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亲和力提升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亲和力提升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思政课堂主阵地作用,运用新媒体技术,多渠道搭建平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提升了教育效果。

关键词:高职;思政教育;亲和力;提升对策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高校思政工作关键问题在于亲和力不足、缺乏针对性。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如何走出亲和力缺失的困境,从而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促进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实践育人的标准,将思政教育作为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采取措施提高思政教育亲和力,强化教育效果。

一、营造思政教育环境,呈现思政教育亲和力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创造性地将一列旧餐车改造成全国首家“共青团列车书吧”,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团团书吧”,并成为带领学生学习的新地标。该书吧实现了人与景观的良性互动、思政育人的润物无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依托“爱国兴路荣校教育行动”“出彩铁院人优秀校友引领行动”“工匠精神塑造行动”“清朗网络空间共建行动”,开展入学第一课、铁路知识竞赛等教育活动,聘请优秀校友担任党建、团建指导员,建设中国工程院王复明院士工作站、徐宜发技能大师工作室,思政育人成效显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齐唱长征组歌”“党旗团旗下重温誓词”“诵读国学经典”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活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厚植大学生成长成才思想文化沃土。

二、充分发挥思政课堂主阵地作用,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思政课堂在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主阵地作用,完善思政理论课程建设标准,建设省级思政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颁布《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及其他教学研讨活动,建设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示范单位,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学校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活动对思政教育的影响力,构建第一课堂(专业课、思政课)、第二课堂(选修课、优长项目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第三课堂(思政教育实践课、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将价值引领与知识教学相结合,积极探索“项目化、专题化、信息化”的思政教学改革,将现场教学与网络直播相结合,实现“上大课、讲大道、明大势”。学校开展了大学生讲思政课、文艺展演等思政实践教学系列活动,搭建翻转课堂平台,由学生被动听变为学生主动讲,学生组建教学团队,找课题、讨论,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了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引导学生自编自演情景剧,以小见大展现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由家庭故事延伸到中华传统文化,以“讲”促学、以“展”促练,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人的文化自信与自觉担当,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影响。

三、多渠道搭建平台,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邀请知名校友、技术能手、铁路工匠等走进校园开展工匠精神讲堂,从而形成校内外良好的育人格局。建设精英思政教师团队,使之成为引导学生思潮的生力军。思政教师结合时事动态,及时捕捉新闻热点、适时调整工作思路、提前确定主题立意,并制定季度计划、月计划。将思政教育作为学生的需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政教育发展环境。思政理论教学部教师分析钻研教材教法,结合各级各类教学比赛提高教学工作水平。打造“思政金课”,成立“课程思政工作坊”,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内容,建立课程思政案例资源库,拓展课程思政广度和深度。依托新媒体,党政干部设立“微朋圈”,学工人员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精准引导学生,增强思政教育效果。

四、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思政教育感召力

通过官方微信推文及重要活动内容,提升了大学生思政教育成效。教师运用新媒体技术,吸取传统优秀文化精髓,促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利用校园模范人物传播校园积极能量,提升思政教育感召力。注重追求“三个点”,持续深化质量建设。一是推送时间“快一点”。“新”是新闻的重要标准,当代大学生注重社会民生、文化娱乐时事,这些新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学校官方微信、微博、抖音等公众平台结合学生喜好,将相关方面时事热点短时间内收集、整理、制作,提高传播效率,发挥新媒体影响力。学生通过转发评论,积极参与互动,育人效果显著增强。二是推送主题“鲜一点”。①推送主题把好重要节点,适应时展。如各种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推送,引导广大师生崇德向善。②推送主题鲜明有特色,贴合学校实际。学校新媒体只有借助良好的校园文化才能发挥重要作用,推送的内容才能获得师生的认同。三是推送内容“实一点”。丰富教育内容,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广大师生送上一道道“硬菜”,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

五、结语

思政教育亲和力的强弱决定了思政教育效果,全媒体时代为思政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使其面临巨大挑战。加强教育亲和力建设,可以助力学生自身的发展,提升思政教育效果。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亲和力的研究作为新兴研究热点,其研究视角、内容等还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基于多个角度对思政教育亲和力涵义加以完善,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加丰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亲和力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何晗.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研究[D].重庆:重庆邮电大学,2019.

[2]王燕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亲和力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

[3]吴芳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亲和力提升研究[D].芜湖:安徽工程大学,2019.

[4]胡晓敏.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5]刘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影响要素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9.

[6]林素琴.从“嵌入”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9.

[7]夏正慧.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9.

[8]袁丽峰.高校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实践研究[J].现代交际,2020(13):14.

[9]栾声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进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3):100.

[10]宋靖玮.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路径探究[J].学理论,2020(6):108.

作者:唐华瑞 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