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美育在初中美术教学的渗透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美育在初中美术教学的渗透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美育的大力提倡,初中美术教学对美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初中美术教学渗透美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而且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因此,该文论述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结合的优点,分析现阶段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美育在初中美术教学的渗透策略,以期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美育;初中美术教学;渗透;研究

在初中学段,美术是其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质和审美意识,需要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关键阶段,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当抓住这一关键阶段,肩负起提升学生绘画技能和欣赏水平的重任。

一、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结合的优点

从美术教学的本质上讲,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开设美术课程的重要原因。因此,将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的结合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点。

1.有助于优化美术教学的组织结构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美育将陶冶学生的情操作为根本目的。初中美术教师在开展美育时将美术教学作为依托,通过不断创新美术教学的方式,优化和重组美术教学的组织结构,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品位,进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标。如,初中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以情感作为导向,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了解艺术家的生平事迹和创作经历,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情感价值。同时,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的结合既能够优化教学氛围,又能够不断增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

将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结合,既能够提升美术教学效能,又能够保证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以往,部分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重点在于对专业知识的讲解,并未注重提升美术课程的艺术价值,未能将美术与生活充分结合。这样会导致美术教学中的美育价值难以得到切实发挥,进而对初中生审美能力和艺术品位的培养产生消极的影响[1]。美术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类学科,将美术教学与实际生活充分融合,可以为美术作品欣赏提供相应的生活基础,进而完善学生的审美观念。初中美术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审美观念的引导,帮助学生提升认知美和欣赏美的能力,用正确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3.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的结合主要体现为美术教学与学生价值观念的结合,这种结合既能够使初中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强化,又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利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应当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推动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的融合,提升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以此推动美育作用的发挥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现阶段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美术教学的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的一些因素导致美育难以有效地渗透初中美术教学。

1.部分学校、教师和家长缺乏对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视

从学校的角度讲,部分学校过于关注升学率,将提高升学率作为打造学校良好口碑和品牌的有效途径[2]。在这种观念下,这些学校在设置课程时更加注重文化课程的设置,导致美术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另外,一些学校出现了片面追求学生考试成绩提升而占用美术课程教学时间的情况,降低了美术课程教学的质量,不利于美育的渗透。从初中美术教师的角度讲,受到功利化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学校不重视美术教学,导致一些美术教师缺乏对美术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对美术教学的内容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在实际开展教学工作时未能有效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另外,由于一些学校缺乏美术教学需要的教学环境和设备,导致一些美术教师未能很好地利用教学资源。从家长的角度讲,部分家长认为学生花费时间和精力学习美术是不必要的,这种观念容易扼杀学生的美术兴趣,打击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

2.部分初中美术教师对于美术的理解较为片面

美育本质上是对学生开展相应的审美教育或者情感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与提升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其不断完善自身的思想情感,进而呈现出更好的精神面貌。社会对初中学科教学提出了美育要求,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使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初中美术教学中也应当涵盖美育的内容[3]。但是,一些初中美术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时,更加注重教授学科技能、方法等内容,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培养,这导致初中美术教学中缺乏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内容,进而导致美育的融入较为片面和浅显。

3.部分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陈旧

部分初中美术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和陈旧,阻碍了美育的有效渗透。部分初中美术教师将灌输作为主要的手段,但是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导致学生缺乏对美的感受,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创造美。另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原本具有的审美能力往往会弱化。

三、美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初中美术教师应当将初中美术学科的教学特点与美育紧密联系起来,积极转变固有的美术教学观念,增强美育的渗透力度,保证在实现美育目标的前提条件下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培养。

1.转变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初中美术教学与美育渗透的认知

美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不仅仅与教师、学生家长有关,还与学校有着重要的关联。基于此,从学校层面讲,其必须走出对初中美术教学的思想误区,对初中美术教学多加重视。其一,学校应当加大对初中美术教学的资金投入,补充美术教学相关设施设备等,如,增设美术室,积极添加各种美术相关器材,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4]。其二,学校要保证美术课程课时充足,尽可能地将美术教育纳入教师考核体系,以保证初中美术教师能够高质量完成美育渗透。其三,学校还要格外注重对初中美术教师团队的建设,将优秀的美术专业人才引入学校或者加强初中美术教师的培训、进修等工作,保证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得以提升,从而促进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从教师层面讲,初中美术教师应当不断地创新教学,丰富自身的美术教学经验,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从而使美育渗透更加符合当下的要求。从家长层面讲,初中美术教师应当积极转变学生家长对美术学科的态度,尽可能地帮助部分家长转变原有错误观念,使其认识到美术教学以及美育渗透的重要性。为此,初中美术教师可以召开家长会、开展家访或者创建相应的微信群,这样不仅能够让家长认识到美术学科的重要性,而且能够获得家长对初中美术教学的支持和配合,从而使美术教学与美育渗透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达到以美育人的根本目的。

2.全面提升初中美术教师的美育素养

初中美术教师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美育素养,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丰富自身的学识,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美育渗透初中美术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初中美术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的美术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从而让学生放松身心,更自由地表达情感[5]。如,在开展室外素描教学时,教师需要先在教室里让学生了解教学的目标和绘画技法要点,然后引导学生在自然中开展素描练习,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描绘物象,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又如,在初中美术《静物写生》一课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静物照片,让学生观察和欣赏,理解其中蕴含的美,进而引出绘画的主题;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静物相关的专业知识;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与总结,同时要明确写生时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然后,教师可以带学生到当地博物馆、美术馆等拥有丰富美术资源的场所,欣赏名家作品;最后,教师让学生选择令人印象深刻的静物,使其在实践中掌握构图、色彩运用等的基本方法。

3.依托初中美术教学的学科特点,促进美育的有效渗透

依托初中美术教学的学科特点促进美育的有效渗透,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首先,依托美术鉴赏内容,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美主要包括欣赏和鉴别两个方面,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是一种较为主观的意识活动,而鉴别是对作品的层次和质量进行评判的过程。只有在具备欣赏美的能力的情况下,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品位才能够得到提升。教师要保证初中生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念,保证其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鉴别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价值判断是正确的。初中生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提升审美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启发,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美的形式,鉴别美与丑。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欣赏不同的美术作品能够使学生的意志、思想和情感向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在美术欣赏课程中,欣赏的内容包括很多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年画、脸谱等,这些内容不仅包含了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民间艺术。以《北京故宫》一课的教学为例,在鉴赏《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讲解作品蕴含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6]。同时,在深入挖掘美术作品的内涵时,教师应当凸显其教育价值,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会鉴赏美,使学生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精湛的美术技法和深刻的艺术内涵,进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得以发展。其次,依托美术绘画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绘画是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不仅有助于实现美育的目标,而且能够使美术教师利用绘画课程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美术绘画课程中包含了多种表现形式,如曲、折、横、竖等,其中,曲、折将动态美更好地呈现出来,而横与竖则呈现出一种静态之美。绘画使用的色彩十分丰富,既能够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又有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如,红色象征着热情,也具有警示危险的作用。由于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的不同,部分学生对于色彩的认知并不深入,往往单纯地认为某种色彩好看或不好看,实际上只有合理搭配色彩,才能够使作品获得不错的视觉效果。因此,教师要辩证地对待知识教学,帮助学生积累基本常识。初中美术教师在丰富绘画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绘画的多种形式,如国画、油画以及素描等,结合不同绘画形式的特点,准确地找出最合适的美育渗透方法。如,在让学生学习国画时,教师需要让学生深刻地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促使其更深层次地认知国画的高雅和独特性。初中美术教师应当认真研究美术绘画课程,在每一节美术绘画课程中明确美育渗透的切入点,进而推动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的有机结合[7]。最后,依托美术工艺内容,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一般情况下,美术工艺课程和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关联,美术工艺的发展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基于这种认知,初中美术教师可以依托工艺课程开展相应的美育渗透活动,以此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得到培养。如,我国的民间艺术中既包括各种各样的工艺技艺,又蕴含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不同时期的民间工艺既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不同时期的社会风俗和思想,又能够增强学生对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容的了解。以民间剪纸艺术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剪纸,使其近距离感受民间剪纸艺术的魅力,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4.创新教学模式,使美育的渗透效果得以优化

初中美术教学的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应试观念的影响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制约,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有效拓展。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教师应当不断丰富初中美术教学的内容,将美育知识融入其中,活跃美术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以《校园的春天》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初中美术教师可以组织校园拍摄或者写生活动,要求学生选择的拍摄角度能够引起其他学生的讨论或者欣赏;如果条件不允许,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优秀的作品并以投影的方式展示,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内容、色彩,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素质。初中美术的创新教学模式还可以体现在剪纸、工笔画、皮影、书法等方面。以《漫步书法世界》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介绍一些书体的特点,让学生对书法技巧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把握,以此引导学生掌握书写技巧,进而思考人生的真谛[8]。如,楷书具有横平竖直、字体方正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分析楷书特点的同时,体会为人处世的道理。结语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需要各相关主体明确自身的职责,在此基础上,转变学校、教师和家长对美术教学的认知,全面提升初中美术教师的美育素养,依托初中美术教学的学科特点促进美育的有效渗透,创新初中美术教学模式,优化美育的渗透效果,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贾玉珍.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实践与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2(1):120-122.

[2]唐振燕.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几点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21(26):61-62.

[3]郭锦昌.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思考[J].知识窗(教师版),2021(3):112.

[4]王秀琴.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教育的渗透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5):113-114.

[5]李敏.关于美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方法探讨[J].中华少年,2019(31):199-200.

[6]晁英.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思想的有效策略[J].中华少年,2019(27):141.

[7]李娜.美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方法研究[J].中华少年,2019(17):152.

[8]陈武.美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方法刍议[J].美术教育研究,2018(15):117-118.

作者:杨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