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全媒体时代编导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之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媒体时代编导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之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方面探讨全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模式应顺应就业市场做出怎样的转型和变革。

关键词:全媒体;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业形势;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1

一、全媒体时代的媒体特征

全媒体出现在网络媒介较大程度发展的数字时代,全媒体并不是创造一种新的媒介形态,而是融合所有已有的纸质、广播、电视、网络、移动终端和户外视频等传播平台来建构全方位的信息传播复合媒体形态。因此,全媒体时代要求各类媒介生产和传播信息符合如下要求:全面、深入、快速、多途径。而作为媒体人,则需要既能与他人分工协作,又可独立完成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工作。全媒体传播对同一事件进行多维度的、全方位地挖掘,意图最广、最深地开发出这一事件的价值,最大程度地吸引受众。因此,全媒体时代对传媒类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技术水平、工作效率和创造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全媒体时代编导专业的就业形势

在全媒体时代全面到来之前,地方高校的编导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一般有如下选择:电台、电视台、传媒公司和婚庆公司等。中小型影视公司和地级电视台往往需要一个人承担多重任务。并且,当全媒体时代到来之后,中央和省级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和营销模式都在发生着重大改变。节目内容的采集和编播要求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同时也因为拍摄器材更加便携和易于操作,新闻节目出现了“全媒体记者”和“背包记者”,即集采访、图文编辑、音视频编辑和于一身的单个媒体人。其他节目类型也改变了传统的人员配置和节目制作方式,倾向于先整合资源再由媒体人独立完成。

但已经就业的编导毕业生普遍体现出一些问题。首先,全媒体时代要求从业者拥有良好的编辑思维和意识,而很多学生的文学修养、艺术思维及创造能力都难以满足节目创作的需要。其次,部分毕业生上手虽快,但后劲不足。原因在于,求学时代的他们热衷于动手操作与实践,希望以最短的时间、最便捷的方法学会一门技能,因此常常忽视或轻视“见效慢”的理论学习的重要性,造成理论根基相对薄弱的群体特征。毕业生没有大量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即使有熟练扎实的实践技能,也很容易流于模仿和重复,因而创造力会逐渐下降。最后,已有相当数量的综合性大学和地方高校开设了该专业,但不同师资力量和实验设备培养出的学生的媒介素养和业务能力有很大差别。而近几年各个单位对编导人才的需求量也已经开始衰减。综合以上这些原因,传媒公司在招聘人才时倾向于多元化。原本专业对口的编导专业反而优势减弱,学生求职难度加大。因此全媒体时代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从前期到后期、从文字采集到多种信息整合的技能。要求个体既有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又掌握了新媒体编辑技术,能将艺术与技术巧妙结合。理想化的人才是掌握了从信息采集到制作出完整的、可用于展示和流通的成品的一整套生产技术,并较为精通其中二门至多门有延续性的配套课程。

三、全媒体时代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探索和创新

(一)理论教学

学科基础教育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文艺修养和审美能力。例如在第1-6学期每学期开设人文、艺术通识课程。从学生入校开始培养他们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能力。课程主要以艺术作品鉴赏为形式,由老师带领学生欣赏文学、音乐、美术、书法、摄影等艺术门类的经典作品。

分方向开设广播电视编导相关学科的选修课:如新闻采编、平面设计与排版、广告制作、纪录片、专题片、宣传片、微电影、MV制作、文化产品市场营销、网络多媒体制作、影视动画等。教会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内容元素,编创出适合不同媒介的节目形态。并让学生提早认识全媒体工作环境,了解可能从事的工作类型,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所长。毕业时就能有更多选择。

改变过去的和现有的封闭式教学方式,删去和实际脱节的旧知识,加入和学科前沿与岗位工作相关的新知识。课件不断更新,实行开放式、动态教学。利用平面媒体、网络、手机在课堂上实时配合教材与学生进行互动,用丰富的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氛围。还可针对不同内容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利用身边的信息传播渠道,完成对课题的编辑和创意。

(二)实践教学

将前后关联的多门课程相结合,包括节目策划、文稿写作、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后期特效、录音与编辑、演播室技术、节目导播等,形成科学的实验链条。链条的搭建可以由学生自行选择实验题目进行拍摄制作来实现。用实验链条模拟真实的节目编导环境,检验学生对前中后期技术的掌握程度,并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广播电视节目和微电影,并利用视频网站和社交网站。网络平台能够极速且廉价地信息,在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后劲较强。而如何通过网络推广自己的作品,也能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研究文化产品营销的技巧。

发掘校内外资源,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广播电视栏目的策划与制作,让学生将各门专业课的理论内容植入不同类型节目的实际创作中。老师也能从节目制作过程和结果中直观地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进行指导纠正,学生也可在有一定实战经验的基础上和老师、同学探讨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四、结语

随着已有的传播媒介极大程度地融合,静态的、封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即将从事社会工作的需要。为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而调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方式已经迫在眉睫。首先是专业教师要形成全媒体意识。其次是奠定学生的文艺修养和审美基础,充分开发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多种媒介的内容编辑,并对自己的就业方向形成一定的认识与规划。只有这样,地方高校才能培养出适应全媒体时代传媒工作环境的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张蕾.微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3年,08期:第249-250页。

[2]姚君喜.“全媒体”概念辨析[J]. 当代传播,2010年,06期:第13-16页。

[3]李文冰.全媒体视角下传媒教育的问题与转型[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4期:第35-38。

教学研究项目:荆楚理工学院2013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X2013-2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