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心理咨询论文

大学心理咨询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个体咨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与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确立一套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并用此诊断大学生出现的相应心理问题,是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发展心理学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认知能力正常;意志健全;情绪健康;人格完整;社会适应良好;人际关系良好;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以这一标准作为参照,可以将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突出表现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人际关系紧张,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和对他人的信任;神经衰弱焦虑,其中学习焦虑和就业焦虑表现得尤为突出;情绪困扰,消极情绪体验过多,自我调节情绪能力较弱;迷茫与困惑。在大学阶段一些学生会有困惑丛生、无所适从的心理状态。这些心理问题在社会转型期有加剧的趋势,依靠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是不能够完全予以解决的,这就要求我们探索新的工作方法,个体咨询方法介入就是其中之一。

二、个体咨询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运用个体咨询介入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其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促使个体咨询的介入。大学生离开家庭开始学校生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长久以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总是以教育者为中心,仅仅采取灌输的方式,督促大学生无条件地服从。例如仅仅讲授教育知识,很少与学生的具体生活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手段相对落后,教育者单纯地讲解,大学生单纯地听受等等。这些不足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个体咨询介入法则强调社会工作者与工作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这些对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有重要启示,可以积极借鉴。其二,大学生不断产生新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得个体咨询介入成为必须。有的教育模式在解决心理问题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运用个体咨询有助于克服这种局限性,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运用个体咨询个别化的原则和沟通会谈的技巧,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问题、情绪和行为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具体到个体咨询的治疗模式包括:一是工作者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有关理论和技术,把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心理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二是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有关理论和技术,使工作者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误区,使大学生自己帮助自己宣泄情绪。三是运用行为修正模式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利用放松疗法、系统脱敏等帮助大学生改正不良行为。

三、个体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个体咨询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拥有很好的推广运用前景。首先,“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个体咨询以学生为主体提供了基础。以人为本就是在工作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提高自己的能力。大学生心理问题仅仅依靠工作者很难得到全面的解决,这就需要大学生自己学会调节的能力,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开发自己的潜能。大学生在解决自己问题的同时使个人价值得到了体现,从而促进了大学生更好的发展。其次,个体咨询的目标和功能为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了基本前提。个体咨询的目标是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协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其基本功能是预防心理疾病、恢复心理健康、稳定和发展心理功能。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不仅要满足其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还要促进其全面的发展。再次,个体咨询的实践过程为全面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了指导。个体咨询致力于工作对象做出改变的过程,需要遵循一套工作程序。科学的工作程序有助于提高工作的实际效果。大学生心理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其解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个体咨询从预估到最后的评价,其程序是非常完备的,遵循这一过程可以深入地挖掘到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从而寻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结语

总之,个体咨询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有利于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

全文阅读

心理咨询发展问题探讨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我国心理咨询的特点;我国心理咨询的发展取得的成绩;我国心理咨询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讲述,包括了我国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口数量巨大、我国心理咨询的专业基础比较薄弱、我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咨询有着深刻影响、我国心理咨询的研究初具规模、我国心理咨询的宣传取得一定成果、我国心理咨询的法规建设逐步加强、我国心理咨询的市场需求不旺、我国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我国心理咨询缺乏有效监管、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咨询任重而道远等,具体资料请见:

论文关键词:心理咨询发展问题

论文摘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心理咨询体系建立以来,我国心理咨询取得了初步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在理论研究、舆论宣传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并沿着专业化、法制化的道路向前推进。然而也应看到我国心理咨询行业的持续发展面临着市场需求不旺、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管理监督体系不完善、心理咨询未实现适应国情的转变问题。本文对我国心理咨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心理学界通过翻译出版国外心理咨询著作,总结国内心理咨询研究成果,开办心理咨询培训班次,成立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在我国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心理咨询体系。对于心理咨询,我国学者钱铭怡将其定义为: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1]。本文认为心理咨询是指对有心理困扰的正常人,或者已恢复或正在恢复的病人,在意识层面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咨询对象进行帮助启发,使咨询对象摆脱消极情绪,提高适应能力,实现咨询对象的个性和谐和成长的活动。总体上说,心理咨询在我国经过近30年的发展,作为一门帮助人的科学和服务人的工作,已取得了初步发展,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但是,也应看到当前我国的心理咨询在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1.我国心理咨询的特点

1.1我国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口数量巨大

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亚健康人群。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较快,人们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因利益分配、竞争压力、观念冲突引起各种矛盾剧增,由此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发值得关注。2007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对全国21个省(直辖市)的39个城市取样研究报告表明:11%—15%的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可能具有轻度心理问题,应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2%—3%的人心理健康状况“差”,可能具有中度到重度心理问题,急需获得心理咨询与治疗。[2]据此推算,我国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口数量巨大,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的心理咨询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1.2我国心理咨询的专业基础比较薄弱

全文阅读

心理咨询发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心理学界通过翻译出版国外心理咨询著作,总结国内心理咨询研究成果,开办心理咨询培训班次,成立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在我国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心理咨询体系。对于心理咨询,我国学者钱铭怡将其定义为: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1]。本文认为心理咨询是指对有心理困扰的正常人,或者已恢复或正在恢复的病人,在意识层面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咨询对象进行帮助启发,使咨询对象摆脱消极情绪,提高适应能力,实现咨询对象的个性和谐和成长的活动。总体上说,心理咨询在我国经过近30年的发展,作为一门帮助人的科学和服务人的工作,已取得了初步发展,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但是,也应看到当前我国的心理咨询在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1.我国心理咨询的特点

1.1我国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口数量巨大

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亚健康人群。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较快,人们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因利益分配、竞争压力、观念冲突引起各种矛盾剧增,由此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发值得关注。2007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对全国21个省(直辖市)的39个城市取样研究报告表明:11%—15%的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可能具有轻度心理问题,应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2%—3%的人心理健康状况“差”,可能具有中度到重度心理问题,急需获得心理咨询与治疗。[2]据此推算,我国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口数量巨大,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的心理咨询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1.2我国心理咨询的专业基础比较薄弱

心理咨询的专业基础是心理学,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心理学的发展比较滞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程度低,心理学理论研究比较滞后,心理学专业人才比较少,心理学培训机构的实力较弱、社会机构的建设不够壮大。由此导致我国心理咨询的发展在知识普及、理论研究、人才培养、行业规范等方面受到很大制约。心理咨询的专业基础比较薄弱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当前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水平较低,将来心理咨询行业的成熟和规范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

1.3我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咨询有着深刻影响

心理咨询作为心理科学在咨询领域的应用,反映了一定的超文化的科学性,然而,具体的心理咨询理论、技术、取得的一些经验性的成果局限于一定的文化背景。我国传统文化对我国心理咨询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风格等方面影响着我国民众的心理。由此导致西方的某些心理咨询理论不适合中国人的心理特征或者对中国民众的心理辅导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传统文化对心理咨询的影响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心理咨询本土化的发展方向。

全文阅读

关于我国心理咨询的发展现状分析

论文关键词: 心理咨询 发展 问题

论文摘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心理咨询体系建立以来,我国心理咨询取得了初步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在理论研究、舆论宣传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并沿着专业化、法制化的道路向前推进。然而也应看到我国心理咨询行业的持续发展面临着市场需求不旺、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管理监督体系不完善、心理咨询未实现适应国情的转变问题。本文对我国心理咨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心理学界通过翻译出版国外心理咨询著作,总结国内心理咨询研究成果,开办心理咨询培训班次,成立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在我国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心理咨询体系。对于心理咨询,我国学者钱铭怡将其定义为: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1]。本文认为心理咨询是指对有心理困扰的正常人,或者已恢复或正在恢复的病人,在意识层面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咨询对象进行帮助启发,使咨询对象摆脱消极情绪,提高适应能力,实现咨询对象的个性和谐和成长的活动。总体上说,心理咨询在我国经过近30年的发展,作为一门帮助人的科学和服务人的工作,已取得了初步发展,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但是,也应看到当前我国的心理咨询在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1.我国心理咨询的特点

1.1我国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口数量巨大

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亚健康人群。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较快,人们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因利益分配、竞争压力、观念冲突引起各种矛盾剧增,由此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发值得关注。2007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对全国21个省(直辖市)的39个城市取样研究报告表明:11%—15%的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可能具有轻度心理问题,应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2%—3%的人心理健康状况“差”,可能具有中度到重度心理问题,急需获得心理咨询与治疗。[2]据此推算,我国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口数量巨大,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的心理咨询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1.2我国心理咨询的专业基础比较薄弱

心理咨询的专业基础是心理学,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心理学的发展比较滞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程度低,心理学理论研究比较滞后,心理学专业人才比较少,心理学培训机构的实力较弱、社会机构的建设不够壮大。由此导致我国心理咨询的发展在知识普及、理论研究、人才培养、行业规范等方面受到很大制约。心理咨询的专业基础比较薄弱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当前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水平较低,将来心理咨询行业的成熟和规范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

全文阅读

心理咨询发展论文

1.我国心理咨询的特点

1.1我国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口数量巨大

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亚健康人群。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较快,人们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因利益分配、竞争压力、观念冲突引起各种矛盾剧增,由此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发值得关注。2007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对全国21个省(直辖市)的39个城市取样研究报告表明:11%—15%的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可能具有轻度心理问题,应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2%—3%的人心理健康状况“差”,可能具有中度到重度心理问题,急需获得心理咨询与治疗。[2]据此推算,我国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口数量巨大,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的心理咨询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1.2我国心理咨询的专业基础比较薄弱

心理咨询的专业基础是心理学,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心理学的发展比较滞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程度低,心理学理论研究比较滞后,心理学专业人才比较少,心理学培训机构的实力较弱、社会机构的建设不够壮大。由此导致我国心理咨询的发展在知识普及、理论研究、人才培养、行业规范等方面受到很大制约。心理咨询的专业基础比较薄弱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当前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水平较低,将来心理咨询行业的成熟和规范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

1.3我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咨询有着深刻影响

心理咨询作为心理科学在咨询领域的应用,反映了一定的超文化的科学性,然而,具体的心理咨询理论、技术、取得的一些经验性的成果局限于一定的文化背景。我国传统文化对我国心理咨询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风格等方面影响着我国民众的心理。由此导致西方的某些心理咨询理论不适合中国人的心理特征或者对中国民众的心理辅导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传统文化对心理咨询的影响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心理咨询本土化的发展方向。

2我国心理咨询的发展取得的成绩

全文阅读

高校应对心理咨询职业嬗变的探讨

摘要:2001年颁布和实施的《中国心理咨询师国家标准》标志着我国的心理咨询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但当前的心理咨询工作还存在着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准入门坎过低、培训市场过于混乱及供求关系紧张等现象。为此,高校在心理咨询发展及其嬗变中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以促进我国心理咨询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咨询;高校;应对

中图分类号:G4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7-0115-02

收稿日期:2007-01-05

作者简介:胡晶(1973-),女,哈尔滨人,讲师,从事教学论、心理发展与咨询研究。

随着我国第一部心理咨询师职业规范标准――《中国心理咨询师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我国的心理咨询工作走上了专业化、正规化和职业化的发展之路。

一、心理咨询历史嬗变考评

西方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社会发展和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心理咨询在对青年进行职业指导的浪潮中应运而生。开心理咨询先河者首推美国职业指导者帕森斯(F.Pasenons)。他在1909年出版了《选择职业》一书,此书可谓世界上第一部有关心理咨询的著作。他通过研究个人、职业两方面的特点,对个人求职和发挥个人潜能给求职者以帮助。同年,比尔斯发起成立了美国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其宗旨在于维护人的心理健康,预防和矫治心理疾病。一战后,随着心理测验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心理测验为基础的临床指导性心理咨询模式,其领军人物是明尼苏达大学威廉逊教授。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适应上、尤其是情绪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加之由于战争的创伤性影响,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使心理咨询得以空前发展。至今,美国心理咨询方兴未艾,无论其理论还是实践技术上,日趋完善,其专业化、职业化、法律化水准,在当今世界心理咨询领域是领先的。20世纪60年代后,心理咨询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起步。尽管从业者来自不同的职业背景和领域,开展活动的形式、规模与质量参差不齐,但就其推动整个世界的心理咨询活动,构成心理咨询链条不可或缺的环节而言,其成就依然可圈可点。

全文阅读

我国心理咨询的发展现状分析

摘 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心理咨询体系建立以来,我国心理咨询取得了初步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在理论研究、舆论宣传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并沿着专业化、法制化的道路向前推进。然而也应看到我国心理咨询行业的持续发展面临着市场需求不旺、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管理监督体系不完善、心理咨询未实现适应国情的转变问题。本文对我国心理咨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心理咨询 发展 问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心理学界通过翻译出版国外心理咨询著作,总结国内心理咨询研究成果,开办心理咨询培训班次,成立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在我国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心理咨询体系。对于心理咨询,我国学者钱铭怡将其定义为: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1]。本文认为心理咨询是指对有心理困扰的正常人,或者已恢复或正在恢复的病人,在意识层面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咨询对象进行帮助启发,使咨询对象摆脱消极情绪,提高适应能力,实现咨询对象的个性和谐和成长的活动。总体上说,心理咨询在我国经过近30年的发展,作为一门帮助人的科学和服务人的工作,已取得了初步发展,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但是,也应看到当前我国的心理咨询在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1.我国心理咨询的特点

1.1我国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口数量巨大

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亚健康人群。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较快,人们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因利益分配、竞争压力、观念冲突引起各种矛盾剧增,由此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发值得关注。2007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对全国21个省(直辖市)的39个城市取样研究报告表明:11%―15%的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可能具有轻度心理问题,应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2%―3%的人心理健康状况“差”,可能具有中度到重度心理问题,急需获得心理咨询与治疗。[2]据此推算,我国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口数量巨大,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的心理咨询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1.2我国心理咨询的专业基础比较薄弱

心理咨询的专业基础是心理学,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心理学的发展比较滞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程度低,心理学理论研究比较滞后,心理学专业人才比较少,心理学培训机构的实力较弱、社会机构的建设不够壮大。由此导致我国心理咨询的发展在知识普及、理论研究、人才培养、行业规范等方面受到很大制约。心理咨询的专业基础比较薄弱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当前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水平较低,将来心理咨询行业的成熟和规范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

全文阅读

高校职业心理咨询分析论文

摘要:2001年颁布和实施的论文《中国心理咨询师国家标准》标志着我国的心理咨询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但当前的心理咨询工作还存在着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准入门坎过低、培训市场过于混乱及供求关系紧张等现象。为此,高校在心理咨询发展及其嬗变中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以促进我国心理咨询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咨询;高校;应对

随着我国第一部心理咨询师职业规范标准——《中国心理咨询师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我国的心理咨询工作走上了专业化、正规化和职业化的发展之路。

一、心理咨询历史嬗变考评

西方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社会发展和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心理咨询在对青年进行职业指导的浪潮中应运而生。开心理咨询先河者首推美国职业指导者帕森斯(F.Pasenons)。他在1909年出版了《选择职业》一书,此书可谓世界上第一部有关心理咨询的著作。他通过研究个人、职业两方面的特点,对个人求职和发挥个人潜能给求职者以帮助。同年,比尔斯发起成立了美国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其宗旨在于维护人的心理健康,预防和矫治心理疾病。一战后,随着心理测验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心理测验为基础的临床指导性心理咨询模式,其领军人物是明尼苏达大学威廉逊教授。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适应上、尤其是情绪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加之由于战争的创伤性影响,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使心理咨询得以空前发展。至今,美国心理咨询方兴未艾,无论其理论还是实践技术上,日趋完善,其专业化、职业化、法律化水准,在当今世界心理咨询领域是领先的。20世纪60年代后,心理咨询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起步。尽管从业者来自不同的职业背景和领域,开展活动的形式、规模与质量参差不齐,但就其推动整个世界的心理咨询活动,构成心理咨询链条不可或缺的环节而言,其成就依然可圈可点。

反观我国,虽然引经据典可以考证出心理咨询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心理咨询思想在从先秦到明清浩如烟海的医学典籍中,熠熠生辉[1],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些散见于古代典籍中的心理咨询思想与实践,仍然是零碎的、不系统的或不自觉的,还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理论。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人们的心理问题在巨变的时代背景中逐渐突出,于是在一些医疗部门,如中山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首钢医院等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咨询才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开始在人们的心理生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行业规范,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约束,以及政府的引导和管理滞后,我国的心理咨询一直处于范围广泛但良莠不齐的非职业化状态。我国于1985年在浙江省湖州师专成立了第一个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中心后,高校心理咨询也呈现星火燎原之势。面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的心理特殊性,高校心理咨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活动,在预防和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客观上也推动了我国心理咨询事业发展。目前,全国一千余所高校中约有近40%以上的学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或心理教育,北京地区则达到了70%以上,形成了一定规模[2]。当然,其中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可以相信,随着《标准》出台并付诸实施,得以净化和规范化的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能够提供有效心理援助的专业活动,必将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职业领域。

二、高校在心理咨询职业化中的应对

很显然,心理咨询在我国成为一种职业,是以竞争和创新为特征的时展的必然结果。心理咨询发展为职业不仅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必需。另外,无论从数量或质量看,我国心理咨询人才的匮乏也是一个严峻的社会现实。大量的专业人士需求与匮乏的专业人才状况正是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尴尬的现实。所以,规范、净化、管理、监督心理咨询业,使之专业化、职业化和正规化,就成为维护人们切身利益,提高大众身心健康的当务之急。这里,我们需要反思和回答的是,高校在心理咨询职业嬗变的过程中,该作何应对呢?

全文阅读

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现状及完善策略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摘要]经过20多年的努力,心理咨询在我国高校有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多元化、职业化、生态观的趋势。然而,我国高校心理咨询也存在着忽视发展性心理咨询、发展空间狭窄且不平衡、咨询师素质参差不齐、咨询师难以贯彻伦理道德、难以把握本土化与国际交流等问题。可以通过注重发展性心理咨询、完善心理咨询网络、强化心理咨询师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心理咨询本土化的探索等对策促使心理咨询在我国高校健康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高校心理咨询;现状;问题;对策

高校心理咨询,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技术,通过语言及非语言的交流,给予来访学生帮助、启发、教育,使来访学生改变自己的认识、情感、态度,解决其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善。心理咨询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的职业指导运动、心理卫生运动和心理测量运动,且与以卡尔•罗杰斯为代表的非医学、非心理分析性质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崛起有关。1987年以后,我国社会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使社会群体时常处于高压环境中,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影响。为改变这一状况,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人士大力支持和倡导开展心理咨询。由此,一些大型综合医院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高校设立了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也陆续出现。相关研究显示,在我国,心理问题主要是由多种因素所引起,并导致个体产生情绪问题、社会适应困难及心理障碍。我国高校心理咨询还处在发展初期,还需要克服不少困难、完成大量工作,才能保证心理咨询稳健发展。

一、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现状

(一)职业化。2001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2002年《国家职业大典》将心理咨询列入其中,为我国心理咨询职业化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心理咨询相关法律法规的提出、心理咨询理论研究成果的增多、咨询机构的增加、咨询师队伍的扩大,都加快了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的脚步。

(二)多元化。现今社会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心理咨询也逐渐打破学派限制,向多元化发展。高校中,越来越多的咨询者从多元的角度考虑来访学生的成长背景、人格特征以及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的咨询阶段采用折中或整合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方法对来访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付艳芬等(2010)研究发现:心理咨询师运用的理论以整合理论为主。

(三)生态观。有专家提出了2l世纪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的生态观趋势。生态观主要涉及学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心理因素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进而决定学生的行为。在心理咨询中遵循生态观,就需要咨询者把促进来访学生的心理成长和改变学生的外在环境作为咨询的目标和方法,二者相互协调,才能取得较好的咨询效果。

全文阅读

从人性观的角度理解心理咨询

摘要:人性观在心理治疗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构成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关键因素。人性观影响心理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影响咨询师对心理成因的认识、对心理疾病的理解、对咨询与治疗方法的选择等。本文分析和探讨了当前最具影响的几大咨询流派的人性观,并解析了人性观与咨访关系以及咨询本土化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人性观;咨询师;来访者;本土化

Abstract: View on human natur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and is a key factor to constitut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treatment. The view on human nature influences the way and method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the counselor’s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psychological diseases and causes, and selection in the way of counseling and treatment. The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about the currently most influential views on human nature, and resolves some issues such as relation between counselor and client, and counseling localization etc.

Keywords: View on Human Nature; Counselor; Client; Localization

人性观是个人对自己和他人“本性”的认识和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人性的看法往往影响对他人行为的归因,有时还会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和利己行为的出现。从人性观的发展来看,人性历来是许多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中人性观也是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一、心理咨询流派中的人性观

人性观是任何一种心理咨询和治疗流派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性观是决定论的人性观,他们认为本能决定一切,注重人性的先天性。现代精神分析则注重强调关系的重要作用。阿德勒学派的人性观主要强调自卑感,认为基本的自卑感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种正常的感觉状态,是创造的源泉。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人性观是积极的人性观,承认人具有潜能并能在引导下自己将潜能释放出来,强调的是咨询员、治疗师要站在来访者的角度去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及感受。行为疗法的人性观忽视了人的主动性,夸大了环境的作用。理性情绪疗法的人性观以认知行为为取向。

关于学派的人性观还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心理学大师可以影响、改写甚至创造一个学派,所以,大师的人性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该学派的人性观。大师们在对该学派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又深受该学派的人性观的影响。所以,大师的人性观与该学派的人性观是相互依托的。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