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数学文化论文

大学数学文化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数学教学文化论文

一、数学文化及其认识

可以肯定地说,数学是一种为人们所承认的文化现象。数学文化的传播载体首推数学文化史料。研析数学文化史料,就可以直接获取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直观认识获取数学的思维、理论和研究方法。一个典型的实例就是大学数学教学中开始涉及的“极限”概念,对于这个大学生首遇的抽象概念,教师们通用的施教方法一般始于数学文化史料的介绍,在渐进的过程中定义出“极限”概念。大学的数学教育实践要领,首先应该推崇和学习数学逻辑原理的产生缘由,还原基本数学原理的历史背景,以此为背景,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大学生对数学学习爱好,增强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发力量,启迪大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智慧。诚然,数学自然是一门兼具抽象与具体、逻辑与计算、演绎与推导、想象与实现的学科,数学发展的历史渊源曾经极具挑战性。而现代大学的数学教育教学内容一般都涉及到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数学学科,其特点之一是数学知识体系传承涵盖面较为广泛,其特点之二是传统数学课程实质性内容基本保持恒定。这对于研究能力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讲,如果采取抽象经典数学理论引入为主的“速食数学”教学方法,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初入高校后,产生对数学的困惑和厌学心理。而重视数学教学的文化理解,对数学概念、方法等的历史演进,以此为基础的数学定理和公式的推理教学,才能教授给大学生数学的系统化、完备化的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其逐渐倾向于关注抽象经典的理论结果,建立起演绎严密、推导细致的数学课程自我学习的思维范式,完成抽象理解的升华。如此明理于数学危机及其成长过程,理性看待数学分支的由来与曲折,从而智炼出深厚的数学底蕴、精髓思想、理性思维等学生个体成长科学思维方式。我国数学家王浩也认为:数学的本质是它的抽象性、精确性、确定性、广泛的应用性以及丰富的文化美。因此,可以将大学数学教学设计为以直观、形象地掌握基本数学概念为起点,通过增强大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按照这样的数学教学变革,彰显出强大的大学数学教学文化教育意义。

二、数学文化融入大学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数学文化具有普遍的区域性和人文性双重特征。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全国逐渐形成了教材、教学形式基本统一的数学教学格局,造就了数学教学的繁荣。但如果审视数学教学的文化属性,就会发现我国幅员辽阔的国土上,教育发展不均衡,加之国内各民族聚居区域有别、人口不一造成了全国各地人文文化的巨大差异。以数学文化的视角,显而易见,上述的两个统一是不满足协调关系的,基于此,数学教学组织的顶层设计是不合理的,故需倡导大学数学教学的层次性,满足数学教学的基本文化属性。通过数学教学的文化属性组织教学,通过区域性融入民族文化的教学,通过协调区域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多模式存在,实现匹配的针对性数学文化教学实践。同时,也要注意数学文化作为文化范畴需要匹配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社会文化背景,不能盲目追求数学文化的文化属性,必须要将数学文化作为教学实践工具应用形式紧密结合抽象理性思维模式,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数学文化思想具有广泛的应用实践性和纯粹理论的抽象逻辑性的双重特征。

三、数学文化融入大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首先,高校的数学教学应该充分体现数学文化思想。数学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需要倡导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精神、思想自由和敢于表达的公民”。因此,大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意义是在于培养大学生一种数学文化思维习惯、一种数学文化思维模式,不仅仅是为了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才教授大学生数学知识。其次,树立适应社会文化背景支持的数学教学观。通过创新大学数学教学理念,重视数学文化的创造启迪性特征,让学生在严密的逻辑推理、前后反复论证和长篇抽象演泽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发展的渐进性规律,理解全面的数学知识,逐渐培养起大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创造性精神,培育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要研究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大学生的数学教育培养方式,因为数学文化的切入点、方式和程度的迥异,一定是多元化多层次数学教学才培养的基点。第三,明确大学数学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通过大学数学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在联系,使大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数学思想应用的广泛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例如,明确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经济学、艺术学的关系,可以讨论函数的奇偶性与对称美、极限与抽象美、恒等式与和谐美等等。第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启发与传播。数学思想方法包括数学研究和数学思维方法。前者专指数学家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如公理化方法、统计归纳、数学归纳方法、演绎推理方法等;后者泛指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其它学科问题的思想方法。比如数学建模,这种思想方法能应用到各种学科领域,强调的是思维模式运用。

作者:丁晓红 单位:甘肃政法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全文阅读

大学生数学文化素养论文

1对数学文化素养研究的必要性

如今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图形图表、数据分析、逻辑推理等与数学相关的信息,大到GDP、CPI,小到房贷车贷、投资收益、商城折扣、时间估算等,这就需要我们用数学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推断并提出解决办法,也就是说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我国研究者曾选取与人民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十几份报刊杂志作为获取数据信息的基本来源,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研究表明:[1]大数和百分数以相当高的比例出现在经济、科技、政治、生活的新闻和广告中,这说明在以商品经济为主和科技日益发展的社会中,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更多的是定量的。[2]图形图表,尤其是各种各样的统计图表、统计表(如直方图、扇形统计图以及一些形象的统计图)出现较多,它们以清楚、明了、信息量大、对比度强等特点出现在报刊中。[3]与生活相关的报道以及广告中的数学内容很多也很丰富。在广告中,这些内容多与保险、房地产、储蓄、旅游等行业有关,如,方位图、直方图、数学术语、公式等。在一些报纸甚至出现了比较复杂的数学表达式(主要是代数式)。以上事实说明,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数学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需要公民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是指主体在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上,在数学活动中通过对数学的体验、感悟和反思,并在真实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特征。数学素养可以通过数学知识素养、数学应用素养、数学思维素养、数学思想方法素养和数学精神素养等来分析。数学文化素养是指个体具有数学文化各个层次的整体素养,包括数学的观念、知识、技能、能力、思维、方法、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态度、数学的精神、数学的交流、数学的思维、数学的判断、数学的评价、数学的欣赏、数学价值取向、数学的认知领域与非认知领域、数学理解、数学悟性、数学应用等多方面的品质。从数学素养、数学文化素养的内涵可以看出在数学素养的各个组成部分中或多或少都有数学文化素养的表现特征,所以对数学文化素养的研究可以借鉴数学素养的研究,而对数学文化素养的研究又有助于对数学素养的理论研究。目前国内外对数学文化、数学素养的研究较为成熟,但对数学文化素养的研究较少。应用技术型大学是我国近几年才提出的一种办学理念,在2013年6月由35所地方本科院校发起的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才成立。将应用技术大学在校生作为数学文化素养的研究对象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2数学文化素养的研究现状

2.1国内外对于数学文化的研究现状数学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但数学文化这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却一直没有被人们所重视。一直到20世纪的下半叶,美国著名的数学史学家M.克莱因在他的三本著作《古今数学思想》《西方文化中的数学》《数学———确定性的丧失》中对数学文化进行了系统地,见解独到的阐述。1981年美国著名学者怀尔德在其代表作《数学是一个文化体系》中指出:数学文化的发展己经到达一定的高度,被认为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文化系统。数学文化,是数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工具和能力,是数学与人文的结合。随后引发了对数学文化内涵界定的广泛关注。国内最早使用“数学文化”一词的学者是北京大学的邓东皋、孙小礼等人,他们在1999年合作编写了《数学与文化》一书,书中汇集了一些数学名家的关于数学文化的论述,该书是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对数学文化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在这十几年中许多著名的学者李大潜、张奠宙、张顺燕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对数学文化的界定与理解。张奠宙认为数学是一种文化现象,并从文学、语言学和美学方面解释了数学是一种文化。李大潜从数学的知识性、工具性、基础性、科学性、技术性以及数学的语言等方面论述了数学是一种先进的文化,进而讨论了通过数学的训练,可以获得的数学素养并对数学文化教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张顺燕在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提出了实现四结合:历史与逻辑想结合、数与形相结合、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相结合,培养四种本领:以简驭繁、审同辩异、判美析理、鉴赏力的数学教学建议;并从数学与教育、数学与文明、数学与艺术三个方面论述了数学文化进行了论述。还有蔺云、胡良华、陈晓坤、黄秦安等人也对数学文化进行了相关的讨论。

2.2国内外学者对数学素养的研究现状数学素养的提出最早源于1982年英国的“学校数学教学调查委员会”编写的《考克罗夫特报告》(原名((Mathematicalcounts))。《报告》指出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今后的成人生活、就业以及学习的需要。《报告》阐述了为满足这三种需要,学校数学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论述了进行良好的数学教学所需的多种条件和支持。《考克罗夫特报告》报告以后,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便满足学生成人生活的需要成为各国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进而引起各国关于数学素养的评价研究。随后对数学素养的研究多是从数学素养的内涵、数学素养的生成策略、数学素养的评价这几个方面展开。由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组织(简称OECD)进行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旨在评估OECD成员国15岁学生在阅读、数学及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能力和技巧,以及跨学科的基础技能,希望了解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各国初中学生,是否具备了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并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国际间的比较找出造成学生能力差异的经济、社会和教育因素,从而进一步为各国改善自身的教育体制提供必要的参考指标和数据。PISA每三年将进行一次评价。2000年PISA评价中,阅读素养是主要领域,2003年数学素养是主要领域,2006年科学素养是主要领域。PISA把数学素养定义为:个人能认识和理解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作为一个富于推理与思考的公民,在当前与未来的个人生活中,能够作出有根据的数学判断和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数学素养包括:数学思考与推理、数学论证、数学交流、建模、问题提出与解决、表征、符号化、工具与技术八个方面。国际成人素养调查(IALS)中,把数学素养的概念建立在工作需要、不断扩展的生活需要、教育的需要、研究的需要和一些评价项目(如成人评价和学生评价)等五个方面。另外各国都在自己的课程标准中对数学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我国学者对于数学素养具体内涵的认识具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1)数学素养是一个广泛的具有时代内涵的概念,它包括逻辑思维、常规方法(符号系统)和数学应用三方面的基本内涵(孔启平)。(2)数学素养是数学科学所固有的内蕴特性,是通过教育培养赋予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品质和数学知识、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的关系这两个前提出发,认为数学素养涵盖创新意识、数学思维、数学意识、用数学的意识、理解和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五个要素(王子兴)。(3)文化的角度认识数学,理解数学,认为数学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本的数学知识;基本的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美学价值的欣赏。这几个方面彼此联系,互相渗透(张亚静)。(4)数学素养是在数学价值、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数学精神的交替作用下生成的。数学素养的生成是通过不断反省而改善的,是一个长期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数学素养具有内隐性、超越性、长效性和反省性四个特征。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是数学“思维块”、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以及数学人文精神(全)。在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问题上,主要是一些一线数学教师通过了其具体的教学归纳总结。全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从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学习过程、重视实践应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具体的培养策略。王荣和罗铁山在教学中认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关键要提高教师素质,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教育观;在数学教学中要突出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重视数学语言的运用,从而达到用好数学的目的。潘小明分别从数学活动的视角和全球教育的视角对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还没有对数学素养进行专门的评价,不过已经有很多学者关注并提出建议。如黄华对比了上海数学中考对学生数学的测试和PISA对数学的测试,认为中考不仅可以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成绩认定,而且可以诊断数学教学的问题,改善数学课程的教学。上海的数学中考应该参照PISA的测试,对其稳定性、一致性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反馈、诊断和改进,从而较为准确的判断中学数学学业水平的发展趋势,并从中找寻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实际教学。马云鹏认为数学素养评价最终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改善其学习方式。从课程目标、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数学素养的评价要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给出的课程目标,通过评价的反馈和诊断可以使学生改善自己的数学学习方式,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效果,通过有效地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整体水平。

2.3国内学者对数学文化素养的研究现状数学文化素养是伴随着数学文化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的词语,目前对数学文化素养的界定学者间的看法不尽相同,因此对数学文化素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数学文化素养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周家全等在《论数学建模教学活动与素质培养》中提到“数学文化素质是指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和数学信念,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懂得数学这门科学的语言,会使用数学软件和计算机这一工具。”张明明在其硕士学位论文《高师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中,指出数学文化素养数学文化素养是数学素养的一个分支,是指个体具有数学诸多方面的品质,包括数学文化各个层次,以及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深远影响的数学科学知识的方方面面。杨海艳在《数学专业大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调查研究》中认为:数学文化素养是指人们对数学文化的认识,从而使人们具有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和能力等数学文化多方面的品质。还在文中对培养大学数学文化素养的途径进行了阐述。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对数学文化素养的研究还不够,研究成果较少,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师数学教育专业、高职高专。

作者:蔡银英 张伟 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系

全文阅读

大数据时代个性化教学论文

一、个性化教学的策略

个性化教学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施教,亦即学生需要什么,教师便授予什么,学生完全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个性化教学也就是孔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那么,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作为教师如何实施个性化教学,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呢?

1.利用大数据的规模性了解学生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鲜明的个性,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了解学生,这样的教学才有针对性。大数据的特征之一就是规模性,规模性指的是巨大的数据量以及数据规模的完整性。因而,教师完全可以凭借数据库中巨大、完整的数据了解学生诸如家庭背景、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智力水平、认知水平等数据。教师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发展情况,才能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学生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进步。

2.利用大数据的高速性营造和谐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课堂上,让思维的火花翻新,让智慧的结晶生辉,让课堂百花齐放,形成师生互相尊重与信任的氛围,这应该是最理想的课堂状态。大数据的特征之二就是高速性,高速性指的是数据流和大数据的移动性,现实中则体现在对“实时性”的需求上,即能在第一时间抓住重要事件的发生信息。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的这一特征,时时关注学生多样性学习动态,包括学生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解题思路、不同的探究结果,对有独到见解的要实时鼓励,对有误解偏差的要实时纠正,对有需要完善的要实时补充,如此,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充满自信地学习。

3.利用大数据的多样性选择学习方式。

个性化教学的落脚点是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习者一贯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点的学习策略、学习倾向的总和。选择自己喜欢或习惯的学习方式,对学习者而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数据的多样性,指的是有多种途径来源的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互联网时代,各种设备通过网络连成一个整体,这意味着数据的种类变得繁多,除了简单的文本信息外,还可以对传感器数据、音频、视频、日志文件进行点击,获取可用的信息。这个时候,教师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己感兴趣的数据,个人或小组均可,开始或自主或合作的探究学习,完成学习目标,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全文阅读

浅论少数民族预科班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衔接策略

【摘 要】本文将从多元文化理论的角度探讨少数民族预科班与大学本部英语教学的文化衔接策略。少数民族预科班与大学本部的学习

>> 论少数民族预科班英语教学模式的针对性 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英语听力策略研究 少数民族预科班级文化建设与班主任工作创新 对民族预科班英语教学的几点认识 高职民族预科班人文式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管窥 略谈少数民族预科班主任工作的“六心” 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与本土文化的结合 浅谈职业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班《flas制作》课程校本教材的改革思路 我国部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体育师资状况调查 少数民族预科班计算机基础教育初探 刍议民族预科班的管理 提高大学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水平的思考 有关内地新疆预科班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 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衔接教学探索 浅谈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中的评述性思维培养 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在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移动学习在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新疆预科班语文教学目标策略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1.

作者简介:

杨鸿雁(1968-),女,湖北松滋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王秀银(1963-),男,湖北荆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本论文为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衔接研究”(20122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论文也是三峡大学教务处2013年教研项目“用多元智能理论缓解大学英语应试教育的问题”(54)的阶段性成果。

全文阅读

文化适应理论视觉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摘 要】由于在语言,风俗习惯,生活环境,教育基础等方面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在差异感,陌生感,压力感的促使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容易产生一种包括混乱,无力,孤独,愤怒,敌意,挫折,疏离,压抑等多种负性情绪的心理不适应感。因此,探讨由文化适应引发的少数民族学生心理问题,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文化适应 心理健康

一、文化适应过程

文化适应最初是人类学研究的范畴。人类学家将文化适应定义为:“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心理学家 Graves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心理文化适应的概念,强调不同文化接触所导致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文化适应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种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五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蜜月期。初来乍到,一切都很新鲜、有趣、令人兴奋不已,简直就是一次大冒险。人们着迷于文化的不同,兴高采烈地愿意去探索去了解去感受这种新的文化。

第二阶段:冲突期。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常常会感到疲倦、焦虑、有挫败感,甚至开始想家了,再加上由于文化不同带来的困扰以及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各种烦恼,如语言、住房、学校、工作、交通及购物,人们经常会觉得无所适从。

第三阶段:首次调整期。当人们对当地的语言和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开始觉得有些希望了,有些自信了,与他人的联系也多了起来。日常生活上遇到的烦恼少了,因此可以集中精力工作了。这时,人们又处于调整期的波峰段。

全文阅读

文献检索教学革新阐述

作者:皮少锋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理学院

中文数据库

有机化学文献数据库包括中文和外文数据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从中文数据库入手教学[4],教会学生通过关键词、主题及作者姓名等检索文献。中文数据库主要包括:①中国知网CNKI,/.可查阅相关有机化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和中国期刊全文等文献。②万方数据库,.cn/.可查阅有机化学中外学术论文、中外专利、中外标准、科技成果等科技文献。③维普中文期刊,/teste/db/vip_ch.htm.可查阅有机化学相关论文④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可查阅有机化学专利,并免费下载。国内高校一般都购买了这些中文数据库,查阅方法简单,可以作为初学者的教学内容。

外文数据库

当学生具备一定文献检索能力后,再教会学生使用外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主要包括:①美国化学,/.美国化学会中的有机化学期刊主要包括:J.Am.Chem.Soc.、Chem.Rev.、Org.Lett.及.Chem.等影响力很高的著名杂志。②德国的wiley,/.有机化学期刊主要包括:Angew.Chem.Int.Ed.、.Chem.及Chem.Eur.J.等刊物。③英国皇家化学会,/.的mun.④荷兰的Elsevier,/.的Tetrahedon和TetrahedronLett.⑤日本化学会的Chem.Lett.等。所有这些期刊都可以通过中国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化学学科信息门户的链接进入网站。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使用Beilstein和Scifinder通过结构式和反应式直观检索文献。虽然有些学校信息资源有限,没有购买这么多数据库,无法下载全文,但老师通过课堂演示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的特点,并掌握文献检索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让学生知道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还可以通过文献检索获取更多更广的有机化学知识。

文献求助

近年来,学术论坛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有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并迅速发展壮大,这些论坛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浏览帖子和许多人进行学术交流,收集大量的学术资源信息,学术论坛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功能——文献求助,对于一些数据库有限的学校,特别是外文数据库购买较少的学校,对学生和老师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通过文献求助可以查到绝大部分所需文献。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学术论坛有“小木虫”、“有机化学论坛”、“零点花园”和“萍萍家园”等,这些论坛里汇集了国内外各高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教授和企业一线研发人员,他们乐于助人,利用自己所在单位的学术资源帮助查阅外文文献、外文书籍和专利标准等各种文献。文献求助具体过程以小木虫为列:先在论坛里注册坚持每天登陆领取金币,当金币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才可以文献求助。求助者要给出所需论文的作者、文题、刊名、期刊年份及起止页,最好列出论文的网络链接,帖子发表后,往往几分钟内就会收到热心的会员回贴,并可下载全文。

文献检索教学与有机化学理论教学结合

全文阅读

民族比较文学联姻思考

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在20世纪经历了断裂、复苏和繁荣。1985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中国比较文学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在深圳大学召开,成为中国比较文学复苏的标志。1989年5月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在重庆四川外语学院①正式成立。在中国比较文学成立大会上,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尤其是对象与范围),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不少人认为用“国家”这个政治概念来划定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是不妥当的,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所以,有人就提出建立两个比较研究体系:国内比较研究体系———包括汉民族文学和其他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体系———中国文学与世界各国文学的比较研究。当然也有人不同意这种意见,强调比较文学是两种不同体系的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而不包括同一种体系内部的文学的比较研究。但与会者一致认为,比较文学是一个开放性结构,可以先展开研究再逐步形成学科的体系。四川少数民族文学教学与研究者积极关注、参与了比较文学概念界定等问题的讨论、研究。认为西方界定比较文学的主要指标(规定)“跨国别”实含有跨民族之意,因为西方绝大多数国家是单一民族,国家即民族,民族即国家。他们认为比较文学必须是不同体系的文学之间的比较,同一体系的不同作家作品的比较只能叫文学比较而不能叫比较文学,但他们也未明确表明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就不属于比较文学范畴。正是基于此,我们赞同并主张:在多民族国家,在自成体系的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应纳入比较文学的范畴。赞成在进行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时应该包括(或可构建)两个研究体系:中国(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学与外国文学的比较研究;汉族文学与自成体系的少数民族文学之间以及自成体系的各少数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文学性”是比较文学最本质的规定性。正如韦勒克所说:“就方法论而言,文学研究如不决心将文学作为有别于人类其他活动及产物的学科来研究,就不可能有什么进展。为此,我们必须正视‘文学性’这个问题,它是美学的中心问题,是文学艺术的本质。”[1]133

换言之,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文学性”这个核心,这是因为,文学性是文学艺术作品得以存在的本质性的内在规定性,文学性更是比较文学有别于比较文化、比较哲学、比较教育学等学科的最根本的特质,文学性还是比较文学在当今文化研究浪潮此起彼伏的多元文化语境中能够坚守自己的阵地,既不至于被文化研究所淹没,还能利用文化研究的长处来推动比较文学研究,进而摆脱比较文学被比较文化淹没的危机。“跨越性”是比较文学的根本属性和区别性特征。跨越性是比较文学之所以能安身立命之根本所在。没有跨越性,比较文学也就无从存在了。这在目前国外和国内比较文学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具体到“跨什么、跨多少、怎样跨”上却还存在着分歧。在比较文学研究实践中究竟应该跨国界、跨民族、跨语言,还是跨学科、跨文化、跨文明,或者是要几者兼跨,国内外学者至今还有不同看法。刘象愚在《关于比较文学学科基本理论的再思考》中就指出:“比较文学不一定要跨国界、跨学科、跨文化”,“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民族和语言界限的文学研究”[2]。我们主张在比较文学视阈下从事民族文学研究,是因为在当今全球化、多元文化时代,不应满足于就某一民族的文学来认识文学,而比较文学的视阈则可以从思想观念和方法论上来革新和促进我们过去的民族文学研究。过去的民族文学研究则多在某一民族的范围内进行和展开,而我们在比较文学视阈下从事的民族文学研究则是在不同民族文学之间进行的文学研究。由于民族和国家这两个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有交叉,在特定的时空下某一国家可能包括有多个民族,从而导致国别文学与民族文学呈现为既区别又联系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国别文学等于民族文学,二是国别文学大于民族文学,三是国别文学小于民族文学。进而言之,当国别文学等于民族文学之时,比较文学就是在民族文学之间进行的;当国别文学大于民族文学之时,比较文学就是在国别文学之内进行的;当国别文学小于民族文学之时,比较文学则是在“跨国界”的范围内进行的了。所以我们赞同陈惇在《跨越性、可比性、文学性———论比较文学研究对象》中所指出的,“如果从研究实践来讲,只要跨越其中的某一界限,就进入了比较研究的领域,不可能要求每一个课题每一项研究都同时跨越这四种界限。”[3]虽然有人认为这样可能失之于过于宽泛,但我们认为这是非常有利于比较文学研究实践的,尤其是我们可以在这样的比较文学视阈下从事民族文学比较研究。正是在文学性、跨越性、自成体系性等方面民族文学与比较文学有了必然的联姻。而且这样的学理认识和研究实践,在四川民族文学与比较文学学界有不少专家学者作出过深入地探讨和卓有成效的研究。

在具体研究实践中,四川比较文学界、民族文学界不少学者坚持在比较文学视阈下对民族作家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他们或宏观、或中观、或微观,均以文本细读、个案研究为基础、为根本、为特色,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比较文学的理论、原则、方法来烛照和透析少数民族作家作品。运用比较文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民族文学研究,徐其超、罗布江村主编的《族群记忆与多元创造: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文学》[4]就是众多研究成果中的翘楚之作。《族群记忆与多元创造》规模鸿巨,全书贯穿以跨文化为视角的比较文学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第一章“绪论”阐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四川少数民族文学的五大特征:第一大特征是“族群记忆”与“多元创造”的关系,揭示民族文学与当代全球化语境继承、创新、超越的发展趋势;第二大特征是认同、审视与形象塑造的关系,论述民族文学如何在民族文化中展开;第三大特征是“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论述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民族文化相互依存,共同繁荣;第四大特征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论述民族文学如何以民族文化为根、为魂,学习外国文化;第五大特征是多元化与总要求的关系,论述民族作家群体如何在文化融合的时代趋势中提高自己的素质。其后各篇,依次按诗歌、小说、散文、影视文学、双语文学和四川籍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顺序,在比较视阈中展开作家作品的个案分析与史的叙述和理论阐释,比较文学的多种方法(主要如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文化研究等)在其中交叉运用。众多作者中的徐其超教授多年来就主张,随着民族文学创作的崛起,面对全球化语境的四川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应该明智地超越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孤立主义的偏见,客观、公正地将全球文化语境定格在多元共生,坚持多元文化人生的立场、高屋建瓴地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进行理论检讨、理论建树和理论概括。[5]他与罗布江村和罗庆春、黎风、王珏等在主编《族群记忆与多元创造》之初就有一个基本的共识———文学原本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比较文学的兴起就是为了突破民族文学之间的界限,而在不同民族的文学之间进行比较。跨国别对于单一民族国家当然是适用的,而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则就不适用了,应将“跨国别”改为“跨民族”或“跨国家/民族”。基于这样的共识,他们运用比较文学方法于民族文学研究自觉而执着,从而提升了研究的学术品格。徐其超教授是该书的主要著者,撰写了多章多节内容,所以该书其实是徐其超教授自觉而娴熟地运用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而进行的一系列重大学术实践活动的汇集。而该书的其他作者,也大都受到过比较文学的良好训练,或者在工作实践中熟悉了比较文学的学科研究方法。

从学理的角度讲,研究中外比较文学的方法原则上都可以运用到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上来,自觉地从比较文学视阈来研究我国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学包括那些运用双语创作的少数民族文学,则可以极大地提升民族文学研究的学术品格。而四川少数民族众多,其中藏族和彝族更是拥有众多的作家。他们中就有相当一部分人,能够运用自己的母语为媒介进行文学创作,多数人则既有汉语作品又有母语作品。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既跨越了语言的界限,又跨越了民族的界限,从而构成比较文学研究的绝佳资源。吉狄马加就认为《族群记忆与多元创造》“以博大的文化胸襟、广阔的理论视野、客观严谨的学术态度,凭借论者丰富厚实的文艺理论修养、睿智明敏的学术思维,将中西方多元的文艺批评理论并用于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这一特殊的文化研究领域,从理论定位的高度,深入剖析并肯定了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所具有的历史性、人类性与世界性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对过去理论批评界将少数民族当代文学仅视作民族民间文学的简单延续或表面化的新时代传声筒,未从或未严格从学理层面和理论高度加以系统观照的批评现状,进行了大胆的、严肃的清理与颠覆,从而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重新凸现出来,为使当代人真正了解、体认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丰富性作出了应有的努力,为促进和推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事业付出了艰苦的劳动。通过文学研究,论者还力图深涉到对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单一地域、单一民族文化与整体的中华文化、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等一系列文化互渗、文化互补的艺术文化学和文学人类学命题进行复合研讨的学术层面。”[4]序一,3张思齐教授认为:近七十万字的《族群记忆与多元创造: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文学》一书就自觉地“运用了比较文学的学科研究方法。”[6]他指出该书“采用了当代西方文论所倡导的多种较为先进的视角,以族群记忆这一民族学研究的核心观念把握了人类的意识活动,因而能够潜人中国少数民族的人类意识活动的深层结构之中,从而避免了单纯的事实罗列,简单的与汉民族文学的比附和配列,以及勉强的与西方文艺理论观念挂钩,全面地改写了四川(含重庆直辖市)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史。由于该书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撰写少数民族文学史的范例,它也必将有助于人们今后以科学的态度从事撰写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工作。”[6]《族群记忆与多元创造: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文学》这一比较文学视阈下的民族文学研究成果,以“族群记忆”与“多元创造”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创新,发掘了中华多民族文学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文学意蕴、艺术魅力,这既改写了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史,也推进了建构崭新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史。

在徐其超教授的倡导下,罗庆春教授带领西南民族大学一批中青年学人致力于中国多民族文学比较研究。大家在比较文学视阈下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置于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与外国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特别是与境外少数族裔文学如华裔文学、拉美文学、印第安文学、黑人文学、亚洲各国文学等的比较研究,致力于通过对民族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推动中外文化的平等对话,促进世界少数族裔文学之间的交流和共同发展。在全球化的多元文化语境的今天,加强中国各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已经成为全球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和中国民族文学学科建设自身的诉求。所以,我们有意识地综合运用比较文学、文艺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民间文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在世界文化的视野里、在比较文学的视阈下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外国少数族裔文学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与思潮进行比较研究,比较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外国文学在文学观念、审美尺度、文化内涵、创作思想等方面的微观差异,以及他们发展的背景、规律、方向、前景等方面的宏观异同。注重中华少数民族文学理论体系的全新建构;注重少数民族文学文本的系统阐释和各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重视世界少数族裔文学成就、现象、规律的总结与归纳;重视少数民族母语文化的保护与当代母语文学发展的理论导向;重视少数民族文学的对外评介和宣传,扩大民族文学的国际影响;深入关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全球化趋势中面临的任务与挑战,注重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生态环境与文化性格培养;探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如何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实现既借鉴外国文学发展规律,又弘扬本民族文学精神的多元化发展道路。我们这个学术团队在研究实践中倾向于对国内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与外国文学作家作品进行比较研究,重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文论经典与世界文学、文论经典的比较研究,这些研究及成果已经显现出独特而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关于国内各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徐其超、罗庆春在《从“文化混血”到“文学混血”———论彝族汉语文学的继承、创新、发展》[7]一文中,在将彝族文学的历史性变革即由原有的母语叙事模式全面转向汉语写作模式这一文化变迁现象,作为彝族文学继承与创新的根本命题加以透视时,就阐明了一个基本事实、基本思想:中华各民族文化之间既有多姿多彩、形态各异的特殊性,又有血脉相通、气韵相生的共通性。中华文化圈内各民族文化之间既相冲突、碰撞又相渗透、促进。因而“文化混血”必然导致“文学混血”,“文学混血”是“文化混血”的必然发展趋势。其后,罗庆春在多年从事“比较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过程中,出版了专著《灵与灵的对话———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诗论》[8],发表了《转型中的构型———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当代转向》[9]《“文化混血”: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文化构成论》[10]《“第二母语”的诗性创造》[11]等学术论文,就中国各民族文学的“文学混血”的做法和经验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概括和总结,并提出了“第二母语”、“第二汉语”、“文化混血”、“跨文化叙事”、“互译性”、“遭遇汉语”、“寓言时代”、“英雄时代”、“艺术宗教”等一系列的范畴和命题。他认为文学研究的核心任务和终极价值就是实现“灵与灵的对话”。当然,比较文学的核心也应该是通过跨文明、跨族际、跨文化、跨语言的对话与阐释来实践和实现人类进行人文文化交流时的“灵与灵的对话”的境界,既然是对话当然就包含了相互的尊重、互补、互渗、互译,以及求同存异、共同进步的基本精神品格。

全文阅读

高校重点学科信息需求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文中通过对近20年来各高校重点学科文献信息需求及重点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的统计分析,归纳出其在数量和内容上的变化特点,进一步揭示出以引文分析为手段的重点学科文献需求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重点学科;信息需求;引文分析

信息的网络化、海量化发展使得高校重点学科的信息需求也随之改变。纵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重点学科文献信息需求及重点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可以看到相关的研究成果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内容上都具有较具有鲜明的特性。

1.省略)中四个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跨库检索,得到论述重点学科文献信息需求方面的记录184条,其中优秀硕士论文1篇,另183篇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整体看来,研究成果数量逐年上升(如图所示)。对于重点学科信息需求方面的研究最早的一篇是1994年,一直到2000年,这七年间重点学科信息需求研究的成果较少,仅约占总论文数的3.8%,各年论文量不超过5篇,这可以说是这方面研究的萌芽阶段;2000年之后论文数量逐年增长,到了2005年达到第一个高峰,年论文量达到了24篇,约占总量的13.04%;2000年至2005年六年的论文量约占总量的38.04%;随后的四年,论文量保持在20篇上下,相对数量多,四年的论文数量约占总数的48.91%;2010年达到了新的峰值――30篇(这其中有一篇是优秀硕士论文)仅此一年的论文数量就约占总数16.3%,远远超出了年平均值5.89%这个数值。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对于重点学科信息需求的越来越受到关注,这既是重点学科建设发展的标志,也是信息模式改变所带来的活力。

2.研究内容的变化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重点学科文献信息需求的研究在不断发展。随着文献信息的类型及存储介质的更新与改变,重点学科研究人员获取的信息对象从最初纸本、微缩胶片等到一般的单机版数据库、目录文摘型网络数据库再到越来越多样化的事实、图像、全文数据库等;对获取信息的要求也有文献的获取到知识的获取,这些变化为相关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活力。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第一篇关于重点学科信息需求的文章发表于1994年,在侯茂泉题为《高校馆应把重点学科作为期刊工作服务的主要对象》的文章中提到高校重点学科的读者期刊文献信息的需求大于普通读者,需要特别关注,由此揭开了重点学科信息需求研究的序幕。1998年黄丽云的《暨南大学医学院重点学科文献用户需求调查》第一次以调查数据的形式对中线学科用户的需求加以论证;随后的几年中,针对重点学科对藏书、期刊等方面需求进行的资源建设研究陆续出现:郑军的《立足重点优化馆藏――对重点学科藏书的调查分析》、王桂华;卢晓丽的《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图书资料需求》等对重点学科图书资料的需求的特殊性进行了进一步论证。

2001年毕宏的《网络学术信息的获取与组织――航海技术与轮机工程重点学科导航库建设的实践与研究》首先涉及到了重点学科对网络信息的获取研究,文中通过大连海事大学建设航海技术与轮机工程学科重点导航库的实践,分析了网络学术信息的获取原则与途径,为重点学科信息需求领域的拓展研究开了个好头。同年,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数据库建设也被提到了研究前沿,论述了相关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到了2002年王桂平在中国图书馆学报上发表了《创新重点学科虚拟图书馆的建设》,为重点学科需求研究书写了新的篇章,文中阐述了南京师范大学创新重点学科虚拟图书馆建设,提出先以对教育学、心理学等重点学科建立虚拟图书馆为模板,取得经验后推广到其他重点学科,并将“建立良好的网络资源服务平台,实现广域网环境下多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作为其设计理念。

全文阅读

高校数学分析课程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教学研究

摘要:在高校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分析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法。文章首先叙述了数学文化的内涵,之后论述在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意义,最后以教学案例的方式,从四个不同的角度阐述在数学分析课程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方法。

关键词:教学改革;数学分析;数学文化;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063-03

高校数学分析课程,作为数学、统计学、金融学、保险精算学等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后续课程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非常重要。进行高校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既可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独特文化内涵,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数学分析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法,更为高效地完成学习。

一、数学文化的内涵

所谓数学文化,狭义的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指除这些之外,还包含数学史、数学家、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1]。

数学文化是一个开放、多元、动态的系统。研究学者视角的多元化,导致数学文化的界定并不一致。Wilder R.L.[2]指出数学家拥有的文化内含一个共享的带有数学特征的部分;Bishop A.J.[3]认为数学文化是文化视角下的数学,既包含Wilder精英主义的数学亚文化,即数学知识背后的隐性成分或观念性成分,也包含人类文化中的数学成分。张奠宙[4]认为数学知识不是数学文化的内容,背后隐性存在的观念才是;王宪昌[5]认为数学文化是数学现象背后的文化传统流变的文化分析;孙宏安[6]认为数学文化是人类适应数学活动的环境与创造数学活动自身及其成果的综合。

二、在数学分析课程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意义

全文阅读

国际学术期刊数字化模式

从第一本学术期刊诞生至今,学术期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不同阶段不同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影响着学术期刊的发展。到21世纪,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后,学术期刊的呈现形式、功能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分析国际学术期刊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学术期刊界而言紧迫而必要。

一、国际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趋势

(一)数字化已普及,开放存取的纯数字期刊飞速发展

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术期刊数字化探索较早,早在2007年,数字期刊已经成为国际学术期刊出版、传播的主要形态。传统的纸质学术期刊逐步地推出数字出版,纸质印刷按需提供。绝大部分的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实现了数字化出版。一些大型的出版集团完成了数字化转型。如,励德爱思唯尔集团(ReedElsevierGroup),2015年改名为励讯集团(RELXGroup),公司的2015年财务年报数据中,数字化业务超过70%,纸质业务仅15%。从发展趋势上看,其数字化产品的收入由2000年的22%上升到2015年的70%。而纸质产品收入逐年萎缩。学术期刊不再提供纸质版。公司的发展定位不再是传统的出版商,转而成为新型信息解决方案的提供商,通过知识和信息服务,旨在为用户做出更好的决策服务。[1]同时,开放存取(OA)数字学术期刊发展飞速。OA这个概念的提出始于2001年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倡议(BOAI),提倡读者免费获取、无障碍传播。十多年来,OA飞速发展。辛巴出版情报信息公司(PublishingIntelligenceFirmSimbaInformation)2016年出版的《开放存取出版发展报告(2016—2020)》(OpenAccessJournalPublishing2016—2020)中指出,全球OA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每年以双倍的速度增长,目前,全球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有1/3是以OA的形式发表的。虽然目前OA的销售金额仅占国际科学技术和医学出版社集团期刊销售金额的3.2%,但在平稳的学术期刊销售额中是一个亮点。[2]目前,OA数字学术期刊资源中,最有影响力的是DOAJ(DirectoryofOpenAccessJournal),由瑞典的隆德大学图书馆(LundUniversityLibraries)在2003年5月设立。最初,DOAJ仅收录期刊350种,截至2016年10月,DOAJ已收录了9172种期刊,其中,能获取全文的期刊有6419种,遍及128个国家和地区,文献2328783篇[3]。辛巴公司预计这个数字还将继续增长,并将在2020前达到300万篇。OA发展飞速,但也充满了争议。主要争议集中在:怎样开放才是真正的版权开放,怎样免费才是真正的免费?文章发表得越多,也就意味着能赚越多的钱。这不可避免地可能导致降低文章的录用标准。但即使争议重重,并且有预测认为传统的审稿发表模式还将继续,国际大型的出版集团仍然将OA作为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励讯集团旗下的爱思唯尔(Elsevier)为了满足顾客和研究者的需要,近年来一直投资于替代性的商业模式,对超过1700种的爱思维尔期刊提供资助出版和通过论文赞助费出版。除此之外,爱思维尔现在有170种完全独立的由作者付费的开放存取期刊。[4]

(二)数字化发展促进学术期刊功能转型,平台化发展成为趋势

数字化改变了人们获取学术资源的方式。读者获取学术资源的方式从传统的“期刊—论文”向“数据库—论文”变化,学术成果的呈现越来越依赖于可检索、可见,促使期刊加入到各种大型数据库平台。同时,为了使数据更为全面,使自身更具有竞争力,国际上大型出版集团纷纷通过并购等方式,扩大自身数据资源,将重要的学术期刊尽量大范围地搜罗在自己的数据库中。如爱思唯尔收购帕加蒙出版社(PergamonPress)、北荷兰出版社(North-HollandPublishingCo.)、美国学术出版社(AcademicPress),施普林格(Springer)收购博思软件(BMC)等。在传统的期刊管理中,ISSN等国际标准编号及其条形码,是期刊的身份标识,使期刊得到有效的管理。学术期刊数字化后,由于链接经常出现失效,可能导致文献无法查找。1994年,美国出版商协会(AssociationofAmericanPublishers,AAP)提出数字对象标识符DOI(DigitalObjectIdentifier)[5],并建立国际DOI基金会(InternationalDOIFoundation)进行管理。DOI对期刊、图书、会议记录等进行标识,相当于网上学术资源的条形码。同时,通过DOI系统及其应用系统CrossRef,读者在任何一个文献检索平台可以实现链接。数字出版物引入DOI有利于长久保存和唯一识别。目前,CrossRef上有近7000万条学术内容,是网上最大的开放式参考文献链接服务系统。[6]

(三)从知识传播到知识服务,学术期刊逐渐转型成为知识服务终端

数字化的环境下,知识的传播和获取越来越容易。学术期刊在知识传播上的功能受到冲击,转型也成为必然。国际大型的出版集团,逐渐由数据库功能(即聚集学术成果)转变为利用自身拥有的大型数据库,进行深度挖掘,提供数据服务和知识服务。这种服务需要学术期刊在成果提供的形式和结构上适应数字化的特点:一方面,挖掘数字化立体多维、空间无限等特点,使论文在呈现形式上不断丰富;另一方面,论文的要素被“分解”,便于检索关联的同时,作者可以向读者更全面地展示研究的过程、方法、数据,读者对论文的科学性有更全面的了解、分析和验证。信息提供得越准确、越全面,期刊越易被检索获得,同时由于数字化可以实现时间延续,有利于期刊稳定核心作者,将学术成果分阶段发表,稳定高质量的稿源。1.论文的呈现形态更为丰富与传统期刊中图像、图表局限于篇幅并且固化相比,数字化期刊的图像、音视频可以动态播放,论文的表现形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科学》(Science)和《自然》(Nature)都推出了多媒体出版模块,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再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过程。数据的提供也不再受纸张与篇幅的限制。同时,目前出现了完全采用视频形式出版的期刊,如可视化实验杂志(JoVE)。在的传统形式下,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实验一直存在透明度低、实验细节与技巧难以获得、可复制性差等问题,JoVE可视化实验杂志以视频等形式呈现论文,生动细致地呈现整个实验过程、细节和技巧,相关研究者可以直观地看到细节与技巧,实验变得可重复、可验证。[7]数字化期刊丰富的呈现形式为读者获取相关内容提供便利,数字化的论文可以提供不同类型的文件,方便读者的再使用。例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概况(OECDFactbook)收录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项分析指标及分析图表,这些表格与图形都能以Excel格式下载和处理。许多期刊允许读者以PPT或WORD等格式下载论文。2.论文附加资料的提供成为数字期刊的重要功能传统纸质期刊由于篇幅的局限,一些研究的研究方法、过程、计算方式等没有在论文的主体部分出现。而这些资料往往对论文的科学判断有着关键性意义,因为支持论文结论的研究过程(如问卷及调研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工具和过程等资料),是读者理解、判断、使用此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期刊数字化的发展,论文附加资料(SupplementalMaterials)的组织和越发重要,使论文在网上的可检索性更加提高的同时,更有利于期刊稳固自己的作者群,有利于期刊由单纯的信息传播者转变为学术服务终端数据提供者。论文附加资料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一是完整性资料,即提供这样的附加资料使论文更为完整,资料对于理解论文非常关键,但是因为技术问题,不能放在正文里。二是附加内容,即论文的扩展,增加细节和内容,给读者提供分层方法。三是其他相关内容,即可以增强理解和复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一般由其他人来完成[8]。美国国家信息标准化组织(NISO)在2013年曾列出了在线附加期刊论文资料实践推荐(RecommendedPracticesforOnlineSupplementalJournalArticleMaterials)[9],这份推荐在已有的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旨在帮助出版者和编辑指导作者和同行如何提供和处理附加资料。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