与服装设计师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而绿色环保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的改变和社会环境的改变,新型服装材料必须更加注重环保,才能顺应时展的潮流。

(二)舒适性

舒适性是环保材料的另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衣服除了款式新颖以外,还必须穿着舒适,才可以深受欢迎。这些环保材料不仅吸湿透气强,轻质、保暖,回弹性好。而且从视觉效果上看,环保材料的质感非常的柔软,光泽较柔和自然,适宜四季气候,穿着十分舒适。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低碳生活的向往,我们相信,在未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在购买衣服的时候,除了留意款式与尺寸外,会更加注重选择环保材料的衣服。而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师也会把他们的重心转移到环保材料的选择上来。因为人们会逐渐地明白,环保性的服装材料不仅仅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更重要的是环保材料制作的服装还具有舒适性高、安全功能强,防辐射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身体健康和血液循环,防止皮肤疾病的发生。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提高,未来这些环保面料将会被大范围地运用到服装设计中来。同时,我们也坚信,会有更多的环保服装面料会被发现,迈入真正的环保新时代。

参考文献:

[1]刘国联.服装材料学[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6).

舞台服装设计范文第8篇

时下,不少人都把服装设计简单而又时髦地称为“包装”。我认为,这种说法和提法是片面和不;隹确的。舞美设计,包括服装设计,自始至终是贯穿和渗透在整个剧情之中的,它与全剧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这也是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的概念与含义。而有一些服装设计人员接到剧本后,只是粗略地浏览一下,看看大体剧情,然后便从所谓“求美”的外表出发,按照所谓“新潮”的想法,对剧中人物进行所谓的“包装”。他们不知道,一个舞美服装设计人员,只有对剧本中人物特定的环境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认真分析并深刻思考,才能有新的创意,才能真正挖掘美的内涵和符合情理的时尚元素,才能准确体现“包装”的实质和本质。

我在对《花》剧进行服装设计构想时,把剧中人物分成三大块:一是五个男女主角:李红英、石有根、罗老二、王老五、童丽。他们是在该剧中各具亮点和不同理念的核心角色,必须有强烈的时代感、个性感和反差感。二是以王五嫂为代表的五个象一群喜鹊一样的堂客们。她们的服饰既有装饰美,又有传统美和地域特色美。三是一大群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憧憬,愿与时代同步,愿与潮流共进的男女青年。他(她)们的服装要既现代、时尚,又保持一种山区的田园荚。

在多年来对几台大型创作剧目如《雨后青山》、《村官是个堂客们》、《花落花开》的服装设计中我深深体会到,服装确实是舞台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舞台上的服装和舞台上的表演主体――角色或舞蹈者,直接构成人物的舞台外部造型。服装设计的准确与否,直接涉及舞台艺术造型的准确与否,也可以影响到作品的形式。尤其在一个极具现代感的戏剧中,服装可以直接影响到作品的现实感、真实感、时代感和艺术感。

在设计女主角李红英这个人物时,我既注重了从宏观的角度运筹她的设计方案,又根据全剧规定情境和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微观的角度进行不同场次的具体设计处理,力求做到细微周到、匠心独具。她第一场参加村民海选,我特意给她设计了一套兰底碎花的服装,并在醒目部位进行了特殊点缀。不但使之线条流畅,既体现她的朴实、清廉、庄重、亲和,又表现她今天势在必得的精心打扮:既有美的感受,又渗透她的传统和保守。第一场她出乎意外地落选后,我在第二场又特意给她设计了一身略带灰白的服装,以表现她失落、孤独、痛苦、彷徨、顾影自怜的心境。但整套服装仍不失制作美感。因为,李红英当了十五年的村长,虽然落选了,但仍是一个有气质、有头脑、有一定素养和十分自信、不甘落后且爱面子的人。第三场她的上场,我根据角色的心理行动线向导演提议,要给观众眼睛一亮的感觉。因为,这一场是表现她“谁说我落选心情坏,这点风浪还打不翻我李红英,不当村主任无所谓,下了台我反而涛声依旧更精神”,在人前强作笑脸、硬撑面子的心态。我特意给她设计了一套十分靓丽且时尚的上红下白的新款式,配上刚烫过的卷发,别上一朵醒目的胸花,打一把“摩登”伞,戴一副小墨镜,给人一种外强中干,内心苦恼,外表精神的强烈的反差美感。

在《花》剧服装设计的过程中,我始终根据导演的整体构思,本着从舞美整体样式出发、从人物出发、从观众的审美角度出发的“三出发”原则,决不象普通美术作品那样,单纯地以自身的美感去让人欣赏。舞台服装的色彩、款式、构图等,必须要与剧情及剧中人物相吻合、相协调,方能产生自然的美感。《花》剧的各类人物的服装虽然反差较大,甚至有的偏“实”,有的偏“虚”,但其风格化、样式化、板块化的基调是不变的。如对剧中的串场人物四个大嫂(梅、兰、竹、菊),我给她们的设计是:下身色调和样式一致,上身则根据梅、兰、竹、菊的不同颜色用不同色调的布料加以区别,并在每个角色的围裙上各绣上代表梅、兰、竹、菊的不同图案,用以区别角色的特征,并用一种流动性的线条予以装饰,给人一种简洁、飘逸的动态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