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庭医生服务工作计划

家庭医生服务工作计划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7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月活动工作计划

签约服务进家庭,当好健康守门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月活动工作计划,欢迎大家阅读!

【2017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月活动工作计划1】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践行“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实现“首诊在基层、救治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目标,根据省、市卫计委关于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月”活动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对区、镇乡办、村(社)卫生管理和医务人员的政策解读或培训,促进基层卫生人员进一步统一思想,把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作为履行政府管理,深化医药卫生改革和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切实增强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广泛深入的签约服务政策宣传和基本健康知识的传播,引导签约服务对象树立科学就医理念,逐步改变无序就医习惯,优先就近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实现“首诊在基层、救治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目标。

二、活动主题

突出对《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医改办等7部门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和安徽省《关于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签约主要政策依据的宣传。以“签约服务进家庭,当好健康守门人”为主题,面向乡村干部开展宣传;以“与医生有个约定,健康有专人过问”、“平时管健康、看病帮您忙,家庭医生,健康顾问”为主题,面向乡村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和签约服务对象开展宣传。

三、重点任务

全文阅读

2017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月活动工作计划

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月活动工作计划,欢迎大家阅读!

【2017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月活动工作计划1】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践行“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加快推进我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实现“首诊在基层、救治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目标,经研究,确定2017年11月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月”。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宣传月活动目的

通过对基层卫生管理和医务人员的政策解读和培训,促进基层卫生人员进一步统一思想,把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作为履行政府管理,深化医药卫生改革和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切实增强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广泛深入的签约服务政策宣传和基本健康知识的传播,引导签约服务对象树立科学就医理念,逐步改变无序就医习惯,优先就近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实现“首诊在基层、救治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目标。

二、宣传月活动主题

以“签约服务进家庭,当好健康守门人”为主题,面向基层行政管理干部宣传;以“与医生有个约定,健康有专人过问”、“平时管健康、看病帮你忙,家庭医生,健康顾问”为主题,面向基层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和签约服务对象开展宣传。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医改办等7部门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和我省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是宣传活动的主要政策依据。

全文阅读

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专项行动自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卫健委《关于开展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三个全覆盖”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就医绿色通道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个全覆盖”工作,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服务工作做实做细。按统一部署,高度重视,指派专人对相关工作进行落实。确保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三个全覆盖”工作落实到位:

一、建强组织,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县卫生健康局针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三个全覆盖”工作专题研究了相关问题。二是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针对问题制定了工作措施,成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工作责任。三是制定考核细则,将相关内容纳入县卫生健康局年度工作考核中,加大考核力度。四是结合实际开展了2次专题培训班,对相关内容开展调研,建立工作台帐,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实施见面调查,联系人制度落实情况以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知晓率、经济状况、身体健康状况等为主要内容方面进行调查记录,做到扶助对象底数清楚,措施实.

二、建立制度,全面落实惠民政策。

严格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双岗联系人制度,一是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为每户特殊家庭确定了一名乡镇领导干部和一名村干部作为帮扶“双岗”联系人,落实“双岗”责任制。二是联系人与特殊家庭成员保持经常性联系,建立了“关心关爱”联系制度和资金及时兑现机构。三是定期或不定期走访慰问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特别是传统节日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切实为计生特殊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四是建立了计生协会员、志愿者、爱心人士等与特殊家庭成员结对帮扶机制,将相关惠民政策落实到位,让他们时刻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和遇到困难能得到及时帮助。

三、明确对象,全覆盖签订家庭医生服务。

一是将县妇计中心确定为计生特殊家庭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将所有计生特殊家庭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二是定点医疗机构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时,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作为重点优先签约服务人群,签约率达到100%。三是家庭医生熟悉所有特殊家庭健康状况,为签约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并提供优先就诊、转诊等服务。

四、畅通信息,方便就医渠道。

全文阅读

乐做健康守门人

以健康预防为主要目标,以健康管理为基本手段,将健康防线提前,降低民众看病成本,这就是家庭医生服务的核心。深圳家庭医生服务推行初期,面临着各种困难与阻碍。作为首批家庭医生服务的践行者,他们在艰难中前行,在前行中修行,宣传中的一再斟酌,行动上的步步调控,无不是为了更好地将这项健康事业推行到底。从上到下,问他们何故这么笃定执着?答曰:以民众之健康为医之喜悦,我们乐做健康守门人。

随着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的推进,更多的居民与社康中心的全科医生都有了名正言顺的贴近关心和有序有计划的健康服务流程。

引子

保驾护航 居民生活

小区一景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福田区沙嘴村高低错落的建筑上,建筑丛林里的人们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福建沙县小吃店门口,冒着热气的饺子被换了一拨又一拨;穿着校服的小朋友妈妈带领下一蹦一跳,走在去往沙嘴幼儿园的道路上;菜市场里,砍肉、卖菜的声音虽然没有以前的吵闹,但浓郁的生活气息依然在讨价还价中不断蒸腾;每天,当沙嘴社康中心的康主任走过那一条条熟悉的小路时,总是不断地有人和他打招呼:“早晨,康医生!”“这么早呀,康医生!”“康主任,昨天老头子的体检报告出来了,血压降到了正常。谢谢你呀!”……康主任则一路微笑着并不断回着街坊邻居们的问好,走到社康中心的办公室,便开始了一天紧张而忙碌的工作。

福田区沙嘴村是个地理划分较为封闭的原住民较多的老村子,随着改革开放一声春雷响,这里现在已显现出现代化的高楼与老式祖屋并立的城市新景。康主任在这里行医十多年,和街坊邻居很是熟识,关系也十分融洽和谐。自从推行家庭医生服务计划以来,康主任感觉与小区里的民众拉得更近,事务也更多了起来。

全文阅读

推行家庭医生服务

为贯彻落实卫生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实施方案》(卫发〔〕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经区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区推行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在社区居民楼栋内张贴家庭医生公示牌,现就有关社区家庭医生公示服务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的

围绕“主动入户、按需提供和关注重点人群”的服务核心,探索“分片、分类、预约”的服务新模式,使社区医务工作者走向社区、走进家庭,形成社区卫生与社区居民“共建、共享、共同参与”卫生服务新格局,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广覆盖的目标。

二、公示内容及制作标准

(一)家庭医生公示内容

1.家庭医生姓名、专业、职称及联系方式。

2.温馨提示。

3.免费服务内容。

全文阅读

高校居家养老人群医疗服务模式探讨

摘要 本文就以高校医院为依托开展高校居家养老人群医疗服务的优势、服务形式、内容、人员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望对未来医疗卫生事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校;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模式

本文就以高校医院为依托开展高校居家养老人群医疗服务的优势、服务形式、内容、人员等方而作了些探讨。高校医院对高校社区居家养老人群开展医疗服务的优势

首先,随着新医改的深入,高校医院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成必然选择,为高校社区居家养老人群提供医疗服务,是拓展医院业务,促进医院发展,更是高校医院的职责所在。其次,因为高校医院就近、方便及专业性,长期为高校老年教职工及社区老年居民提供医疗服务,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医患关系,方便全面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特别近些年国家重点针对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极大地提高了高校医院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和综合服务能力。此外,高校医院隶属于高校管理,能同时得到卫生部门和高校政策、资金、人员等的各种支持,如高校强大的教学科研力量及设施,有的高校还设医学、心理学、社会工作专业,健伞的基层组织机构,如工会、离退休工作处、学生会等,将为校医院管理、开展志愿者和社工作、全科医护人才培养等提供支持。因此,高校医院开展高校社区居家养老人群医疗服务优势可谓得天独厚。高校居家养老人群医疗服务模式思考

采用多样化的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形式,满足不同类型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社区医疗服务需求:①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高校医院提供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的形式,特点是政府通过为居家养老居民购买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券、健康保险或居家护理险(如长期护理保险、临终护理险)等确保居家养老人群享有健康服务。我围尚不富裕,由政府全部承担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并不实际,但可通过发放政府购买的部分医疗项目免费服务券、提高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报销比例、提供专项补贴鼓励老年人购买健康保险及长期护理保险等保险产品、针对弱势老年人开展无偿或低收费的基本保障社区医疗服务等等,以体现尊重生命,人人享有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②按生活自理程度分类服务形式:根据生活自理程度把居家养老老年人分为生活自理、半自理、不能白理3种人群,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特点是有限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各取所需。有研究提出对生活能够自理者主要开展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组织适宜的体育锻炼康复训练等活动,与居民订立契约式健康保健合同;半自理及不能自理老年人应开设家庭病床,定期上门巡诊,为照护者提供护理常识和技能培训,外出就医时提供上门接送等特殊服务。③按病症种类服务形式:根据老人所患病症种类,提供专项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特点是有很强的针对性,方便同类患者一起管理,提高效率,针对病症不同阶段的健康问题南医疗服务团队修订实施健康促进计划、健康日标、评价效果等。如美国有专门为社区老年痴呆症患者提供的特别护理服务。研究表明通过实施多因素干预措施可降低社区老人跌倒发生率,居家医疗服务可强化城镇高血压患者依从性,促进血压的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多层次的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内窬,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医疗服务需求,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①预防服务:老年人是疾病及突发事件的高发人群,重视预防,有利于防患于未然,内容有传染病预防(包括社区的一级病因预防、二级“五早预防”和三级预后康复预防)、非传染病预防(包括一级危险因素预防、二级早期疾病干预、三级防残预防)和突发事件的预防(如食物中毒、传染病爆发等)。应制定针对居家养老人群群体和个体的短期及长远预防服务计划,同时需结合考虑环境、季节、.人员等诸多影响因素。②医疗服务:主要是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控制,对危重病例的救治及转诊,高校医院应引入现代老年医学观念,开设老年科,提供个体化综合医疗服务,为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进行网络化管理,建立高校医院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建议开展家庭治疗、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可先由家属或老人到医院相关部门填表申请,经老年健康评估小组评估后,按等级收取医疗服务费用,费用列入医疗保险的支付项日范围,政府可参考等级给予相应补助。③康复服务:高校医院应设康复室,备有基本的康复训练器材,为各种慢性病老年病所致功能障碍者进行康复治疗,开设家庭康复病床,定期派康复工作者到患者家中进行康复咨询、治疗和转诊服务,进行医院、社区和家庭康复工作,由健康评估小组定期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康复计划。服务费用应列入医疗保险的支付项目范围。④保健服务:居家养老老人常患有多种不可治愈的慢性病,连续性日常保健至关重要。可设立家庭医生责任制,使老年人拥有相对固定的家庭保健医生,进行网络化管理,针对老人的体质状况及患病情况,提供个性化保健计划建议,并进行有计划的药物管理、心身管理和行为管理,为社区设施及家庭环境改造提参考意见,开展一些保健性质的服务项目,如养生保健、中医养生、足疗、心理辅导、健康锻炼等。⑤健康教育服务:针对居家养老人群开展有计划的、系统的健康教育服务。特别要开展老年性多发病、常见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制定针对群体和个体的短期及长远健康教育服务计划,建立专家-高校医院专业人员一家庭医生一居民等多级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统一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内容,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服务,设立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健康教育服务。

高校居家养老医疗服务人员构成:①不同专业医务人员:包括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康复师、药师等专业医务人员,组建以全科医生为中心的医疗专业团队,可推行全科医生与居民服务签约制度,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综合性、连续性的医疗服务,增设居家养老护理员岗位,以加强社区护理力量,对从事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的专业医务人员应有严格的岗位准入制度,以提高专业队伍整体素质。②非医疗专业人员:包括家属、社工、志愿者等,国家应对非正式照顾者提供计划培训及政策上的优惠支持,高校医院应联合高校率先建立社工及志愿者服务网络,探索居家养老互助协会、志愿者爱心时间银行等,促使非医疗专业人员有计划、科学地发展,更好地发挥作用。在英国许多社区由社工实行的个案管理式照顾服务,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并降低人住养老院的比例,近些年我国社工、志愿者等在居家养老卫生服务工作中正逐渐兴起,需要不断完善。

全文阅读

居家养老医疗服务论文

一、高校医院对高校社区居家养老人群开展医疗服务的优势

首先,随着新医改的深入,高校医院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成必然选择,为高校社区居家养老人群提供医疗服务,是拓展医院业务,促进医院发展,更是高校医院的职责所在。其次,因为高校医院就近、方便及专业性,长期为高校老年教职工及社区老年居民提供医疗服务,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医患关系,方便全面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特别近些年国家重点针对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极大地提高了高校医院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和综合服务能力。此外,高校医院隶属于高校管理,能同时得到卫生部门和高校政策、资金、人员等的各种支持,如高校强大的教学科研力量及设施,有的高校还设医学、心理学、社会工作专业,健全的基层组织机构,如工会、离退休工作处、学生会等,将为校医院管理、开展志愿者和社工工作、全科医护人才培养等提供支持。因此,高校医院开展高校社区居家养老人群医疗服务优势可谓得天独厚。

二、高校居家养老人群医疗服务模式思考

采用多样化的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形式,满足不同类型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社区医疗服务需求:①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高校医院提供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的形式,特点是政府通过为居家养老居民购买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券、健康保险或居家护理险(如长期护理保险、临终护理险)等确保居家养老人群享有健康服务。我国尚不富裕,由政府全部承担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并不实际,但可通过发放政府购买的部分医疗项目免费服务券、提高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报销比例、提供专项补贴鼓励老年人购买健康保险及长期护理保险等保险产品、针对弱势老年人开展无偿或低收费的基本保障社区医疗服务等等,以体现尊重生命,人人享有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②按生活自理程度分类服务形式:根据生活自理程度把居家养老老年人分为生活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3种人群,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特点是有限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各取所需。有研究提出对生活能够自理者主要开展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组织适宜的体育锻炼康复训练等活动,与居民订立契约式健康保健合同;半自理及不能自理老年人应开设家庭病床,定期上门巡诊,为照护者提供护理常识和技能培训,外出就医时提供上门接送等特殊服务。③按病症种类服务形式:根据老人所患病症种类,提供专项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特点是有很强的针对性,方便同类患者一起管理,提高效率,针对病症不同阶段的健康问题由医疗服务团队修订实施健康促进计划、健康目标、评价效果等。如美国有专门为社区老年痴呆症患者提供的特别护理服务。研究表明通过实施多因素干预措施可降低社区老人跌倒发生率,居家医疗服务可强化城镇高血压患者依从性,促进血压的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多层次的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内容,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医疗服务需求,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①预防服务:老年人是疾病及突发事件的高发人群,重视预防,有利于防患于未然,内容有传染病预防(包括社区的一级病因预防、二级“五早预防”和三级预后康复预防)、非传染病预防(包括一级危险因素预防、二级早期疾病干预、三级防残预防)和突发事件的预防(如食物中毒、传染病爆发等)。应制定针对居家养老人群群体和个体的短期及长远预防服务计划,同时需结合考虑环境、季节、人员等诸多影响因素。②医疗服务:主要是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控制,对危重病例的救治及转诊,高校医院应引入现代老年医学观念,开设老年科,提供个体化综合医疗服务,为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进行网络化管理,建立高校医院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建议开展家庭治疗、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可先由家属或老人到医院相关部门填表申请,经老年健康评估小组评估后,按等级收取医疗服务费用,费用列入医疗保险的支付项目范围,政府可参考等级给予相应补助。③康复服务:高校医院应设康复室,备有基本的康复训练器材,为各种慢性病老年病所致功能障碍者进行康复治疗,开设家庭康复病床,定期派康复工作者到患者家中进行康复咨询、治疗和转诊服务,进行医院、社区和家庭康复工作,由健康评估小组定期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康复计划。服务费用应列入医疗保险的支付项目范围。④保健服务:居家养老老人常患有多种不可治愈的慢性病,连续性日常保健至关重要。可设立家庭医生责任制,使老年人拥有相对固定的家庭保健医生,进行网络化管理,针对老人的体质状况及患病情况,提供个性化保健计划建议,并进行有计划的药物管理、心身管理和行为管理,为社区设施及家庭环境改造提参考意见,开展一些保健性质的服务项目,如养生保健、中医养生、足疗、心理辅导、健康锻炼等。⑤健康教育服务:针对居家养老人群开展有计划的、系统的健康教育服务。特别要开展老年性多发病、常见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制定针对群体和个体的短期及长远健康教育服务计划,建立专家-高校医院专业人员-家庭医生-居民等多级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统一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内容,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服务,设立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健康教育服务。

高校居家养老医疗服务人员构成:①不同专业医务人员:包括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康复师、药师等专业医务人员,组建以全科医生为中心的医疗专业团队,可推行全科医生与居民服务签约制度,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综合性、连续性的医疗服务,增设居家养老护理员岗位,以加强社区护理力量,对从事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的专业医务人员应有严格的岗位准入制度,以提高专业队伍整体素质。②非医疗专业人员:包括家属、社工、志愿者等,国家应对非正式照顾者提供计划培训及政策上的优惠支持,高校医院应联合高校率先建立社工及志愿者服务网络,探索居家养老互助协会、志愿者爱心时间银行等,促使非医疗专业人员有计划、科学地发展,更好地发挥作用。在英国许多社区由社工实行的个案管理式照顾服务,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并降低入住养老院的比例,近些年我国社工、志愿者等在居家养老卫生服务工作中正逐渐兴起,需要不断完善。

作者:胡高楼陈根芝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全文阅读

浅谈家庭医生式服务

【摘 要】目的:充分认识什么是家庭医生及职责,才能投入到此项工作之中。方法:浅谈家庭生的任务,分析我们开展此项工作目前存在的不足,采取及时的解决的方法。结果:明确任务,掌握方法,克服不足,准备充分,就能准确投入到此项工作中来。结论:家庭医生式服务是社区目前将要开展的一项利民工作,必须做好准备,以便顺利开展。

【关键词】浅谈;家庭医生;服务

家庭医生在美国医疗史上被称为“全科医生” 。1988 年,世界家庭医学会将全科医学模式引入中国,国内逐渐形成了家庭医生的概念。上海在改革三级医院为二级中心的基础上于2005年建立了超过6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此时,为慢病患者建档并定期回访、为空巢老人提供护理服务等小规模的家庭医生服务探索,已悄然兴起。 2010年,北京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和深圳市 首批22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试点家庭医生服务模式;2011年年初,北京市和上海市分别开始向全市推广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在几年的试点中,国内逐步形成 了符合国情的“中国式家庭医生”权责定义。2012年北京市全面铺开。健康规划、慢病管理服务是各地家庭医生服务的共同点。我们单位2013年便开始布置这项工作,现在处于考察摸底阶段,目的是为下一步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认为,家庭医生式服务是一项利民政策。他作为大院居民的保健医生,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巡诊、送医送药等方式对居民进行健康管理,有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减少小病演变成大病的风险,而且通过给院内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的治疗,大大减少误诊可能性,家庭医生责任制使门诊部医生深入到家,主动为居民提供更多便捷的预防保健服务,也缓解医患关系,满足居民对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有力促成“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医疗格局,面对提前到来的老龄化趋势,必将大大减少居民的就医负担。

经过调查分析,结合我院实际,我们的初步工作目标是逐步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家庭医生责任制,形成以“契约式”、“全科医师团队式服务”为特点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促进大院卫生机构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与大院居民建立健康稳固的医疗卫生合作关系。

1 具体规划是:

1.1首先要健全组织。选择了解或熟悉此项工作的医护人员参加,这里主要是指曾经参加过全科医师培训的同志,给他们提供适当的办公场所,尽快提高自身水平的同时,也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升团队的业务水准,提前进入角色,专心致志的搞好基础阶段的工作。

1.2做好健康信息的收集与管理。我们单位的服务对象住得比较分散,分布在三个大院内,所以我们要逐家逐户上门考察、分析,对具备条件的绝不能遗漏,对签订服务协议的家庭,不定期收集家庭基本信息及每位家庭成员既往病史、近期就诊信息等动态健康信息,完善家庭健康档案。

全文阅读

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路径

【摘要】目的评价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施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014年1月-2015年12月自愿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共2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路径,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档案完整率、社区就诊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对慢性病的认知情况。结果实施后患者档案完整率、社区就诊率分别为8826%、7919%,较实施前的7685%、6443%明显上升,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也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后,患者对慢性病的认知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P<001)。结论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施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路径能有效规范管理行为,提高患者认知及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关键词】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效果

我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和降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逐渐完善,家庭医生制度作为新型医改的重要内容应运而生[1]。目前我国家庭医生服务尚处于探索阶段,仍存在服务流程不统一、服务内容随意性强及专科分工化现象[2],故如何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规范,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是探究和实践的重点。本研究通过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路径实施前后情况进行对比,以评价其实践效果。现作以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014年1月-2015年12月自愿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共29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社区常住居民;②能进行正常的医患交流;③依从性较好;④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②伴有严重并发症;③精神疾病及语言、认知、意识障碍者;④依从性较差者。其中男166例,女132例,年龄55~78岁,平均(6459±649)岁,高血压200例,2型糖尿病98例。

1.2方法

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路径具体方法如下,①进行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利用全科诊疗、老年人免费体检及预防接种等过程,向患者详细讲解家庭医生服务流程、内容、优势,经患者自愿同意后,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并填写服务协议文书,涵盖个人基础信息、家庭情况、健康状况及医保信息等初步资料。②建立健康档案:1周内收集患者及家庭成员详细基础信息和健康信息,录入系统,建立并完善健康档案,进行动态管理。③评估社会状况和健康状况:对患者家庭情况、居住环境、社会关系等做现场评估,同时进行健康体检,结合以往病史进行全面的身心健康问题筛查及风险评价,做总结分析。④制定健康管理计划:结合健康档案、社会状况与体检资料,制定健康管理计划,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建立专案,按照管理规范进行追踪管理;对经评估量表调查显示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者,制定针对性心理指导计划;记录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等,制定运动计划、戒烟限酒计划;开展全体性健康教育、家庭成员干预,制定周期性体检、年度健康体检、接种疫苗等全方位健康管理计划。⑤落实健康管理服务:家庭医生对签约者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管理,落实上述管理计划。采用“动机谈话”方法引导患者加强自我管理,提高依从性;为患者提供门诊预约服务,内容包括就医指导、生活指导、心理咨询等;电话、短信方式通知健康计划,实施健康教育,引导患者及家人的自我管理和健康支持;必要时可入户服务,提供康复、用药指导及护理等;每个季度组织社区群体性健康教育活动,进行指导与交流。⑥定期随访:每月由家庭医生团队对健康管理计划服务落实情况进行随访,对执行效果欠佳者进行预约复诊,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健康计划;患者健康档案根据疾病与管理控制情况进行分级管理,每6个月通过预约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或入户方式更新档案信息。

全文阅读

张家港市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打造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养老帮扶“张家港模式”2.0版

摘 要:今年初,张家港市卫计委组织召开相关人员会议,动员部署2017年市委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面工程”,将全市1100多户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为所有计生特殊困难家庭(2015年前称“计生特扶家庭”)免费开展“四个一”服务,全面落实江苏省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意见》(苏卫规[2015]5号)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建立和完善计生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的通知》(国卫办家庭发[2016]33号)精神,努力解决好该群体的“就医绿色通道”和健康保健服务问题。至此,张家港市创新实施“十大举措”,基本解决了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难,全面实现了张家港市计生特殊家庭养老帮扶“张家港模式”2.0版,为全市实现现代化目标和社会文明和谐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计生;养老

该市五年来的养老帮扶工作的探索实践,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一、首创“张家港模式”,探索全面生活帮扶,实现“老有所养”

2011年8月,张家港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张家港市计划生育家庭养老帮扶工作实施意见》(张政办【2011】39号),拉开了计划生育家庭养老帮扶行动的实践序幕;当年还先后下发《张家港市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社会保险补贴办法》(张人口计生【2011】29号)和《张家港市计划生育家庭养老帮扶行动方案》,初步形成了“五个一”的计生家庭养老帮扶模式,“五个一”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一个基金、明确一个补贴、落实一个优惠、实行一个减免、形成一个机制。

2012年6月,该市对全部“失独”家庭进行了一次“生育关怀・爱心大走访”活动,此举促进了计生养老帮扶行动的第一次深化,到2013年初全市围绕计生特扶对象的需求,推出了“五项新举措”。此举当年获得了江苏省第二届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创新奖。“五项新举措”的主要内容有:开发养老帮扶软件、实施养老援助服务、投保住院护工保险、落实春节走访慰问、创设连心服务载体,到2015年计生、卫生合并前,全市在“老有所养”方面形成“举措”:

1、一次性救助制度。对独生子女伤残三级及以上的家庭,给予一次性救助金3000元;对独生子女死亡的家庭,其母亲年满49周岁的给予一次性救助1万元,不满49周岁的给予3000-5000元救助。2、特别扶助金制度。扶助标准开始为独生子女伤残的每人每月80元、独生子女死亡的每人每月100元。经过3次提标到2016年,独生子女伤残的提高到60岁以上每人每月400元、独生子女死亡的提高到60岁以上每人每月500元。3、社保、养老补贴制度。对领取特别扶助金的夫妻,未到法定退休年龄,按灵活就业人员方式参加城保的,按每人每年3000元给予社保补贴。4、机构养老优惠减免制度。享受计生特扶金的老人,需进入养老机构养老的,按属地原则优先安排进入户籍地养老机构,床位费及护理费享受优惠,独生子女伤(病)残和死亡的分别下浮15%和20%。5、居家养老政府援助服务制度。计生特扶对象居家养老的,经个人申请、民政部门评审认定,该援助对象日常生活必须实行介助(半护理)或介护(全护理)的,享受居家养老政府援助服务。介助的每人每月享受最高850元服务补贴,介护的每人每月享受最高1150元的服务补贴。6、虚拟养老院服务制度。从2013年起,计生特扶家庭中6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纳入市“亲情”虚拟养老院,作为政府优先援助的B类对象,每人每月享受200元的的家政便民、物业维修、生活配送等38项免费服务。7、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制度。2012年起计生特扶家庭全面纳入全市春节大走访慰问体系,慰问金每户不少于1000元,由是生育P怀资金列支。8、住院护工服务保险制度。2013年3月由政府出资为计生特扶对象团购住院护工服务保险,计生特扶对象每年可享受100元/天住院护工服务补贴,每年累计最高不超过180天。当年新患重大疾病保险金赔付1万元。

二、充分利用资源,解决“病有所医”,打造“张家港模式”2.0版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