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厕所文明标语

厕所文明标语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城市语言文化传播探讨

一、城市英语公示语误译

第一,翻译人员对日常用语和公示用语的区分不明确。

必须承认,很多国内专家、媒体和公共事业机构的工作人员在英文翻译中都不确定“公厕”这个词语是需要划分为日常语言和公示语言这两种形式的。在很多媒体的报道中也没有明确的公厕英语翻译。北京《京华时报》说“toilet”是符合国际惯例的说法;广州《羊城晚报》说公厕要统一叫“publictoilet”;上海《东方早报》曾经报道,英国一般都会用“toilet”来表示公厕。需要注意的是,《东方早报》说的是“一般”,也就说媒体也无法确定“公厕”这个词的使用界限。对此,北京外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前院长庄绎传教授指出,人们平时在进行口语交流的时候,“toilet”要使用单数形式,在公厕向导牌上则必须使用复数形式。这一说法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得以印证:“toilets(general)use:Toindicatetheentranceofatoiletformenandwomen”.公厕(统称)用途:“表示男女公厕的正确入口”。因此在公厕向导牌上,需要用这个英语单词的复数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提及厕所,应该使用这个词的单数形式,如“Thistoiletisopendaily.”表示“该厕所每天都开放。”翻译人员没有将英语中日常用语中的公厕和公示用语中的公厕区分开来,这是导致公厕英语向导牌误译的原因之一。

第二,没有正确地区分单间公厕和双间公厕。

很多发达国家都有没有性别之分的单间公厕,为的是让那些身体有障碍、年老和年幼的人士能够单独上厕所或者在一些人的陪伴下上厕所,我国还很少看到这种人性化的设施。英国和澳大利亚把这种无性别的单间公厕用“toilet”来表示。而那些有性别之分的双间公厕,则用“toilets”来表示。这一文化差异,也是在翻译“公厕”一词时常常让翻译人员搞不清楚的地方。确切的说法应是“toilet”在国外被广泛地使用在单间公厕向导牌上,而“toilets”则被广泛地使用在双间公厕向导牌上。所以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必须区分单数形式表示的是单间公厕,而复数形式表示的是双间公厕。中国的公厕英语向导牌之所以经常出现错误,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在中国的文化中几乎没有单间公厕这一事物,一个小小的厕所名称上所包含的文化差异性是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必须认真研读的。甘肃段黄河护栏的标识牌上,曾经用“Bedangerous!”来表示“危险!”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误译。加上动词“Be”之后,这个标牌的意思就变成了让人去陷入危险了。在某家酒店的后院里一张路牌上面挂着很多英文向导牌,其中有一个钓鱼俱乐部用“HookerClub”作为标识,“hooker”的意思实际上指的是“”,而鱼钩的翻译是“hook”,不知道译者是故意为之还是犯了错误都不知道。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南门外的停车场的指示牌上面用中文写着:“黄线内禁止停车,入园车辆请从大门进入!”而这段公示语的英语翻译中,“黄线内禁止停车”竟被翻译成了“HuangXianNeitheNoParking”,这种拼音英文混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南京这个江苏省会城市的对外宣传形象。杭州一座高架桥上也出现过同样的翻译错误,此高架桥用“export”来表示“出口”,实际上“export”指的是“贸易出口”,这样的英语公示语对杭州这个省会城市兼国际旅游都市来说也是非常不相称的。在笔者生活的徐州市,云龙山风景区的旅游公示英语中也存在着类似的翻译错误,风景区工作人员把“吸烟区”翻译为“SmokingRegion”,实际在英语中,“region”表示的是“界限不明确的大的区域”,而吸烟区的功能界限应该是明确的,所以正确的翻译应该是“SmokingArea(或Zone)”。另外,云龙山的英语向导牌上将“可廊”翻译成“KePavilion”,在英语中,“阁”和“亭”都可以用“pavilion”来表示,但是并没有“廊”的意思,因此正确的翻译应该是“KeCorridor”。更为可笑的事情是,“光绪年间”被翻译成了“intheregionofEmperorGuangxu”(“在光绪皇帝的区域内”)。国外游客看了这些谬误百出的城市旅游英语公示语之后,对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定位的理解又会怎样呢?毫无疑问,城市的形象有可能就损毁在这些错误的城市英语公示语的手上了。

二、提升中国城市英语公示语

中国城市英语公示语早已不罕见,这是城市与国际接轨的表现之一,也是中国向外国友人传递中国语言文化的直接媒介。但中国城市公共场所出现的“中国式的英语公示语”却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笑料。除了上文提及的典型案例外,诸多的问题还存在中国城市的英语公示语中,如单词的拼写错误,按中文逐字逐句的生硬翻译等等。很多人对城市公共场所出现的这些低级语言错误最初只是一笑置之,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看多了,势必会形成对城市的不良印象。外国友人看到这些错误的英语公示语,会对中国城市产生何种印象?正如中国人在国外的公共场所看到标识牌上写错了汉字,那种滋味肯定也不好受。那么,这些城市英语公示语翻译到底都是出自谁手呢?城市英语公示语的目的是为了向国外游客展现更好的城市形象,最后却起到弄巧成拙的后果。笔者对徐州市园林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了解到园林局为了向国外游客展现更好的城市形象,邀请了很多权威的专家和政府外事办工作人员一同来翻译风景区旅游公示语。在对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景点进行翻译的时候,这些专家和政府外事办人员都提出了多个翻译版本,但是园林局工作人员并不确定哪个版本是标准的。公示语之所以出现低级翻译错误,一个原因是制定英语公示语的部门不具备翻译的语言素养。

另一方面,网络翻译软件也是罪魁祸首。很多城市和地区的英语公示语,包括向导牌、标识牌等都是交由一些广告公司来制作的,工作人员根本就不精通英语,他们往往会寻求翻译软件的帮助,正是因为这些翻译软件的“帮助”,才闹出了这么多可笑的英语公示语。如果我们将在公园、商场、广场、公交车等公共场所收集到的有明显错误的英语公示语输入到在线翻译软件,最后可能大多数句子的翻译结果同翻译软件得出的结果一模一样。如此看来,不少城市英语公示语出现误译的另一个原因是制作者过度依赖翻译软件。中国城市英语公示语是中国向外国友人传递中国语言文化的直接媒介,规范治理中国城市的英语公示语是对英语为母语的外国友人的尊重,同时更是对中国民族形象的维护。到中国来的外国友人多是商人和学者,他们多抱着对东方文化的神往来到中国,因此带着低级错误的英语公示语势必会影响外国友人对中国城市的良好印象,认为中国的城市不具备开放的文化姿态,从而给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重视城市英语公示语这个对外文化传播的媒介,端正姿态,认真修订,才能真正将中国的文化推向世界。令人惊喜的是,中国即将出台制定城市英语公示语的国家标准。中国城市英语公示语译写的标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第一部分:通则》已经在2013年12月31日,并将从2014年7月15日起试行。第一部分《通则》后,在城市英语公示语得以规范的同时,还将开动日、俄、韩三个语种公示语的译写规范,同时即将研究完成涉及旅游、交通等方面的九个分则。《通则》的推行将推动国家关于社会公共服务版块的公示用语译写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并以此修订城市公共场所的英语公示语。标准、规范的英语公示语将指日可待。

全文阅读

贵州,能否给厕所换个“雅号”

随着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北京公共场所卫生间的“WC”标识已经基本消失了,但贵州许多旅游景点的卫生间仍然高挂着“WC”标识,是否该换个“雅号”了呢?

2007年岁末,北京及周边地区的98位旅行社老总和多家新闻媒体组成的考察团,对我省的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后,在赞叹贵州旅游大有可为时,对贵州旅游景区的卫生间标识提出以上建议。

“Toilet”翻译过来就是“公共洗手间”

贵阳市的热心市民陆华经常在黔灵公园转悠,很早就注意到黔灵公园内的厕所标识问题。他致电本刊采访部说,现在贵阳市内景区即将迎来旅游旺季,贵阳市公共厕所的英文标识应该规范、文雅,“WC”这种不文雅的俚语标识在贵阳这座风景秀丽的文明古城应该尽快消失。

“厕所被称作‘WC’不仅不符合事实,而且听起来十分不雅。‘WC’这样的英文标识在整个贵州都不该登大雅之堂的。”贵州中国青年旅行社导游廖霞说。她希望这样的“茅坑”标志能尽早从贵州消失,用更规范的英语语言替代。

记者就此事请教了新华社驻伊朗分社记者梁永昶。他说,“WC”是英文俚语Water-Closet的缩写,指的是最简单、设备最差的厕所,相当于汉语中的“茅坑”、“茅房”。因为“WC”的词义不雅,因此国际上一般不用。相比之下,称厕所为“Toilet”更为文雅一些。“Toilet”翻译过来就是“公共洗手间”。

新华社驻美国分社记者刘洪在MSN上告诉记者,很多国家都已经不用“WC”表示公共厕所了。现在国际通用的说法是“Toilet”,男厕标注为“Men”,女厕则是“Women”,直接用“Gents”和“Ladies”分别表示男厕和女厕也未尝不可。

在国内许多城市,公共厕所的标识“WC”也已经开始被“Toilet”取代。北京市的公共厕所从去年开始,已经不再用“WC”标识,而是换成了更文明的称谓“Toilet”。

全文阅读

厕所文明的传播理念

导语:公厕里的文明有赖于整个社会群体文明素质、行为观念的普遍认同和提高,远不是集中搞一些文明宣传、突击开展几场卫生运动就能大功告成的。

吃喝拉撒睡都是人的天然本性,在英语中“上厕所”有一个有趣的说法是“answer the call of nature”,其含义即是“响应自然的呼唤”。世界上不但有厕所日(每年11月19日),而且还有专门的世界厕所组织(WTO,注意与世界贸易组织的简写是相同的),可见上厕所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话题。

从历史上看,厕所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成为一个让人感觉自然、舒适、惬意的地方,这从厕所名称的演变历史就可管窥一斑。英语中厕所的早期名称是WC,是厕所里的水箱water closet的简写,由于WC容易让人产生简陋、不干净的联想,已普遍被弃用(但国内甚至一些高档的宾馆、度假村里还仍然在使用WC的标志,显然是太落伍了,给人以“不知有汉,惶论魏晋”之感)。随之而起的名称是来源于法语的toilet,含义是公共洗手间,有洁净、舒适的感觉,还可以在里面梳妆打扮一番,法语“香水”一词(eaudutoilet)也和toilet有关,可见颇有一些高雅的意味儿了。 日本不仅公厕保持了清洁,而且大量注重细节、体恤人性的有关厕所方面的精细化、自动化产品不断涌现,使得上厕所成为高科技的文明体验和具有人文关怀的惬意享受了。

现在为了进一步淡化上厕所的感觉,在一般公众场所,厕所索性仅以性别显示,男用的多写上men,或gent's,女用的则写上women或ladies'。日本厕所的汉字名称是“化室”,有化妆室、更衣间的意思,日本宾馆里的马桶还配有坐垫加温以及温水自动冲洗的设施,如厕真越来越是一种享受了。在台湾,一些饭店里的男厕叫观瀑台,女厕叫听雨轩,简直都有点儿诗情画意了。

中国的厕所:只靠宣传是不够的

改革开放之初,随着外国游客的进出,中国的厕所就随之“臭名远播”了,不仅简陋肮脏,而且可以按“味儿”索骥。有国际友人戏称中国当时的厕所是“你好”厕所,因为厕所内各个蹲坑不但一览无余,相互间没有隔板,甚至有的厕所还会有面对面的两排蹲坑,因此大家一起如厕时可以坦诚相见、互致问候。厕所如此,人何以堪?中国人如厕的行为举止就更谈不上了。

如今,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厕所尤其在大城市,硬件方面已经基本与国际接轨了,但在软件方面如公共管理、如厕行为等方面仍然相对滞后,不时为人所诟病。如网上报道,一中国女游客在欧洲可以一掷几千欧元买名表,但旅途停车时却不舍得花0.7欧元上厕所,居然要求和男士们一起到野地里解决。至于中国游客如厕时大小便后不冲水、顺手带走厕纸、甚至踩在马桶上方便、小孩在大街上随地便溺等不文明行为更是屡见报端、不一而足,真可谓有钱就任性、无知便无畏,大有尿遍全世界的气概。近日有报道,南京市夫子庙占地100多平米、耗资40万元的“四星级公厕”,由于不断遭受如厕者的顺手牵羊、以至偷窃损坏,只得尴尬收场、引起网上嘘声一片,目前原设有的仿古红木桌椅等物品“铁锁加身以防偷盗,原先配置的液晶电视、花灯等陈设已不见踪影,厅堂壁橱空空如也”――这已超出如厕文明的话题,但无疑也说明厕所硬件设施的单方面提高和超前建设,并不必然带来相应的文明、优雅的行为举止。这对目前国内一些地方持续热衷于建设“四星级”、“五星级”厕所的做法,不能不说是一个现实而又无奈的警告。

似乎是最近几年国内对厕所文明行为的宣传突然多了起来,走进各地的男厕所几乎每个小便池的上方墙壁都有各种各样的文明宣传。有好言相劝的――“前进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有直言不讳的――“扫射、乱射,不如瞄准再射”,还有讽刺挖苦的――“尿不进是因为你软,滴外面是因为你短”。除了宣传用语,有的还配有风景图片以及诗词佳句,另外经常还有“亮角落”设计公司的小笑话、小漫画――字和画都比较小,不由得吸引男士们在方便时不断“向前进”,真可谓用心良苦。有时小便池一边的整个一面墙都红红绿绿的,简直成为厕所一景。

全文阅读

培智低年级语文教学生活化之我见

摘要:低年级智障学生都是智力和认知水平处于中、重度的孩子,他们的身心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障碍。这样的现状,最需要解决的是让学生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树立自信心,使他们能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做一个生活可以自理,并自立的人。因此,让语文教学生活化尤为重要,语文教学生活化可以让这些孩子学有所得,学有所乐。笔者认为,培智语文教学只有生活化,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打好基础。

关键词:培智;低年级语文;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039-01

随着随班就读的稳步开展,如今我们学校低年级智障学生都是智力和认知水平处于中、重度的孩子,他们的身心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障碍。我所教的是培智二年级,在我班有的学生不会写字,有的没有言语能力,有的很自卑,不会主动与人交流,有的自理能力较差,不会自己吃饭,不会穿鞋穿袜等等。这样的现状,我认为最需要解决的是让学生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树立自信心,使他们能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做一个生活可以自理,并自立的人。因此,让语文教学生活化尤为重要,语文教学生活化可以让这些孩子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如何使语文教学生活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

199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全日制培智学校教材编委会编著的全日制培智学校语文一至九年级教科书,从轻度弱智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出发,参考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它很难适应中、重度弱智学生,同时在内容上与现在的生活实际存在差距。所以我们选择了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用语文教材,这套教材适合中度智障孩子,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需要我们教师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选择贴近生活、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比如说第二册的第四课《上厕所》和第三册的第11课《文明用厕》,我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就进行了整合,让学生认识了厕所,也知道了不能随地大小便。具体如何操作,我觉得还是要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认知水平而定。

二、 在生活态的环境下进行语文教学

全文阅读

从“马桶”现象管窥日本文化

任何一种生活习俗与生活态度背后,都有深刻的文化渊源。当代,“日厕”似乎成为日本的一个文化脸谱,成为日本标榜城市文明和产品人性化的一个符号。

中国游客赴日抢购马桶盖一事炒热了“日厕文化”。中国游客归国后的最大感叹,往往都是日本的“逆天”厕所―无论在机场、商场,还是景区、旅店,几乎所有公厕都是一尘不染到令人惊叹。 “日厕”这一日常生活细节,体现了日本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是了解日本文化的一个独特视角。

一种生活情趣

对日本人而言,厕所不仅仅是一个解决生理需要的场所,需要保持干净整洁,更是附加了消费、享受、娱乐等功能和需求,需要得到身心舒适愉悦的享受。对此,日本文豪谷崎润一郎曾在《阴翳礼赞》描述了如厕之美:“日本厕所实在令人舒适。这种厕所与正房相脱离,建造在绿叶芬芳、青涩幽香的树荫里,通过回廊走过去,在薄暗中,一边欣赏那微微透明的纸窗的反射光线,一边耽于冥想,又可眺望窗外庭院景色,这种悠悠情趣,难于言喻。”从这段文字中,日本对如厕体验的追求可见一斑。因此在现代生活中,日本人追求厕所之精致,往往让其他国家的人惊讶不已。比如以下几个生活场景:

―想如厕,打开厕所门,马桶盖具备自动开启功能(有洁癖的用户最爱),并且有优美音乐从中流淌而出―“厕所音乐盒”旨在掩盖如厕时脱衣、、叹气、一泻千里等等的尴尬局面。

―坐在马桶上,外国人或许会惊讶:马桶圈会带有温温的热度,冬天如厕不再冰冷。

―如果是无厕纸马桶,可按手边按键,享受温水清洗、热风烘干系统带来的一身轻松。冲洗喷头自净功能,无法保证每次都能击中“靶心”,请慎重选择缓、中、急等模式。

―若是有厕纸马桶,卫生纸不会是白纸一卷,往往有数独游戏、短小说,或者印有“钞票”,日本人赋予了卫生纸无限的“功能”,而这让日本人会花费更多时间蹲马桶。

全文阅读

我们学校的厕所作文500字

而今天我所要说的是我们学校的厕所,那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厕所。它虽然无法与五星级宾馆的厕所的建筑材料高档,装璜精细,设计优雅相媲美,但也不至于像山村路边、建筑工地旁的厕所,只是破破烂烂的一个草棚。几幅红色的标语上写道:“不可随处小便,不可小处随便”。“大便、小便,方方便便;人净、厕净,干干净净”。“贴近文明,靠近方便”。

“大便、小便,方方便便。人净、厕净,干干净净”。告诉人们在方便的时候,不仅要注意个人卫生,还要注意厕所的卫生。“不可随处小便”是禁止性的提示,再加上“小处不可随便”,把文字重新组合一下,使人印象深刻,教导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

“小处不可随便”使我想到了“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的古训,想到了我的语文老师第一节课讲的“学习先学做人”。标语寓意深刻,充满哲理,让我们在方便的同时,也学习做人的道理。我们的班主任在家长会上还专门提到了这些标语,“小处不可随便”正是我们洞山中学的学风。

我们学校的厕所,也是学校的一扇窗户,通过它,可以看出我们学校是如何重视对学生行为的指导,对道德观的引导,对我们学生成长的培育,我为有这样的学校而感到自豪!

全文阅读

英文标示牌的洋相

这些原本应该给外国人带来方便的标示牌,却成了外国人口口相传的“国际玩笑”

日前,有学者发现,北京的一些标示牌错误已被国外网站编为笑话集,“广为流传”。例如“游人止步” 被翻译为“touriststops'’,事实上“staff only”才是“宾客止步”,英文中无“touriststops”这种说法。有的停车楼,在中文标示的正下方,大大方方地写上“Park”。天哪,瞬间停车场就变成了公园!“Parking”才是停车场呀!

更搞笑的是一位英国朋友来到北京时尿急,看见一个标有“厕所”的地方就跑了进去,结果却看见一个女服务员走上前来和他热情地搭话。后来,他才知道,原来该地是供旅客休息的地方,而门口的标示牌为“restroom”。在英语中,“restroom”是厕所的意思,而此休息室的翻译者却望文生义,将“rest”(休息)和“room”(房间)按中文习惯合并在了一起,开了一个“国际玩笑”。

关于厕所的故事,还有很多版本。例如一家收费厕所,门口的标示牌为“fee-paying publictoilet”。在国外,除了美国,其余国家的厕所都是收费的,一般情况下,厕所只需标明“toilet”,大家都知是收费的。而此标示语除前面的一大串修饰性定语多余外,还出了错,“fee―paying publictoilet”,按字面解释,不是“厕所收费”,而是“上完厕所可以给钱”。另一处的男卫生间,被翻译为“MAN’S TOILET”,外宾这回总算明白这是男厕所了,只是这“一个男人的卫生间(NAN’s)”,我能用吗?所以有些地方也不要那么吝啬嘛,还是“MEN’S TOILET”好!

还有一个关于“出口”的,应该是在国外流传最广的一个笑话了。在北京某汽车城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出口处, 一块写着“Export”的出口指示牌格外明显。而“Export'’的本意是“外贸出口”,如果用在这里,就意味着“逛市场的人都要被当成商品被卖到国外”。 出口不是“exit”么?这个大摇大摆的“Export”真是让人汗颜。

在首都机场,售货厅手工艺品部的英文牌子是“Ants andCrafts”。据说,国外的某游客刚来到中国,一下飞机就看到该标示,心里直纳闷儿,“China”真了不起,还有卖蚂蚁的地方,结果走进去一看,没发现一个“Ant”。原来,该标示牌误将“Art”(工艺品)写成了“Ant”(蚂蚁),成了卖“蚂蚁和手工艺品”的地方。狂晕!

看诸如此类的英文标示牌,就好比是看一本很粗糙的盗版书,到处都能发现错误,而且是各式各样的错误。拼写单词错误、语法错误就不说了,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或不符合国际惯例的就更不说了,光胡诌乱译、概念混乱的就举不胜举。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目前各种标示牌,错误多达一千多处。作为世界公认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北京,标示牌上的英文也该与国际接轨才好。

全文阅读

上/下动词性组合不对称性的认知考察

摘 要: 动词性上/下在与名词性成分组合的过程中出现明显的不对称现象。文章从认知角度对上/下各个义项的演变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制约这种动词性组合的不对称性因素有空间因素、心理因素,其中空间因素又分为垂直空间位置、水平地理位置因素。另外,有些上/下动词性组合的不对称性是由深层语言因素造成的。

关键词: 上/下 不对称性 认知 词义演变 制约因素

一、引言

隐喻并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是一种人类认知现象(Lakoff & Johnson,1980)。空间关系作为最基本的认知概念,常常通过隐喻的方式被用来建构其他抽象概念。空间隐喻是以空间域为始源域,将空间域的具体意向概念投射到非空间的、抽象的目标域上,从而可以通过空间概念来理解、思考和谈论非空间概念。上/下关系是空间关系中最基本的方位关系,其词义也从最初表示方位含义不断演变为通过隐喻方式表达的非空间的、抽象含义。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方位概念的上/下由空间域投射到动作域,引申出动作义,此时它们既可以是词又可以是词素,前者如“上山”、“下楼”,后者如“上街”、“下笔”等,本文把这种“上/下+名词性成分”结构统称为动词性组合。上/下动词性组合表现出极大的不对称性,且这种不对称现象早已为语言学家注意。比如,沈家煊(1999)指出“上/下+名词”组合中的不对称现象,但是没有深究产生的原因;张华(2002)指出“上/下+名词”组合的不对称是由空间和心理因素造成,但这两个因素并不能解释所有的不对称现象;周统权(2003和周蓉(2011)是从词义演变的角度及认知角度探究上/下用法的不对称性,角度新颖,但对上/下作动作动词用法的解释不多且不全面;扬子等(2009;2011)对“上厕所”这个词语的解释给本文以极大启示,但是他们仅从名词的语义角色角度来解释,尚有局限性。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汉语中上/下表动作含义的演变为切入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其投射在其他目标域的隐喻拓展意义,并以具体例子为依托揭示上/下动词性组合不对称的原因。

二、表运动含义上/下的词义演变

综合《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我们把表运动含义上/下的义项概括为:

上:(1)由低处到高处;(2)出场;(3)(向地位高的人)呈递、汇报;(4)(向客人、顾客)奉献、送上;(5)达到,够或超出(一定数量或程度);(6)到、去(某个地方);(7)添补,增加;(8)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9)涂,搽;10)登载,记载;(11)拧紧;(12)(到规定的时间)开始或展开活动。

全文阅读

男厕小便池的警示语

前来百步紧,出后一身松。你们想看看男厕小便池的警示语有哪些吗?以下是文秘站编辑员推荐男厕小便池的警示语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男卫生间小便池的标语【经典篇】

1. 按下这里,你会有一个惊喜。

2. 您瞅准了,按这里冲。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3. 来也匆匆,去也冲冲。

4. 冲一冲,你好,我也好。

5. 当我们心情愉快的时候,也别忘了让厕所的心情和我们一样愉快哟!

6. 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小步,用完快冲水,卫生你我他。

全文阅读

“公厕革命”:城市人性化的试金石

“厕所虽小,却是全世界通用的嗅觉语言和视觉语言,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尺度。”2016年年初的上海两会上,上海市政协委员马景煊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上海的公厕,作了题为《再掀上海“公厕革命”》的报告。

一年里,无性别公厕、“互联网+”智慧公厕等在上海陆续“现身”,而传统意义上的公厕,也在加大新建、改建力度。

作为中国现代公厕的滥觞之地,以上海为先导的公厕普及,曾加速整个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如今,致力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上海,能否顺利通过“公厕革命”这一城市文明最小试金石的检验?

服务半径250~300米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向《t望东方周刊》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上海共有2600余座环卫公厕,3600余座农村公厕,以及规模庞大的社会公厕(包括大型商场、酒店、餐饮场所、轨交站点、公园、菜场公厕等)。

根据这份资料,2015年以来,上海新建环卫公厕44座、改建350座。城市化区域公厕的服务半径达到250~300米左右。

这样的服务半径是如何确定的?

“根据人们的生理需求,人们在产生很急的便急感时,需在5~10分钟内找到厕所。步行距离大概在500米左右,折算下来的半径大概就是200~300米。这也是国际上认可的标准。”上海市公厕协会负责人张强(化名)向本刊记者解释说。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