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广播电视编导毕业

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设计环节改革初探

摘 要:作为应用型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还需要较高的技能水平。毕业论文(设计)作为学生在校期间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考察,又是其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契机。因此,如何改革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专业教师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设计;PDCA循环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9-0160-02

一、改革的基点:毕业论文环节与广播电视专业培养目标的偏差

传统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以论文为主,鲜有动手实践环节。毕业论文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包括文献资料收集、提出论点、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对于一般专业学生来说,毕业论文是一次综合历练。

但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偏应用型的专业,其培养的学生除具有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之外,更应该成为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高级专门人才,体现出较好的编导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在毕业论文写作期间很难得到锻炼。尽管在四年的课程设置中,通过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如认识实习、校外实习等结合的方式,学生动手能力不断增强,但由于课内实践多采取小组作业方式,课外实践多以实习单位老师一带一为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编创作品的机会较少。

2010年,教育部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育计划”,该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旨在培养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总的来说,该计划主要针对工科专业、工程人才培养,但对于促进整个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因此,结合“卓越工程师”精神,突出本专业实践特点,为强化实践环节的贯串性和延续性,提升学生就业技能,我院编导专业实行了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改革。

全文阅读

探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改革应用

由于广电媒体单位的数量有限,而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招生量逐年大幅增加,因此学生在媒体单位实习实践的过程中,通常只能旁观记者采访、摄像师拍摄、剪辑师后期编辑,极少有亲自进行策划、采访、拍摄、编辑制作的实战机会。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黄淮学院结合自己的办学定位、广播电视编导行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特点,基本构建了多维度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并制定了较为系统的实践教学方案。以下结合黄淮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改革经验和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问题。

(一)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包括课内实训、课程实践和课程论文3个环节。开设课程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1.课内实训

课内实训即以案例教学、项目模拟等方式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的课程实验教学,根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特点,其内容应包括摄影摄像基础技能训练、新闻采访与写作技能训练、非线性编辑技能训练、广播电视节目策划技能训练、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技能训练、播音与主持技能训练、广播节目制作技能训练、电视节目制作技能训练、纪录片制作技能训练等。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分配课堂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训的时间,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课内实训要由实践技能强的专业教师或具有地方媒体实战经验的业界人士担任指导教师,以便帮助学生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2.课程实践

全文阅读

揭秘“艺考”专业:百花齐放任你选

通过对艺术类高考专业一番“地毯式清理”,可以发现选择了这条高考蹊径其实也蛮幸福的――这是一片百花齐放的广阔天地,各种专业包罗万象。可以说,哪怕你其实内心里对于音乐、绘画等纯艺术类的专业并不感冒,只是想要借助这个通道成功跻身大学,那么,你完全有可能在拿到“门票”之后另择山头。譬如你可以转学文化产业管理、广播电视编导、公共关系学等。乱花迷人眼,你需要慎重挑选。

大致来说,艺术类高考专业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需要长期扎实的“童子功”的,譬如美术、音乐;另一类是半路出家,“华丽转型”型。这类考生备考时间相对较短。如广播电视、影视、戏剧类,管理类,公共关系学类,理论类等专业。

“童子功型”: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顾名思义,这类专业没有个“十年功”你是混不进去的。报考这类专业的考生通常从很小的时候就尝尽了“人间疾苦”――再冷的冬天也要练琴,再枯燥的时候也得对着鸡蛋画画,哪怕脚上有伤也得坚持练舞……好在,熬出头之后的风光,也是相当令人艳羡的。

音乐类:含音乐表演(如声乐、器乐等)、作曲与作曲理论、音乐学、音乐教育、乐器修造(如提琴制作、钢琴调律)等。

美术类:含绘画(如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雕塑、美术学、美术教育、艺术设计学、书法、艺术设计(如环境设计、装潢设计、服装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等)、戏剧舞台美术设计、动画等。

舞蹈类:含舞蹈表演(如芭蕾舞、中国古典舞、现代舞、国际舞等)、舞蹈编导、舞蹈学(如舞蹈教育)等。

不难看出,这类“童子功”型专业的对扣性相对较强,譬如音乐表演、绘画、雕塑、舞蹈表演等专业的性质让人一目了然。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设计类几个相关专业。

全文阅读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本文结合海口经济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情况,详细阐述了“两个目标、四个层次和五个结合”的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海口经济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118-02

广播电视编导(以下简称广编)是一个注重实践性的专业,目前大部分高校已基本形成了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校内主要有课内实训、实训周,校外主要有暑期社会实践、实习基地实践、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实践项目虽丰富,但很多高校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依然很差,和用人单位“有工作经验”的要求相差甚远。要解决此问题,必须在广编专业中增加媒体或类媒体的实践教学环节。目前可行方案有两个,一是和正规的电视台建立实践基地或合作办台,二是以网络视频网站为依托建立视频制作工作室。第一套方案由于频道容纳学生数量有限而变成了走形式;第二套方案由于网络空间的无限性和容纳学生的大量性,成为目前最佳的选择。海口经济学院(以下简称海经院)目前建立了供广编专业学生进行类媒体实践的“V拍工作室”,有专业的指导教师,栏目设置有《海经在线》、《微电影》、《海经专题》、《海经纪录片》和《栏目创意展播》等,制作的节目在优酷网站上传播出。海经院根据广编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在要求,把工作室实践教学提炼为“二四五”模式。

一、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的“两个目标”

“二四五”模式的“二”是指工作室实践教学要达到两个目标。

一是通过工作室教学达到广编专业实践教学的常态化。一般的实践教学无论课内实训还是实训周,在课上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后课下就断线了,尽管学生在实训中也能制作出较高质量的电视短片,但如果没有课外的继续实训,最终会造成“课上做实训,课下看笔记,课后全忘记”的结果。工作室实践教学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学生从大一就可参加工作室实践,而且每天不间断地进行,时间为十六点半到十八点(七八节课外活动时间)。学习完《摄像基础》,在工作室就实践摄像的实训项目,学习完《非线性编辑》、《电视节目制作》,在工作室就实践相应的实训项目。另外,实训周项目“综合创作实践”把广编专业策划、导演、拍摄、制作等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大整合,学生在实训周中获得的综合能力是媒体岗位实践极其需要的,但时间只有4周,也只在第七学期开设。工作室实践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时间长度可以拉长,实践学期安排也可灵活的提前或置后。因此,工作室实践可以使广编专业实践教学常态化,进而让实践成为学生日常习惯的一部分。

二是学生通过参与工作室实践达到具备媒体或类媒体岗位能力的目标。这就是用人单位所说的工作经验。广编专业的岗位能力包括“编、导、摄、制”,“编”,主要是编剧和策划能力,“导”主要是导演能力,“摄”主要是摄录节目的能力,“制”主要是编辑和制作节目的能力。广编专业一般的实践教学都无法达到这一目标。因为暑期社会实践和实训周的时间太短,分别只有2周和4周;课内实训只针对一门课进行,实训内容比较零散;毕业设计没有专业指导教师面对面指导,实践效果差很多;毕业实习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包括媒体岗位的适应,学生到媒体人的角色转变,工作的寻找和抉择,毕业设计的创作(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同时进行)等,它们都是大问题,况且把毕业实习的17周平均一分配,培养学生岗位能力的时间也只剩下3至4周了,因此仅仅靠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的媒体岗位能力是很难实现的。工作室可以弥补以上所有实践教学的不足,它不仅时间长、整合性强、指导教师面对面手把手地进行实践指导,而且栏目和节目是模拟真正的媒体来设置和运作的,所以只有工作室教学实践才能达到媒体或类媒体岗位实践的效果。

全文阅读

实验室教学改革

摘 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在电视传媒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广播电视编导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文阐述了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下实验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方法和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实验 实践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10-02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更新节奏也在不断地加快,不论是在各大城市还是村县等地方,对于生活、经济、文化等方面和对于信息知识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传播的形式相对于传统方式来说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根据社会的快速的发展,社会对于电视、电影、等传媒类的学校培养出的人才量也在不断的加大。那么作为为社会提供专业人才的高校也就成为培养传媒人才的重要地方,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就更是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专业。怎样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求的高水平专业性强的学生就成为所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高校及教师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单独从广播电视编导这一学科来说,开设在我国从产生到普及也只有20多年的时间,那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算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过去的广播电视媒体的节目比较单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广播电视编导这个新兴专业也在跟进脚步不断的进步和发展。除了全国各大知名高校有这样专业以外,在各个省市的民办学校和私立学校也在不断开设这一专业。但是这种高速的发展就会带来一些不得不解决的问题。经济发展过快引领科技的不断更新进步,广播电视行业的各大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所使用的设备也不断更新换代,这些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能够加快制作的质量和速度并与世界接轨,而作为高校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重要阵地,则不能及时地更新实验设备和与之配套的理论知识,在学校的实验硬件设备方面就会产生一定的理论与实际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脱节的现象。

1 调整核心课程讲授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课环节的比例,通过开放实验室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

(1)在调整核心课程讲授课与实验课环节上,以新闻采访,电视短片制作、纪录片等几门课独立的开设实践课程进行阶段性实践教学。这几门实践课程独立的开设不但解决了初期实践教学课程的条块分割问题,还可以加大实验课程的比例和实践教学效果。其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还有很多课程,是可以增加实验实训环节的,如,广播编辑与制作,摄影艺术、电视摄像、电视编辑与制作、电视采访学等,都带有着很强的实验性,处了增加实验课时之外还可以增加实验课程的总体分数,把实验学分与理论学分真正的从传统意义上分离开来,形成各自的学分模式。并按学期和年度的不同为各个学年开设阶梯样式的实验课,使之形成实验课环环相扣,不断递增的形式。在不同的实验课上可以利用三个阶段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能动性:①以个人为单位制作,提高学生个人对于整体操控的掌握能力,并能清楚的了解个人的不足之处;②以组建小组为单位,提高团队协作能力;③以小组之间的合作为单位,因各个小组实验训练内容不同,同时可以提高沟通的能力。

(2)通过开放实验室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

全文阅读

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折

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社会学科,实践教学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检验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新闻采编等业务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新闻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起步早、发展快,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最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媒介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地利用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出复合型高级应用型新闻人才,成为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不少开设新闻专业的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1]但是从总体来看,虽然很多高校在广电新闻专业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各个高校之间缺乏交流,对实践教学的探讨还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⒈新闻专业培养的学生“上手快,后劲不足”

我国的新闻教育历来强调新闻专业的应用性、操作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和用人单位实现“零距离”对接。但是,最近几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偏向,新闻业界普遍反映新闻专业培养的学生工作以后“上手快,后劲不足”。“上手快”是指新闻专业的学生对采访编辑等业务比较熟悉,很快能进入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可是和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后劲不足”,因为要写出一篇有分量的稿件,仅仅依靠熟练的采编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业务能力必须建立在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之上。所以,很多新闻媒体如果需要经济记者,就招聘经济专业毕业的学生,需要考古类的记者,就招聘历史专业毕业的学生。虽然这些专业的学生开始不熟悉新闻采编业务,但是他们有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随着他们新闻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最终脱颖而出不足为奇。这种现象的实质是新闻媒体角色的转换,不仅要传递信息,更要做出解释,帮助受众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这对记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新闻学实践教学如何应对这一变化,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⒉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最近几年,新闻教育飞速发展,各高校纷纷设立新闻专业。截至2007年,我国现有新闻学类专业点已经达到661个。[2]随之而来的是新闻专业的学生人数剧增。而各地新闻媒体的数量基本上是稳定的,这么多学生不可能都去新闻媒体实习。重点院校可以凭借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新闻媒体建立实习基地,而地方院校的学生很难找到去媒体实习的机会,有些高校甚至把给学生找实习单位的任务压给老师。

另一方面,和其他文科专业相比,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验实训需要的硬件设备投入较大,建立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动辄需要百万元的投入,地方高校因为财力所限,很难建立起设备齐全的实验教学基地,硬件设备投入的不足也制约了广电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

二、更新教育理念,探索适合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

全文阅读

全媒体时代编导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之探索

摘 要:本文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方面探讨全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模式应顺应就业市场做出怎样的转型和变革。

关键词:全媒体;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业形势;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1

一、全媒体时代的媒体特征

全媒体出现在网络媒介较大程度发展的数字时代,全媒体并不是创造一种新的媒介形态,而是融合所有已有的纸质、广播、电视、网络、移动终端和户外视频等传播平台来建构全方位的信息传播复合媒体形态。因此,全媒体时代要求各类媒介生产和传播信息符合如下要求:全面、深入、快速、多途径。而作为媒体人,则需要既能与他人分工协作,又可独立完成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工作。全媒体传播对同一事件进行多维度的、全方位地挖掘,意图最广、最深地开发出这一事件的价值,最大程度地吸引受众。因此,全媒体时代对传媒类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技术水平、工作效率和创造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全媒体时代编导专业的就业形势

在全媒体时代全面到来之前,地方高校的编导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一般有如下选择:电台、电视台、传媒公司和婚庆公司等。中小型影视公司和地级电视台往往需要一个人承担多重任务。并且,当全媒体时代到来之后,中央和省级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和营销模式都在发生着重大改变。节目内容的采集和编播要求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同时也因为拍摄器材更加便携和易于操作,新闻节目出现了“全媒体记者”和“背包记者”,即集采访、图文编辑、音视频编辑和于一身的单个媒体人。其他节目类型也改变了传统的人员配置和节目制作方式,倾向于先整合资源再由媒体人独立完成。

但已经就业的编导毕业生普遍体现出一些问题。首先,全媒体时代要求从业者拥有良好的编辑思维和意识,而很多学生的文学修养、艺术思维及创造能力都难以满足节目创作的需要。其次,部分毕业生上手虽快,但后劲不足。原因在于,求学时代的他们热衷于动手操作与实践,希望以最短的时间、最便捷的方法学会一门技能,因此常常忽视或轻视“见效慢”的理论学习的重要性,造成理论根基相对薄弱的群体特征。毕业生没有大量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即使有熟练扎实的实践技能,也很容易流于模仿和重复,因而创造力会逐渐下降。最后,已有相当数量的综合性大学和地方高校开设了该专业,但不同师资力量和实验设备培养出的学生的媒介素养和业务能力有很大差别。而近几年各个单位对编导人才的需求量也已经开始衰减。综合以上这些原因,传媒公司在招聘人才时倾向于多元化。原本专业对口的编导专业反而优势减弱,学生求职难度加大。因此全媒体时代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从前期到后期、从文字采集到多种信息整合的技能。要求个体既有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又掌握了新媒体编辑技术,能将艺术与技术巧妙结合。理想化的人才是掌握了从信息采集到制作出完整的、可用于展示和流通的成品的一整套生产技术,并较为精通其中二门至多门有延续性的配套课程。

全文阅读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模式探析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极速发展,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日益严峻,在传统媒体迎接新媒体挑战的同时也对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就这一问题,从学生的媒介素养和全面技能的培养作一探析,以期找到符合新形势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综合培养;介素养;考核体系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上个十年开设以来,经历了大繁荣时期,也为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本专业一方面要求学生能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编辑及创作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并要求学生拥有娴熟的技能制作一个完整的节目。另一方面,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并能鉴赏国内电视平台播出的各类节目,运用专业的知识去分析评价相应节目。在本学科培养学生理论及技术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政治水平提高,由于广播电视媒介是我国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国家政策宣传及舆论引导作用,所以要熟悉党和国家宣传政策法规,在从业的过程中良好的把握舆论走向,做出正确的判断。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习涵养了艺术、文学、美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各个方面,其学习面广,知识涉猎全面。这也就无形中对教师教学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全面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巧,使其在毕业后能在各级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相关电视节目编播、且能从事艺术摄影、音响设计、撰稿与编剧制作和文艺类节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理论加技能的综合培养

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编专业培养学生,基本分两个方向,一个注重理论的培养,一个是注重实践的培养。理论培养以基本的学科理论为主,所学知识也多是本行业陈旧的知识,更新很慢。要提高这一点,主要在于老师,要求每个老师要有敏锐的思辨能力和学科知识更新能力。广播电视行业是一个伴随着科技发展而产生的行业,也是真正意义上日新月异的行业。只有相关学科的老师及时把握本行业的动态和行业更新才能保证学生理论知识的充实和新兴。

实践的培养,一般本科院校都以摄像教学为主,在理论课结束后,给学生配备摄像机,让学生分组去拍摄某一类型的电视节目。这一类型的拍摄及创作也完全由学生掌控整个过程,老师基本没有参与其中。因此,关于实践的培养,本人认为,应该在学生掌握摄像的基本操作过程之后,由老师先带领学生进行稿本创作,有了一个完整的稿本创作,明确的主题,再进行拍摄,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去平时课时的拍摄,老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的拍摄活动,比如利用休息日去拍摄风景,或者自己可以创作一些生活体裁的剧本,再请老师加以修改然后拍摄,在多练多拍中提升实践动手能力。这种基于理论的实践更有利于本学科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全面提升媒介素养

全文阅读

广播电视编导实习模式浅析

一、现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习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学校一般是以教学进度的完成,以及考试的应付作为主要目标,学生无法获得更多时间的机会。然而,我们有必要认识到,作为一个有着极强动手能力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理论基础固然是必要的,但是操作以及动手能力同样重要。但是就目前的教育形式来看,仍然较为单一和死板,只是为了学习理论,而进行教学活动,为了考试而进行教学活动,学生的实践活动无法开展,由此就会导致部分学生虽然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较为突出,但是动手能力却极为欠缺,只能从编导沦落为普通的编辑。第二,是实践方面,没有足够的操作经费。对于优秀的编导的培养,要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总结经验,并且要以良好的设备作为实践的基础,而不能依靠教师的动手,学生的观察,学生无法做到亲历亲为,亲自操作更是不现实。很多学校在广播电视编导教育方面,因为相关设施的欠缺,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使得学生无法在毕业实习的时候做到直接上岗操作,只有在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才可以上任。因此有必要在一些学校内对相应的投资进行利用,对相应的设备予以完善和更新,让学生具备较好的操作平台。第三,教学活动虽然存在,但是许多教师都不是资深的专业人士。因为当前社会上对这一专业的学生有较大的需求,因此许多较为优秀的广播人往往会在电视台等地方工作,学校教学自然也就被放弃了。在校学生也因此无法获得最新的相关消息,学生的学习不能够衔接社会的发展。上述的原因是当前该专业实习教学模式最大的问题。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

从实习方向来看,很多人的模式都是定向的,比如说电视台、广告公司等。对于这部分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极为热爱自己的专业,他们也会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这份工作当去。就毕业生来说,实习是其第一个工作岗位,因此也对他们日后的工作思维以及模式产生了决定作用,因为结合这样的实习,毕业生们原本接受的理论知识就上升到了实践这一高度,能够细致的予以实践。结合这一平台,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国内目前的这一专业实情有所了解,能够更好的将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更好的完成日后的实践以及工作。就实践而言,只有和理论结合在一起,才可以不断完善,而理论只有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才不会是纸上谈兵。所以说就实习模式来说,对于毕业生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才更有利,更容易实现这一专业的革新。媒体是这部分专业毕业人员第一个接触到的,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媒体也体现出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市民在表达自己观点时,最先想到的就是记者以及编辑,许多报纸也实现了政府以及市民之间的沟通。因此良好的媒体,能够让社会的发展得以推动,使得政府以及民众的距离得以拉进,二者能够更加和谐的沟通,向政府传达民生,所以也就表示这部分毕业的专业人士必须要将自身融入到媒体当中,让自己成为市民以及媒体之间的桥梁,更好的向社会提供服务。此外,作为一名优秀的专业人员,道德观以及责任心也是必须的,要从内心对自身的职业公正性有所认识,要以为民众考虑的思想,对自身所学知识进行应用,要无愧于自身的职业以及专业,因此一名广播电视编导如果被认为是合格的,不仅其专业知识掌握度要比较高,并且道德素质以及良好的动手能力,都是必备的。作为一名优秀的编导来说,创新能力是必备的,要结合自身实践以及过往的经验,对更加完善和省力的结论进行总结,在日后的实习方面运用,因此就实习模式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刻板的模式,要对和自身实际相符合的模式进行探究,对自身喜爱的工作方向予以选择。洞察力以及思维都是编导们必须要具备的,这样的思维能够让节目编制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得到解决,达到见招拆招的目标,要以淡定的态度来应对上述状况,洞察力的作用也极为显著,作为优秀的编导来说,新闻视角必须要独特,要及时的汇报相关的见闻给观众,而这恰恰是保证节目收视率的关键。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探索与讨论,总结出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习教学模式的弊端与对未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对于未来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方向,教育工作者和媒体工作单位都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我们不应该满足于现状,要对现有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进行总结和创新,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而作为大学里正在学习和探索这门科目的学子们就更要努力的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从学校和社会中吸取自己想要的知识文化,只有两者的相互合作和不断努力,才能使得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蓬勃发展,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作者:张粳畦

全文阅读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之我见

摘要:要掌握节目编排、影视策划,电视节目创作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需要掌握与电视编导专业理论相关的技能。在政治水平方面,要有较高的认识;在艺术鉴赏能力方面,要独具慧眼;在理论修养方面,除了具备过硬的文化与科学知识以外,要尊重国家法律,熟悉政府政策,懂得风俗礼仪,能够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从事专业编导工作,完成上级部署的任务。本文从专业课程开始,对就业前景、教学积弊一申管见,期待对学习者有所启示,祈望对专业教学不无裨益,是为笔者所深幸。一则不枉教师叮咛翘冀,二则以报父母劬劳之恩,三则个人一展英才,达到个人价值之体现。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一、对课程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校主要课程如下:电视艺术概论、电视节目制作、电视节目策划、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电视文艺节目创作、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与技术、电视画面编辑基础、电视文艺编导、电视节目导播、传媒艺术概论、戏剧艺术概论、传播学、影视作品分析、中国戏曲、视听语言色彩学、电视节目策划、照明技术纪录片创作、摄影技术以及传媒产业经营与管理等课程。艺术是相通的,学习需要认真对待,满腔挚忱,不心存怠解,不厚此薄彼。

二、就业前景喜人,对专业信心十足

目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趋势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人才编导一体化,市场广阔,就业前景喜人。尤其是现在网络发达,信息日新月异,科技进步一日千里,学习网络艺术的学生尤易被市场接纳。总而言之,电视台也好,电台也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舞台广阔,只要有真才实学,又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必然能够一展身手。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实际参与的工作很多,以幕后工作为主,包括节目编导、编辑、剪辑、策划、撰稿、记者、摄像以及场记、灯光和后期制作,不一而足,根据个人喜好而择,依据工作需要而定。如果进一步发展,会成为电视台频道栏目组制片人,成为管理者,前途无可限量。

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要突破窠臼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