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舞台空间设计

舞台空间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舞台空间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舞台空间设计范文第1篇

近些年来,我国剧场呈高速发展状态,更多建筑师与设计人员加入到剧场设计中来。黑匣子剧场作为一种新型专业剧场,拥有多种舞台空间形式。每种舞台空间形式所对应的观众席分布、舞台工艺设计均不相同,需要剧场设计人员认真总结研究。

关键词:

黑匣子剧场;实验戏剧;舞台空间;工艺设计

一、黑匣子剧场的起源

黑匣子剧场又被称为“实验小剧场”,最早是演出实验戏剧的小型观演场所,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这个时期的研究学者,其研究方向为黑匣子剧场内部的观演关系、艺术创作形式以及剧场的空间形式等。自从现代主义建筑作为当今设计的主题以来,简约、经济的设计理念一直在不停影响着人们的创作,从柯布西耶设计的朗香教堂到高层住宅,把原本规模宏大、装饰繁琐的建筑物转化为普通大众可以接受,并经常使用的低成本建筑,成为每个建筑师的设计新理念。剧场设计的转变也是如此。

二、黑匣子剧场的定义

小型剧场并不等同于实验小剧场或者黑匣子剧场。一般认为,实验小剧场指演出的戏剧形式带有实验性、先锋性,舞台与观众席之间没有明显的间隔或区分,座椅排布相对灵活的小型剧场。黑匣子剧场指演出的戏剧形式为先锋性舞台剧,平面布局一般为矩形,舞台与观众席之间没有明显的间隔或区分,四周墙体皆涂为黑色的小型剧场。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实验小剧场是包含黑匣子剧场的,实验小剧场更多依靠的是使用功能的划分,它区分于传统的大中型剧场大体量的观演空间以及明显的区域划分。而黑匣子剧场更多是从戏剧形式上划分,所有设计都为内部演出的戏剧服务,它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戏剧体验,而且内部装修也别具特色。两者的关系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在实际使用中,实验剧场可以改造成黑匣子剧场。黑匣子剧场作为一种专业剧场,相比于其他中小型剧场,具有运营管理开放、观演模式灵活等优势,会成为未来剧场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2015年3月,文化部完成调研,编写了《全国专业剧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该《报告》指出,目前我国专业剧场的总体数量不足,运行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应进一步明确专业剧场的性质,加大专业剧场的建设力度。从《报告》中可以看出,传统的剧场形式已明显不能满足人们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未来黑匣子小剧场的发展大有可为。由于长期以来建筑师把目光集中在大中型剧场的建设上,忽视了小剧场的建设,使得黑匣子剧场的建筑设计与空间设计缺少可以相互借鉴的经验。因此更需加大研究力度。黑匣子剧场的设计与大中型剧场的设计有较大差别,它并没有传统剧场中的台口、台唇、侧台等部分,整个剧场一般为矩形,舞台面积大概占整个剧场面积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观众席和走道占用剩下的面积。在演出开始之前,演员会在专门设置的后台化妆间进行准备。演员上场时,从格挡后面依次进入舞台。

三、黑匣子剧场舞台空间设计内容

(一)观众席的布置。黑匣子剧场观众席座椅的排布分为尽端式舞台、中心式舞台、环绕式舞台。一方面,不同的观众席布置给观众带去的观演体验截然不同;另一方面,不同的观众席上方的舞台机械设计、舞台灯光设计也会随之改变。因此研究总结出实验小剧场中不同观众席排布方式,以及它所涉及到的其他相关舞台工艺设计尤为重要。黑匣子剧场的舞台空间相对封闭,没有传统剧场的侧台等部分。演出开始时,演员会从过道穿过观众席直接进入舞台中心演出。

(二)活动拼装舞台设计。顾名思义,活动拼装舞台就是由固定尺寸的小舞台拼接而成,每个舞台的尺寸在1m×2m、2m×2m、2m×2.5m不等,这种设计一方面方便舞台在不使用时,或者变换使用时进行收纳,具有可移动性;另一方面,活动舞台可根据需要自由拼接成长方形、T形、不规则形等。活动拼装舞台作为黑匣子剧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开始广泛使用。另外也有些剧场将地面直接作为舞台使用。

(三)舞台工艺设计。黑匣子剧场空间被垂直划分为舞台空间和上层的剧场机械吊挂设备空间。黑匣子剧场的舞台机械设计不同于大中型剧场。一方面由于受到剧场内部空间的限制,本该在舞台上空放置的栅顶层延伸至观众席上空;另一方面,不断变换的座椅分布也要求照明与机械设备遍及整个剧场,方面使用。黑匣子剧场的舞台与观众席之间没有明显间隔,这不仅节省了空间而且是其先锋性的表现。黑匣子剧场舞台机械设备一般布置在整个剧场上空,这就对安全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一旦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保证观众安全的情况下,还要满足演出要求,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总结。

四、结语

舞台空间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舞台;空间;视觉设计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艺术设计行业空前繁盛,舞台空间设计在舞台表演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当前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新材料的应用,更是赋予了舞台空间设计全新的内涵意义。例如,舞台美术设计已经逐渐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分支,从单一的设计走向更广阔的艺术天地,成为我国文化艺术的代表。

一、现代舞台空间中视觉设计现状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的审美水平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各类艺术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使现代舞台空间中的视觉设计逐渐突破传统设计模式。在多样化的舞台空间中,现代舞台空间视觉设计以传统与现代、抽象与具体、形态与图片以及样式与意念为基础,塑造了更加灵活多变的舞台视觉形象。当前,我国现代舞台空间设计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设计体系,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吸取其他艺术的创新成果,加快舞台空间视觉设计发展进程[1]。

二、现代舞台空间中视觉设计表现

(一)多种材料的应用

首先,玻璃材料的应用,例如,磨砂、钢化玻璃以及平板等多种类型的玻璃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与舞台灯光相结合,从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以满足表演者的需求。在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玻璃材料自身的特殊性,构建具有暗示性的舞台场景,以此带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辅助表演者传达出情感。例如,在话剧《草船借箭》中,设计师利用有机玻璃通过灯光投射效果,将借箭的湖水布景表现出来,利用灯光透过玻璃呈现出类似大雾天气,以此满足舞台效果需求。其次,塑料材料的应用,例如,塑料薄膜、塑料气垫以及塑料布等,利用塑料材料自身轻便、可塑性等特点,实现了舞台设计师的构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采用剪切、粘贴、拉动等方法,将塑料的形体根据舞台需要进行改变,以迎合剧情的发展需求。最后,金属材料的应用,例如铁网、钢筋以及铝板等,利用金属材料自身的性质,构建稳定、复杂的框架,以满足舞台所需求的三维空间。例如,在话剧《越狱》中,设计师利用钢筋和铝板搭建了具有时代感的牢房,利用灯光的不断照射,表达出牢房的坚固与冷漠,使舞台呈现出真实的视觉效果,从而引起观赏者的情感共鸣。

(二)一体化的灯光布景

随着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设计人员不断加强对灯光与布景的利用,并加大二者之间的联系,使其逐渐成为一体化布局,以增强舞台效果。最初,舞台布景仅仅属于二维装饰,与舞台空间以及表演毫无联系,但随着设计理念的改变,设计者逐渐认识到舞台布景的重要性,开始追求丰富的视觉语言效果。灯光的应用,使舞台呈现出玄幻的意境,甚至能利用先进的技术创造出瞬息万变的四维舞台空间,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一体化的灯光布景,可以有效地表现出舞台空间的组合关系,舞台布景为灯光提供空间和载体,灯光为舞台布景赋予生命力,二者相互融合,完整地表达出表演的意义[2]。

(三)先进的多媒体影像

在现代舞台空间的视觉设计中,多媒体影像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受,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幻觉与现实的交替,突破了传统舞台的布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影像,将虚拟的影像完全融入到舞台之中,创造出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例如,在《山洪》表演中,随着画面、音效等节奏的加速,影像中的山洪快速汇聚,以真实的视觉感受冲击观赏者,并利用动态影像从主屏幕向外侧迅速流动,最终消失,利用气势效果冲击观众的内心,保证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另一方面是时间和空间的穿越,利用多媒体影像,灵活地展现时间与空间的衔接,通过影视化视觉效果,将虚拟影像与舞台空间融合,以此呈现出幻觉与真实共存的舞台效果。随着文化艺术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中西方文化不断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舞台设计者的理念更加国际化,呈现科学与艺术的交融,对舞台的变化以及形象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以符合不同区域的观众审美需求,从而推动现代舞台空间设计多元化发展,并促进我国社会进入多元文化时代,由此可见,未来舞台空间视觉设计将实现艺术与科技相融。

三、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舞台空间中的视觉设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西方文化,积极吸收先进的技术和创作理念,加强对舞台视觉元素的依赖,逐渐改变设计师的视野和思维,从而推动现代舞台空间设计实现东西方理念融合。但在设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设计者不断改善创新,以促进视觉设计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帅.现代舞台空间中视觉设计的审美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

舞台空间设计范文第3篇

室内空间设计新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通过高新技术、高新材料之间的全面协调,装饰形式与新技术、新材料之间的平衡,以及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室内空间设计新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通过高新技术、高新材料之间的全面协调,装饰形式与新技术、新材料之间的平衡,以及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尽可能地让人们接近自然。进一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1.生物科学技术是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直接手段,而不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的“凶器”。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要促使整个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能为优化生态系统提供智力支撑。

2.生物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实践的物质性活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服从自然本身的属性,接受自然科学的必要限制。同时更要认识到科技自身的不完备性和复杂性,积极预防科技应用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

3.树立综合的科技观评价体系。避免从单一的经济指标来评价科技的优劣,而应从生态、人文、美学等各方面建立起合理的科技价值体系,引导科学技术健康、持续发展。

然而空间设计是借助于生态科学技术的理念来实现其理想。通过运用生物科学技术这一手段更好的设计出和谐的空间场所。尤其是在空间设计中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室内空间设计是反映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是生活创造的舞台。人的本质趋向于有选择地对待现实,并按照自己的思想、愿望来加以改造。现实的空间环境总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对室内空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室内空间设计就是运用艺术和技术的手段,依据人们生理和心理要求的室内空间环境。它是为了人们室内生活的需要而去创造、组织理想生活的室内生态科技设计。

舞台空间设计范文第4篇

一方面:建筑业的发展使得能源消耗速度不断加快,工业能耗、交通能耗、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户。我国在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较高且能源的实际利用效率很低。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缺少完善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虽然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相关法律,但是没有明确指出在建筑节能这方面的法律条例,所以导致现在建筑节能工作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另一方面:国家提倡节能环保的理念,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在建筑行业,可再生资源的应用情况依然不明显,国家政府部门开展大规模的建筑节能工作,是采取先城市后农村,先新建后改建,从北向南逐步推进的策略。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筑节能仍然停留在初始阶段,并没有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

二、建筑节能策略的空间设计

在建筑实践中,建筑技术和科学成果为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可能。由于现在建筑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建筑整体的能源消耗较大,为了维系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活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设计的出现,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1.建筑表层空间

建筑表层的设计关系到建筑内外环境的互动关系。作为内外环境的界面,需要在设计技术和空间效果上发挥作用,现代建筑中提到的“双层表皮”是建筑节能设计的典型案例。例如,英国福斯特事务所在建筑空间设计方面有很多涉及建筑节能的作品,而且特别注重建筑表层空间上的设计和想象。在吉巴奥文化中心,结合当地居民对建筑通风设计的手段,同时结合表层技术的手段,使建筑空间设计根据室内气候条件和室内环境的舒适度来维持,从而实现建筑空间的气候管理和建筑节能。

2.建筑空间内系统

在建筑内部空间组织上,借鉴岭南庭院布局改善建筑微气候,然后根据传统建筑布局的特点,把尺度不同的庭院带到建筑组织中来,建筑内部通过各个板块的相互渗透,营造建筑空间通畅,带动室内外空气流动。建筑空间的内部系统大多结合了气候条件来分析的,在室内空间设计方面没有太多的涉及,如何设计一个良好的居住空间,改善生活环境,实现建筑节能是每个人都要关注的问题。

三、建筑空间的节能措施

1.能源的利用

要将建筑空间设计建立在节能的基础上,就必须充分加强可再生资源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使用力度。例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环保型能源,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里,接触最多的就是太阳能,相关的技术研究和开发利用也在不断地深入,这也表明建筑空间与太阳能的有机结合。现代建筑中对空间设计人员在造价、安全舒适、健康环保、可适应性、可持续性等方面要求很高,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满足人们需求的基本条件。

2.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充分采用智能化技术,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各种电器设备进行最优化的节能控制模式,从而降低建筑电能消耗,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和湿度,大大提高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智能化技术是绿色节能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建筑空间设计的意义

其一,人对空间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对空间的感知能力也不断增加,要充分认识和理解空间的意义,需要借助建筑空间的认识才能够实现。建筑空间设计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事态和精神面貌,反映了不同的人在生活、工作、学习上的行为与思想。其二,建筑设计不只是艺术,它反映生活、启发生活、改变生活,创造节能的空间设计是现时代所追求的生活态度,也是促进节能环保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其实,建筑空间设计的真正意义是把它作为展现我们生活的舞台。

五、结语

舞台空间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验时代 体验设计 遗址博物馆空间设计 塑造手法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处于信息刺激的包围之中,声、色、味等时刻刺激着我们的感官系统,可以说信息的刺激无处不在。体验经济的到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体验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展开着。因此,如何给体验者获得最佳体验感受已经受到众多学者和企业的密切关注。“体验设计”是将消费者的参与融入到设计中,在设计中把服务作为“舞台”,产品作为“道具”,环境作为“布景”,力图使体验者在体验过程中感受到美好的体验过程。体验设计的目的是在设计的产品、环境或服务中融入更多人性化的东西,让观众能更方便的体验,增强浏览学习的积极性,进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国际上,现代博物馆设计从20世纪60年代从以往的以展品为中心开始转向以观众为中心,这个质变是基于人性化的考虑,充分认识到走进博物馆的“人”不只是专业人士,更多的还是普普通通的大众。专业人士需要的是专业化、细致化的展品展示信息;而普通大众需要的则非常多样化、人情化。那么在体验时代背景下遗址博物馆空间设计又呈现哪些新特点和设计方法又有哪些新变化呢?

一、体验空间的特点。即是遗址博物馆的整体空间环境。博物馆的空间环境提供给大众的其实是一个传递专业知识、感受历史文化氛围与活动的场所。

为人们提供观摩、学习、交流、体验的遗址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在细处应该做到既要保证展示展品的空间与合适的视距,又要满足观众在遗址博物馆中可近可远距离观察研究、行走、互动、交流等活动中的尺度,反复斟酌空间的大小、高矮、展品尺寸与观众视角的研究等等。使空间内部各个部分的比例尺度适合人们的活动。遗址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在大处是应该为观众营造一个和展示主题相关的情景式的空间环境。针对主题的情景式的展示空间环境,能够调动起体验主体的情绪,增加其参与的热情帮助其更好的去理解展品的内容,进一步去体验展品背后的文化。这也是我们研究体验式遗址博物馆展示设计的重点,如图一所示,丹尼尔.里伯斯金德设计的柏林犹太博物馆中的空间设计就既具有带有情感色彩的体验感。

图一柏林犹太博物馆的空间设计效果

二、体验空间设计方法。“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 ——老子。其用意在于强调建筑对于人来说,具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围成空间的实体的壳, 而是空间本身。黑格尔说“天地万物无不在自身内兼含存在与虚无两者”, 对于遗址博物馆这一特有的文化空间来说,空间实际上又细分为“实空间”与“虚空间”。

“实空间”是指由实体墙面、天花、展品、展柜、展壁、展墙及各类隔断组成的空间。实体空间的特点是空间范围明确,私密性较强,在遗址博物馆中,“实空间”是遗址博物馆展示的主体,是观众可以直接看到的实物。

“虚空间”是指在精神上和感官上能够被感知的、通过室内设计的物质手段来实现的心理空间,是依靠已提出形象中的实的部分来间接提示、暗示、象征要表达的内容(如图二)。与实空间相比,虚空间不易为人们感知,空间体验依赖于主观想象。虚空间的特点是空间范围不明确,私密性小,处于实体空间内,又被称为空间里的空间或“心理空间”,概括的来说体现在三个方面上,即空间流动性、开敞性、兼容性;等级感、秩序感与自然结合。我们可以看到空间的流动性和开放性正是现代建筑室内公共领域追寻的目标之一。

图二柏林犹太博物馆通道上铺满了各种各样的痛苦的铸铁面孔

与实空间相比,虚空间不易被人们感知,空间体验依赖于主观想象。虚实相生,计虚为实是在传统空间意识中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和传统艺术观。虚空间与实空间两者相互联系、渗透和流动。遗址博物馆展示设计也可以利用虚实结合的空间设计手法,表现一种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的含蓄深远的意境,通过虚与实的对比映衬,进入超出客观感知,产生无穷想象,进入一种听声不闻声,看形却无形的审美状态[6]。

虚拟空间设计主要表现于地面,顶棚等界面,但虚拟空间并不是孤立存在于整体空间之中,而是和其它空间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关系:分割的方式不同,实体空间是处于绝对的分割:虚拟空间是相对的分割;虚拟空间是需要联想和“视觉完形性”来划定空间:实体空间则完全的阻隔来划定空间;虚拟空间可以借助家具、陈设、绿化、水体、照明、色彩、材质、改变标高等来完成。

作者单位

舞台空间设计范文第6篇

美术创作人员在得到一个演播室空间美术设计的任务时,酝酿最初的想法和形象化的概括,抓住对设计的独特理解,逐步形成它所塑造的演播空间外部形象的具体想法和意向.意在笔先,避免机械地按照节目规定的空间提供一般化地环境设计,才能提炼与节目有内在联系的造型因素,使空间成为一种潜在的语言,创造出仅靠人物语言动作无法充分表达的深遂意蕴。

在这里,我暂把演播室空间的设计分为六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假定的空间

假定性系美学概念之一,假定性是一切艺术创作所共具的属性,空间艺术中以抽象象征虚拟引喻,间接表现艺术的时空感。

演播室的空间也可以是一个假定的空间场景,通过不确定空间的指定性,体现节目风格,例如:凤凰卫视的“杨澜工作室”,是一档以讲述历史长河中种种发人深省的故事、轰动的事件、才子佳人的传奇,回顾历史,给人以启迪的栏目.,整个节目开始摄像机由上自下,由右向左缓缓移动,象征历史文化的罗马石柱屹立在运动着的蓝天白云下,每一个柱子的中间都有一个电视屏幕,不断播放着珍贵的历史资料,主持人从柱子间慢慢走进镜头讲述一幕幕动人的传奇故事,这个假定的空间定位在一个变化的历史长廊中,把一个古老的历史废墟景象搬到演播室,在这样一个时空交错的环境中,让观众能更好地去了解过去的各种历史。

二情感空间

不同类型的节目体现出来的感情基调是不相同的,一般节目的开始往往通过一段音乐,几组画面,几行字幕,就可以让观众了解整个节目的风格,环境的设计同样也从背景到环境空间道具无不体现出某种特定的情感用语。亚洲卫视的[v]频道,几乎所有演播室的空间设计,都采用极度夸张的色彩,奇异的道具,再加上主持人新潮的发型及服装,体现出先锋音乐的存在空间,在这样的气氛中,肯定不会有严肃的故事发生。

三交互式的空间

谈话式的节目中,演播室的空间设计目的是让主持人与观众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迅速沟通,调动情绪,让更多的观众融与节目中进行参与。“实话实说”栏目,演播室为圆型空间,观众嘉宾主持人三者在同一对等空间,摄像分布其中,主持人在观众嘉宾中来回穿插,打破了空间的两面或三面的传统组成结构.这种开放的空间构架,能更加轻易地调动观众的参与情绪,让主持人有更多的发挥余地。

从这一点来说,演播室空间的美术设计,已不是简单地独立出现的,它是通过空间这个媒介与节目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搞装饰装修的设计人员,在搞电视演播室的空间设计时,为什么显得有时力不从心了。失败的设计只能体现在独立的空间变化,独立的背景空间,与节目本身相差甚远。

四空的空间(通用性演播空间)

一些演播室不需要一个特殊的环境场所,关键是画面的整体和清晰,再配置简单的道具,这种布景也称为通用性演播,常用中景和近景,全景仅仅起到穿插作用。例如:凤凰卫视的“铿铿三人行”栏目,整个演播室只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幕布,以此体现“人生大舞台”“幕后休息室”的意象,以再简单不过的背景突出节目调侃诨谐的风格,是典型的后现代舞台风格,把三个人物放在一个简单的中性背景中,人物和人物之间的性格更加突出,这种空的空间设计可以使观众唤起某种形象感触,也就是所谓的形象联想,形象联想也就是设计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契机,是塑造形象的基准。

五装饰性空间

如果是中性节目,不需要表明人物的特定环境,只需要有一个优美的背景来提高画面的艺术欣赏性,比如:音乐舞蹈节目杂技表演节目就需要在通用性的空间背景基础上,给予特意的精心设计,这也称为装饰性布景。这种装饰性空间场景,要考虑演员上下场的变化,利用色彩空间的变化,传统或现代的图形变化使节目本身更加充实漂亮,甚至可以利用机械装置增加演播室的空间变化,让节目更有可看性。

六虚拟空间

舞台空间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空间;舞台美术设计;重构

[中图分类号]J81 [文献标识码]A

空间的概念有诸多的解释与定义,较之于舞台美术的空间设计,相对通俗易懂的解释为:宇宙中物质实体之外的部分称之为空间。

空间的物理性质是具有不变性与不干涉性。空间只具有体量,就其自身而言是无变化、无运动、无能力干涉影响其他事物。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空间的变化主要是指绝对空间中的物质的运动变化所构造出的物质性空间形态的转化,并使其具有相应的功能与构造。

空间的主要内涵为“空”那么其具有的可分性、连续性、无限性等物理特征就可以充分得到开发与利用,而“间”则是运用物质对“空”的这些物理特征进行有机合理的重构。而舞台美术空间设计就是利用一定的界面来整合空间体现:组织动作空间、再现动作环境、表现心理空间等功能,以完成对戏剧活动的承载。

戏剧活动在先民时代就体现为以天为幕以地为台,扮演一切能够想象到的人、神、禽、鸟、兽的角色,娱乐于天神娱乐于人,从而开始了萌芽状态的戏剧活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逐步深化了合理规划利用空间的意识,在演剧活动中逐渐出现了相应的专属的演出场所——剧场,剧场的演变又历经了从户外到户内的过程,而相对稳定的舞台物理空间一直到了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第一个镜框式舞台,才完成了现代常规舞台空间的雏形转化。

剧场是集表演、欣赏、集会、人际交往等活动的功能性空间,相对舞台美术设计师而言,重构空间的主要任务就聚焦到了承载戏剧表演活动的中心——舞台空间部分。

现代剧场的舞台基本类型都属于是镜框式舞台,它的物理空间结构特征为五面围合、一面开敞、面对观众的方形空间形态。在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空心盒子里,舞台美术设计空间的形态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万变的空间重构却都未曾脱离过舞台美术设计的基本功能要求。

但无论如何,生活空间从形态、格局、功能作用等方面分析是包罗万象的,与区区的舞台空间存在着尺度、照明、视觉等诸多空间因素的矛盾,这些矛盾因素的存在让设计师在重构空间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与思考。

在重构空间的过程中,具有二度创作特点的舞台美术设计解构了原有的方形空间构架,根据人的视觉透视规律将空间规划为若干的区域,分割空间的界面,利用不同材料的肌理与质感处理从台前到台后、由实景向虚景的逐步过渡,并根据剧本的描述选择典型环境的典型特征进行再现,强化虚实对比、光照明暗对比、立体平面的对比。在自然主义风格风行的时期,舞台上呈现的空间类型都要忠实于生活、撷取于生活、甚至将现实的生活空间直接拆搬到舞台上重建,这就将舞台美术再现动作环境的功能发展到了极致。在创作中,只取材于生活中的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故事,忠实的记录他们的行为,反对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在戏剧演出中,要求把“生活的一角”照原来的样子复制在舞台上。在自然主义的演出中,布景为演出提供戏剧景物环境的任务上升到主要地位,它把在舞台上复制自然作为主要任务。如,在设计外景环境中仿造真树,在内景中常以真品实物代替布景,表现肉铺内置真实的肉和骨,有的甚至把现实生活的房间买下,将其陈设、墙面装饰等物移置于舞台等,力图将舞台塑造成现实生活的缩影,甚至让观众产生一定的欣赏幻觉,仿佛置身他人边侧探视其生活活动。这种空间的重构模式在幻觉性体系的舞台空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重构出空间的基本特点要求如实反映生活。注重作品反映生活的客观性,主要任务就是为在舞台上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服务的。力求做到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戏剧实践过程中逐步出现了表现市民生活特点的“三面墙”布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的戏剧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就曾提出:“把舞台美术纳入戏剧演出的有机整体,把舞台美术作为揭示剧本思想的有力手段使用。开创了专为一出戏的设计而深入考察体验现实生活的先例,把戏剧典型化的原则运用到布景艺术中来。”由此提出了布景典型化的理论要求。

当舞台空间的重构从幻觉主义发展到非幻觉主义的阶段,戏剧导演与舞台美术设计师对舞台空间的要求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如,使用大量的中性条屏、平台、阶梯来重构戏剧舞台空间就能充分地说明这个问题。在经历了系统的自然主义戏剧的洗礼之后,舞台空间的形态发生巨大的变化,动作空间的组织成为了功能的重点。

空间重构的构造除了强化情绪的个性外化,更加强烈地将戏剧动作推到观众的眼前。就如在这一过程中著名导演、舞台美术设计戈登·克雷更是以中性条屏的形式在舞台上抽象重构出诸如宫殿、城堡、荒原、战场、街道、家园等多变的非幻觉性的空间形态。在著名戏剧家阿庇亚心目中,戏剧内在统一性的基本标尺应该到剧本中去寻找,对一个舞台美术家来说,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把剧本所要求的环境气氛渲染出来;在这一基本前提之下,舞台美术家又要具体地处理舞台布景与演员的关系,因为在这个环境气氛中活动的是演员。布景与演员的关系处理好了,剧本所要求的内在统一性也就解决了一大半。为此他提出了以物衬托人、不能见物不见人的舞台设计观点:“在剧场里,我们得设法使戏剧动作有力,演员出现于舞台才引起表演动作”,所以,“一切变化都是因他引起的、为衬托他的运动而创造的”。他以“树林”的布景为喻,论述道:是表现有人在活动的树林呢,还是表现在树林活动着的人?……为了组织我们的空间,我们并不追求如何使人看见树林,而是要在发展中细致地表现树林中发生的事情:一个这样那样的人,做了这样那样的事,说了这样那样的话。戏剧人物是戏剧的中心,在舞台上,演员就是演剧的中心。这种明晰的认识,是阿庇亚提出许多艺术主张的出发点。他反对平面画景和自然主义布景,就是为了免使演员在平面画景前伶仃孤立,或被自然主义的布景堆缠绕掩埋;他强调用灯光制造舞台形象的雕塑感,也是为了使演员更立体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总之,舞台上的一切,都以适应演员活生生的形体存在为前提。

无论是幻觉体系还是非幻觉的体系,虽然在舞台空间的重构的样式与侧重点上有着一定的区别和各自鲜明的特点,但在对舞台美术功能之一表现动作情绪的要求上有着一样的追求。

人文的变更,文学、艺术、科技的日新月异,人类由物质层面的追求逐渐向精神层面上升,由外在表象的表达升华到对深层理念精神空间的感受。那么心理情绪、精神理念的外化表达就成为了舞台空间重构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在设计重构空间的过程中舞台美术的三大功能相辅相成。

心理活动对空间的影响、舞台空间如何表现动作的情绪是许多导演与设计师思考最多的问题,空间的体量、界面的线条、空间的叠加、光线的强弱、光色的冷暖、色彩的配比都将成为影响情绪的因素。

在空间的造型处理上对空间的视觉心理会起到相对直观的作用,如:欧式柱式结构,巴洛克风格,大块面、大体量的空间构架会让观者产生崇高、庄严、肃穆的心理感受,但同时也可创造出压抑、沉闷、抑郁的视觉压力。

在空间中光色的处理上也会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色彩的心理学已经成为了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其理论如今也大量地应用到舞台空间的重构之中。

例如:颜色有让人心理上感觉暖与感觉冷之分。不过,这只是颜色所具有的心理效应中最普通的一种。红色、橙色、粉色等就是暖色,可以使人联想到火焰和太阳等事物,让人感觉温暖、舒适、愉悦,但同时在不同的造型环境下又会让人感受到暴躁、炙热、惨烈等感觉。与此相对,蓝色、绿色、蓝绿色等被称为冷色,这些颜色能让人联想到水和冰,使人感觉寒冷、忧伤、冷静,在不同的空间状态下又会给人一种静谧、浪漫、纯净升华的心理感觉。

暖色与冷色使人感觉到的温度还会受到颜色明度的巨大影响。明度高的颜色,都会使人感觉寒冷或凉爽;明度低的颜色,都会使人感觉温暖。与深蓝色相比,浅蓝色看上去更凉爽;与粉红色相比,红色看上去更温暖。

舞台空间设计范文第8篇

(一)变化与统一原则

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层次感是美学表现的基本要素,而变化统一是构建层次感的基础原则,商业空间设计应围绕品牌文化特质对各设计要素进行有效合理的搭配。变化与统一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空间色彩冷暖、明暗以及大小的分布,材料肌理质感的变化性与延续性,空间造型的配合与变化等。这些基本空间要素通过多元化的变化按照一定的同一性原则进行空间塑造,结合相应的艺术表现手法,能够使商业空间围绕品牌文化形成一个重点突出、有机统一的整体,各元素的变化与统一也能够在商业空间营造品牌文化主题与消费范围起到相应的作用。

(二)对比与和谐原则

在商业空间设计中,不同的空间要素具有其内在特质,空间要素的对比与和谐统一能够更为有效地突出品牌特征,扩展品牌文化的影响。品牌文化空间美学体现中对比与和谐原则主要体现在空间造型的对比、空间色彩的色彩对比、空间材质肌理的对比、空间光影和虚实的对比等,而和谐则最多是各对比要素之间的配合适当与匀称,对比要素之间能够形成紧密的美学联系,获得和谐的整体空间表现效果,使消费者能够获得视觉与心理上的满足,对相应品牌形成良好的印象。

(三)均衡与稳定原则

均衡与稳定是人类的心理天性,当人们处于均衡稳定空间之内,则容易表现出轻松愉悦、乐于表达与接受的特点,这对于商业空间中宣传推广品牌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商业空间设计中均衡与稳定原则主要表现在空间设计中的形态、大小、轻重及远近元素的合理配置,使消费者能够获得一种视觉上的平衡状态。随着空间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变化,为了寻求更具特点的空间表现效果,当前,商业空间设计也引入了不均衡手法,通过改变消费者对于空间均衡与稳定认知带来的心理适应达到加深印象的目的,这种不均衡的空间设计方法往往能够带给消费者时尚新颖的感觉,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动感活力。

(四)节奏与韵律原则

处于商业空间中的人群更多的体现出了一种动态化的特征,在各种商业行为的推动下人们往往处于运动之中。因此,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可适当结合品牌文化的内在特质,赋予空间一定的节奏与韵律,借助同类空间要素的交替变化形成运动感,拓展到整个品牌,商业空间则可获得相应的节奏与韵律意味。节奏与韵律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更加适用于运动、科技等类型的品牌,这种富于韵律变化和节奏感的图案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极为普遍。

(五)特异性原则

特异性原则在商业空间设计中主要起突出作用,同时也能通过对部分常规空间设计元素的颠覆形成相应的空间特色,这一原则在当前同行业品牌同质化特征日益明显的背景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见的品牌logo、品牌专属颜色的运用均属于特异性原则的表现。在商业空间设计色彩特异、大小特异、材料肌理特异、形状特异等获得相应的设计效果,通过突变元素应用比例的合理控制,使品牌文化通过空间表达效果在消费者头脑中形成较强的冲击力,以此达到提升品牌文化宣传效果的目的。

二、品牌文化商业展示空间布局设计美

基于品牌文化空间美学体现的布局设计首先应考虑商业空间的使用属性,有效利用空间内的展区安排设置各类展具,保证商业空间内消费者行为活动的便捷性。在此基础上,对商业空间内的各要素进行有机的组织布置,通过要素大小、高低、远近的合理搭配,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形式,将各空间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展场的格局形成序列,或横列成行、或纵列成排、或形成规则的曲线,使展场紧凑有序。空间布局设计中的美学表达应以品牌文化表现为出发点,空间布局中合理预留品牌文化突出展示区域,赋予品牌文化相关要素更大的空间表达影响力,在具体空间布局上可围绕品牌文化元素设置相应的放射或收束集中形式,使空间布局要素均能有效地将消费者的注意力与印象引导到品牌展示当中来,全面提升商业空间设计的品牌文化传播与空间美学体现效果。

三、品牌文化商业展示色彩设计美

色彩是消费者步入商业空间之后获得第一主观印象的影响要素,而品牌文化,与空间美学的体现更是直接与展示色彩相关。在品牌文化商业展示色彩设计中,应按照相应的美学原则来进行调和与对比。充分利用品牌文化商业空间的美学体现宜采用调和为主的配色方法,同时注意色彩的对比,达到多样而统一的视觉效果。有展柜与展示商品之间的对比、展柜之间的对比、展位与商场整体环境的对比等。处于加深空间品牌印象、提升品牌表现力的目的,在商业空间设计中,有效导入企业形象颜色是必不可少的,以企业标准色作为空间设计的主体颜色是当前通行的设计方法。流行色是相对于企业标准色之外的又一空间设计色彩要素,流行色更具时效性,通常在特定时间段内能够使消费者形成强烈的感知效果。金基于品牌文化空间美学体现的商业空间设计应适当引入流行色元素,以满足消费者追求“时髦”的心理需求,也符合当时人们普遍的色彩审美观。但并不是所有的投其所好就是好的,不假思索的盲目追求潮流只会造成形式的类同与乏味。

四、品牌文化商业展示的照明设计美

商业空间照明设计起到空间氛围营造与商品特点突出作用,同时也是宣传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照明手段的合理利用能够使消费者在步入商业空间后感受到相应品牌文化传播出的感召力,对相应品牌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与一定的信赖和认可,最终形成相应的消费行为。品牌文化,商业展示的照明设计同样应依据艺术美学的原则来实施。各类型的人造光源能够为照明设计提供更为丰富多样化的选择,帮助设计师获得理想的设计效果。光色所产生的效果是有根据可循的,这一点追溯到根本就是发光源,而发光源有所改变光色也会有所改变,那么就需要一个衡量的标准,通常来说行业内都用“色温”来作为标尺。而色温则是跟着光色的变化而变化,光色由冷到热,那么色温就会由高变低。那么光色冷的时候,色温就会给人一种沉稳、暖心的意象,反之则会显现出净爽的感觉。因此,在进行室内设计的实际工作时,一定要注意色温的变化。同时,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可采用的材料也异常繁复,那么设计师们在工作的工程中,就要考虑整体的效果,包括整体空间以及各方位光源具体的效果展示,在两者综合的条件下进行设计,让最终展示出来的效果相吻合,并且符合企业特色。

五、品牌文化商业展示材料设计美

商业展示空间的装饰材料设计美要符合品牌文化的设计风格,不同材质的质感所表达的空间视觉效果不同,要考虑最终呈现效果的一致性。那么在具体的做法上,可以利用当今无数种类别的材料,相互进行对比,不过呈现效果上一定要将质感与色彩展现出个性化的效果,这样才能展现企业自身的品牌独特之处。而个性化则可以通过设计、改造、变形、搭配材料来解决。比如说,不同的材料给人以不同的感官体验,石料给人以沉稳的气质,而多彩的涂装会让人们感觉到活泼,还有光滑的镜面则能够给人一种空间内的折叠感。那么,在为企业品牌做设计的时候,通过材料进行搭配、设计,可以完美地展示出其内涵特质。但要注意,此种方法需要注意材料的展示效果,并根据其特性贴合企业品牌的来进行组合,设计出别具特色的商业展示空间,从视觉效果上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六、品牌文化商业展示数字化设计美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技术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得以应用,在交互模式与传播途径等方面改变了商业空间的表现特征与影响效果,在品牌文化商业空间美学体现中融入数字化设计,能够使整个商业空间更具科技性与时代性。多媒体技术包括了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的内容,能够在商业空间中营造出实时动态变化的空间特征。传统的商业空间多媒体技术主要提供影音播放产品宣传等功能,而新的更具人机交互特征的多媒体技术则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查询、自主浏览等功能,同时结合自动化、智能化的感应设备,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具有针对性符合其兴趣爱好特征的内容,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引入这种多媒体技术能够提升整个商业空间便捷性与科技感。虚拟现实(VR)技术是当今前社会的技术热点,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使消费者借助相应的设备完全沉浸于商业品牌构建的世界当中,突破传统商业空间对品牌文化宣传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消费者能够更为真切、直观的接触品牌历史,感受到品牌魅力,带给消费者以全新的感官体验与视觉冲击。结语综上所述,当代商业空间在多元化设计理念与设计元素的影响下出现了新的变化,但空间美学表现则始终是设计师追求的目标之一。在空间设计美学体现当中有效提升品牌文化表现力,是商业空间设计建设的现实需求,设计师应准确把握各项设计要素,结合品牌文化特征进行合理的搭配布置,从而获得理想的设计效果。

作者:蔡毅 赵俊学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叶伟森.论现代商业空间中的设计文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4):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